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045 — 03
新一轮课程改革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完成了“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推进提供了引导。而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强调改变原有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将其他专业课程作为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融入整体课程设计中,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教育时间、空间,最大程度发挥思政教育特有的价值观引领功能、创新思维培育功能。基于此,从协同育人视角入手,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是“课程” “思政”两个词语的有机结合。在协同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主要指教学科目的综合,涵盖了在校生在校期间所应学习、习得内容,提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满足社会发展、个体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社会发展要求,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将一定社会思想、政治理念、公共道德转化为个体行为的过程〔1〕。本质而言,课程思政主要是通过对综合素养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定位,驱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手段创新,将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合的一系列操作,提倡挖掘各科课程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格局。
1.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应体现为各个学科、各门课程、各种日常组织宣传活动系统化成果〔2〕。单一凭借思政课维度并无法实现系统化成果,必须构筑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为核心,以良好社会生态为延展,以高校日常工作为拓展的立德树人教育圈。在这一教育圈中,课程协同可以产生叠加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其他课程能否同心同向,也基本决定了意识形态教育目标达成度。
2.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系统思索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这一思路的形成经过了长时期的探索、实践,在长时间探索实践过程中,相关教育者立足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系统所提出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环节”过渡到了本世纪“学校各门课程均具有育人功能,都需要肩负起育人责任”〔3〕。在这一阶段,党和国家也提出了深层次挖掘不同类别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战略目标。基于此,重点布局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不同类别课程育人路径,实现不同类别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就成为学校面临的主要任务。
3.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性
意识形态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软国家机器”,其提倡在一定社会存在所要求的社会意识下,经过外在化教育、内在化自我教育协同并行,将公众的态度、思想、信仰、情感、价值进行汇总整合,要求实现正向思想观念普及化,利用与社会普遍利益息息相关的思想观念统摄纷繁复杂的公众价值选择、情感认知〔4〕。而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就需要在构筑起倾向主流意识形态的信念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各类课程的共同作用,推动主体意识形态观念的系统生成。
1.课程协同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不仅需要突出彰显思政课程核心育人功能,而且需要找准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对思政课程思想方法、基本立场、观点结论的有效支撐点,以多源合流的方式达成通识课、其他课程思政功能〔5〕。基于此,高校应从提升思政课程主渠道显性教育功能、增强思政课程时代感及专业性两个方面入手,夯实思政教育理论,找准支撑点,及时反馈回应,实现理论课程的全方面渗透交融。
为了切实解决学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新困惑、在时代变迁中面临的新问题、在个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教师可依托多学科同向理论,打破通识课、其他专业课程与思政课间边界〔6〕。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人文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的协同并进,正向渗透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科学思维,从不同维度精准阐述新理论、新成果。如思政教师可以在“协同育人”主题指导下,与语文教师、导游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跨学科展示与研讨活动。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首先由导游专业教师展示“走进芦苇荡,唱响沙家浜”导游专业展示课,从京剧《沙家浜》的历史背景、源头入手,为学生介绍春来茶馆、沙家浜东进桥、瞻仰广场等景点,并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上台进行相关景点讲解。随后由全体学生共同唱响京剧《沙家浜》,促使专业学生在了解沙家浜历史背景、宣讲沙家浜景点实践体验、唱响沙家浜歌声中感受沙家浜红色文化,奠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基调。在这个基础上,由语文教师以“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为主题,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解剖,理解梁思成倾尽全力保留中国古建筑、背景城墙的远见卓识,促使其对大国工匠、爱国志士具有更加详细、具体的认识。最后,由思政教师以“就业权责”为主题,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模拟雇佣方、受雇方角色,以合同签订为节点,促使其深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受雇者权利、义务,深化思政知识学以致用的价值。通过上述课程的系统开展,可以促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升“立德树人”的引领地位,为其他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进行、协同育人奠定基础。
