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三步曲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由于其特有的时代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深受小学生欢迎。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冲着其他派生因素(如游戏)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如何引导学生的兴趣向信息技术知识转移,更好地体现学科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就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非常现实的要求。我认为,要让信息技术课散发出内源性的学科魅力,关键在于教师应以高度的学科责任感不断优化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和尊重、学会分享与合作,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的优化归结为以下三步曲。
  
  一、根植学生基础,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相对于传统学科而言,本学科的教学环境更复杂,学生间的差异更大,教师和学生可控的资源也更丰富。因此,如何调配各种教学素材,做好充分的预设和课前准备,成为优化课堂环境的先决条件。
  1.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纵览浙江省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实验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所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化、生活化、社会化和综合化等特点,任务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手头有充分的学习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如果资源搜集工作全让学生自己来完成的话,相对于每周一课时的课程计划来说,学生的学习时间总会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教师就应该在课前充分提供学习资源。例如,整套教材中多次用到“中国科普博览”这个网站,为了确保学生对网站的有效浏览,不受外网影响,我们可用Webzip等软件将该网站整体“搬迁”到学校内部服务器中,供学生使用。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不影响学习效果。
  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还应考虑学生在占有、利用资源上享有均等的机会。例如,出现几位学生合用一台电脑的情况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轮流操作,不能让某几位学生长期“寄坐”在其他学生旁边。
  2.建设完善的教学平台
  除了学习资源的准备,在每堂课前还有许多常规的准备工作要做。如计算机工作是否正常、网络是否畅通等等。尤其重要的是教学平台是否可用,教师对其操作是否熟练。这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对评价、反馈等环节的影响更加直接。
  教师需要对目前流行的各种网络教学平台有所了解,并选择操作简便、适合自己的平台安装使用。有能力的教师还可进一步分析这些软件的工作原理,对处理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会有所助益。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为自己的课程构建一个学科教学网站。
  3.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
  学生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客观上给以操作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大麻烦。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情况下,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迸发,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
  
  二、满足学生需求,实现课中的有效交流
  
  在课堂中发挥教学准备的效用,实现教师、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维有效交流,是优化课堂环境的关键。
  1.教师引领,优化学习过程的互动交流
  一提到课堂中教师的引领,人们会首先想到导课。导课的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巧妙的导课能先声夺人,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起探究欲望。教师的课堂引领又不只限于导课。课堂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可散发出教师精彩引领的魅力。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图文并茂赞西湖》一课时,跳出教材的框架,从学生的认知兴趣出发,为学生设置了“四季的西湖”情境,引导学生制作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西湖的小报,并在评价阶段引导学生注重图片与文字内容的和谐搭配,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位学生在课后曾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想每个季节都去西湖玩一次,拍一些照片回来,把作品做得更好。到时我们一起去好不好?”学生沉浸在课堂环境中,产生的这些联想和行动不正是我们所乐见的吗?
  2.自主探究,注重学习过程的任务激励
  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广泛接受。如何为学生设置明确的任务,组织学生探究,也为优化课堂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五年级下册《文字动画》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在两帧画面之间插入“补间动画”。难点是“补间动画”和首尾帧的制作。教师一般会采用“先演示操作,后学生练习”的方式教授这部分内容。虽然顺利突破了重难点,但也同时剥夺了学生的探究实践,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过程的乐趣。我是这样来组织学生探究活动的:先出示一帧文字,让学生思考“让这一行字从左到右漂移”的方法。学生很快就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思路。有学生想到了通过不断添加帧并移动每帧文字的位置来实现移动的效果。我立即表扬学生的积极想法,并用“机器人运动”作比喻引导学生找出计算机“自动添加中间帧”的办法。随后,学生分小组展开了讨论,并积极尝试右键菜单中的一些功能。不久,一位学生就发现了“两者之间”功能的作用。我顺势对这个功能进行了详细讲解,完成了“补间动画”的教学,非常自然地突破了重难点。
  我想,如果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能经常体会这样的思考过程,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无疑将更充满魅力。
  
