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的青纱帐

来源 :网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经营修理厂的郭涛,在朋友的建议下转行建立网球俱乐部。刚开始那几年,俱乐部虽然零零碎碎拿过一些全国冠军,但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在2004年6月举行的“海德杯”首届全国青少年排位赛(“李宁王子杯”前身)总决赛上,郭涛和他的超达网校一炮打响,比赛总共15个组别,超达获得了其中的11个冠军。一个多月后,《网球》杂志记者前往保定对超达网校进行采访,写出了《保定网校异军突起》的文章。
  当时,超达网校学生宿舍门口有块空地,面积大约有三十多平米,学校在那里种了玉米,长出来的玉米供应给学校食堂。8月中旬,玉米刚刚成熟,玉米秆上结满了玉米棒子。《网球》杂志的摄影师陈功突发奇想,以玉米地为背景,让小选手在玉米地边挥拍。后来,大家都直接用“青纱帐”来称呼这张照片。在《保定网校异军突起》那篇文章里,这张照片占了整整半版,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郭涛说,那次采访成为了超达网校发展的转折点,当时怎么也想不到一篇文章能引起如此巨大的轰动,并且余震的时间会那么长。在2004年之前,超达只能算是一个地方性的小俱乐部,当时只有30多个学员,都是保定本地的孩子;经过那次采访报道后,超达网校2005年的学员人数达到150人,学员遍及全国十多个省份。郭涛回忆道:“那篇新闻出来后,办公室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都是学员的家长咨询学校的情况。还有一些家长,由于找不到网校的电话,他们先把电话打到杂志社,再由杂志社转过来。”后来,为了让家长更加方便地找到超达网校的联系方式,郭涛就在《网球》杂志上登了网校的小广告。
  其实,在此次报道之前,也有其他媒体前往超达网校进行采访。2001年超达网校举办了全国短网比赛,《中国体育报》对那次比赛进行了报道。郭涛回忆道,“大约写了个烟盒大小的新闻,但由于网球圈里看到这则新闻的人很少,影响也不是很大。”
  2008年,《网球》杂志策划《未来冠军:中国制造的可能性》专题,其中有篇文章再次介绍郭涛和他的超达网球学校,标题是《郭涛:我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当时,中央电视台《体育人间》栏目正在搜集网球运动员成长的素材,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就前往保定,拍摄了专题片。郭涛说:“在超达网球15年历史上,有三次比较大的跳跃式发展,一次是04年《网球》杂志和后面北京电视台的报道,第二次是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第三次是2012年公司注册到北京。”从默默无闻的地方俱乐部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球学校,郭涛认为,前两次跳跃式发展,《网球》杂志都在其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在郭涛看来,除了媒体的宣传报道,超达网校的成功有着内在的必然性。郭涛说,网校建立15年,超达一直在脚踏实地在做事,从来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计成本对优秀的苗子进行投入。在收费标准等方面,超达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国情,让普通工薪阶层的孩子也能打得起网球。此外,超达一直很重视孩子的出路,跟很多运动队签订了协议,在孩子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把孩子送进专业队,或者帮他们联系上大学。
  2010年底,《网球》杂志主编吴吴在杂志官方网站网球网上发表《网球产业的现实处境》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专门探讨了中国网球学校的经营。吴吴从投资的角度出发,认为网球学校投入大,产出少,产品线太长,产品的工艺太复杂,得出了在中国办网校是所有网球生意里面最难的结论。博客很快在网球圈引起激烈争论,许多人以匿名或者署名的方式发表评论。郭涛说,他在2007年就在网球网成为注册用户,经常会到上面去关注网坛的动向,但很少在论坛里说话。那次关于网球学校的大讨论,郭涛也一直在跟帖,他想通过这个机会告诉大家:“就如同吴总写的那样,像超达这样的网球学校这些年走过来非常不容易,特别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
  郭涛说:“超达最早培养出来的是1991,1992年这一拨孩子,现在很多已经成为专业队的二线、三线主力,过几年后成绩就上去了。现在,超达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上已经非常厉害,像上届城运会,由纯超达网校学生组成的三个队,其中两个队进了团体前八。”
  去年6月,超达网校和廊坊大学城签了5年的合约,郭涛将大本营搬迁到距离北京更近的廊坊。据郭涛介绍,保定总共有20片场地,不过是分散在两个地方,没有连在一起。廊坊的规模更大,20多片连在一起。“很多网校是有场地没有学员,我们是人多场地少,为了缓解场地紧张难题,我们从早上6点一直排到晚上11点,中午也不休息,每2小时一个组。尽管这样,教练还是经常抱怨场地不够用。”郭涛透露,现在正在全国选址筹建超达网校的网球基地,预计场地建设规模在100片以上。