此外,为了打造开放性功能多元集成的“课程思政”,教师可以将实践类课程全方位介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思政”与调查研究、实习见习、问题探讨、参观观摩等诸多环节的融合,实现线上验证理论课程,向下勾连日常生活〔7〕。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看待事物的视角,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全方位融入探究性学习、问题导向、深度实践、过程性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中,启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思考现实问题,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正向认知并主动践行,保障“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 2.逻辑协同
新的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必然要注意体系内固有联系,把握各关键要素间本质逻辑关系,促使思政课更加高效地融入教育流程中。
一方面,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思政教师可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为入手点,以思政课为政治引领、价值引领,挖掘其他课程、教学方式中蕴含的端正学习态度引导、正确学习目标灌输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不同类别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格局〔8〕。同时,考虑到不同课程分属学科差异对学科论域、学科便捷的规约性,教师可以立足大思政格局,以学生对学科和专业认同感、科学思维及专业精神表现、正确职业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等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寻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间蕴含的意识形态教育关键点,系统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协同开展方案,解决专业知识体系中思政学理脉络不清晰、与意识形态交叉点不明确等问题。
另一方面,学生是价值观学习及理论知识学习的主体,主体内心的响应、转化是课程思政作用发挥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以自身“教”与学生“学”间逻辑关系把握为切入点,寻找可以引发学生产生共鸣的问题,如以“中美贸易战”这一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从外交辞令、进口产品关税、双方主流媒体对话、人民币升值贬值、农业建设政策方向变化、国家基础建设政策方向调整等方面,引导学生从政治立场、学术观点、文化背景等多个维度出发,阐明对应的价值、含义,或者从实用型专业过度强调技术而忽略精神激励因素为入手点,鼓励学生探讨“对于技术要求过硬的工科专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过时”等相关问题,更好地解决学生专业困惑,帮助其恰当处理理论与实践间的关系,为“教”与“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依据。
3.机制协同
以课程思政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协同推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略,也是课程思政实效发挥落实的前提。虽然现阶段各学校已经结合教学方式改革在其他各门课程建设中开展了思政示范课程实践,但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与其他各门学科自身特殊性相互衔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此时,学校就需要立足“课程思政”应实现的自我定位,从体制机制入手,三维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三维共进”主要指顶层设计维度一体化、制度建设维度一体化、评价体系维度一体化等。
顶层设计维度一体化主要是为了充分体现学校各门科学中人才优势、学科优势、智力优势在系统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重大理论问题的功能,依据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的方针,汇集各學院党委、学生部门、教务部门,构筑全局性、高势位大思政领导体制;而制度建设维度一体化主要是给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项经费支持,引入领导讲思政课制度、“课程思政”示范课选拔与推广制度、线下课程与网络课程同步推进的制度、以教研室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制定工程建设制度,促使“课程思政”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9〕,如教师可以将以往单向理论宣讲转变为“三角组合”讲座方式,即面向在全校范围内聘请多名兼职教师和助课教师,从多个维度入手,集体备课,统一规格,通过问题提出者——关心国家发展的学生、问题搜集者及主持人——助课教师、问题解决者——主讲教师各自任务的完成及作用的体现,可以问题导向驱动协同创新,将社会现实成果转换为课程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其他各门课程在思政课程领域与时代、社会互动中的内生动力;评价体系维度主要是以“课程思政”功能实现程度、育人效果为标准,进行科学考评,增加“课程思政”成绩在教学、社会服务、科研三维体系中比重,并在教师年终考评、职称晋升、绩效奖励上体现,为“课程思政”协同联动、整体统筹、合力并行的整体格局形成注入活力。
