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公的面子》:热效应下的冷思考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国剧坛最大的话题性事件非《蒋公的面子》莫属。从《南方周末》长篇累牍的专版,到微博上各种剧评文章的转发;从上戏、中戏等专业艺术类院校演出后的研讨会,到各综合类大学观演盛况后的热烈讨论;从北上广演出的一票难求,到武汉、南京等文化重镇的票房大卖,无不显示着《蒋公的面子》正持续、猛烈、毫不留情的撞击着中国话剧界那颗本不强壮的小心脏。《蒋公的面子》已经不仅仅作为一个原创的话剧剧目存在和演出,而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文化现象在传播和发酵。为什么这个出自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系21岁女学生之手的戏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效应,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这样一个文人戏能在当下并不容乐观的话剧氛围中博得满堂彩?笔者认为个中缘由是多层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知识分子题材缺失已久
  话剧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从1906年以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为首的一批留日中国学生创办的春柳社在日演出《黑奴吁天录》开始算起,时至今日,这种最早为区别于中国戏曲曾叫过“新剧”的舞台表演形式,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春秋。其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话剧艺术无论从思想还是形式上也都跟着发生了重重变迁。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到来更是对舞台艺术提出了重大考验——跟所有经济现象相同,在文化市场或者通俗说的票房里,观众的审美需求成了引导文艺创作的指挥棒。可是市场又往往是盲目的,它在繁荣了文化的同时,又把它带入了另一种歧途,忘却了文艺作品也承载着寓教于乐的功能。但是介于这种市场经济又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所以有另一只有形的手在引导文艺创作——定向戏、得奖戏等官方指导下的创作令艺术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自我表达和文化需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明确指出文艺作品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这个人民大众就包含着知识分子。可是在我们当今的文艺创作中描写知识分子的作品已经难觅踪影,尤记当年的京剧《曹操与杨修》以深刻揭示知识分子人格,隐喻高压下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而享誉剧坛多年,至此之后鲜见这样跟文人有关的戏立上舞台。
  而此时《蒋公的面子》这样一出讲述文人心理和人格,或者如戏剧学院专家们说的“回归话剧本体”的戏自然显得木秀于林,耳目一新了。“1943年、蒋介石、国立中央大学校长、三个教授、受邀、赴宴、去还是不去”,这么几个关键词一出,即使剧本尚未成型,但凡稍有戏剧思维的人,便可感知这是好戏的引子。题材是成功的一半,可惜好的题材确实不容易发现和捕捉。本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则传说,究竟三个教授有无赴蒋公的宴都未曾得知,被敷衍成了一个戏剧故事,便能够吸引知识分子的关注,这就是题材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的知识分子还有无这样的节操,敢于在“是否要去赴领导宴”的问题上纠结,其实已经不值得讨论了。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在当今社会早已消失殆尽了吧。
  优秀而深刻的文艺作品,终究是要观照当下的。
  创作团队非专业化的逆袭
  不可否认21岁的编剧温方伊是颇具才气的,她能够迅速抓住导师吕效平给的这个题材点,并且花功夫看大量的资料,完成这个话剧剧本。从创作初衷来看,《蒋公的面子》不是冲着舞台和票房去的,当然更不是为了得奖,而仅仅是交一个年终作业。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这就为创作提供了相当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的空间,编剧可以抛开一切杂念和束缚来把握题材,进行构思和写作。从这一点来看,校园无疑是进行戏剧实验最佳的堡垒,因为校园戏剧不用考虑得失成败、利益。这些都是专业剧团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
  试想今天的剧团在大面积改制、面向市场的前提下,哪个院团的领导敢于立项做一个有关蒋公和文化大革命沾边的题材?《蒋公的面子》成也就成在非专业院团的制作上。
