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把创新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基于情境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创设故事化情境,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游戏类情境,激活思维;创设操作活动情境,培养创新能力;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应用意识。
   关键词:创设情境;创新素养;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设计如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动手操作、模拟表演等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素养教育读本》中指出:“创新素养教育要立足课堂,把创新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创新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各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又要汲取现代教学方法的精华,同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式教学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情境或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情境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互联网 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要落实情境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一、创设故事化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专家说过,“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故事,在故事中成长的孩子,更聪明而富有想象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儿童喜欢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兔请客”时,教师创设了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小兔想把好朋友请到家里做客的故事情境,客人们到了,小兔拿出又红又甜的果子招待好朋友,机灵的小猴数了数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通過解答问题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接着又创设情境,小动物们正准备吃果子,突然小刺猬的妈妈打电话让它赶快回家,果子都没吃上,小刺猬有点不高兴。小兔说:“没关系,你端一盘回去吧!”小刺猬来了一个前滚翻,把一盘子的果子都扎在身上带回去了。学生再从情境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列式解答,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在学完新知后,进入练习环节可以继续创设情境:“吃完了果子,小兔要带好朋友们去海底乐园,你们想去吗?但是你们必须闯过四关,有没有信心?”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巩固练习中。在这节课中情境创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之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在情境中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创设故事情境的课特别多,只要教师潜心研读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导入,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也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中的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使学生萌发了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经过研究发现:“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又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这一研究理论告诉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富有趣味性,要能够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要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参与到学习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如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试一试”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果用圆、正方形、长方形、椭圆这几种形状的纸板做成自行车车轮,哪一种形状最适合,为什么?学生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圆形最好,因为生活中没有见过其他形状的车轮,但是又说不上具体的原因。让学生想一想并同桌交流想法,可是学生还是说不上原因,这时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做好的硬纸板“车轮”沿直尺的边,边滚边描出中心点A留下的痕迹。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动手实验中。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圆形的中心点的痕迹是直线,而其他形状运动后中心点的痕迹是波浪线,上下起伏,通过实验学生就知道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在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得到迁移。问题情境的创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问题的创设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三、创设游戏类情境,激活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一味给予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习者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数学本身是有趣的,在使用教材时应努力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因素,创造有效的情境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这一单元时,学生在记忆乘法口诀的时候,看着背诵得很流利,但常常是有口无心的。比如5的乘法口诀学生都背得特别流利,可是如果单独提出一句“五七”多少?就有好多学生不会,有的学生还要从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五七三十五背下来才知道得数,可见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儿歌,而没有真正理解。我们知道乘法口诀光记住是不行的,要学会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创设各种游戏情境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口诀。如“拍手对口诀”,同桌两人相互拍手,一个学生说我拍一,另一个学生说我拍五,然后一起说一五得五。还比如“对口令”,一个学生说出口诀前两个数字如“三四”,另一个学生说出口诀的后半部分“十二”。这两个小游戏中学生可以随机说出数字,要求口诀记忆必须熟练,反应也要快。采用游戏记忆口诀,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乘法口诀的记忆变得更加灵活、更有趣味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开火车”“抢答接龙”“比赛过河”“夺红旗”等形式的游戏情境,来加强乘法口诀的应用。游戏类的情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易接受,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更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四、创设操作活動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矛盾的重要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过程中只靠观察,并不能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在教学中适当的动手操作,如比一比、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更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操作情境:马戏团里的小丑要参加表演,有3条裤子,2顶帽子,他想选1顶帽子和1条裤子去演出,应该怎样搭配?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手中的卡片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如果没有一定的顺序随意摆,容易重复或遗漏。由此悟到摆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比如先摆1顶帽子,然后再用3条裤子分别搭配这顶帽子,或者先摆1条裤子,再用两顶帽子分别搭配这条裤子,学生就会发现一共有6种摆法。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图片摆搭配的过程,你还能用图形来表示吗?启发学生用各种各样的图形来表示裤子和帽子,采用连线的方式表示搭配的过程。在图形表示后又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帽子和裤子,用字母表示搭配的过程。这个操作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摆卡片到用图形表示再到用字母表示,在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学生积极动脑想出了多种摆法。学生的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得到碰撞和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要精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情境中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生活带进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买文具”一课时,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间的进率,学会小面额人民币的兑换。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我是小小售货员”的生活情境,让一名学生当售货员,其他学生当顾客,去文具店买文具。在买文具的过程中练习付钱、找零、人民币的兑换等,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很熟悉,也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这个情境中不但巩固了所学内容,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相关知识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能发展和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基于情境式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理解、探究新知,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旭华,丁思洋.宁夏回族自治区创新素养教育读本[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
   [1]刘学忠.“互联网 教育”读本[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9.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育的转折时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加强学生德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也是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在班级德育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激励,以德育为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探究初中班级德育有效实施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班主任;德育;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德育和学生核心素养的
摘 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耐力现状令人担忧,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分析现状,厘清这一问题的症结,研究应对策略是体育工作者的使命,需要全社会上下协同,共同应对。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耐力素质;培育对策   通过多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的耐力素质严重下滑。耐力即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耐久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耐力就是衡量他们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坚
摘 要:目前,我国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倡导教师采用趣味性、创新性的方式开展教学。而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加需要教师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语文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语文的广阔海
摘 要: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是最终目标。听、写、读、说技能是语言技能主要构成部分,在传统教育模式下,这些技能基本上是分开教学,并不能充分提高语言技能培养质量。对此,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并以译林牛津英语教材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Task”板块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听、说、讀、写;语言技能;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重要构成部分,其和语言技能之间属于分
摘 要:隨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学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挑战,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学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如今,我国正在逐步引入“数字”技术,在此形势下,创客教育理念随之而生。作为一种新颖的理念、模式,它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使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高效。基于此,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小学时期,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增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群文阅读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群文阅读能够弥补精读、精讲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基于此,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之中,手工制作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引领学生参与剪一剪、折一折、贴一贴或者是泥塑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得他们的创新思维不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以及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特别是手工制作课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出具体路径和观点。   关键词:手工制作;培养;创新精神;能力   教师通过组织手工活动
摘 要:教材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也是教学的关键,基于以上这两个重点,教师更应该提升读懂教材的基本功以及对教材把控能力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编者意图;创造性;总结教材   一、理解编者意图,探究课程背景   教师要有全局观,在了解整个教材框架和整体设计形式之后,还需要了解编者这样安排内容的意图是什么,并且把握每个部分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教师做到理解编者意图实际上就是多问为什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升有很大的决定意义,所以教师应加强对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策略。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度改革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已进入体制改革、理念转变的重要阶段,而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契合路径也是当下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契合策略   我国的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更重视提升
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它主要基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一个实践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科素养   基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提升素养的一个实践过程,在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中意义重大。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小学生还不完全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