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是怎样吓没的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jsdsd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发了一个六六在她舅舅的倒立机上体验的小视频,马上有朋友表示了担心。
  首先说一下,我会让六六这样尝试,有几个必备因素:
  1.她当时情绪平静,体力充沛;
  2.我们仔细地教了她技巧以及用力方法;
  3.我们有人在旁边保护;
  4.我们衡量过这个游戏是否在她能力范围之内。
  但是,朋友的担心我完全能理解,因为对存在危险的物品,我曾经也如临大敌——
  六爸是个凡事喜欢动手的直男,家里备着各式各样的工具。
  所以六六在两岁多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时候,看到六爸使用螺丝刀、扳手、尖嘴钳等工具,感到既新奇又有趣,也非要试一试。
  结果她一碰这些工具,我就大叫:“别动,太危险了!”
  三番五次之后,六六的确不再以身犯险了。但是与此同时,但凡遇到陌生点的东西,她就下意识退缩,绝不肯尝试。
  我也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可贵,我也看到我的保护让这好奇却步。虽然哭笑不得,但我依然不愿意冒着让孩子受伤的风险,去满足她的好奇心。

过度保护失去了什么


  转机是在北京。那次,朋友要给孩子挑幼儿园,约我一起。那会想着六六也快上了,于是就抱着学习的念头去看看。
  那是一家蒙氏园。有一个区域,全部是玻璃杯、瓷器等易碎品。
  看到這些,我皱了皱眉头,第一反应是:孩子怎么能玩这个。谁知园长却告诉我们:“所有的孩子进园后,先从这个区域开始适应。”
  我不敢置信地追问:“那打碎了怎么办?这太容易打碎了。”
  园长微微笑了笑:“你和很多人反应一样。但是,换个思路,与其防着孩子不让做,为什么不试着教他们正确地使用呢?”
  后来,园长带我们在门外看了小朋友上课时的情景:在老师的引导下,两三岁的孩子将这些易碎品拿起放下,像模像样。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尝试使用危险用品?
  与其和孩子玩捉迷藏,把工具藏起来,是不是教会孩子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更安全?
  我想,当孩子在父母的辅助下使用工具完成一件任务,由此产生的自信和喜悦,父母也能体会到。
  相反,如果人为给孩子制造屏障,自以为把风险连根拔起,其实是把孩子罩进了一个透明的“金钟罩”,把生活和精彩挡在外面。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丧失冒险精神和探索欲望,成为名副其实的温室花朵。

面对危险,玩家总结:多加尝试


  在那家蒙氏园我发现:经过引导的园里的孩子,即便是两三岁,也可以熟练掌握使用这些日常用品;相反,被打碎的器皿都是来参观的四五岁的大孩子弄的。
  回来后,抱着试试的心态,我先给六六买了一些组装车的儿童玩具,比如有塑料头可以转动的“电钻”,锻炼她的手指精细程度,也是为了引起她的兴趣。发现没问题后,我开始尝试着给她使用家里的玻璃杯,告诉她两只手捧好拿稳,喝水的时候坐着喝,喝完了放下杯子。吃饭的时候也会给她瓷碗,使用过程和规则明确给予引导。
  就这样一点一点循序渐进,我真的发现:六六是可以的。不到三岁的年纪,这些曾经被我视作洪水猛兽的东西,她已经可以正常使用,并且没有打破过。四岁多的时候,她已经可以拿着剪刀帮姥姥剪菜根,还按照自己的审美,顺手给自己剪了个另类刘海。
  因为有着各种锻炼,平时她拿着剪刀做手工,拿着打蛋器帮我做烘焙,就成了很日常的状态。于是需要掌握技巧才能使用的倒立机,我也敢教着她去尝试。

5个技巧,

“危险”用品不再是洪水猛兽


  其实去美国和英国时,到朋友家做客,发现孩子帮妈妈使用搅拌器打奶油,在爸爸洗车时帮忙用水枪喷水,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让孩子参与家务,使用和大人类似甚至同样的用品,孩子会感到自己被认同、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自信心就这样在看似琐碎的劳动中逐渐强大。
  看到这里,一定有很多家长跃跃欲试。别急,教孩子使用这些,也是有讲究有技巧的。
  1.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孩子最感兴趣的当然是和大人使用一模一样的工具,但是对于低龄孩子以及最初接触“危险”工具的孩子,我的建议是从仿真工具入手,比如钝口圆边的小剪刀、宜家的工具套装、Modarri玩具汽车组装套装,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教孩子使用仿真工具时也要保持严肃态度,像使用真工具一样使用仿真工具,把安全规则落到实处,让孩子明白这不是“过家家”,而是升级到真工具之前的“演练”。
  2.在家长的监管下操作
  大胆不意味着鲁莽,鼓励孩子去尝试并不是放手不管。
  朋友告诉我,国外幼儿园的老师或家长在教孩子使用工具前,会花很多时间讲解安全规则,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一定有家长在场监督指导,这个家长可不是玩着手机,三心二意装样子;而是认认真真,全程注视孩子的一举一动。
  比如使用手锯,安全规则有:只能在工作台前使用手锯,使用时要佩戴护目镜,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扬起手锯,使用后按照要求把手锯收纳到指定位置,或者给手锯套上防护罩。
  安全细则的重申永远都不要嫌多,每次使用工具前都给孩子碎碎念几句,让孩子条件反射似的,一接触工具就先做好安全防护。
  3.藏着掖着没有用,危险用品“去神秘感”
  孩子对大人用的工具和日常用品格外感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人“招惹”的。
  比如同学的女儿,对大人用的螺丝刀产生兴趣,妈妈如临大敌,先是拒绝,继而藏起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她会怎么想?
  这是什么东西?妈妈不让我拿,还藏起来,一定特别有趣!
  越是藏着掖着,孩子就越是找机会偷偷摸摸地尝试。因为没有接触过正规指导,反而真的容易发生危险。
  4.评估与孩子年龄能力相匹配的用品
  有两件事请一定要记住。
  一是我不建议一岁的孩子就给他个玻璃杯喝水,因为他极大可能掌握不了并且容易受伤。不同年龄具备的能力不同。比如孩子能尝试使用日常用品,都得是在两三岁以上,总之要看孩子能力和家长信任度,最后综合评估。
  二是我坚决不赞成为了“冒险”而去“挑战”。一定是在孩子有好奇心和探索力的时候,我们才给予空间和保护,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去尝试。
  5.认真讲解,鼓励参与
  孩子渴望学习本领时,我们在前面引领他;在孩子劲头十足地学习时,我们在旁边保护他;而当孩子学习受挫时,我们面对面鼓励他。
  不要让“危险,不能做!”这个金钟罩扼杀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因为真正的危险往往来自于对知识的不解和对安全的忽视;尝试、体会和历练,并不是危险的导火索。
  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去感知,去发现吧!让他们在实践中成为一个善用工具独立自主的人,才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大的保护。
其他文献
     
