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路幸福走笔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教师在可以在人的精神世界中遨游,从而获得精神世界的幸福,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带给教师的特殊的幸福。
  走笔之一:种棵幸福的兰花
  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经常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嘱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得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望着眼前倾倒的花架和破碎的花盆后悔不迭。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哪知慧宗得知原委后,神态自若。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却寓意深刻,值得我们为人师者深深思索。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感觉让自己莫名生气的事情多得不胜枚举:当你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而没有取得成绩时;当你想尽办法讲解,学生还是照错不误时;当你很多次耐心教育,他仍然调皮捣蛋时……我们可能都会生气吧?人一生气必然心情压抑,也就谈不上快乐和幸福了。可工作还得继续,生活还得继续啊。生气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有害。禅師话语的启示也许就在这里:我们不是为了生气来上课的,不是为了生气来教育孩子的,不是为了生气来当教师的!拥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避免让自己陷入生气的坏情绪之中,而当你以快乐的心态面对一切的时候,就会有惊奇的发现:工作是快乐的,做教师是幸福的。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独特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
  种棵兰花吧!我们便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教育心境因此盈满了幸福与快乐、宁静与安详。抛却太多的功利,享受当下的幸福,诗意地感受教育生活,与孩子共同构筑生命精神的摇篮,与他们一同快乐成长。“耿耿园丁志,拳拳育人心;身处幽谷处,孕育兰花香。”细细倾听兰花盛开的声音,你就会闻到幸福的味道,你就会看到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孩子的笑脸。
  从此,将那棵幸福的兰花栽种心田。
  走笔之二:因为感动,所以幸福
  常常会生出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
  看啊,落叶飘零了、果实坠地了,却留不下什么痕迹;轻灵的小鸟,南飞前在窗台上跳跃盼顾;草叶上的露珠滚动着,很快被风吹散了,只为那最后的一次闪耀啊;一群蚂蚁抬着一块面包屑在大地上缓缓行进,小心谨慎、严肃庄重却齐心协力。也许,这样的感动只属于诗意的心灵。
  看啊,才出差几天回来,操场边大课间活动的男孩子们小鸟般飞奔而来,叽叽喳喳地笑着说着,甚至有孩子不再叫我“老师”,他们调皮地给我起了个他们喜欢的名字,那纯真的眼神、童稚的心声啊。回到办公室,惊喜的小女孩们激动地抱住我,摸摸我的头发,拉拉我的衣服。眼里似乎进了沙,我轻轻闭上了双眼,享受这一份温暖的感动。
  终于知道我为什么会时时感到幸福,因为感动,仅仅是因为这些小小的感动。那感动着我的是一种声音,是一种色彩,是一种状态,一种温暖的、超越了明示话语的状态。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即便是一朵花、一叶草、一湖水、一尾鱼甚或是一条狗,都那么持久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更何况可爱的孩子们。若是没有这份感动,我想我会于单调琐碎的生活中丢弃自己,无所谓什么是幸福吧。
  我深爱着身边的一切美好,钟情于孩子们的天真烂漫、纯洁无暇。很多时候,我就是这样无可抗拒地被一些极小的事情感动着,被极小的感动滋润着、幸福着。这样的感动是没有任何预设的。偶尔转头看到孩子们那一个个灿烂的笑容,是一种感动;节日里孩子们的一张张或精心挑选或用心设计的卡片,以及那串串真挚的祝福,是一种感动;上课前悄悄送给你的一颗捏在手心里很久的德芙,软得不能再吃了,心却感动着。与孩子们一起童心为伴,一天天收获着这些满满的感动,真是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
  常常被感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感动,所以幸福。
  走笔之三:幸福咫尺
  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能感受幸福。 她有时抽象,有时具体;她看似很遥远,其实却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
  当代英国爱尔兰著名《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在《花香满径》开篇中指出,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作为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将心血倾注,只为能培养出青出于蓝的人才。老师就像常明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在学生身上承载着我们殷殷的希望。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梦想成真。学生成才,则希望成现实。
  教学是我们的天职。有人说,工作着的人最幸福。的确,忙碌虽然会让人劳累,但人生因为忙碌而感到充实。忙碌是充实的,忙碌就是一种幸福。当我们从心底里喜欢教育工作时,教学的过程将会变成一种享受,我们享受这种无心闲暇烦忧的生活状态,我们享受单纯的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忙忙碌碌中,我们品味内心的快乐、追寻生命的價值。这样的幸福感觉岂是用什么工具可以衡量的!
  爱学生是我们真实的情感。和一件物品相处久了都会有亲切感,更何况是和可爱的学生们呢。爱是发自内心的,是纯净不含杂质的。爱是一种力量,给人以奋斗坚持的勇气。真心爱学生也必然会得到学生们的热爱。
  三种因素已经具备,但若要真正的幸福,还应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幸福是复杂的,不然为何先哲今贤们都在不停地探寻着它的深刻内涵?但幸福又是简单的,它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幸福与否由自己决定,由心态决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投身于奉献,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失败,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富有价值,富有意义。人存在的意义在于他的价值,拥有这样的人生,幸福就在咫尺。
  很多时候,幸福就在咫尺,像野草一样蔓延、恣意成长,像空气一样弥散,至每个空间。
  走笔之四:启动幸福的按钮
  幸福是什么?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之心的和声。”每个人手中都拥有一束幸福,幸福是春天里的紫藤蔷薇,慢慢延伸,直至长满整座城堡。
  作为教师,属于我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是一份让你矜持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吗?不是,都不是。“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奉献、一种专注,诉说着一种品位、一种个性,践行着一种辽远、一种深邃。然,我们的幸福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不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却伴随着辛酸和血泪的奉献。这样的奉献只是一条单行道,有去无回,这样的崇高总是伴随着悲壮,让人心酸。我们,不需要!
