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网络、智能手机的出现成为必然。如何教育和引导高中阶段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成为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根据高中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学习方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与学生在网络中共同学习与进步。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生;智能手机
网络时代的到来是继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社会变革。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网络、智能手机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必将引起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
一、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
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15-18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性格活跃,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愿意接受新事物。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学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学习上,“学校—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比较枯燥。网络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出现成为高中生的精神慰藉品和学生娱乐、游戏的工具。学生、家长普遍使用智能手机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少便利。如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信息与动态;使用智能手机下载“作业帮”等软件能帮助认真学习的学生在独立研究问题的时候提供一个查阅资料以及与人讨论、交流问题的平台。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使用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挑战。如学生因利用智能手机上网玩游戏而不能自控;学生因利用智能手机上网查作业(甚至测试、考试)的答案而不独立思考;学生因每天泡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而白白浪费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部分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浏览学生不宜观看的黄色、暴力图片或视频;还有的学生通过建立学生之间的微信群、QQ群,在群里不注意个人的言行得罪其他同学而引起同学间的矛盾,甚至导致学生打架斗殴等事件的发生;更有部分同学因利用智能手机参与赌球、六合彩等赌博行为而触犯法律。
不合理使用网络和智能手机使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不能专注于学习。面对以上利弊并存的智能手机使用问题,我们的教育者应该以怎样一种态度和做法来应对呢?在我们周围的部分学校会对学生的手机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带了手机的同学在校期间统一交给班主任代为保管,直至一周结束放假的时候才把手机交还给学生,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不在手机上浪费时间,进而消磨学习的意志。但效果怎样呢?部分学生欺骗老师说没有带手机回校,等老师不在的时候(特别是晚上在宿舍的时候)偷偷拿出来玩,直至深夜都不睡觉,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浑浑噩噩;还有部分学生在学校不玩,但是周末回家玩得没日没夜,根本听不进家长的劝告,导致本该回家休息的周末反而成了学生最疲劳的时候,周一返校没有两三天时间根本缓不过神来学习。
二、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学生不合理使用智能手机这个问题到底需要怎样解决呢?笔者在实践中做了很多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回校、发现学生违规使用手机强制代为保管等“堵”的方式越来越没有效果。而改用“疏导”的方法反而更能得到学生的支持与认同。下面是笔者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开展关于使用智能手机利弊的主题班会
在刚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笔者并没有回避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的问题,更没有专制地宣布“学校要求同学们不能带手机回校,否则发现后代为保管”的学校规章制度,而是利用一节班会课开展高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利与弊大讨论,为每一位同学提供表达建议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无论学生提出怎样有利于学习的好处或不利于学习的坏处,作为班主任都不能用反对、批评、取笑或挖苦的语言、目光对待学生。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充当一个记录员,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把全班同学所提到的所有利弊总结在黑板上。课堂结束前给全班同学总结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好处和弊端。
(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经过讨论后,全班同学都认同大家提出来的好处和弊端,班主任也肯定智能手机和网络对学习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存在的不利于学习、浪费学习时间的地方。接下来班主任指出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形成个性品质,同学们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这些问题上,而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游戏和网络上。只要班主任讲得有道理、讲得诚恳,班里绝大部分学生对班主任提出的观点都是非常认同的。正如有学生在课堂上打趣地总结:“马云说:‘18岁的年轻人拿着手机做着80岁老人都能做的事情,你要青春干什么?’”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是把握人生轨迹的关键转折点,应当全力以赴用好这金子般的三年,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虚度三年青春时光。所以跟学生明确:我们可以合理地使用手机,运用手机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不利和诱惑,我们要控制好自己,要做到趋利避害。
(三)制定班级手机管理公约
同学们认同班主任对使用手机的态度后,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在班干部的牵头下,把师生的共识上升为班级的意志,建立班级手机管理公约。公约包括(1)学生的生活时间(如傍晚5:30-7:00)可以使用手机;(2)明确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做什么事情(如联系家长、亲友、同学);(3)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允许使用手机(如课堂时间、晚自習期间不允许使用手机做任何事情);(4)上课期间手机该如何存放(如放在自己宿舍的带锁储物柜里);(5)假期在家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时长;(6)对遵守公约、合理使用手机的同学给予奖励措施(如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主题班会活动内容);(7)明确不按照规定使用手机的同学如何进行处理(如通报家长,一段时间不允许使用智能手机);(8)对屡教不改的同学采取何种处理方式等。
(四)家校合作,联合行动
学生五天在学校,两天在家里,只有家庭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首先,利用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与家长达成管理上的共识,并与家长协商要求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要遵守手机管理公约。其次,要求家长在孩子放假回家的时候多陪伴他们,跟他们交流在校的学习情况、在校发生的生活趣事、同学关系、课余活动等而不放任孩子自己玩自己的手机。再次,要求家长做好示范,起到带头作用,不随意使用手机做与正常工作不相关的事情。最后,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定时发布家庭教育系列文章,以供家长学习,将一个班主任的教育行为变成50多对父母的教育行为。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班级活动
学生使用手机往往是从课余时间开始的,当学生在课余时间比较空闲的时候,手机就成为他们最好的玩伴。班主任应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男生宿舍之间开展篮球比赛、五人足球比赛,女生开展阅读分享交流会等。以此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积极的、团结的集体中学习和成长,这样他们就不那么容易受到外界及其他因素的诱惑了。