周五带儿子去操场散步。走着走着,只见一群淘气的孩子正围着一个衣着破烂、蓬头垢面的老人,有的指着她大声喊“哑巴,哑巴”,有的则去抢她手里的废纸。更可气的是,还有几个小捣蛋竟然拿起小石子去砸老人。哑巴老人护着头,不停躲闪,最后瘫坐在地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3岁的儿子目睹眼前的情景怔住了,一脸不解。我赶忙将那些调皮的孩子赶开。儿子急切地问道:“妈妈,为什么他们要打老奶奶?是因为她不讲卫生吗?”我摇摇
无论是橙色的万圣节还是白色的圣诞节,都是美国孩子一年到头最向往的日子,但是节日一过,接踵而来的却是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美国的环保人士一直都倡导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的环保理念,关于过节,他们也有些具体理念和操作值得借鉴。  服装:手工、交换、二手皆可  美国人很早就开始为万圣节做准备了。过去他们会带着孩子去商店采购各种服装和道具,这些商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大都含有纤维、涤纶等化学物质,对生态环
健健常常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父子俩一左一右,一边走一边聊,能在小区里走上半个多小时。回来时健健小脸红扑扑地向我汇报:妈妈,我看见彩虹了,看见小兔子了……每一次散步,都是父子俩心灵的一次约会。妈妈常常鼓励健健和爸爸一起去散步,让父子有一段快乐的时光。  周末天气格外好,一家人去公园散步、玩耍,健健和爸爸走在前面,女儿和我走在后面。时不时听到他们的交谈声、欢笑声,却又听不真切,那声音时隐时现,在我听来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  ——卢梭    2~3岁:    转移注意力  ——用时间转换来延迟满足    “奶奶,我要吃糖。”多多拽着奶奶的胳臂撒娇。“多多乖,等奶奶晾完衣服就给多多拿。”奶奶说。“不行嘛,我现在就要。”多多一屁股坐到地板上,大哭起来。  研究表明,忍耐不是宝宝与生俱来的特质,他们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学会忍耐。但是,学会忍耐是提高宝宝AQ
作为一个爱捣腾的妈,平时就喜欢自己做裁缝,DIY一些小饰品。所以我们家里,有的是剪剩的小碎布儿。  这些小碎布儿一开始只是堆落在角落里的无用品,后来慢慢成了乐儿闲来无事、拿来摆弄的小玩意,再后来,就被我们在游戏中变成了一个个意想不到的道具和主角。  红绿蓝,在哪里  起初,乐儿只会单纯地把碎布儿一块块规整地摆好,好像列队一般;又或者将其围成一个个圆圈。我感觉这样“技术含量”偏低,有一次突发奇想,不
欢迎——  秋天伯伯的到来。  快看,满天飞舞的白白的、亮亮的、轻飘飘的东西是什么呀?
实验原理:  每张纸均有两个面,你可以只画一笔就将正反两面涂黑吗?事实上这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条纸带半扭转,再把两头贴上就行了,这样的纸只有一个面。这是德国数学家麦比乌斯在1858年发现的,自此以后,这种只有一个面的带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麦比乌斯带。麦比乌斯带的发现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当时,麦比乌斯长时间专心思索、试验那种只有一个面的带,但是毫无结果。有一天,麦比乌斯被这个问题弄得头昏脑涨,便到
我家两个女儿。每周二是和小女儿一对一的“Sula和妈妈日”。  这一个周二,伦敦下起了鹅毛大雪。    Sula小姐对着落地窗外倾盆而降的雪花沉思许久,忽然回头说:“妈妈,我要去游泳。”  我触电般地打了个激灵。看着她不像是在开玩笑,我尝试小心翼翼地催眠她说:“你其实是想说你要在家玩拼图对吧?玩磁力片和看绘本?”  “我要去游泳。”她像得到了神的启示一般坚定,站起来迅速爬上楼,从衣柜里拽出了游泳衣
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个性;播种一种个性,收获一种命运。父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性,胜过送给他万贯家财,因为他有了安身立命之本。  夏天,女儿拉拉特别喜欢去宁波日湖的黄金沙滩。一次游戏中,女儿主要负责运沙,我的任务是协助用沙子垒城墙。在沙滩上,孩子拿着一个小水桶来回搬沙,忙得不亦乐乎。不知什么时候,小水桶破了,运回的沙子越来越少。孩子奶奶发现了,连忙跑过来准备告诉孩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