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思维路径 实施科学探究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a1583258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江苏各地纷纷开展新课改成果汇报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在小学科学研讨会上观摩了几节各地选送的科学展示课。其间感触最深的是恰巧听到了两节同题课——《力在哪里》。这是两个地区选送的汇报课,也算是精雕细刻出来颇具代表性的两节科学课。但听下来却给人以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无论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效果,两节课差距之大让人不敢同日而语。仅此两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值得我们科学教学的同行们关注和反思——科学课究竟该怎么上?如何才能抓住科学课的“魂”?笔者试从这两节课人手,例谈科学课必须理清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力在哪里》一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是: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力的普遍存在,并在活动中找到力之所在,认识力对物体运动和形状的影响,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等。
  教学片断节选
  
  甲课
  
  一、感受力
  师(板书“力”):力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略)
  师:你能找出身边的力,或者“制造”出力来吗?
  (学生活动并试着汇报)
  教师总结:力无处不在,并板书:“力是无形的,但是我们可以体验、观察到它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点评:开课之初,便把“力”亮了出来,接下来要学生说说“力”是什么意思?完全把力放在了一个很抽象的层而上去认识,很有点上语文课的味道,缺乏科学课的鲜活和实证体验。另外,小结部分的内容老师没有引发学生思考归纳,完全是老师个人自问自答式地得出。如果这样引导:“你看到力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那里有力的?”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归纳并深化对力的概念的认识。
  
  二、研究力
  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请大家把桌上的弹子滚动起来。(学生做滚弹子实验)
  师:这说明了什么?
  老师就学生所答,引出板书内容:“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评:如果把“这说明了什么?”换成“弹子为什么滚动起来了?”就好多了。前一句指向不明确,产生歧意,后一句很自然地把思维视角引向“力”。
  2、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请大家用力捏橡皮泥,看看橡皮泥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活动并汇报)
  老师总结并板书:“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点评:本课研究的是“力在哪里”,“力”自然不便在前台露脸。但是这里老师的一句“请大家用力捏橡皮泥……”让我们感觉老师不是在引导学生“寻找力”,而是在研究力有什么作用,违背或颠倒了课的主旨。
  3、力有大小
  师(举起两块被学生捏得扁度不同的橡皮泥):这两块橡皮泥为什么被捏得不一样呢?(学生回答:更扁的一块用力更大些)
  师(找两名男女同学):他的力气比她大得多,现在让他们做推门实验。男生从门外往里推,女生从门里向门外推,结果会怎样?(学生活动略)
  点评:这一环节同样的不是“找力”,是研究力的作用和表现。
  4、力有方向
  在研究这一问题时,老师几乎都是通过课件打出图片进行讲解。
  师(在黑板上画一只在空中运行的羽毛球):谁能用箭头标出这只羽毛球所受到的力?
  (一学生除标出了羽毛球向左右运动的力的方向外,还标出了所受重力的方向。对重力,只有少数几个同学理解并认同,有关重力内容,本单元后面才学到,为此,老师就此止住。)
  点评:羽毛球的实验设计很粗糙,很显然,凭着现在学生的见识,定有部分学生对重力有点了解,但大多数学生尚属未知,教师理应考虑到这一点,并回避这种实验的设计。可见,老师对教材把握不透,对学情了解还很欠缺。
  
  乙课
  
  一、感受力
  师(课前用一次性纸杯搭成两座堡垒置于讲台上):谁能用橡皮泥击倒堡垒?(学生击打)
  师:为什么能击倒堡垒呢?
  生:橡皮泥撞倒了它。
  生:橡皮泥对它用力了。
  师:力在什么地方呢?
  生:在橡皮泥和纸杯接触的地方。(老师让学生上来把堡垒受到力的地方指出来)
  师:如果现在让你们自己做一些活动,能从中找到力吗?
  (学生做各种活动和游戏,并试着找出力之所在)
  点评:趣味实验引出“力”,进而通过活动寻找力之所在,切中探究的命脉。
  师:你们都做了什么事情?力在哪里?
  生:把课本拿起来,力在我的手指和书接触的地方。
  生:我跳起来的时候,力在我的脚掌和地面接触的地方。
  生:推桌子时,两手和桌子接触的地方有力。
  师:这些都是谁对谁用了力?(生答略)
  老师引发学生推导出: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个物体相接触的地方叫“作用点”。力就在这个“作用点”上。
  点评:“作用点”是找到力的关键,也是这节课关注的重点,更是研究与力相关的一切情况的基点。文中虽没有涉及,但老师却创造性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可见对教材把握准确和深入。
  
