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培养实践能力、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滋生探究的欲望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便于自学的科学。”可见,兴趣对于学好一门功课和掌握科学知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世界,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分析、操作、判断、交流、讨论等活动,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后,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师生165人去春游,有限坐30人的小客车和限坐45人的大客车两种车辆。问:(1)可以怎样派车?想出两种以上的派车方法。(2)至少派多少辆车?其中大客车多少辆?小客车多少辆?”题目要求想出两种以上的派车方法,这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派车方案。
2.创设操作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例如,在“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课中,教师首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关于44×25的简便计算,你会想到哪些问题?”由此激发学生动脑思考:运算定律有哪些?运用乘法交换率是否简便?其他的运算定律可用吗?如果把其中的数转变成三个数相乘,可以用什么定律呢?……这些问题是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然后再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探讨出多种解法。
学生的多种操作运算,展示了学生的各种思维,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发展了自主探索的能力。
3.创设挑战性情境,体验探究成功。
传统的问题情境是以封闭的形式呈现问题,只要求学生运用特殊或常规的方法得到固定的答案。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是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变动,如改变设问方式、设问方向或隐蔽条件等,鼓励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解答,得到不是单一的、固定的答案。
二、活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活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要敢于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造”知识,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改变课本中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操作,开放性地探索新知。首先,我与学生共同回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启发学生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出示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通过剪、拼,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呢?能用多少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可以独立自主探索,也可以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学生想出多种转化方法,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把课本中的单向思维变成了多向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合理安排,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少一些“自我表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去“做”数学。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改变了过去教师先引领学生复习旧知识再进行演示的做法,而是先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然后再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了探究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为学生铺设探究的“支点”
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成为可能,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并精选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材料,以活动的、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交流等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在不知不觉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首先,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草地的木桩上,演示羊边走边吃草的情境。由此诱发学生生疑:“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什么形状?有多大?它与什么有关?”接着呈现已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回忆和再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所采用的“转化”方法。此时,学生自然会思索:圆的面积能不能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呢?这样就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探究的支点。
五、设计问题,延伸自主探究的激情
培养探究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课外思考题,鼓励学生发现与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
例如,到游乐园春游时,教师先发给每个学生游乐币20元,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项目(各种游乐项目和价格为:自由电动车5元/2人次、碰碰船3元/2人次、航天飞机5元/人次、小火车2元/人次、海底世界观光6元/人次),并要求学生思考:有多少种游玩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游玩项目最多?同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5元游乐币。这样,学生有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有的独自一人在一旁利用纸笔进行个体探究。片刻后,学生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从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地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滋生探究的欲望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便于自学的科学。”可见,兴趣对于学好一门功课和掌握科学知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世界,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分析、操作、判断、交流、讨论等活动,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后,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师生165人去春游,有限坐30人的小客车和限坐45人的大客车两种车辆。问:(1)可以怎样派车?想出两种以上的派车方法。(2)至少派多少辆车?其中大客车多少辆?小客车多少辆?”题目要求想出两种以上的派车方法,这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派车方案。
2.创设操作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例如,在“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课中,教师首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关于44×25的简便计算,你会想到哪些问题?”由此激发学生动脑思考:运算定律有哪些?运用乘法交换率是否简便?其他的运算定律可用吗?如果把其中的数转变成三个数相乘,可以用什么定律呢?……这些问题是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然后再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探讨出多种解法。
学生的多种操作运算,展示了学生的各种思维,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发展了自主探索的能力。
3.创设挑战性情境,体验探究成功。
传统的问题情境是以封闭的形式呈现问题,只要求学生运用特殊或常规的方法得到固定的答案。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是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变动,如改变设问方式、设问方向或隐蔽条件等,鼓励学生用发散性的思维解答,得到不是单一的、固定的答案。
二、活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
“活用”教材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要敢于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有效合理地组织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造”知识,将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改变课本中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操作,开放性地探索新知。首先,我与学生共同回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启发学生用“转化”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出示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通过剪、拼,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呢?能用多少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可以独立自主探索,也可以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学生想出多种转化方法,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把课本中的单向思维变成了多向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合理安排,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少一些“自我表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去“做”数学。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改变了过去教师先引领学生复习旧知识再进行演示的做法,而是先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然后再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根据实验的结果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了探究的方法。
四、联系生活,为学生铺设探究的“支点”
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成为可能,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并精选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材料,以活动的、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交流等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在不知不觉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首先,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草地的木桩上,演示羊边走边吃草的情境。由此诱发学生生疑:“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什么形状?有多大?它与什么有关?”接着呈现已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回忆和再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所采用的“转化”方法。此时,学生自然会思索:圆的面积能不能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呢?这样就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探究的支点。
五、设计问题,延伸自主探究的激情
培养探究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设计课外思考题,鼓励学生发现与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
例如,到游乐园春游时,教师先发给每个学生游乐币20元,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项目(各种游乐项目和价格为:自由电动车5元/2人次、碰碰船3元/2人次、航天飞机5元/人次、小火车2元/人次、海底世界观光6元/人次),并要求学生思考:有多少种游玩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游玩项目最多?同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5元游乐币。这样,学生有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有的独自一人在一旁利用纸笔进行个体探究。片刻后,学生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从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地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