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合路径研究

来源 :知识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的同时,就业市场竞争压力愈发激烈.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稍显薄弱,在就业竞争中面临重大压力.各地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有不少学者都发现,思政教育元素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有机结合.且二者的融合,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元素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以及具体路径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爱国教育是永恒的主题,高校作为我国当前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其本身也肩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与选择也面临着全新的升级与考验.所以高校的爱国思想教育也需要积极地转变传统方法,通过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融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融合、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融合等方式去提升爱国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思政课程建设中,应该正确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以守正为基础,为思政课程建设把握好方向,以创新为手段,为思政课程建设增添活力,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筑牢根基.
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国家制定重大战略方针,全面加强职业教育,提升专业化技术人才.在校企“双精准”模式下,就要求校企做到精准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这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而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职业素养培养下,全面加强校企双精准视域下提升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
教师的“课程思政力”主要指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审视当前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力”,在思想认知、角色实践、知识体系、职业能力四个维度上分别存在着重职能角色、轻使命担当,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重专业学科、轻复合学习,重科研水平、轻育人能力等问题.应对策略上,一是要内化“立德树人”的角色认知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认同,二是要深化人文知识的迭代完善与思想政治教育宽口径知识学习,三是要强化课程德育元素的挖掘呈现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四是要优化“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和“课程思政力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平台、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形成互补,对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重点就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以及融合路径展开探讨.
纷繁复杂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教师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守正创新”难、教学方法传统、运用流于形式等问题.需要通过提升教师能力、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路径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从而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升青年学生思想品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职系统化班级思政课建设研究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提升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该研究以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为例,通过对系统化学生开展五育测评中“德育”测评结果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模式的探究调查,分析当前高职系统化班级和中职对接过程中思政育人存在的问题和开展方法探究.为解决好高职系统化班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职衔接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高校承担着承载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理解、认同与践行的重要窗口,是引领主流价值观、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的主阵地.本文以法医学的专业核心课程-《法医物证学》为例,将核心价值观通过优化专业教学设计、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与方式、革新教学组织与实施严控教学监督与反馈等方式有机融入教学全程,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医学专业课程的路径,发挥专业课思想引领作用,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党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知识、高素质、精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是青年三观形成的重要场域.当前,高校共青团在全团拥有最正规、最庞大、最具战斗力的队伍优势,发挥好队伍优势,确保高校共青团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的地位和作用,应以基层团组织为抓手,以团员青年为对象,强化团员青年身份意识,增强团组织服务性能,大力提升团员青年活力,激发团组织生机,确保共青团各项工作蓬勃发展.
国有建筑企业的科技档案记录着企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成长,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基础性、支撑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释了科技档案在国有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规范化管理和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观念、制度、资金投入、培训、涉密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国有建筑企业科技档案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