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既是语文教学的最初出发点,又是最终落脚点,它直接影响师生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和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顺利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备好一堂语文课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学目标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点,它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方法、流程、效果,以及对课堂的全面评价,影响教学的全局。有效落实好语文教学目标,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做好目标的制定、言语实践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落实中中环环相扣、步步落实,真正完成所有的既定语文教学任务。
  一、教师运用活动策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活动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教学策略。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造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小学生本来就好动,课堂活动能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主动发展,其核心是努力创造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可以采取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实现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和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客观合理
  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宗旨,是“灵魂”。要想强化教学效果,就要在总的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的具体情况,制定客观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确保在教学中能灵活运用、机动实施,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最佳效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
  三、注重有效的活动,落实过程和方法的目标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师生双方都活动起来,形成互动的态势,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气的课堂,才是生动的课堂,才是有效果的课堂。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引导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者、主动者。“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就是重视结果的体现,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更应该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过程,不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教学,绝不会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方法应该是教和学的方法。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它在决定效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法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特点,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让他们发言,谈谈对课文的思想、语言、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另外,老师还要教给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不管知识多么渊博的老师,他的知识都是很有限的,仅靠老师教给的知识,今后进入社会是不够用的,所以,老师必须教给学生学习新知识、练就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四、注重语言的激励性和导向性,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没有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好情感目标,没有对学生进行健康感情的培养,就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目标的落实,“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德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我认为,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因素。如作品中人物之间的情感、作者倾注在文中的情感,以及老师倾注在课堂上的情感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因素,都应该好好利用,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良好情感品质的有效方法。
  五、做好语文教学目标评价
  素质教育理论下,首先,必须摒弃唯分数至上的思想,用新的评价工具、新的评价机制,多方位、多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其次,积极提倡形成性评价,不唯结果,要注重过程,让评价激发师生的活力,成为促进教与学的动力。不搞“一刀切”,要在过程中多次评价学生,让多次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最后,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使评价个性化,评价中注重个体的参与,从而促进“自我”的内省与反思。
  六、教师要放开学生,让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放开学生,而不是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撒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就会使得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虽然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课堂上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杨九俊.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解与落实[J].教育研究,2008(09).
  [3]韩国海.从课程目标角度审视“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8-12-05.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育在我国一直是重点发展的项目,从古至今,语文教学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足以见得其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价值。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过渡的重要时期,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教学设备不完善,是我国教育的重点扶植地区,近几年,经过社会发展和研究者的实践分析,少数民族初中语文教学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电化教育。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少数民族施行电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探究了具体实施方式。  关键词:
为研究葛根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将28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其中葛根素治疗组8只,生理盐水(N.S)对照组8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组8只,另外4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年龄特点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坚持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三步走”的教学方法,强调阶段性,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学生从低段到高段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本文针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三步走”教学法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三步走” 小学生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引言
摘 要: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及交际沟通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文章针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生 阅读能力 有效措施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知识、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记忆力非常突出,尤其针对直观形象的记忆,印象非常深刻。阅读
摘 要: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但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如何在新标准的指引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究与深入总结。下面我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及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c-myc和抑癌基因(tumorsuppressorgene)Rb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涎腺肿瘤标本中Rb、c-
癫痫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对人类危害甚大,其病因复杂,在癫痫的发病机理和治疗上尚有很多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c-fo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正常细胞基因组内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K-ras、C-myc、P53、P21基因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甲状腺癌53例和正常甲状腺组织8例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ras、C-myc、P53、P21蛋白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首次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我在三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发现综合性学习开放性强,具有以下特点。  一、综合性学习从语文中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从语文学科的这块沃土上来的。综合性学习应当有语文味,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头和根基,否则综合性学习就是为他人作贡献。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学习单元的综合性
本文介绍了美国莫斯3号选煤厂近年来在工艺流程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造。包括脱水流程的改进;安装了介质自动控制装置;摇床选流程的改进;浮选流程的改进;安装了液位自动监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