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欧根尼·拉尔修记载说,有人问泰勒斯:“世上什么事情最难做到?”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周国平先生做了三种解读。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第二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第三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无论哪种解读,认识自己都是有价值的,但无论是“自知”自己所不知,或是认识到自己的独一价值,还是通过自己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都是难的,尤其是自己身上那些盲区、禁地、被打压的黑暗底层,认识它们需要睿智、洞见、专门的知识,或者还需要勇于直面羞耻、自我解剖的勇气。
奉一(诗人蔡俊、李之平伉俪合用笔名)的《色空书》正是一部挑战未知、舍身犯禁的书。他们试图借助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揭开人体的“情欲”、“生命困境”、“内在欲望”、“历史禁忌”、
“美貌本质”、“喜新厌旧”等众多秘密,填补人类认识自己的知识空白。在“研究”对象上,快感、美貌、自慰、喜新厌旧、两性差异、偏执与幸福等话题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遮遮掩掩、欲说还休或者只做不说的私密,正是因为它们的特殊性,导致我们对它一知半解,或者阐释过度。在“研究方法”上,著作借助并提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福柯的身体政治、现代生理医学、物理学、化学、中国传统医学与易学(包括周公解梦)等等学说,多个角度去分析探寻人体的奥秘,虽然,著作名“色”与“空”是地道的佛学术语,而著作的精要也的确将情欲之“色”转化成了万物之“相”,并借助物理学知识“坐实”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论断,但是主要的方法,或者统摄这些方法的核心方法是道学。作为道家弟子,奉一把人的身体当做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至大,大到与宇宙同构,以致作者不是借助显微镜从外部去居高临下地俯视、放大,而是在身体内部,借助照相机、望远镜去整体把握,宏观监测。有趣的是,二位作者都是诗人,他们又并没有把“人”真正当做由细胞、体液、器官、系统等组成的冷冰冰的实验室“研究对象”,反而处处充满了个人体验与探索;也没有把认识自己的结果当做一个纯粹理性的实验报告,反而处处文字优美,诗意盎然,轻松活泼又发人深省。
这是一部讲真话、揭示真相的书。奉一说,“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很想尽量不说谎,尽管我们自己作为个人,在文化历史中都是很渺小的,都是‘小人’。即使是小人,其实都愿意说真话的。”因此,著作谈的是大众的身体、抽象的身体,但是体验与困惑却来自自身。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了观察对象、研究对象和解剖对象,让身体自己说出它自己。不以说出身体的真相为耻,也不以说出身体表象为止,在说出自己身体秘密的同时,它揭示了很多与身体相关的社会真相、文化真相。比如关于女性的美貌,轰轰烈烈的制造“美女”、“淑女”社会行动,其实质不过是“一种‘诱奸’”,一场由商人与传媒合谋的“消费政治”,一边是女性在消费自己,“我买故我在”;另一边是社会对女性的消费,“我美故我在”。关于“变态”,作者说,变态就是“压抑”: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变态。精神分析也这么说过,变态其实就是症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症候。然而症候在身体,病因却在社会。关于“七年之痒”,现在更多的解释是从日常生活、心理、伦理等切入,但是著作反其道而行之,从身体、从物质去说明。原来,婚姻的最大杀手不是其他而是:苯异丙胺。“这种大脑中产生的恋爱物质,能够让我们保持兴奋和多情,这种物质的分泌从很多到逐渐减少,一般会持续四年的时间。”
道学、医学与诗学的结合,的确让这部书的研究另辟奇径,结论也让人耳目一新。它能够让许多道德的、文化的、社会的身体现象得到医学的解释,也能够让许多纯医学、生理学的现象得到诗学与哲学的提升。比如关于“爱”与“死”,这分明是诗学的永恒命题,为“爱”而惊天动地、缠绵至死,文学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啊。但是打住,在这里,“故事”只是“事故”,因为爱,所以难免做爱,做爱多了,就死了。这种解释多么令人扫兴,当然这部书也并非是一部消解、去魅的书,无论快感、偏执、变态是多么的实实在在,形而下,但是与身体相关的“爱”、“幸福追求”永远是美好的,本书不是要消解它们的意义,让这些活动回归身体的运动,而是重新赋予它们意义,全新感受它们的存在。奉一说,“其实所谓的意义,就是我们的理解能力。”我们如果能够赋予事物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更倾向于去理解它,更好地去理解它。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认识事物不可到此为止,佛陀还说过,“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色即是空,色亦不是空,当然,色也不是非空。在这个意义上,《色空书》谈及了色与空,但又超越了色与空;它谈了很多,但又没有给与定论。这是一部什么书呢?我们还是引用佛陀的话吧,它只是“筏”,“筏”的价值是渡河,上岸之后即可弃之。因此《色空书》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身体知识词典,而是引导我们了解我们身体的“筏”,最终的目的是“如何理解我们自己”。
