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生物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学科,学生学习生物,就是为了认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上好高中生物课,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生物的主动性,依赖于学生的充分实践。本文从建立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形成实践常态和鼓励实践创新四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实践 主动学习 促进策略
高中生物,从现在的高考模式来看,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不强,探究生命现象和变化规律的行为得不到真正落实。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在考试中极可能读不懂题中的科学信息,解答不了问题,也适应不了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的要求。面对这样的症结,人们在思考:怎样才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诸多教学证明,让学生充分实践可以为学生铺设主动学习的阳光大道。
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需建立实践意识
现在的高中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时几乎都存有通病,即机械记忆的比较多。他们仍沿袭着初中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再加上高中学习时间尤为紧张,学生都期待老师能将生命现象和变化规律和盘托出,自己就尽可能地接受,如同捡拾落地“桃子”。至于拾到的“桃子”就不管品相,照单全收。这样机械地接受、机械地记忆,学生只是暂时解决了学习问题,但长远效果如何呢?倘若学生不能获取理想收益,那即便是对高考应试也不具有多大意义,更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假如学生没有渴求实践的意识肯定是不行的。培根说过:思想决定行动。所以,教好生物课首先得使学生建立起实践意识,这会产生较好的铺垫效果。
如教学《组成细胞的分子》时,为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我设置了多个问题:动植物个体由细胞组成,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层次,那它又是由什么成分构成?这些成分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生命活动和它们有什么关系?它们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有何差异?用什么方法來证明它们存在于细胞中?通过这一系列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和实践意识,并结合物质检测内容,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实践行为。心若向往,必付诸实践。所以当学生建立起实践的意识后,学习的劲头将会猛增,实践的效果尤为显著。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需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实践意识的建立,夸张点说,只是学生实践的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具体的效果如何?还应当着重去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倘若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遇到挫折,得不到理想效果,尤其在不能发现生物变化的本质规律时,即使让学生进行实践,也是徒劳的,实践也就失去了意义。出现这种情形可能与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高低有着密切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急需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学生不仅能得到实践的效果,还可以增进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所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提高实践能力是关键。
譬如教学《细胞与能量》,高中学生对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对能源物质如:葡萄糖,学生也很熟悉,但他们对于细胞内发生的能量变化却知之不多,甚至是空白的。在正常情况下,学生也难于对细胞进行自己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认识医用ATP的注射液和片剂,使他们对ATP先有个感官上的认识。接着我将准备好的脊蛙的离体腓肠肌(刚丧失收缩功能)、葡萄糖液和ATP溶液等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操作:分别用葡萄糖液和ATP溶液处理脊蛙的腓肠肌,观察到前者不能收缩而后者出现收缩的现象差异。面对这样的结果,学生就很疑惑:明明葡萄糖是能源物质,为什么不能让肌肉收缩,而ATP却可以呢?于是我通过金银与货币的比方,引导学生得出细胞内各种能源物质与ATP的关系,进而使他们明白细胞内能量供应和能量转化的条件。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操作的安排,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而由此获得的知识也印象深刻,学习主动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需形成实践常态
苏州大学张丹老师曾做过意义学习的课题研究,其结果表明:学生的意义学习是非智力性的,但也是相当重要的。作为教师在学生意义学习项上存有缺失时,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学习。张丹老师的研究课题,对我们每一位学科课程教学的老师都极具启迪意义,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也应当是有意义的。从充分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角度去说,应当是让学生实践常态化。平时的生物教学,我们做到实践常态化了吗?几乎没有!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应当力图让学生实践形成常态。