  另外一点,因为这个戏已经定位在了校园戏剧上,所以在很多本该从专业角度去衡量的标准便降低了许多。期望值一旦打折,相反会有不一样的惊喜,这是人类心理学普遍的证实。这里无心贬低编剧导演的才华和能力,只是就一个戏本该拥有的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正如每次演出结束后,导师加导演吕效平都会在现场陈辞一番,为编剧或者这个戏做解释。真的一出好戏需要这样去做吗?答案相信在每个人的心中。或许以一个校园戏剧的专业水平去和专业院团比较是有失公允的,可是又要拿这个出自校园的《蒋公的面子》去质疑专业院团又是公允的吗?双重标准总是出现在我们生活的边边角角。
  不对校园戏剧和专业院团的创作剧目进行分类评判,既不利于专业发展,更不利于校园戏剧的成长,这对两类戏剧最终都会造成伤害。
  功夫以外的作用不容小觑
  当网络逐渐取代电视和报纸作为新一代传播工具以后,人类的信息量再次爆棚;尤其是微博渗入我们的生活后,信息量更是呈几何式增长。《蒋公的面子》便是乘微博的力量渐入人心,广为传播,几乎成为尽人皆知的文化现象。
  笔者也是从微博上知道这个剧本的。当时上海戏剧学院的赵耀民老师看完剧本后发了一条微博,称赞温方伊的《蒋公的面子》这个剧本写得非常不错,后生可畏。那时候《蒋公的面子》还仅仅是个剧本的初稿,当时赵耀民老师把“三个教授是否赴蒋公面子”的大概剧情也一并发了出来。很多人回复看好这个题材,我也非常感兴趣。
  果不其然,短短一年的时间,《蒋公的面子》从排练到演出的过程都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开来,微博上一传十,十传百,最终这个戏以各种形式被人们所知道乃至在全国商演中争相观摩。这里不是说网络媒介不好,相反在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这个传播迅猛的平台可以使文化宣传变得更加便利和广泛,文艺工作者们更是应该借这个平台推广文艺作品。可是正如形式大不过内容,硬件斗不过软件,一出戏或者一个作品最终的口碑还是得靠本身的价值。《蒋公的面子》后期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最终作品的呈现会让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反思,校园戏剧值得鼓励和宣传,但不可无限制的放大。低调是华丽的炫耀,而过分高调则是作死的先兆。看看在武汉湖北剧院演出前坐满的人群和演出过程中睡去的观众,不免有些悲哀……   让我们回到这个话剧本身来进行简单的解读吧。
  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剧本毋庸置疑是才华横溢的。蒋公面子的题材虽好,想要真正驾驭也并非容易。编剧温方伊借传说的影子杜撰出三个教授在文革时必须回忆交代出当年是否去赴了蒋介石宴请的情节,本就是一出好戏的结构。其间真相难觅,各执一词,知识分子怯懦、自保却又死要面子的特点暴露无遗。尤其是剧本台词的机趣和凌厉很是令人赞叹,显示出了编剧初生牛犊的霸气和才智。
  可是作为一出大戏而言,《蒋公的面子》与跟它结构和内容近似的英国著名编剧迈克·弗雷恩的《哥本哈根》是没法比的。首先这不是一出大戏的容量。上戏的丁罗男定位这算一个独幕剧的容量,确实就演出时间来看,1个小时左右充其量只算个独幕剧。可是就技巧而言,《蒋公的面子》还远远达不到独幕剧的要求。“独幕剧是戏剧作品的一种形式,全剧情节在一幕内完成。篇幅较短,情节单纯,结构紧凑,要求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形成高潮,戛然而止。多数不分场并且不换布景。”《蒋公的面子》剧本中最大的缺陷在于主要人物的性格和行动没有层层推进,整出戏人物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仅仅只是在交待中度过。
  据说编剧曾经解释,最终究竟去没去赴宴尚无定论,所以她也给出了个开放式的结局,令人猜测回味。这和《哥本哈根》的结局是相似的——“哥本哈根会见”被已成灵魂的三个人物海森堡、波尔及其妻子演绎了4次,每一次都提出不同的可能性。他们不断地重回1941年的傍晚,面对当年的困惑,但结果总是陷于迷雾,直到最后都没能找到确切的答案。《蒋公的面子》也同样对三人是否去赴宴了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然而,这个戏最震撼的地方恰恰在这里。没有人会对自己是否曾去参加了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宴请轻易忘记,何况三人的回忆中都对是否赴宴产生了极大的心理斗争,这就更不可能对去没去的结果产生怀疑了。三个教授可以拒绝回忆出史实,可以否认自己曾经参加过这样的宴请,甚至可以怀疑自己是否接受过邀请,这都是具有戏剧性的地方。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拒绝、为什么要否认和怀疑正是更深层次挖掘知识分子灵魂里肮脏一面的地方。
  或许“文革”那段戏不太合适展开和深挖,那是人性扭曲的特殊时期。可是既然涉及到了某些隐痛,剧中又对当今有所隐射,终归还可以向前迈上那么小小的一步吧。
  有时候我们离经典本来只有一步之遥,却又变得遥不可及……
  (杨,湖北省艺术研究所,编剧)
其他文献
诗人车延高的长篇散文《醉眼看李白》,值得一读。  李白,是我们民族文学史上永远散发着强大魅力的一颗恒星。千百年过去了,还有那么多人在传诵着他的诗篇、谈论着他的逸事、表达着对他的认同——从毛泽东喜欢他的诗到郭沫若的研究成果《李白与杜甫》,再到黄裳的散文《采石·当涂·青山》、余光中的诗歌《寻李白》、白桦的电影剧本《李白》、慕容雪村的小说《李太白传奇》、伊沙的诗歌《李白的孤独》……具有不同文学观念和趣味