以“形式与政策”思政课程教学为例,学校可以面向整个院校全部专业学科,根据经济社会、海洋强国、从严治党、一带一路四个专题教学需要,聘请30名兼职教师、助课教师,在当年夏季、秋季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实际授课中,应用“三角组合”讲座方式,由关心国家发展的学生在课前、现场提出问题,由助课教师进行与问题相关资料搜集,由主讲教师凭借自身经验及资料解决问题,切实推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的教学实践。在具体课堂组织过程中,主讲教师需要课前与助课教师就课程组织形式、师生配合方式进行商定沟通。在课堂初始阶段,由助课教师担任主持人介绍主讲教师并抛出话题(由两个热点问题组成),主讲教师可以围绕主持人抛出的话题开始近30分钟的演讲,随后进入提问互动阶段,主持人就前期搜集的热点问题提问,与主讲教师展开问答对话。在初步解决热点问题后,预留一定时间现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讲课前可以由助课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数量进行考核答题纸的发放,学生需要根据课堂体会,在答题纸上记录本节课主要内容、关键词并进行体会、建议的简短书写。助理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收回答题纸,由主讲教师参考学生课堂表现给出成绩。定期汇总“课程思政”成绩,根据成绩调整育人典型物质、精神奖励方案。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全面融合、学生与思政教师实质互动的立体化思政协同教学机制搭建,可以在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同时,为思政教师及其他各专业学科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综上所述,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提升的重要载体,也是立德树人理念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因此,思政教师应主动增强协同育人责任感,深入挖掘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从教学逻辑、教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实践,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王河永.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11):196-197.
〔2〕顾恩平.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17-21.
〔3〕张立,刘素芳.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智库时代,2019,(16):218-219.
〔4〕鲁熙.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32(12):73-74.
〔5〕MA Liang,GU Xiao-ying,LI Wei.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1):125-128.
〔6〕吴伟.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生物化学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04):1191-1195.
〔7〕郑文文.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9,21(02):100-103.
〔8〕郭华礼.基于协同育人车辆专业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9, (11):108-109.
〔9〕何丽萍,陈丽娇.协同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9,234(04):60-62.〔责任编辑:丁 冬〕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045 — 03
前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完成了“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推进提供了引导。而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强调改变原有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将其他专业课程作为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融入整体课程设计中,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教育时间、空间,最大程度发挥思政教育特有的价值观引领功能、创新思维培育功能。基于此,从协同育人视角入手,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一、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概念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是“课程” “思政”两个词语的有机结合。在协同育人视角下,“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主要指教学科目的综合,涵盖了在校生在校期间所应学习、习得内容,提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而“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满足社会发展、个体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社会发展要求,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将一定社会思想、政治理念、公共道德转化为个体行为的过程〔1〕。本质而言,课程思政主要是通过对综合素养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进行定位,驱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手段创新,将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合的一系列操作,提倡挖掘各科课程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格局。
二、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实施必要性
1.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为学校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应体现为各个学科、各门课程、各种日常组织宣传活动系统化成果〔2〕。单一凭借思政课维度并无法实现系统化成果,必须构筑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为核心,以良好社会生态为延展,以高校日常工作为拓展的立德树人教育圈。在这一教育圈中,课程协同可以产生叠加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其他课程能否同心同向,也基本决定了意识形态教育目标达成度。