奉一(诗人蔡俊、李之平伉俪合用笔名)的《色空书》正是一部挑战未知、舍身犯禁的书。他们试图借助生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揭开人体的“情欲”、“生命困境”、“内在欲望”、“历史禁忌”、
“美貌本质”、“喜新厌旧”等众多秘密,填补人类认识自己的知识空白。在“研究”对象上,快感、美貌、自慰、喜新厌旧、两性差异、偏执与幸福等话题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遮遮掩掩、欲说还休或者只做不说的私密,正是因为它们的特殊性,导致我们对它一知半解,或者阐释过度。在“研究方法”上,著作借助并提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福柯的身体政治、现代生理医学、物理学、化学、中国传统医学与易学(包括周公解梦)等等学说,多个角度去分析探寻人体的奥秘,虽然,著作名“色”与“空”是地道的佛学术语,而著作的精要也的确将情欲之“色”转化成了万物之“相”,并借助物理学知识“坐实”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论断,但是主要的方法,或者统摄这些方法的核心方法是道学。作为道家弟子,奉一把人的身体当做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至大,大到与宇宙同构,以致作者不是借助显微镜从外部去居高临下地俯视、放大,而是在身体内部,借助照相机、望远镜去整体把握,宏观监测。有趣的是,二位作者都是诗人,他们又并没有把“人”真正当做由细胞、体液、器官、系统等组成的冷冰冰的实验室“研究对象”,反而处处充满了个人体验与探索;也没有把认识自己的结果当做一个纯粹理性的实验报告,反而处处文字优美,诗意盎然,轻松活泼又发人深省。
这是一部讲真话、揭示真相的书。奉一说,“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很想尽量不说谎,尽管我们自己作为个人,在文化历史中都是很渺小的,都是‘小人’。即使是小人,其实都愿意说真话的。”因此,著作谈的是大众的身体、抽象的身体,但是体验与困惑却来自自身。也就是说,作者把自己的身体当做了观察对象、研究对象和解剖对象,让身体自己说出它自己。不以说出身体的真相为耻,也不以说出身体表象为止,在说出自己身体秘密的同时,它揭示了很多与身体相关的社会真相、文化真相。比如关于女性的美貌,轰轰烈烈的制造“美女”、“淑女”社会行动,其实质不过是“一种‘诱奸’”,一场由商人与传媒合谋的“消费政治”,一边是女性在消费自己,“我买故我在”;另一边是社会对女性的消费,“我美故我在”。关于“变态”,作者说,变态就是“压抑”: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变态。精神分析也这么说过,变态其实就是症候,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症候。然而症候在身体,病因却在社会。关于“七年之痒”,现在更多的解释是从日常生活、心理、伦理等切入,但是著作反其道而行之,从身体、从物质去说明。原来,婚姻的最大杀手不是其他而是:苯异丙胺。“这种大脑中产生的恋爱物质,能够让我们保持兴奋和多情,这种物质的分泌从很多到逐渐减少,一般会持续四年的时间。”
道学、医学与诗学的结合,的确让这部书的研究另辟奇径,结论也让人耳目一新。它能够让许多道德的、文化的、社会的身体现象得到医学的解释,也能够让许多纯医学、生理学的现象得到诗学与哲学的提升。比如关于“爱”与“死”,这分明是诗学的永恒命题,为“爱”而惊天动地、缠绵至死,文学演绎了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啊。但是打住,在这里,“故事”只是“事故”,因为爱,所以难免做爱,做爱多了,就死了。这种解释多么令人扫兴,当然这部书也并非是一部消解、去魅的书,无论快感、偏执、变态是多么的实实在在,形而下,但是与身体相关的“爱”、“幸福追求”永远是美好的,本书不是要消解它们的意义,让这些活动回归身体的运动,而是重新赋予它们意义,全新感受它们的存在。奉一说,“其实所谓的意义,就是我们的理解能力。”我们如果能够赋予事物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更倾向于去理解它,更好地去理解它。
“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认识事物不可到此为止,佛陀还说过,“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色即是空,色亦不是空,当然,色也不是非空。在这个意义上,《色空书》谈及了色与空,但又超越了色与空;它谈了很多,但又没有给与定论。这是一部什么书呢?我们还是引用佛陀的话吧,它只是“筏”,“筏”的价值是渡河,上岸之后即可弃之。因此《色空书》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身体知识词典,而是引导我们了解我们身体的“筏”,最终的目的是“如何理解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