期刊
我们知道,先锋小说在文本操作层面的典型特征是对技术主义的追逐。但先锋小说家又并非纯粹的技术主义者,他们真正关注的是种种技术操作背后依托的世界观,正如法国新小说代表作家罗伯·葛利叶所言,“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盛行一种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实际上说明了一种秩序,即一种思考世界和在世界上生活的特殊方式。”[1]曾有许多论者将刘继明划归为先锋写作者,这的确是抓住了他的创作中的某些质数,但在根本上却是对他的一种
期刊
一  我不会成为“文学已死”、“艺术消亡”论调的拥趸。因为在我,阅读文学、感受艺术,是生活的必需。文学艺术的存在本身,不需要辩驳,只要人类存在,它就会在那儿,在可见与不可见的作品中,在感受者的想象世界里,在它自己的独立王国中。  在这个消费文化盛行、视觉文化猖獗的时代,文学艺术的确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相比于那些追求搞笑、让人解压的大众娱乐花样,相比于更为直接刺激、诉诸视听享受的影像文化产品,费力不讨
期刊
读峪丛《心泉》,人们会很自然地发问:这是长篇小说吗?大作家莫言也有困惑:“这是小说?散文?随笔?或者是其它文体?”因为《心泉》确实有些与众不同,它使我想到了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大小说”的概念:一般来说,小说艺术发展呈现两个阶梯:“1.小说就是小说,即传统小说;2.小说不像小说,即现代小说的散文化、诗化等。现在面临的是综合:小说更象小说。在保持叙事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上,综合其它各种文学形式之长
期刊
自宋玉蒙尘星光暗淡,为他拭垢辨诬者不乏其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姜亮夫先生第一个从文学之为文学的观点,对这位辞赋家作了全新的文学史定位:“宋玉是文学发展进入自觉时代的开山作家,宋玉的作品体现了进入自觉时代的文学的审美要求和审美特征。”(《宋玉简述》)虽未引起学界关注,原创性不容置疑。而从美学层面对宋玉作品进行全面解读并得出崭新结论的第一人,当推不久前以八十五岁高龄写出《宋玉辞赋中的美学思想》的江柳先生
期刊
我正好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读郭大国先生长篇新作《张叉叉列却传》的。阅读感觉像是在喝下午茶,饮午后啤酒,爽口而又解暑,自始至终,都处在一种十分放松和愉悦的阅读状态。  读着读着,张叉叉便列却而来,他或滚着铁环,从你眼前摇头晃脑,诗云子曰,一晃而过;又或从背后猛扯一下你的衣角,吓你一大跳,等你转过身去,他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张叉叉,瞻之在左,望之在右,如同精灵一般。  一街列却人,一坡列却事,满纸列
期刊
第一次见到普玄是在省文联附近的一家咖啡厅,那天在座的还有青年评论家喻向午。普玄留着板寸头,斜靠在沙发上就像一截小山丘,敦实而壮健,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股敏捷和力量。以前曾听说,他当过教师、秘书、记者和老板,果然十分的健谈,张口即是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他说话中气十足,镜片偶尔一闪,那双不大的眼睛里立刻射出一股逼人的锐利。我们讨论他的几篇近作,他一边认真倾听,一边飞快地在那个硕大的黑皮笔记本上记录着。中
期刊
2013年8月7日,夏日炎炎、酷暑难当。在湖北省文化厅一间整洁、清凉的办公室里,著名剧作家、原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原湖北省文联主席沈虹光女士接受了笔者的专访,就湖北省地方戏曲的生存现状、戏曲创新诸话题发表了见解。  笔者作为剧界的晚辈,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沈虹光。以往,她留给笔者的印象是气质温婉、神情恬静、语言极富情感色彩。而今天,她身着一袭民族风格的服装,在举手投足间,似乎又多出一份干练与爽朗。
期刊
我主编的《“样板戏”记忆:“文革”亲历》即将由台湾的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本书试图展现“文革”的亲历者关于“样板戏”的见闻与感受。  在编撰《“样板戏”编年史》[1]的时候,我聚焦的是彼时、彼地、彼人、彼事,而整理文献的同时又有不少关于“样板戏”回忆的文字涌现在眼前。过去的历史事实与言说者的叙述,两者今夕对照,形成了别有意味的呼应关系。既有历史事实之间的延续与印证,又有价值判断之间的断裂与
期刊
李遇春简介  李遇春,1972年生,湖北新洲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2009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文学评论》执行主编、湖北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著有《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西部作家精神档案》、《走向实证的文学批评》、《新世纪短篇小说佳作选评》等,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