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调掩蔽释放效应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iny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共调掩蔽释放;听力障碍;听觉皮层;听觉处理
  共调掩蔽释放效应是指如果另一个掩蔽声和信号频率上的掩蔽声组成为相同的时间包络,在该信号频率上的掩蔽声中饰入一个可察觉的正弦信号可以通过在边频频率区域内同时出现的另一个掩蔽声,信号的可察觉阈提高。生理学研究发现一些神经相关的共调掩蔽释放。Ernst和Verhey发现在物理声学实验中共调掩蔽释放存在的区域与耳蜗核和基底膜神经相关的共调掩蔽释放的抑制区域相似[1]。因此,听力正常人在高于三倍频程范围内可以观察到有意义的共调掩蔽释放,而在听力障碍的人群由于旁侧因素的增加显示阈值明显上升,同时提示听觉障碍人群的听觉滤波器增宽。故共调掩蔽释放效应的变化可以作为检测听力障碍耳中是否存在耳蜗死区的诊断工具。还可以通过共调掩蔽释放中掩蔽声的噪声中时间和空间信息来鉴别听信号,另外,可以用共调掩蔽释放实验检测聆听者的阅读能力是否和听觉处理相关。此外,共调掩蔽释放可以用来检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听觉系统发育的情况[10]。利用共调掩蔽释放的心理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特性在临床上应用作综述。
  1共调掩蔽释放的神经机制
  共调掩蔽释放的确切生理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发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声刺激诱发共调掩蔽释效应放主要发生在听神经水平,在该掩蔽中观察到的释放基本归功于通道内线索,即跨频处理机制[3,4,8]。共调掩蔽释放仅基于由于旁带间距宽或获得在另一侧耳内共调掩蔽释放的相互作用的能力的单个听神经纤维反应。跨频处理的生理机制,即通过从在共调掩蔽释放类似范型中单个和多单元记录中评估信号察觉阈[3,4,7]。然而,不同部位的听觉系统对跨频处理的贡献仍不清楚[4-5]。但是,一些研究发现听神经水平,当掩蔽声包络被非常强的调制时,单个听神经纤维可以表现从掩蔽中出现释放现象。用噪声的一个单独的带作为掩蔽声,当噪声带宽范围大,并进行振幅调制,可以记录到听觉皮层中的单个单元出现掩蔽释放现象。同时,在听觉中枢通路的早期阶段,如耳蜗腹侧核中也可以记录到单个单元的跨频处理,当选择的声刺激减少通道内线索时,仍然会产生共调掩蔽释放现象[7]。
  2共调掩蔽释放效应的两种实验方式
  根据不同掩蔽声的类型可将共调掩蔽释放实验方法分为两种类型[2-3]:第一种方法通常是指“带扩大实验”,信号为正弦窄带声,掩蔽声是由位于信号频率中心的窄带噪声组成的[2-3,6]。掩蔽声既可以是非调制带通噪声,也可以为相同空间内容的调幅噪声。噪声带宽有规律的变化而噪音掩蔽声频谱级保持不变。在非调幅条件(开放式循环)下,音调信号的阈值首先随作掩蔽声是由信号频率上的一个窄带成分和在边频位置的一个或多个窄带成分组成的,带宽在20Hz到50Hz之间。掩蔽的阈值为音调信号,在三种不同条件下的旁侧带频率的功能相关的信号频率,即在异常条件下,掩蔽声由独立的窄带噪声组成;在振幅调制条件下,掩蔽声与第一种条件的掩蔽声的频谱相同,但是,该条件下的频率上的掩蔽声与和旁侧带包络相同。在第三种条件为参考条件,仅测量频率上掩蔽声。共调掩蔽释放既可定义为参考条件下测得的阈值与振幅调制条件下测得阈值之间的差异,也可以定义为振幅调制条件下测得的阈值与异常条件下测得的阈值的差异。
  3影响共调掩蔽释放效应的因素
  获得共调掩蔽释放的掩蔽声包括窄带噪声和正弦调幅音等。不同结构的掩蔽声获得的共调掩蔽释放的大小不同,如从相位不一致的掩蔽声中测得的阈值比从仅在频率上掩蔽声中测得阈值要大[8]。掩蔽声的规律性程度影响共调掩蔽释放大小[6]。共调掩蔽释放的大小随着掩蔽声的规律性的增加而降低。在宽带条件下,对于非规律性调制器的共调掩蔽释明显比有规律性调制器的大。共调掩蔽释放对调制深度和侧旁成分数量地操控敏感。共调掩蔽释放主要取决于听觉系统比较跨频通道信息的能力。另外,根据听觉分组进行调制在共调掩蔽释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降低包络本身的协调性可以降低共调掩蔽释放。当掩蔽声包络为完全相关的跨频率时,共调掩蔽释放值达到最大[9]。聆听者的听力状况和年龄影响共调掩蔽释放的大小[10]。
  4共调掩蔽释放的应用
  共调掩蔽释放效应主要是指在掩蔽声(如窄带噪声)中察觉目标声信号(纯音)的能力。只要掩蔽声在以目标信号频率为中心的听觉滤过器的带宽内,目标声信号的察觉阈值随着掩蔽声带宽地增加而增加。在临界带宽之外,如果延长掩蔽声的旁侧带,目标声听阈取决于目标声信号调制包络和旁侧带掩蔽声之间的相关性,旁侧带之间调制的协调性产生掩蔽释放。这种效应是归因于听觉系统产生跨频率包络波动地比较的能力。由于耳蜗死区使听神经失去了调谐性,如果目标音落在耳蜗死区中,那么在该区就不会出现共调掩蔽释放效应,故共调掩蔽释放效应可以作为诊断耳蜗死区的有效工具。在听力障碍的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中观察到共调掩蔽释放,其表现为耳蜗非线性大大降低[6]。所以,共调掩蔽释放可以鉴别听力损失的性质。在青壮年中,特征频率的听觉处理表明外周听觉机制的性能,如频率选择性和频率空间分辨率。而中枢听觉系统处理信息的效率在儿童发育早期中表现较差。共调掩蔽释放是听觉过程中一种听觉现象。研究发现在听觉发育过程中共调掩蔽释放相对较小[9-10],即儿童发育后期和成人之间掩蔽释放的总和有明显差异。然而,儿童至少在7岁时听觉系统处理中跨频率基本机制中才会出现掩蔽释放,当年龄在10岁后,听觉处理信息效率逐渐提高。因此,可以用共调掩蔽释放检测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听觉系统发育情况。有研究报道阅读障碍的儿童对声音的时间和频谱成分地处理非常困难[10]。因此,听觉处理缺陷的儿童会出现文字理解能力的障碍,从而导致阅读能力障碍。故可以改变共调掩蔽释放中不同的刺激参数来研究听觉处理缺陷和儿童阅读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Stephan M.A.Ernst,et al.Suppression and co 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 in normal-hearing and hearing-impaired listeners[A].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10/128(1):0001-4966.   [2]Torstein Dau.Auditory stream formation affects co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 retroactively[J].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9.04,125(4).