  今年5月,郭涛去观摩在南昌举行的“水井坊杯”大城市业余网球赛,有天晚上跟几个新老朋友凑在一起吃饭聊天。郭涛说:“都是网球圈的朋友,有南昌当地的,还有在湖南搞网球俱乐部的。跟生人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太爱说话,大家聊了三个小时,临散场的时候,其中有个湖南的朋友走过来跟我说,‘一直觉得你很面熟,原来你就是超达的郭总,我在《网球》杂志上看到过你,你的网校搞得很好,我对那张青纱帐的照片印象特别深刻,那会我还在上体育学院。’”郭涛说,都过去快十年了,竟然还有人能记得那张照片和那篇文章,这真让人感叹杂志采访报道的渗透力和持久力。
其他文献
在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具传统气息的草地球场上,其赛季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足以将全年的网球氛围带入高潮。对于很多喜欢打网球的朋友们来说,大都知道草地球场,却很少有人能够亲自踏上这类球场去体验一下它与硬地和红土场截然不同的感觉。能够在神圣而庄严的温布顿现场观赛更是众多网球爱好者的终极梦想。如果要问你草地球场的特性是什么,那你一定会说球速快、弹跳低。其实,不同于硬地和红土,草地是有生命的。如果只
期刊
2007年底,在和著名教练吉尔伯特分手后,穆雷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六年之后,穆雷之队除带给他两个大满贯冠军之外,还帮助他完成了由“英国病人”到“英国超人”的转变。在组建现有团队之前,穆雷在2007赛季里有四个月处于伤病之中,连续错过了法网和温网的比赛。而此后的23次大满贯,穆雷仅缺席了今年法网的比赛。在温网举起挑战者杯后,穆雷说:“在我们这个团队中,大家各司其职,力求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现在我已经
期刊
如果说中国网球公开赛是为球迷献上的顶级网球盛宴,那么连续四年举办的北京国际网球挑战赛的最大价值是为年轻选手提供成长的舞台。比赛采用与中网相同的男女同期合赛,赛事由ATP挑战赛和ITF女子巡回赛组成,均为单打正选32签,双打正选16签。  今年的赛事阵容方面,包括段莹莹、张帅、周弈妙、王蔷、郑赛赛在内的中国女网整体实力雄厚,形成了对土居美联和克拉吉塞克少数国外散兵游勇的包围,男单比赛则是大陆,台湾和
期刊
每个来到温布顿的球迷都感受到了这片草地散发出的“寒意”,男单的3/4区成为被雷电击中的第一颗大树,开赛第一天,七年中五次闯入决赛的纳达尔就从这里消失了,紧接着斯塔霍夫斯基用传统的草地打法将另一个振聋发聩的名字——罗杰。费德勒从签表中抹去。在这个1/4区,人们为“费德勒VS纳达尔”预备的掌声最终送给了两位波兰人。  1  全英草地俱乐部一个晴朗的周三下午,一场1/4决赛,两位球员分别站在一号球场的两
期刊
在本世纪已经举办过的55个大满贯和4届奥运会的女单比赛中,基本上都是由力量型的选手捧起了冠军奖杯。只有两个例外,那就是2004年法网的米斯金娜和2010年法网的斯奇亚沃尼,这两位冠军一位是凭借着底线的稳定技术,另一位则仰仗着全场型的打法,她们两位的获胜都成为了当年法网的奇迹。事实上,网球迷在经历了本世纪女子网坛的网球盛宴后,其实还是会怀念起“瑞士公主”辛吉斯。在1997年-1999年,辛吉斯用自己
期刊
解说、打网球、睡觉,这是詹俊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十年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他的生活状况没有太大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工作地点的变迁,当年由广东电视台南下新加坡加盟担任ESPN卫视台,如今由新加坡北上北京成为“自由人”。詹俊说,无论在新加坡还是在北京,《网球》杂志都是自己解说工作的好帮手。编辑曾经准备赠送詹俊《网球》杂志,詹俊说,不用了,我自己买。  《网球》:最早是怎样接触到《网球》杂志的?  詹
期刊
2002年亚运会,中国网球兵败釜山,没有拿到一块奖牌。一年后,孙晋芳临危受命,成为网球运动管理中心第一任女掌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孙晋芳带给了大家一个巨大的惊喜——孙甜甜/李婷在雅典获得中国首枚奥运会网球金牌。从雅典回到北京后,《网球》杂志得到了第一次专访孙晋芳的机会,那篇报道的标题是《福将孙晋芳》。  对于当初的那次参访,孙晋芳说自己已经没有了太深的印象,但对“福将”的称号,孙晋芳有着自己的看法
期刊
每年的12月刊,《网球》杂志都要评选当年的年度人物。从2003年到2006年,郑洁凭借法网十六强,第十届全运会单双打金牌,澳网、温网双打冠军等骄人战绩,连续四年把持着中国网坛年度人物这一荣誉。  2003年,《网球》杂志这样总结郑洁成为中国网球年度人物的理由:“2003年在中国网球运动员里,郑洁的成绩最好,单打排名94位,双打排名74。在这一年里,她注册成为WTA的职业球员,在国外参加了超过30站
期刊
甘肃,这个狭长的省份东西蜿蜒一千六百多公里,面积将近全国的百分之五。虽然面积如此巨大,但在全国大大小小的网球活动中,你很少能看见甘肃的名字。  这是个资源丰富的大省,但绝对算不上繁华,甘肃两千多年文明的历史,大多被流沙和黄土掩埋,大风和河流,在这里的地表切割出一条条巨大的沟壑。在绿洲和河谷平原之中,往往会有城市的出现,有人在享受舒适的城市生活,就有人在做着网球的梦想,这些梦想少为人知,却比那些繁华
期刊
“看那个时候的我多瘦啊!”在上海市田林路888号绿洲商务会所的蒋越网球俱乐部,蒋越教练指着《网球》2004年2月刊上她做技术示范的照片对记者说。那是蒋越第一次与《网球》杂志进行合作,当时她刚刚回国半年,还没有步入网球教练行业的正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与从小在一起打球的文俪原教练取得了联系,2004年的2月份,蒋越接到了文俪原的电话,请她到北京为《网球》杂志拍一组技术动作。  直到现在蒋教练还记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