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大写

来源 :文艺新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峪丛《心泉》,人们会很自然地发问:这是长篇小说吗?大作家莫言也有困惑:“这是小说?散文?随笔?或者是其它文体?”因为《心泉》确实有些与众不同,它使我想到了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大小说”的概念:一般来说,小说艺术发展呈现两个阶梯:“1.小说就是小说,即传统小说;2.小说不像小说,即现代小说的散文化、诗化等。现在面临的是综合:小说更象小说。在保持叙事文学的基本特征之上,综合其它各种文学形式之长,各种艺术手法之长,造成一种‘大’小说。”也许这种文学可能经由峪丛之手正在不同程度地演变成部分文学现实,从这一意义上说,《心泉》实践着对小说的大写。
  峪丛有瑰丽的想象力,《心泉》显然有虚构的成份,但通篇笼罩着真假难辩的纪实氛围。生活中许多确凿无疑的真人真事以原生态的身份进入到文本,许多人物细节、事件细节、情感细节、心理细节活灵活现的展示在汪洋恣肆的叙述中,在纪实与虚构之间保持文学的张力是《心泉》的一个特色。
  作者也许并没有去刻意追求长篇小说文体的创新,而是顺其自然而为之。《心泉》是一部带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几十年的坎坷经历、酸甜苦辣的各种人生体验和思绪需要宽广的容纳和自由地抒写。作者又是个不甘束缚的人,不那么循规蹈矩,怎么痛快怎么写就成了他创作的不二法门。于是,无意有意之间就弄成了这样一个自由挥洒个体性灵的“大”小说。其中,人生经历中的故事为小说,情感为诗,耳闻目睹实则为报告文学,虚则为散文,读书与日记则化为笔记体、日记体(而非文抄公),思考与识见则为评论……对此,莫言称之为“信马由缰”,并称赞道:“读者可以跟着他语言的洪流顺流而下,其间可以享受跌宕起伏之快感,可以从作者的经历和经验中获得知识以及感悟。”可以说《心泉》是一匹闯入文坛的无羁的黑马。如果假以时日,再对杂揉的文体进行有机溶化整合,使之更为完善,这匹黑马说不定还会成为文坛的千里马。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狭小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可见小说初出生时,微不足道,故以“小”名之。古代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 不能与诗文同登文学大雅之堂。直到清末民初,小说才从文学边缘地位向中心地位移动。1902 年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强调小说的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最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后来的鲁迅又把小说与改造国民性相联系。在这个小说由小变大的历史过程中,小说家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人性的深度上不断追求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以小搏大的精神能量和社会效应。这也是峪丛小说的大写的又一个方面
  作家峪丛,1955年生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一农民家庭。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政、现从事媒体工作。1979年开始业余写作,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百余万字,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过两部小说集。从这个简历中可大致窥见其苦斗奋进的人生轨迹。《心泉》着重忆写了大跃进及文革期间充满荒诞和奇幻色彩的童年与少年、记录了艰难坎坷中的青春躁动与爱情绽放,从平凡中揭示社会实相与人生苦涩,超越个人的命运咏叹,没有在如烟往事中沉醉把玩,而是将时代的心灵史与个体的成长史交织演绎,在看似随心所欲的倾诉中流露出深刻的反思与批判锋芒。在时空交错,情景交融的回忆中,挖掘人生与历史的纵深感,扩大了作品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含量。
  《心泉》扉页上作者特意写上了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小羊记不住爹和娘,只把青草放心上。”人生的旅途漫长,八千里路云和月,记忆中的往事纷至沓来,写作必须有所选择。如何选择呢?当然要首选那刻骨铭心的对自己的成长有重大意义的养命的“青草”。
  诚然,“爹和娘”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青草之微之杂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个体生命的整体存在又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长篇小说反映生活的整体的要求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忆写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生命和生活的整体可以看作《心泉》对小说的大写更为内在的追求。
  常见一些作品,用概念肢解生活与生命的整体,报喜不报忧,说好不说坏,过滤、忽略“杂草”,将历史与人生纯净化,苍白而无血色。莫言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中说:“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标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讲故事的人》)我认为在美与丑的中间,存在着“不美”这一新的美学范畴。莫言说的这个“广阔天地”“ 朦胧地带”里青草丛生,难用美丑标准去简单确定,这正是“不美”的滋生地,也可以说是莫言与世界文学接轨的秘密通道。熟读莫言的峪丛,对此显然心领神会,在《心泉》中有效地还原了生命和生活的整体,呈现出毛茸茸的原生态。写蚯蚓,说苍蝇,还有偷芝麻,城头偷窥……包括七情六欲的种种美事、趣事、好事、坏事、琐事,不美之事构成了丰富人生,滋养着真实人性。作家说真话实话,没有掖着藏着,用真性情大写生命和生活的整体,这就有了某种坦诚的大气。对此,作家刘震云说得好:“峪丛的文章,写得随性又随意。惟有此,才能见出真性情。有真性情的文章,就是值得读的文章。”