  三、展示学生成果,注重课后的实效延伸
  
  1.认真组织反馈评价,让学生体会尊重和理解
  一堂课结束之前的反馈评价环节是给学生以自信,拓展学科空间的绝佳时机。在一些公开课和评优课上,教师都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往往令这一环节在精彩的师生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反观我们的常态课堂,却往往因为教学时间的仓促或者教师主观上的不重视,对此环节有所忽视,从而破坏了课堂环境的“生态链”。“有始有终,方得大成。”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的优化,离不开评价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我认为评价有两条重要原则:一是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二是重过程、轻结果。
  在一次市级教研活动上,一位教师在最后的评价环节,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后提问:“看了刚才几位同学的画,你觉得有哪些地方画得不好,为什么不好?”这样的问题,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本无可厚非。没有一幅作品会是十全十美的,找错纠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但是,等三五位学生评论下来,课堂的气氛马上就不对了。作品被评论的学生一个个垂下了脑袋,神情沮丧。尽管教师很快发现了自己的失误,强调后面发言的学生要先讲别人作品的优点,再讲不足,但是应者寥寥。可见,鼓励性评价对学生是何等重要。
  对于此例,我们完全可以改变一下评价策略,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我的作品有哪些不同于别人的创意”。教师对其发言进行正面肯定,再引导其他学生进一步评论,可以讲优点,也可以讲缺点,实事求是。这样一来,评价的气氛将会被充分调动,学生在评价中也会体会到相互的尊重和理解。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不存在标准作品。结果是多元的,因此评价也应多元化。首先是方式的多元,像前面提到的,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其次是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这样一个复杂的操作过程,要求我们必须淡化评价结果,重点关注评价过程的实施以及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体验。
  2.精心安排课外展示,让学科融入学生的生活
  课堂内的评价固然重要,但很少有教师关注如何将评价延伸到课外。在一次小范围的调查中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师80%以上不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同样有极高比例的教师没有对所教班级学生的作品进行汇总、收集与展示。
  信息技术课是站在技术最前沿的一门课程,却成为许多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出现了与其他学科脱钩、与学生生活脱钩的现象。其实,信息技术的广阔空间恰恰是在课外。学生在课外对信息技术学习成果的应用和展示,正是优化课堂环境、提高学科自身魅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阶段性研究专题,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收集素材,最终在课堂上完成研究成果的汇总,并向全校师生展示;可以让学生在学完“屏保设计”之后,回家将计算机的屏保做成家庭相册,给父母一个惊喜……诸如此类,都是引导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堂环境的优化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始终,将其归结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基本的阶段,也许会显得缺乏创意。但是,我相信“本真的课堂”原本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参考文献
  [1]魏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潜藏”的伦理问题[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2).
  [2](美)里德利等.沈湘秦译.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案例篇·继任者女儿已经在有计划地从幕后走到台前,这位企业“大家长”的良苦用心会如愿吗娃哈哈的现任掌门人宗庆后被“接班人”的问题困扰已经不止一次了。上一次是在2004
春节要来了,李经理拍着下属小韩的肩膀,“真诚”地说:“这段时间你太辛苦了,过节好好放松一下吧!”小韩疲惫地抬了抬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心想:手头还有一大堆没做完的工作,
在平面直角坐标背景下探求几何图形的定值问题,由于几何图形或质点的运动而产生某些三角形或四边形的位置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形下探求他们的某些不变量的问题,解题时还必须依据题设中的显性或隐性的不变量进行等量代换,以及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但给考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带来了不少困难,甚至是惧怕,也给教师在中考复习时带来了一些茫然.因此,此类问题已成为各省市在中考中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语感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悠久而鲜活的课题。叶圣陶先生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朱作仁教授曾经指出:“敏锐的语感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保证学生知识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充分发展。学校的教学,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Good learning habits to ensure t
2014年第2期《杂文月刊》(上)有《人们为何要画“正”》一文,文章写道:“清末民初,上海的戏院非常发达,戏院又称‘茶园’,一般上下两层,楼上的座位叫‘花楼’,左右偏座叫‘包
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有的说,没的做,怎知不容易埋着头,向前走,寻找我自己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想什么,做什么,是步枪和小米道理多,总是说,是大炮轰炸机汗也流,泪也
朗读如泉水般甜蜜,朗读如海水般奔腾不息,朗读高山般气势雄浑,让学生朗读,情生意动中读出曼妙的心声,演绎美好的童年。 Read aloud as sweet as the spring, reading Pentiu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其中探究性是高中政治课的生命和灵魂。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在这一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