简论初中化学中的设疑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效率较高的“灌输式”教育,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思考的权利被剥夺了。教师早在讲课之前就把所有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准备好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把这些整理好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思考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产生的源泉,没有了思考的过程,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这样很难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最多只能变成一个容量很大的知识的容器。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活动呢?教师通过有效的设疑,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条件和环境,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较为开放的学科,这门学科天生就具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那么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利用设疑的技巧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式
  1.情境设疑。
  所谓情境设疑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根据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教师在讲到燃烧的条件时,可以先做一个小型的演示实验,在实验结束后,根据学生对于实验的热情趁热打铁地提出问题:白磷为什么能够燃烧,如果白磷放在水里还能不能烧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活动。
  2.对比设疑。
  化学学科是一门具有完整系统和知识体系的学科,在这门学科中,很多知识之间都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进行设疑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对比设疑的方式提出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活动,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思路,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避免把各种知识混淆在一起。例如,化学知识中的还原反应、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剂等知识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讲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并且针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当的对比设疑。
  3.总结设疑。
  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的科学认识总是从表象认识开始,然后层层推进,最后达到理性认识的层面。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思维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而在这个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设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达到最终的释疑。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后,会产生更深的印象,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设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问题的新奇性。
  设疑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提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新奇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教师如果提出的都是一些学生早就知道答案,或者是太过容易,根本就无需思考的问题,这样就无法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从而丧失设疑的意义。
  2.注意所提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
  人们在学习到时候往往都是按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师在设疑的时候也要注意遵循这些原则,刚开始提出的问题可以稍微简单一些,然后随着教学的深入和知识的丰富,提出更为深入的问题,这样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渐进的思考中得出科学的判断和结论,扎实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3.设疑要选择最佳时机。
  虽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设疑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并不是在课堂教学的任何时候都适合设疑的,教师要注意把握设疑的最佳时期。那么究竟什么时间才是设疑的最佳时间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实际情况。例如,当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持有不同的观点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又或者当学生对于教师所教的知识总有一部分感到疑惑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设疑的方式,利用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决学生的疑惑。总之,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时机、巧妙设疑。
  4.要注意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疑。
  每堂课都会有一定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这些内容往往构成了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会花费很多的口舌,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举大量的例子,从各角度反复强化重难点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的知识。而我们所说的设疑技巧在教师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也可以拿过来用,这样从提问的角度,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思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设疑技巧是教师常用到的教学技巧,通过有效设疑,教师可以带活整个课堂教学,在充满疑问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会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并且长此以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至最终解决问题,大大提高自学能力。同时,这种设疑的方式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地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学生由以前的教学活动的被动接受者变成具有主体地位的主动学习者,这种教学方式与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刚好契合。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善加利用设疑这种教学技巧,以便推进化学教学工作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伴着潺潺的叠水声,走过弯弯的长廊,一顷碧波之畔的朱生军根艺奇石馆映入眼帘。在扶疏的绿林簇拥下,环境何其优雅。馆主当然就是这位朱生军先生。这家根艺奇石馆位于克拉玛依
摘 要: 食品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者结合前人的经验和其它实验教学的经验,对作者所在学院食品化学实验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实验室管理进行了建设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食品化学 实验课程 教学实践 课程建设    《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本科专业的三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
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被认为对现今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布范围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研究第四纪气候波动与物种演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探究与揭示物种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1.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式教学应用背景  1.1新课程理念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生物课程标准确立的课程理念明确要求:生物课程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要面对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同时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
摘 要: 近年来,高效课堂、有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教师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课堂始终是“穿着新鞋子,走着老路子”。实施新课改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引导、体验、激励评价策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地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转移——由“知道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由现实世界中相对应的事物或情境所决定。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把学生置于具有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  一、巧妙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摘 要: 化学用语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出现厌学情绪,进而影响整个化学的学习。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从而顺利地通过“化学用语”的教学关。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用语教学 矛盾 分化点 解决措施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语言,很多化学知识都建立在化学用语的基础上,语言不通是学习化学的障碍,更谈不
摘 要: 生态课堂是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造的新型课堂。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构建生态课堂,本文从以趣创境、以异创境、以思创境、以问创境、以情创境、以练创境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生态课堂 教学情境    教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灵魂在于情感,专业知识是客观的,需要教师赋予色彩、注入情感,将其“生命化”,学生、教师、知识三者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与统一。学生高
摘 要: “文史不分家”,它揭示了历史与语文之间甚为密切的关系。历史教学不能孤军奋战,而应该和语文学科紧密联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整合,让历史的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历史的内容直观形象起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关键词: 历史课堂 语文学科 “文学化”    都说“文史不分家”,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大部分学生和教师的意识里,语文和历史是两门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