  (江岳,湖北省作家协会,研究员)
其他文献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主体与客体的间性问题也就随之降生了。面对茫茫宇宙,面对一个外在的、仿佛是异己的大自然(例如洪水、干旱和毒蛇猛兽的威胁),原始时代的人类强烈感觉到被自然界束缚的不自由,于是他们试图挣脱或至少是部分挣脱大自然的拥抱,想象出了一场又一场人与自然之间离奇搏斗的远古壮丽图景,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的神话,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传说,至今仍让人们心驰往神……这是人类从原
期刊
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中,围绕着性伦理建立的社会道德关系有着不同的文化表现。从艺术视角中的性伦理可以看出,由男性话语创造的生殖错置文本建立了女性身体的政治模式、不公正的模式和压迫模式。所谓的生殖错置的文本,是指男性话语利用物理现象的生殖特征,建立一种与自身不同的文化身体结构的视觉文本。与男性话语不同的是,由女性话语创造的身体错置文本,建立了女性身体的反抗模式,而这种反抗模式形成的身体错置文本,为女性话语
期刊
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术著述中,李遇春的《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该书脱稿于他的博士论文,2002年获武汉大学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理论批评建设丛书”之一,2007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43万余字,分量颇重。统贯全书的,不但有指导作者整个文学批评活动的福柯的话语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其他西方文艺理
期刊
夸张的造型、率性的笔触、华丽的色彩、充满符号性和象征性的图像,这是曾梵志作品《面具系列No.6》带给观众的强烈视觉感受。在2008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的春季拍卖会上,这幅作品拍出了7536.75万港元的天价,乃当年中国当代艺术拍品之冠。  对于曾梵志自己来说,也许未曾预料到他的作品会在今天的艺术拍卖交易市场上如此火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新一代的“价格标王”。如何
期刊
一  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诗意的世界。知识分子掌握文化知识,对世态变迁,人生百味了解更多,对其他阶层的境遇会有更多的理解,天然地比其他人群更具超越性。每个运转良好的社会都需要一群人,不仅关心自身和自己所处阶层利益,同时也关注公共利益,这是知识分子理应承担的角色。此谓责任。  李城外的向阳湖文化的挖掘、研究、宣传已经走过了18年的艰辛历程。“研究当代史绕不过‘文革’史
期刊
建国以来,许多曾经优秀的新文学作家的白话文创作告一段落,即使继续创作的作家,其作品的艺术与现实表现力都因种种顾忌而大打折扣,与这种情况相反的是旧体诗词的创作呈现出一种隐秘的真实: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并不准备拿出来公开发表的创作初衷,使得它在创作自由的挥发上随意许多,从而使作者在表现个人情感时可以更自由;另一方面也与古体诗词自五四以来日渐边缘化的处境相关,许多人虽然对从事古体诗创作的心存敬仰,但是现代人
期刊
大事件是历史不可或缺的挂钩,一年的文学图景就挂在这个挂钩上。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当下文学如此具有爆炸性,尽管这一年的文学创作实际上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因了这一事件的缘故,多少年后我们翻阅久远的历史记忆,都注定很难把这个年份从文学的星空里抹去。  莫言获奖将对当下文学带来怎样的影响,已经变相繁殖出各种言说且还将继续延伸。尽管种种说法看上去言之凿凿,最终还是得交由时间来评判。我们所希望
期刊
诗人车延高的长篇散文《醉眼看李白》,值得一读。  李白,是我们民族文学史上永远散发着强大魅力的一颗恒星。千百年过去了,还有那么多人在传诵着他的诗篇、谈论着他的逸事、表达着对他的认同——从毛泽东喜欢他的诗到郭沫若的研究成果《李白与杜甫》,再到黄裳的散文《采石·当涂·青山》、余光中的诗歌《寻李白》、白桦的电影剧本《李白》、慕容雪村的小说《李太白传奇》、伊沙的诗歌《李白的孤独》……具有不同文学观念和趣味
期刊
我们知道,先锋小说在文本操作层面的典型特征是对技术主义的追逐。但先锋小说家又并非纯粹的技术主义者,他们真正关注的是种种技术操作背后依托的世界观,正如法国新小说代表作家罗伯·葛利叶所言,“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盛行一种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实际上说明了一种秩序,即一种思考世界和在世界上生活的特殊方式。”[1]曾有许多论者将刘继明划归为先锋写作者,这的确是抓住了他的创作中的某些质数,但在根本上却是对他的一种
期刊
一  我不会成为“文学已死”、“艺术消亡”论调的拥趸。因为在我,阅读文学、感受艺术,是生活的必需。文学艺术的存在本身,不需要辩驳,只要人类存在,它就会在那儿,在可见与不可见的作品中,在感受者的想象世界里,在它自己的独立王国中。  在这个消费文化盛行、视觉文化猖獗的时代,文学艺术的确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相比于那些追求搞笑、让人解压的大众娱乐花样,相比于更为直接刺激、诉诸视听享受的影像文化产品,费力不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