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ATA SSD
使用“传统”接口的SATASSD兼容性是很强的(图1),一般来说,只要是成熟的SATA 6Gbps接口都可以正常识别和使用。不过因为SSD的工作方式和一些特殊技术,我们最好还是使用比较“新”的主板来搭配。
一般来说。使用第四代酷睿及同时期平台,都很适合升级SSD,安装和使用一般不存在问题。因为这一代的板载UEFI等标准已经成熟(图2),更适合现在的主流SSD工作方式。而且与第四代酷睿配套的一般是Windows 7或更晚的操作系统,对SATA SSD的各种标准、工作方式兼容较好。
至于更早的主板,雖然安装SATA SSD问题不大,但是用起来有可能会出现性能、功能受限等问题,个人建议选择上市时间比较长的型号,以保证对旧平台和旧系统的兼容性。
当然,受到接口的限制,SATASSD的速度是远不如时下逐渐流行的M.2 SSD的,不过它也有两个优势,一是主流容量的价格仍然相对便宜一些,二是一般使用较大的金属外壳,散热能力出色。所以使用中高端主板的用户,可以考虑购买多块SATASSD组成RAID使用。开启RAID 0/1提升读取速度后,其体验与很多1OOOMB/s~1500MB/s级别的入门级甚至主流M.2相差无几(图3),而RAID 1等模式更是能提供更好的数据安全性。
M.2 SSD
M.2 SSD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因此各种兼容性问题还是存在的,在2019年第6期的《更轻更快更强移动固态硬盘》等文章中已经介绍过接口针脚、接口标准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而且早期主板上的M.2接口因为很少会被使用,所以在设计时也不受重视,常常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
一些早期主板上,虽然M.2SSD接口的Socket针脚兼容,也确实使用了PCle通道。但细看会发现标注的速度仅有TOGbps(PClex1)(图4),这是因为设计时更多倾向于满足PCle插槽的需求。只留出了一个PCle通道给M.2 SSD使用。
另外即使为M.2 SSD插槽连接了2条或4条PCle通道,也常常是和PCle插槽甚至SATA接口共享,要想让M.2 SSD充分发挥性能,就必须在BIOS中关掉,或索性拔掉互相影响的设备。
很多早期主板的设计也没考虑到高速M.2 SSD的高发热问题,常常将高速的主M.2接口放在显卡、处理器之间,既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也没有配备散热片,使得SSD满负载使用时温度较高。我们可以考虑为这样的产品配置SSD散热片,选购时要特别注意显卡与处理器散热器的高度,不要购买过大过高的散热片,以免互相影响。
如果主板M.2插槽的速度设置、位置等都让人不满意的话,其实可以考虑直接使用转接卡。如果主板还有空闲的PClex4插槽的话,只要买个几十元的转接卡,就能让M.2SSD获得PClex4通道的全速支持。这种方式还可以很方便地给M.2SSD增加散热片,甚至是加个散热风扇。
如果追求极致存储性能,而且主板上还有全速PClexT6插槽的话,那么拥有4条M.2 SSD插槽,并且支持RAID功能的PClex16扩展卡绝对能满足需要(图5、图6),只是它的价格略贵。需要注意的是,使用PCle扩展卡也是目前消费级平台上最好的M.2 RAID方案,由于PCle通道设置问题,直接使用板上的多个M.2 SSD接口,通过软件组成的RAID常常只能达到PClex4通道的极限速度,效果并不好。
其他
如果是在旧平台上首次安装、使用SSD的话,有些事情一定要注意,才能保证SSD的运行速度、稳定性和寿命。
比如在安装SSD和操作系统时,最好选择GPT分区模式,可能的情况下应选用最新的Windows10操作系统,起码应该升级到Windows 7的最新补丁。如果是使用较新型号的SSD,则最好尽量减少分区,留下较大的空白容量,以便让系统模拟SLC缓存,提升存储性能。这些相关的技巧在近期的文章中多有涉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还有一个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那就是不要没事就跑速度测试,它们会快速产生大量的数据读写,几次运行后的数据量就可能达到数百GB(图7),对SSD寿命的损耗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