  花白的头发,忙碌的身影,疲惫的神情,巨大的压力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形象;一盏清灯,伏案深夜,将不再是教师单调的写照。现代教师,应该拥有的是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激情、蓬勃的活力、敞亮的生命;应当骄傲的招展自己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开阔的心境、阳光的心态;值得久久回味的是“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欢喜。作为教师,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能作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可似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观是一团火。
  幸福,它是一颗玲珑剔透的宝石,买不来、抢不到。教师的幸福不只来自于外界的赋予、物质的回馈,更得益于内心的充盈、心灯的呵护,它还来自于精神的给予获取、吞吐吸纳。一个幸福的教师,他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一个幸福的教师,他会追寻诗意的课堂;一个幸福的教师,他一定怀揣理想、享受教育。
  幸福,它其实就是一种感受。让我们启动那隐藏已久的幸福按钮,敞开心灵去感受,你会发现,迷惘不再,教育的幸福感却在心中悠然流淌!
其他文献
【摘要】: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弦管,流传于闽南地区。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其传承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笔者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对南音文化的传承场域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南音同样面临着“断层”现象。本项目根植于非物质文化传统乐器实验,在南音琵琶制作的基础上,经过数据调查与分析,研制适用于6-12岁儿童演奏的南音“童琶”,并通過各项渠道将其进行推广,使更多学习南音的儿童能够更好的演奏,以此来扩大南音的传
期刊
【摘要】:中国地大物博,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当下地方乐史作为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它对整个中国乐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当然在研究中也产生一些问题。本文拟从近年来地方乐史的研究现状、架构的内容、史料的建设、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等方面对区域音乐史研究进行详细的考究和分析,旨在探索地方乐史在近年来研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希望从此问题出发进一步阐述,能为日后其他地方音乐史的研究和写作汇聚新材料、积
期刊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前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要寻求企业管理新的发展高度,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尤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单位企业文化建设这个问题做一简单分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  企业文化最本质的核心内涵就是人。坚持以
期刊
【摘要】:大相国寺坐落于七朝古都开封,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它是我国汉传佛教寺庙十大名寺之一。自佛教传入中国,大相国寺梵乐就开始萌芽、发展并逐渐形成固有的程式。其音乐构成包括器乐构成与声乐构成,在大相国寺法事仪式中主要应用于修行法事、庆典纪念法事、祈福祛灾给法事以及普济法事。大相国寺梵乐从始至终是以“以歌咏法,创唱导制”作为其文化的主旨,在其传承保护中还需对大相国寺梵乐的音乐、乐谱、传承人以及
期刊
【摘要】:当今网络时代引领了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的全新变革,网络流行语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目前,针对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类、语言特征、语用及社会功能等方面,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分析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对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动态意义构建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概念整
期刊
【摘要】:本文将黄之隽的《虎媪传》和格林兄弟的《小红帽》作为叙事学的考察对象,通过情节结构、叙事形态和叙事手法的比较观照,并在比较相异点的过程中,以呈现不同语境中同一故事类型的文化实践差异,从而对中西童话差异的表现和文化根源作出一定的探讨和解释,加深对此类型童话故事深刻内涵的理解,探寻儿童心理在童话文本中的烙印,发掘童话在儿童生活及个性发展中的价值和功能,为童话在儿童心理教育上提供借鉴意义。  【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的需求随之越变越大,现有的住宿资源已不足以满足旅客的需求,民宿便随之应运而生,悄然发展壮大。在民宿热的背后,体现出家文化、信任文化、共享经济文化等文化现象。  【关键词】:民宿;文化现象  民宿起源的说法有许多种,或说来源于日本,或说来自于法国,但接受度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起源于英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的西南部与中部人口较稀疏的农家,农场
期刊
【Abstract】:Vidiahar Surajprasad Naipaul is the winner for the 2001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Miguel Street is his first book-length work, which won the Somerset Maugham Award in 1961. Miguel Street
期刊
【摘要】:侗族大歌中含有侗族人民丰富的日常生活经验、风俗习惯,能够表达个人及族群的情感等,是体现侗族特色文化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音乐特色别具一格,侗族人以其为精神食粮,慰藉情感,陶冶心灵和情操。侗族大歌的这些特征对于今天我国音乐的发展乃至对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都有非常大的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针对侗族大歌传统的传承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民族文化;侗族大歌;传承;发
期刊
【摘要】:笔者公派赴美国访学期间,针对美国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继考察了西肯塔基大学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西肯塔基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的泽维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的曼斯菲尔德大学等普通高校。笔者就该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特别是针对其声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借他山之石,希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方向的学科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声乐专业;人才培养  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