  二、研究力
  (1)用一个游戏的不同玩法串联起力的几个要素,引爆关于力的所有知识点,收到一举多得之效。
  玩法A:让玻璃弹子滚动起来。(由玻璃弹子“为什么滚动起来了”引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玩法B:让玻璃弹子滚动得快一些。(由玻璃弹子“为什么滚动得快了”引出“力有大小”)
  玩法C:让滚动的玻璃弹子拐弯。(中途玻璃弹子拐弯,引出施加力的方向与弹子原来运动方向的不同)
  玩法D:让滚动的玻璃弹子立刻停下来。(综合领悟其间用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同时中途施加的阻力比弹子滚动的力要大)
  (2)做掰手腕游戏感受力的大小。
  点评:以上活动都是把“力”隐在背后,进而寻找力,并在找到力的同时也破解了力的几个要素,切合科学探究的思维路径。同时“掰手腕”是一个很经典的游戏,给了学生最真切的感受。
  (3)教师演示用力压弹簧实验,说明力可能改变物体形状。(鉴于学生对这一知识早已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教师一带而过)
  对两节课的总体评价和认识
  从甲乙两课教学片断的对比中,很明显看出甲课的缺失和不足,其教学思想违背了科学课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原则。相比之下,乙课却在各个方面都处理得非常独到和精彩,是一节很成功的科学探究课。
  (1)这节课的题目是“力在哪里”,很明显探究活动应围绕“寻找力”而展开。“力”是这节课的“藏头”,是幕后我们要探寻的秘密。为此,组织学生研究的思维路径应当是通过众多活动发现力的存在,感受力的存在。力是引发一切活动的诱因。而甲课完全相反,却把力推向了前台,凭借力来研究“力有哪些表现”,“力有什么作用和特点”。相比之下,乙课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可见,吃透教材,把准文本是进行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2)甲课的实验都是验证性的,而乙课则是探究性的。科学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未知。科学问题的归因处于未知状态才会引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并在兴趣的驱动下有理有据地进行研究,学会思考,学会处理和解决科学问题。而验证性实验,是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只是对答案通过实验对其验证而已,学生做起这样的实验不会有太大的兴致。如:甲课中,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让学生“用力”使玻璃弹子滚动起来;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让学生“用力”捏橡皮泥。而乙课相反,同样的环节,却在用语和设计上截然不同。如:“请同学们让玻璃弹子滚动起来。”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玻璃弹子滚动起来的原因是对它施加了“力”。“请同学们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为什么形状变了,是因为对它施加了“力”。在乙课中,“力”是探究的对象,是尚待寻找的“藏头”。设计上的一字之差,用语上的简单变化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和思维路径。这是科学课极需关注的细节。
  (3)科学课讲求活动的体验和实验的探究。很显然,甲课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够。对每一个知识点只用一个简单的活动一带而过,大多用图片解释知识要点,从效果看,很难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学生自然领会不深,认识不清。况且,本课的教学内容尤其需要大量的活动体验。“力在哪里”,力是一种看不到的抽象的存在。只有在实验中,在大量的活动中才能体会得到,感受得到。静止的图片显得太单薄,无以触及学生内在的心理感应。而乙课却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并在活动中点破知识点,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
  (4)本课的研究命脉是“力的产生”和“力的作用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在研究“力在哪里”时首先耍弄清楚的概念。接下来就是搞清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的地方,即“作用点”在哪里。这是找“力在哪里”的关键。这两点知识是本节课的核心,也是其他知识内容研究的基点和突破口。乙课抓住了这一点,并以此对本课内容进行有机的筛选和重组。如重点对“力在哪里”和“力的方向”进行研究,而对“力的大小”和“力能改变物体形状”这两点,由于学生早已有过丰富的体验和认识,老师在这里只是一笔带过,并未做过细研究。做到依据学情科学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甲课从头到尾一块一块地照着书本写好的内容进行逐一研究,各块内容,不计难易,都平均用力,主次不分,致使重难点研究不透,又延误不必要的时间。可见,对教材的文脉梳理不清,很难驾驭教材。
  (5)科学课是按单元设立的。要科学完美地处理教材,就要对整个单元进行系统的备课和研究,否则每课教学被割裂开来,显得散乱零碎,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甲课正是缺乏单元备课的系统性,致使课堂上出现的应急性问题无法得到合理的处理。如“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了哪些力?”一生答重力,由于重力是本单元后面的内容,所以老师不予理睬。如果老师做到单元备课,就会把后面的一课《苹果为什么掉到地上》提前略作点拨,或提前上这一课,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而乙课在课前就对学生在重力方面作了简要的点拨,所以在“击堡垒”时,有个同学说到“重力把堡垒击倒了”时,其他同学一致反对。可见,教材的把握需要对整个单元进行系统的备课。
  科学课究竟该怎么上?以上两节课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足够的启示,首先是科学课的目标定位要准确,其次就是探究的思维方向要准确。刘默耕老师曾说过:“自然(科学课)教学要有‘藏头’,别把要学的东西明说出来。”这也许是科学课的最本真,最具价值的地方。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新理念,这其实是呼唤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学中实行体验性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知识点教师已讲过几遍了,可学生就是接受不了,这时,教师就会嫌学生笨。在生活中,我们又会遇到另一种情况:许多学生沉迷
