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学生抓关键词理解句子r——以《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为例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的中高年段非常重视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并且要求通过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体会其表达情意的作用(三四年级)或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五六年级).虽然关键词切口很小,但由于其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入理解了关键词,往往对所在句子甚至是篇章的理解都有突破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一、情境导入rn(播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岳飞《满江红》朗诵表演视频)rn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了解到为国征战是古人责任和担当的重要体现,而将边塞的征战、生活写成边塞诗的创作当初唐朝时期最为盛行.这里面的创作者一般包括两个群体,一个是没有去过边塞,但是想借边塞诗来表达自己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的,比如李白的《关山月》.而还有一个真真正正就在边塞生活和任职的群体,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高适和岑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的送别.那么岑参是如何描绘戍边战士的送别的呢? 我们就来一起
期刊
语文新课标提出,初中语文教学应拓展学生视野,增加阅读量,通过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学价值.《简·爱》作为初中阅读名著导读重要内容,其思想价值丰富,适宜学生整本书阅读.在此期间,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探究式阅读方法,剥茧抽丝,逐步探究作品的中心思想,启迪学生思维.
期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包含十八个指标,无一带有明显学科性特征.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各学段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须对学科学习有清醒认识,承认教育是为让人自由、充分、丰富地发展,学科学习只是载体和工具.热词“核心素养”迫切需要我们躬身践行课改.以八年级上第五单元自读课文《蝉》为例,引导向整本书《昆虫记》阅读延伸,导学助力深度研读,着力提升核心素养.
期刊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侧重于阅读教学,并以整本书阅读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可以融合阶梯式阅读训练环节,辅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促进学生自主进行整本书阅读,领会写作意图,达成阶梯阅读训练目标.
期刊
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语言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审美是外显,文化是根本.在文字周围留有大片的空白,等待读者用自己的想象、联想、阅历等来填补,从而绘成完整、普遍而又独具个性的、真正富有生命力的画面,获得充实感、愉悦感.文字是显性符号的组合,但绝不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全部.更多的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分析、破解.文学大师鲁迅
期刊
随着群文阅读模式的兴起,语文阅读教学也正迎接一场巨大变革,由原来的单篇阅读教学转为围绕议题所选择的一组文本的整体性阅读教学.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不同,它讲求阅读的结构性、探究性、整合性,即通过围绕核心议题,对一组具有内在结构性的文本的整体研读,探究文本的多方信息,最后对信息进行整合,达成集体建构的阅读目的.
期刊
当前,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面临着“文”“言”割裂的困境,众多语文教师本着“所考即所教”的狭隘的应试教学观,片面理解新课标指出的文言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习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逐字逐句翻译课文,于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散文在教师的字字落实和学生的断章取字中被肢解成支离破碎的枯燥的知识点,这导致了只见言不见文的教学现象,更遑论文言散文的审美鉴赏和文本思想的评判.
期刊
名句填空题,几乎是高考试题的常客,它的“姿态”也时不时地发生一些变化,分值从5分上升到6分,考查角度从给出上句(下句)填下句(上句)到设置一定的情境,然后根据情境填空.表面上看起来这6分好拿,但在考试中,得满分者寥寥;虽然64篇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在背,投入大,收效差.为了使广大考生,能准确地把握命题角度,能做到百发百中,保证在高考中万无一失,在备考中能拨云见日,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切入,为名句填空题的备考送上三个“锦囊”.
期刊
部编版教材使用之后,对于名著阅读教学的要求较旧教材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整本书阅读已经真正走进了初中语文课堂,幅度之大、力度之深是笔者从教十九年所未见的,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无论是在课堂上放羊式的读书,还是教师指导有步骤的读书,都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大快朵颐地吸吮知识的情景.高兴之余,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书海,走近名著已经实现,如何走进名著而不是浅尝辄止地阅读?
期刊
契诃夫以19 世纪末的俄国为时代背景,创作了《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小说通过小人物别里科夫的人物性格、生活状态和言行举止来反映当时社会统治的专权.而在这种专权统治下,恰恰就有一群类似别里科夫的拥护者,在维护着沙俄的腐朽统治,他们因循守旧,畏首畏尾,甚至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闹出什么乱子来.也正是这群人,阻碍着经济社会和文明前进的步伐.作者通过诙谐的笔触,把别里科夫形容成装在套子里的人,而他的套子就像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达到讽刺当时社会封建统治的目的,最终别里科夫的死更富含戏剧性.文中别里科夫从相恋到死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