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复习课应该在原有教学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查漏补缺,巩固扩大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一、合理利用方式,掌握“知识与技能”
中考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不需要过多地进行讲解,只需在学生遗忘时,唤起学生的记忆就可以了.所以,复习课要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以自学为主,从而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其自我探索、自我获取的精神,以改变他们消极被动的状态,提高其识记效果.笔者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了这样一些方式:
方式1:采用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对于某些简单的章节,如,
“声现象”“物态变化”“物体的运动”等,可以让小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每小组派一到两个学生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复习.当然,教师事前要进行一些辅导,告诉学生围绕书本和《中考指导用书》的重难点、方法、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这种复习方式适用于章节内容较为简单,或者下午第一课学生精神状态较为不佳的时候.
方式2:采用提前发导学案,收集学生知识点的漏洞,进行查漏补缺.具体这样操作:教师提前印制好导学案,包括基本知识的梳理和简单的练习,在前一天晚上发给学生.第二天一早教师进行批改,将一些典型错误收集好,在课堂上进行投影,让学生对这些错误进行辨析和纠正.这种复习方式较为高效,因为复习时,很多知识点不用教师讲解,通过学生自己翻书、看笔记就能回忆并掌握,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所用知识不分重点的梳理一遍,对很多学生来讲实则在浪费时间,教师只需将他们容易混淆或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解决就可以了.
二、精心选择例题,体现“过程和方法”
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实验,在极其短暂而又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不可能把每一个实验都重新做一遍,怎么办呢?这就要注意选取一些最典型的实验,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去复习.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学生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点评:用这道题目来进行此实验复习,学生不需要经历实验探究中任何一个过程,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一实验是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实验,学生已经知道压强跟所受的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是已学过的知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根据回忆就可以解答.因此对这个知识点的复习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无法暴露学生在实验题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正例教师在复习这个知识点时,可采用一些开放性较强的例题来进行复习,比如,下面这道例题:
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准备了如下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学生选择.学生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 ①③ () 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点评:这道题目对学生的要求显然要比刚才那道题目高几个层次.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对实验的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选择器材的时候,脑海里已经经历了初步的实验探究过程.首先要明确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两个因素有关;其次要知道如何控制变量来进行实验设计,如何操作、观察什么现象,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通过不同器材的组合,考核了学生用不同方法去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这道例题的讲解,能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了完整的认识,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有效设置问题,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有机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教育等.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的,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五彩缤纷、多姿多彩.于是,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问题,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回答时,试题答案的个性化与适当的开放,有利于学生放飞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在复习时结合科学内容中提到的要求,设置有效的问题,使学生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而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也在这方面有所体现,比如,2011年南京市的中考题18题涉及了“渣土车”的限速问题,22题提到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2012年南京市中考的第13题提到了噪声的一些用途:“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作为中考复习课,我们需要多一份研究,多一份思考,并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最优的复习方式发挥最大的效率、效益,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整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合理利用方式,掌握“知识与技能”
中考复习的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教师不需要过多地进行讲解,只需在学生遗忘时,唤起学生的记忆就可以了.所以,复习课要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以自学为主,从而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其自我探索、自我获取的精神,以改变他们消极被动的状态,提高其识记效果.笔者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了这样一些方式:
方式1:采用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对于某些简单的章节,如,
“声现象”“物态变化”“物体的运动”等,可以让小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每小组派一到两个学生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复习.当然,教师事前要进行一些辅导,告诉学生围绕书本和《中考指导用书》的重难点、方法、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可以举手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评价.这种复习方式适用于章节内容较为简单,或者下午第一课学生精神状态较为不佳的时候.
方式2:采用提前发导学案,收集学生知识点的漏洞,进行查漏补缺.具体这样操作:教师提前印制好导学案,包括基本知识的梳理和简单的练习,在前一天晚上发给学生.第二天一早教师进行批改,将一些典型错误收集好,在课堂上进行投影,让学生对这些错误进行辨析和纠正.这种复习方式较为高效,因为复习时,很多知识点不用教师讲解,通过学生自己翻书、看笔记就能回忆并掌握,如果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所用知识不分重点的梳理一遍,对很多学生来讲实则在浪费时间,教师只需将他们容易混淆或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解决就可以了.
二、精心选择例题,体现“过程和方法”
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实验,在极其短暂而又紧张的中考复习阶段,不可能把每一个实验都重新做一遍,怎么办呢?这就要注意选取一些最典型的实验,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去复习.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学生做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比较实验的甲、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点评:用这道题目来进行此实验复习,学生不需要经历实验探究中任何一个过程,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一实验是学生经历过的、熟悉的实验,学生已经知道压强跟所受的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是已学过的知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根据回忆就可以解答.因此对这个知识点的复习效果不是非常明显,无法暴露学生在实验题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正例教师在复习这个知识点时,可采用一些开放性较强的例题来进行复习,比如,下面这道例题:
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准备了如下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学生选择.学生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 ①③ () 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点评:这道题目对学生的要求显然要比刚才那道题目高几个层次.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对实验的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在选择器材的时候,脑海里已经经历了初步的实验探究过程.首先要明确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两个因素有关;其次要知道如何控制变量来进行实验设计,如何操作、观察什么现象,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通过不同器材的组合,考核了学生用不同方法去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这道例题的讲解,能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了完整的认识,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有效设置问题,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复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有机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教育等.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丰富多彩而不是单一的,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五彩缤纷、多姿多彩.于是,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身边问题,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回答时,试题答案的个性化与适当的开放,有利于学生放飞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在复习时结合科学内容中提到的要求,设置有效的问题,使学生关注社会科技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而近几年的中考命题也在这方面有所体现,比如,2011年南京市的中考题18题涉及了“渣土车”的限速问题,22题提到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2012年南京市中考的第13题提到了噪声的一些用途:“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作为中考复习课,我们需要多一份研究,多一份思考,并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最优的复习方式发挥最大的效率、效益,实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的整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