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实践形成常态,可以是一个学期内的常态化,比如讲,在高二生物学习阶段,集中出现了许多可以让学生实践的内容:(1)调查家庭成员单、双眼皮来理解遗传方式;(2)DNA分子模型的构建;(3)果酒果醋的制作;(4)酵母细胞的固定化;(5)微生物培养等。学生实践也可以是一堂课内的常态化。那就是在一堂课内,所教学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到,或者就是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践过程,那就整堂课都可以用于实践。如教学《分离定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对孟德尔的分离规律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要想让学生能够得以比较准确的解释,那实践就显得相当重要。教学时,让学生抓取两小桶内摇匀的双色球去思考分离定律。学生分组后各随机抓取20次,再将各组所统计的结果汇总分析,在抓取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字母组合及其几率。学生就会发现:所抓取的双色球的分离与组合,也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如此呈现的结果也是符合所要学习的分离定律。学生抓取双色球的活动,看上去就是一种游戏,但这样的游戏对学生主动学习生物还是具有一定帮助的。因为这可以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一些这样的学生活动,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需鼓励实践创新
学生的实践,不仅仅就以发现生命现象的变化规律与已有的经验相同而感到满足,而应当在它们的相同之中找到差异上感到满足。目前生物学界对已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物变化规律的表述是比较科学的,但有时也可能有不足,而所存有的不足之处可能还是我们未曾发现的。这不曾发现的,不仅仅就是指学生、我们教师,或许就连教材的编者都未曾意识到。这里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的生命现象乃至变化规律也是在动态发展着的。怎样能够让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或改进?哪怕就是一丁点的改变也具有重大意义。这应该源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探究,还应当源于鼓励学生的实践创新。
如在讲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等物质后,根据选材要求和检测原理,让学生思考:血液中的葡萄糖要如何鉴定。学生就会发现血液本身的颜色会遮盖葡萄糖鉴定时发生的颜色变化,这时就要鼓励他们对鉴定操作进行改进创新,引导他们找出血液红色的原因,并除去红细胞的方法:由血液变成血浆后,再进行葡萄糖鉴定。又如教学《染色体变异》时,人们都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教学时,让学生去观察正在分裂的细胞,并结合细胞分裂的装片,找到细胞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联系染色体在生物传代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让学生结合具体生物(如果蝇、玉米、人、)的染色体数量的不同去思考:生物的染色体数量或结构不稳定,后代是否正常?并结合染色体异常的微视频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以上这些课堂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培养、鼓励学生的实践创新。
以充分、全面的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研究,我还处于摸索阶段,囿于笔端的也比较浮浅,这是研究的不够深入所致。当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果能够多效合一地运用到日常的生物课堂上,相信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这样的研究我还将会继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祁智. 剥开教育的责任[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3]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 教育研究,1998.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中学)
【关键词】实践 主动学习 促进策略
高中生物,从现在的高考模式来看,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不强,探究生命现象和变化规律的行为得不到真正落实。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在考试中极可能读不懂题中的科学信息,解答不了问题,也适应不了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的要求。面对这样的症结,人们在思考:怎样才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诸多教学证明,让学生充分实践可以为学生铺设主动学习的阳光大道。
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需建立实践意识
现在的高中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时几乎都存有通病,即机械记忆的比较多。他们仍沿袭着初中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再加上高中学习时间尤为紧张,学生都期待老师能将生命现象和变化规律和盘托出,自己就尽可能地接受,如同捡拾落地“桃子”。至于拾到的“桃子”就不管品相,照单全收。这样机械地接受、机械地记忆,学生只是暂时解决了学习问题,但长远效果如何呢?倘若学生不能获取理想收益,那即便是对高考应试也不具有多大意义,更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假如学生没有渴求实践的意识肯定是不行的。培根说过:思想决定行动。所以,教好生物课首先得使学生建立起实践意识,这会产生较好的铺垫效果。
如教学《组成细胞的分子》时,为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我设置了多个问题:动植物个体由细胞组成,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层次,那它又是由什么成分构成?这些成分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生命活动和它们有什么关系?它们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有何差异?用什么方法來证明它们存在于细胞中?通过这一系列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和实践意识,并结合物质检测内容,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实践行为。心若向往,必付诸实践。所以当学生建立起实践的意识后,学习的劲头将会猛增,实践的效果尤为显著。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需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实践意识的建立,夸张点说,只是学生实践的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具体的效果如何?还应当着重去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倘若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遇到挫折,得不到理想效果,尤其在不能发现生物变化的本质规律时,即使让学生进行实践,也是徒劳的,实践也就失去了意义。出现这种情形可能与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高低有着密切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急需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学生不仅能得到实践的效果,还可以增进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所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提高实践能力是关键。