2.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系统思索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这一思路的形成经过了长时期的探索、实践,在长时间探索实践过程中,相关教育者立足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系统所提出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环节”过渡到了本世纪“学校各门课程均具有育人功能,都需要肩负起育人责任”〔3〕。在这一阶段,党和国家也提出了深层次挖掘不同类别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战略目标。基于此,重点布局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不同类别课程育人路径,实现不同类别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协同育人,就成为学校面临的主要任务。
3.意识形态教育的复杂性
意识形态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软国家机器”,其提倡在一定社会存在所要求的社会意识下,经过外在化教育、内在化自我教育协同并行,将公众的态度、思想、信仰、情感、价值进行汇总整合,要求实现正向思想观念普及化,利用与社会普遍利益息息相关的思想观念统摄纷繁复杂的公众价值选择、情感认知〔4〕。而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就需要在构筑起倾向主流意识形态的信念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各类课程的共同作用,推动主体意识形态观念的系统生成。
三、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1.课程协同
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不仅需要突出彰显思政课程核心育人功能,而且需要找准其他专业课程、通识课对思政课程思想方法、基本立场、观点结论的有效支撐点,以多源合流的方式达成通识课、其他课程思政功能〔5〕。基于此,高校应从提升思政课程主渠道显性教育功能、增强思政课程时代感及专业性两个方面入手,夯实思政教育理论,找准支撑点,及时反馈回应,实现理论课程的全方面渗透交融。
为了切实解决学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新困惑、在时代变迁中面临的新问题、在个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教师可依托多学科同向理论,打破通识课、其他专业课程与思政课间边界〔6〕。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人文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的协同并进,正向渗透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科学思维,从不同维度精准阐述新理论、新成果。如思政教师可以在“协同育人”主题指导下,与语文教师、导游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跨学科展示与研讨活动。在具体活动过程中,首先由导游专业教师展示“走进芦苇荡,唱响沙家浜”导游专业展示课,从京剧《沙家浜》的历史背景、源头入手,为学生介绍春来茶馆、沙家浜东进桥、瞻仰广场等景点,并引导学生模拟导游身份,上台进行相关景点讲解。随后由全体学生共同唱响京剧《沙家浜》,促使专业学生在了解沙家浜历史背景、宣讲沙家浜景点实践体验、唱响沙家浜歌声中感受沙家浜红色文化,奠定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基调。在这个基础上,由语文教师以“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为主题,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解剖,理解梁思成倾尽全力保留中国古建筑、背景城墙的远见卓识,促使其对大国工匠、爱国志士具有更加详细、具体的认识。最后,由思政教师以“就业权责”为主题,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模拟雇佣方、受雇方角色,以合同签订为节点,促使其深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受雇者权利、义务,深化思政知识学以致用的价值。通过上述课程的系统开展,可以促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升“立德树人”的引领地位,为其他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进行、协同育人奠定基础。
此外,为了打造开放性功能多元集成的“课程思政”,教师可以将实践类课程全方位介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程思政”与调查研究、实习见习、问题探讨、参观观摩等诸多环节的融合,实现线上验证理论课程,向下勾连日常生活〔7〕。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看待事物的视角,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全方位融入探究性学习、问题导向、深度实践、过程性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中,启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思考现实问题,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正向认知并主动践行,保障“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 2.逻辑协同
新的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必然要注意体系内固有联系,把握各关键要素间本质逻辑关系,促使思政课更加高效地融入教育流程中。
一方面,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思政教师可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为入手点,以思政课为政治引领、价值引领,挖掘其他课程、教学方式中蕴含的端正学习态度引导、正确学习目标灌输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不同类别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格局〔8〕。同时,考虑到不同课程分属学科差异对学科论域、学科便捷的规约性,教师可以立足大思政格局,以学生对学科和专业认同感、科学思维及专业精神表现、正确职业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等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寻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间蕴含的意识形态教育关键点,系统规划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协同开展方案,解决专业知识体系中思政学理脉络不清晰、与意识形态交叉点不明确等问题。