  [3]Jesko L.The psychophysics and physiology of co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2003,(153):405–417.
  [4]Daniel Pressnitzer,et al.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Co 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 in the Mammalian Ventral Cochlear Nucleus[J].The Journal Neuroscience,2001,21(16):6377-6386.
  [5]Bastian Epp,et al.Superposition of masking releases[J].J Comput Neurosci,2009(26):393-407.
  [6]Jesko L.Verhey,et al.Co 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 for regular and irregular modulators[J].Hearing Research,2009,(253):97-106.
  [7]John H.Grose,et al.Within-and across-channel factors in the multiband co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 paradigm[J].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9,125(1):282–293.
  [8]Emily Buss,et al.Features of across-frequency envelope coherence critical for co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J].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9,126(5):2455–2466.
  [9]Cynthia M,Zettler,et al.Co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CMR)in Children and the Influence of Reading Status[J].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and Hearing Research,2008,51(8):772–784.
  [10]Joseph W.HallIII,et al.An auditory Development in Complex Task of Co modulation Masking Release[J].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and Hearing Research,1997,40(4):946–95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病区药房药品的数量和效期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以医院病区药房药品管理工作为基础,改善药品的数量和效期管理措施。结果通过改善药品库房房里、养护管理与应用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提高了药房药品管理的效率。结论药品的数量与效期管理在医院药房管理中十分重要,需要不断改善服务模式与管理措施,才能确保药物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医院;病区药房;药品;数量;效期;管理  药品有效期系指药品在规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蛇床子搽剂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方法189例门诊体股癣患者随机分为A组(复方蛇床子搽剂)、B组(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两组,2周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复方蛇床子搽剂治疗体股癣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关键词】复方蛇床子搽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体股癣  体股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圆癣”、“阴癣”范畴,由毛发癣菌、小芽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果味汽水中5种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试验,得出最佳色谱条件。结果在选定的分离条件下5种色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5种色素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回收率在94.2%-99.5%之间。结论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较高,克服梯度洗脱时造成的基线漂移,提高定量准确性,适用于果味汽水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果味汽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80例贫血患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检测外周血与血液生化情况。结果180例患者中MCV、MCH、RDW、MCHC都有升高或下降,98例血清铁低于正常,总铁结合力高于正常。结论贫血检验中,我们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血液检验,从而保障贫血患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贫血患者;血液检验;分析  贫血是由许多不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6例临床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与120例临床确诊单纯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结论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它已成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来我院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310份,使用酶联免吸附妇分析法(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分别对样本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进行检测,收集记录结果,分析比较运用两种检测方法得到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食管裂孔疝的X线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确诊的消化道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胸透、胸片及钡餐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18例患者中,通过X线胸片检查,有13例有阳性征象,胸片表现为囊性阴影伴气液平面或心影后方团块实性阴影;通过X线检查,有17例阳性患者,阳性率高于X线胸片,并可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14例为可复性食管裂孔疝,3例为不可复性食管裂孔疝。通过卡方检验,X线胸片
期刊
【摘要】透明质酸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黏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成功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对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透明质酸;衍生物;抗肿瘤  在现代社会中,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健康形成极大威胁。20世纪,对付癌症的模式是“寻找和破坏”,21世纪,采用“靶向和控制”的治疗模式,减少药物对正常细胞核免疫功能的破坏。目前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是世界范围内
期刊
【关键词】手卫生;护理人员;综述  众多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医护人员的双手能作为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引发疾病,这种传播途径比通过空气传播的风险更高,手卫生已经在医院中受到重视,并作用控制院感的重要环节来抓,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开始重视了手卫生的问题。在临床上,护士和患者的接触机会最多,能否确保手卫生对做好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管理,所造成的感染事件中会降低50%[1]。本文中
期刊
【摘要】慢性难愈创面形成机制复杂,治疗困难。随着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及新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此种情况有所改观。本文重点论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各种难愈创面的表达变化,及VEGF在治疗难愈创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难愈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难愈创面是指由于各种致伤因素所导致的未能按预期愈合的创面组织,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接受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激素治疗、大面积烧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