摘要:本案例巧用性质比较活泼的氧气让学生代表做演示实验,创造出了一系列的魔法奇迹,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化学学科的无限魅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氧气;性质;用途;魔法奇迹     在学生学习九年级化学的初期,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开启化学之门”,还要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的内容是生动有趣而又充满无限魅力的,认识到化学能积极改善
“视界融合”是伽达默尔现代释义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对一部艺术作品的理解不应该是要求理解者完全放弃自己的视界去追求作品的那个历史的视界。相反,应该要求理解者拓宽自己的视界,使自己现在的视界与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过去的视界相融合,从而使二者都超越自身,达到一种新的视界,进入一种新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来,引入时代活水,对改造传统的阅读教学,实现学生与文本的视界融合无疑具有重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短短的一句话指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当然,这要以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为前提。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目张,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关注“言语形式”,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以《轮椅
摘 要:随着年级的升高,这样一个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们:课文长,课时少,怎么教才更有效?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握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化繁为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力求简洁,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简练,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力求简约;教学中,抓住一个支点,以点带面,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做到长文短教,借以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长文短教;高效性    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教材中的
摘 要:本文基于世赛原型制作项目技术标准的研究,结合行业企业调研,重新梳理了工业设计专业定位,重构了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案例,剖析了如何将世赛标准、赛题和企业真实生产项目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促进了世赛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世赛原型制作项目 工业设计专业 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  世界技能大赛(下称世赛)是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发展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涉及建筑与结构技术、艺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汇率只是一个与国家宏观经济有关,会影响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专有名词。然而随着2014年中国人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海购”几乎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深谙的消费方式,汇率也就变得不再陌生。从消费到投资,从结算到汇兑,正确地认识汇率、并恰当地运用汇率已经成为未来在中国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需要高中政治教师的启蒙,这一能力的发展需要高中政治课程的引领。  一、一道试题
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李克强作出批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于2020年12月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大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赛选手和广大技能人才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
摘 要:结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结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情感。在历史课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课结成“句号”,而应该把课结成“问号”“省略号”“双引号”“感叹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结课在课堂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历史;结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在一堂课中,结课就好比是“收口”,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影响
摘 要:本文以江苏省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从民办技工院校管理体制现状视角对技工院校管理体制进行透析,旨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民办技工院校质量的全面提高,为民办技工院校发展找到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民办技工院校 管理体制 教育质量  江苏省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江苏省民办技工院校中的特色学校和典型代表,具有15年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特色明显。目前,学校已实现由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