另一方面,学生是价值观学习及理论知识学习的主体,主体内心的响应、转化是课程思政作用发挥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以自身“教”与学生“学”间逻辑关系把握为切入点,寻找可以引发学生产生共鸣的问题,如以“中美贸易战”这一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从外交辞令、进口产品关税、双方主流媒体对话、人民币升值贬值、农业建设政策方向变化、国家基础建设政策方向调整等方面,引导学生从政治立场、学术观点、文化背景等多个维度出发,阐明对应的价值、含义,或者从实用型专业过度强调技术而忽略精神激励因素为入手点,鼓励学生探讨“对于技术要求过硬的工科专业,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过时”等相关问题,更好地解决学生专业困惑,帮助其恰当处理理论与实践间的关系,为“教”与“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依据。
3.机制协同
以课程思政带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协同推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略,也是课程思政实效发挥落实的前提。虽然现阶段各学校已经结合教学方式改革在其他各门课程建设中开展了思政示范课程实践,但是在“课程思政”理念与其他各门学科自身特殊性相互衔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此时,学校就需要立足“课程思政”应实现的自我定位,从体制机制入手,三维推进大思政育人格局。“三维共进”主要指顶层设计维度一体化、制度建设维度一体化、评价体系维度一体化等。
顶层设计维度一体化主要是为了充分体现学校各门科学中人才优势、学科优势、智力优势在系统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重大理论问题的功能,依据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的方针,汇集各學院党委、学生部门、教务部门,构筑全局性、高势位大思政领导体制;而制度建设维度一体化主要是给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专项经费支持,引入领导讲思政课制度、“课程思政”示范课选拔与推广制度、线下课程与网络课程同步推进的制度、以教研室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制定工程建设制度,促使“课程思政”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9〕,如教师可以将以往单向理论宣讲转变为“三角组合”讲座方式,即面向在全校范围内聘请多名兼职教师和助课教师,从多个维度入手,集体备课,统一规格,通过问题提出者——关心国家发展的学生、问题搜集者及主持人——助课教师、问题解决者——主讲教师各自任务的完成及作用的体现,可以问题导向驱动协同创新,将社会现实成果转换为课程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其他各门课程在思政课程领域与时代、社会互动中的内生动力;评价体系维度主要是以“课程思政”功能实现程度、育人效果为标准,进行科学考评,增加“课程思政”成绩在教学、社会服务、科研三维体系中比重,并在教师年终考评、职称晋升、绩效奖励上体现,为“课程思政”协同联动、整体统筹、合力并行的整体格局形成注入活力。
以“形式与政策”思政课程教学为例,学校可以面向整个院校全部专业学科,根据经济社会、海洋强国、从严治党、一带一路四个专题教学需要,聘请30名兼职教师、助课教师,在当年夏季、秋季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实际授课中,应用“三角组合”讲座方式,由关心国家发展的学生在课前、现场提出问题,由助课教师进行与问题相关资料搜集,由主讲教师凭借自身经验及资料解决问题,切实推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的教学实践。在具体课堂组织过程中,主讲教师需要课前与助课教师就课程组织形式、师生配合方式进行商定沟通。在课堂初始阶段,由助课教师担任主持人介绍主讲教师并抛出话题(由两个热点问题组成),主讲教师可以围绕主持人抛出的话题开始近30分钟的演讲,随后进入提问互动阶段,主持人就前期搜集的热点问题提问,与主讲教师展开问答对话。在初步解决热点问题后,预留一定时间现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讲课前可以由助课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数量进行考核答题纸的发放,学生需要根据课堂体会,在答题纸上记录本节课主要内容、关键词并进行体会、建议的简短书写。助理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收回答题纸,由主讲教师参考学生课堂表现给出成绩。定期汇总“课程思政”成绩,根据成绩调整育人典型物质、精神奖励方案。通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全面融合、学生与思政教师实质互动的立体化思政协同教学机制搭建,可以在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同时,为思政教师及其他各专业学科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总结:
综上所述,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提升的重要载体,也是立德树人理念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因此,思政教师应主动增强协同育人责任感,深入挖掘其他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从教学逻辑、教学机制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实践,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王河永.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9,(11):196-197.
〔2〕顾恩平.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17-21.
〔3〕张立,刘素芳.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智库时代,2019,(16):218-219.
〔4〕鲁熙.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32(12):73-74.
〔5〕MA Liang,GU Xiao-ying,LI Wei.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1):125-128.
〔6〕吴伟.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生物化学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04):1191-1195.
〔7〕郑文文.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9,21(02):100-103.
〔8〕郭华礼.基于协同育人车辆专业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9, (11):108-109.
〔9〕何丽萍,陈丽娇.协同育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9,234(04):60-62.〔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