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课的结尾方式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不仅应有漂亮的“头”,也应该有绚丽的“尾”,但现在往往研究如何开头的多,重视结尾教学的少。差不多每一个稍微成熟的教师,都会对如何开头露出那么一两手。许多教师对语文课的“开头”教学技巧特别讲究,注重开头的艺术与方法,而且效果很好。引人入胜的开头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巧妙的结尾也能长久地激荡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着感性和智性的多重对话的课堂,而结尾阶段更是培育语文思维、锤炼语文智慧的重要环节。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语文课堂结尾呢?
  一、发散式结尾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开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我教学《一夜的工作》时,则采用了其方法。《一夜的工作》通过描述周总理劳苦的工作和简朴的生活,满怀深情地赞颂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工作,该有多少事可以大写特写啊!然而,作者只截取了一个片断,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出总理的为人了。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应该从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体会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我提示学生回忆五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说:“同学们应该还记得课文描写总理的动人场面吧!为什么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同学们联想一下《一夜的工作》中的总理,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用美好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使得同学们思路大开,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周总理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只求贡献不求享受,的确是新中国的好总理;也有的说:周总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有一次……
  二、拓展式结尾
  课文教学完成后,如能将课文内容和思想意义加以延长伸展,让学生进一步畅思遐想,就能给学生留下回味、思索的余地,借以深化课文内涵,并使学生加深印象。我在教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曾设计了以下收束语:“小女孩手里捏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她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她是在幻想的幸福中离开这个痛苦的人世的。造成她这一悲剧的根本原因,是那个罪恶的社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社会上贫富悬殊的现象还存在,类似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悲剧还会发生……”这一收束语,适当延伸了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能使学生对小女孩产生深切的同情,并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它能使课文的深刻内涵印在学生的心中。
  三、问号式结尾
  新课标下的课堂,最忌讳的是教师一讲到底,这样做对老师是劳而无功,事倍功半;对学生是疲而无获,思维萎缩。“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高明的老师会给学生多留下一些空白,这样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也给新课堂留下了一道亮丽的光彩。
  那么,应该怎样留下空白呢?我在《惊弓之鸟》一课结尾时提出:“更羸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聪明,也让我们久久地佩服。可是有个声音却说自己死的好怨。对,就是那只大雁。它说它要讨个说法。同学们,如果大雁邀请你做它的律师,你会怎么帮它?”课后十分钟,班级多了许多讨论的声音。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课本了,第二节课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善良角度,有的从平等角度,有的从保护弱势群体角度……智慧的小花开了,虽柔弱却也曳曳生姿。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個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和能力会让学生终身受益。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疑置问,留下悬念,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拓展一个有待探索的求知平台,使一堂课的结束成了学生游向知识大海的入海口、构筑知识大厦的奠基石。
  四、朗读式结尾
  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却能使人感知。可见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品味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将课文美的情感渗透于学生心灵,让学生品味生命的律动。《草原》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文章,它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草原景美人更美的意境。在课文结束时,我安排同学们在轻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同学们动情地朗读,他们被带进了诗画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感受到了草原色彩清新、笔调柔美的画面,使学生们受到了色彩美、艺术美、景致美的感染,愉悦的心情无法形容。
  五、感想式结尾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它短小、生动、富有教育意义,在教学寓言故事后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刻地体会包含着的深刻道理,联系实际,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印证寓意,说出内心的感受。如教学《郑人买履》后,教师先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用自己的话说说郑人可笑在哪?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再进而要求学生从生活举例说明可引导学生说一说“绿叶”,是不是所有的叶子都是绿色的?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这样的错误。
  在语文教学中,结尾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出灵活多样的结尾方式。精心设计、匠心独运的结尾设计,往往能将课堂推向另一个高度,形成课堂教学的第二次飞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克服虎头蛇尾、头重脚轻的错误倾向,重视课堂最后几分钟的有效利用,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和思想实际,努力探索与选择科学合理和结尾方法,最终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由此可见,语文阅读课的结尾,只要认真对待和用心研究与科学运用,是完全能够象开头那样富有趣味性、精彩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 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被特邀参与编制《青少年中国历史知识现状》专项调查问卷的历史教授在分析成因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本来是很生动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和考试却把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使许多孩子从小对历史产生了抵触情绪”;是“某种程度上的应试教育把‘活’的历史教‘死’了”。因此,在历史教学方面,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历史‘活’起来”。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使历史“死”而复“活”呢?这就必须要
期刊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转变语文教师角色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说到底,学生听到底。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换角色。  1、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并使数学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標的内部动力。笔者通过对洋口小学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特点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学习动机 特点       笔者通过对洋口小学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特点进行了一些分析。  (一)数学学习动机具有直接性   调查中,
期刊
记得《江苏教育研究》曾刊载过一篇调查数据,反映某地区不同层次的2000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其中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竟占47%!这一惊人的数据给我们以怎样的警示?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要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是说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就是指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的思维结构转化的过程。因此,思维能力的培
期刊
摘要: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环境 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环境是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的保证,积极互动的语文教学少不了优化的教学环境。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努力构建开放型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参与,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更具思维活力。这种教学环境更多的是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人文环境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优化  新课改要求教学实现减负增效,不能像应试教学那样,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负
期刊
直到震惊世界的“91 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几千无辜的生命惨遭毁灭(遇难者来自86个国家),对这一灭绝人性的恶魔行径,世界舆论同声谴责,而在中国却出现了为数众多的人群为之叫好。在这一冷酷的事实面前,十分有必要追索其背后潜藏的社会心理原因及其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关系。  我认为民族主义可分为两种类型:健康的和病态的。健康的民族主义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病态民族主义是自恋的、向后看的。健康的民族主义推动
期刊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教学内容的重要目标之一,作文点评、课外阅读、仿写引路等等手段能上则上,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依旧提高不是那么明显,笔者认为,这与多年来语文教学课堂质量评价体系中对作文教学指导边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更多的倾向于阅读与理解,对文本这个载体的理解与掌握,更多体现在知识点的传授上,掌握其知识,能通过朗读反映作者的内心,做到读者与作者共鸣便是
期刊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只有让他们处处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心与呵护,才能打开他们的心扉;只有倾听他们的心曲,才能及时、客观地分析原因,正确引导,点拨;只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才能让他们慢慢走向成功的彼岸。我自从参加教育事业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