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发表在1980年第5期《中国青年》上的“潘晓”来信为引子,认为“潘晓”在信中暴露出了某种两难之境——一方面,毛泽东时代的理想不再可干誊另一方面,为那一理想所打造出来的“精神结构”又需要理想来填充。本文将“潘晓”的这一难题视为一个创作母题,认为1980年代前半期,以《高山下的花环》为代表的一批所谓“军旅文学”,同样分享了“潘晓”的这一难题。这使得它们一方面不得不让“革命政治”退场;另一方面,“乡土中国”虽然能够成为一个“反衬”性的资源,却又不足以成为支撑新的“正面人物”的“根基”,新的“正面人物”,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