智能手机、网络等新事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谈“网”色变,不能采取堵漏洞、一刀切等强制性的执行措施,而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因势利导、与时俱进,让师生在网络环境中共同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生;智能手机
网络时代的到来是继第三次工业革命后的又一次社会变革。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使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网络、智能手机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必将引起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
一、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
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15-18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性格活跃,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愿意接受新事物。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高中学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学习上,“学校—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比较枯燥。网络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出现成为高中生的精神慰藉品和学生娱乐、游戏的工具。学生、家长普遍使用智能手机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少便利。如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信息与动态;使用智能手机下载“作业帮”等软件能帮助认真学习的学生在独立研究问题的时候提供一个查阅资料以及与人讨论、交流问题的平台。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使用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挑战。如学生因利用智能手机上网玩游戏而不能自控;学生因利用智能手机上网查作业(甚至测试、考试)的答案而不独立思考;学生因每天泡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而白白浪费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部分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浏览学生不宜观看的黄色、暴力图片或视频;还有的学生通过建立学生之间的微信群、QQ群,在群里不注意个人的言行得罪其他同学而引起同学间的矛盾,甚至导致学生打架斗殴等事件的发生;更有部分同学因利用智能手机参与赌球、六合彩等赌博行为而触犯法律。
不合理使用网络和智能手机使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不能专注于学习。面对以上利弊并存的智能手机使用问题,我们的教育者应该以怎样一种态度和做法来应对呢?在我们周围的部分学校会对学生的手机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带了手机的同学在校期间统一交给班主任代为保管,直至一周结束放假的时候才把手机交还给学生,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不在手机上浪费时间,进而消磨学习的意志。但效果怎样呢?部分学生欺骗老师说没有带手机回校,等老师不在的时候(特别是晚上在宿舍的时候)偷偷拿出来玩,直至深夜都不睡觉,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浑浑噩噩;还有部分学生在学校不玩,但是周末回家玩得没日没夜,根本听不进家长的劝告,导致本该回家休息的周末反而成了学生最疲劳的时候,周一返校没有两三天时间根本缓不过神来学习。
二、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学生不合理使用智能手机这个问题到底需要怎样解决呢?笔者在实践中做了很多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回校、发现学生违规使用手机强制代为保管等“堵”的方式越来越没有效果。而改用“疏导”的方法反而更能得到学生的支持与认同。下面是笔者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开展关于使用智能手机利弊的主题班会
在刚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笔者并没有回避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的问题,更没有专制地宣布“学校要求同学们不能带手机回校,否则发现后代为保管”的学校规章制度,而是利用一节班会课开展高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利与弊大讨论,为每一位同学提供表达建议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无论学生提出怎样有利于学习的好处或不利于学习的坏处,作为班主任都不能用反对、批评、取笑或挖苦的语言、目光对待学生。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充当一个记录员,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把全班同学所提到的所有利弊总结在黑板上。课堂结束前给全班同学总结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的好处和弊端。
(二)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经过讨论后,全班同学都认同大家提出来的好处和弊端,班主任也肯定智能手机和网络对学习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存在的不利于学习、浪费学习时间的地方。接下来班主任指出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形成个性品质,同学们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这些问题上,而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游戏和网络上。只要班主任讲得有道理、讲得诚恳,班里绝大部分学生对班主任提出的观点都是非常认同的。正如有学生在课堂上打趣地总结:“马云说:‘18岁的年轻人拿着手机做着80岁老人都能做的事情,你要青春干什么?’”学生时代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是把握人生轨迹的关键转折点,应当全力以赴用好这金子般的三年,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虚度三年青春时光。所以跟学生明确:我们可以合理地使用手机,运用手机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不利和诱惑,我们要控制好自己,要做到趋利避害。
(三)制定班级手机管理公约
同学们认同班主任对使用手机的态度后,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在班干部的牵头下,把师生的共识上升为班级的意志,建立班级手机管理公约。公约包括(1)学生的生活时间(如傍晚5:30-7:00)可以使用手机;(2)明确学生可以使用手机做什么事情(如联系家长、亲友、同学);(3)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允许使用手机(如课堂时间、晚自習期间不允许使用手机做任何事情);(4)上课期间手机该如何存放(如放在自己宿舍的带锁储物柜里);(5)假期在家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时长;(6)对遵守公约、合理使用手机的同学给予奖励措施(如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主题班会活动内容);(7)明确不按照规定使用手机的同学如何进行处理(如通报家长,一段时间不允许使用智能手机);(8)对屡教不改的同学采取何种处理方式等。
(四)家校合作,联合行动
学生五天在学校,两天在家里,只有家庭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得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首先,利用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与家长达成管理上的共识,并与家长协商要求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要遵守手机管理公约。其次,要求家长在孩子放假回家的时候多陪伴他们,跟他们交流在校的学习情况、在校发生的生活趣事、同学关系、课余活动等而不放任孩子自己玩自己的手机。再次,要求家长做好示范,起到带头作用,不随意使用手机做与正常工作不相关的事情。最后,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定时发布家庭教育系列文章,以供家长学习,将一个班主任的教育行为变成50多对父母的教育行为。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班级活动
学生使用手机往往是从课余时间开始的,当学生在课余时间比较空闲的时候,手机就成为他们最好的玩伴。班主任应利用好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男生宿舍之间开展篮球比赛、五人足球比赛,女生开展阅读分享交流会等。以此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积极的、团结的集体中学习和成长,这样他们就不那么容易受到外界及其他因素的诱惑了。
智能手机、网络等新事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应谈“网”色变,不能采取堵漏洞、一刀切等强制性的执行措施,而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因势利导、与时俱进,让师生在网络环境中共同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