譬如教学《细胞与能量》,高中学生对能量的概念和能量的转化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对能源物质如:葡萄糖,学生也很熟悉,但他们对于细胞内发生的能量变化却知之不多,甚至是空白的。在正常情况下,学生也难于对细胞进行自己动手实践。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认识医用ATP的注射液和片剂,使他们对ATP先有个感官上的认识。接着我将准备好的脊蛙的离体腓肠肌(刚丧失收缩功能)、葡萄糖液和ATP溶液等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并操作:分别用葡萄糖液和ATP溶液处理脊蛙的腓肠肌,观察到前者不能收缩而后者出现收缩的现象差异。面对这样的结果,学生就很疑惑:明明葡萄糖是能源物质,为什么不能让肌肉收缩,而ATP却可以呢?于是我通过金银与货币的比方,引导学生得出细胞内各种能源物质与ATP的关系,进而使他们明白细胞内能量供应和能量转化的条件。这种通过学生自己操作的安排,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而由此获得的知识也印象深刻,学习主动性也会大大提高。
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需形成实践常态
苏州大学张丹老师曾做过意义学习的课题研究,其结果表明:学生的意义学习是非智力性的,但也是相当重要的。作为教师在学生意义学习项上存有缺失时,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学习。张丹老师的研究课题,对我们每一位学科课程教学的老师都极具启迪意义,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也应当是有意义的。从充分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角度去说,应当是让学生实践常态化。平时的生物教学,我们做到实践常态化了吗?几乎没有!因此,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应当力图让学生实践形成常态。
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实践形成常态,可以是一个学期内的常态化,比如讲,在高二生物学习阶段,集中出现了许多可以让学生实践的内容:(1)调查家庭成员单、双眼皮来理解遗传方式;(2)DNA分子模型的构建;(3)果酒果醋的制作;(4)酵母细胞的固定化;(5)微生物培养等。学生实践也可以是一堂课内的常态化。那就是在一堂课内,所教学的知识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得到,或者就是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实践过程,那就整堂课都可以用于实践。如教学《分离定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对孟德尔的分离规律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要想让学生能够得以比较准确的解释,那实践就显得相当重要。教学时,让学生抓取两小桶内摇匀的双色球去思考分离定律。学生分组后各随机抓取20次,再将各组所统计的结果汇总分析,在抓取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字母组合及其几率。学生就会发现:所抓取的双色球的分离与组合,也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如此呈现的结果也是符合所要学习的分离定律。学生抓取双色球的活动,看上去就是一种游戏,但这样的游戏对学生主动学习生物还是具有一定帮助的。因为这可以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多一些这样的学生活动,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需鼓励实践创新
学生的实践,不仅仅就以发现生命现象的变化规律与已有的经验相同而感到满足,而应当在它们的相同之中找到差异上感到满足。目前生物学界对已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物变化规律的表述是比较科学的,但有时也可能有不足,而所存有的不足之处可能还是我们未曾发现的。这不曾发现的,不仅仅就是指学生、我们教师,或许就连教材的编者都未曾意识到。这里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的生命现象乃至变化规律也是在动态发展着的。怎样能够让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或改进?哪怕就是一丁点的改变也具有重大意义。这应该源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探究,还应当源于鼓励学生的实践创新。
如在讲完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等物质后,根据选材要求和检测原理,让学生思考:血液中的葡萄糖要如何鉴定。学生就会发现血液本身的颜色会遮盖葡萄糖鉴定时发生的颜色变化,这时就要鼓励他们对鉴定操作进行改进创新,引导他们找出血液红色的原因,并除去红细胞的方法:由血液变成血浆后,再进行葡萄糖鉴定。又如教学《染色体变异》时,人们都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教学时,让学生去观察正在分裂的细胞,并结合细胞分裂的装片,找到细胞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联系染色体在生物传代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让学生结合具体生物(如果蝇、玉米、人、)的染色体数量的不同去思考:生物的染色体数量或结构不稳定,后代是否正常?并结合染色体异常的微视频来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以上这些课堂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培养、鼓励学生的实践创新。
以充分、全面的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研究,我还处于摸索阶段,囿于笔端的也比较浮浅,这是研究的不够深入所致。当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果能够多效合一地运用到日常的生物课堂上,相信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这样的研究我还将会继续开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祁智. 剥开教育的责任[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3]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 教育研究,1998.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王淦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