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围城》看钱钟书的幽默讽刺艺术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dly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讽刺是钱钟书小说的最大特色之一。在《围城》中,作者用犀利的语言针砭时弊,用戏谑的笔法描绘人间百态,用灵活的比喻调侃芸芸众生,把幽默讽刺艺术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从《围城》中,我们可以一探钱钟书的幽默讽刺艺术。
  【关键词】《围城》;幽默讽刺艺术
  《围城》出版后,曾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先后被翻译成十几国语言推向国外。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再次掀起一股热潮,同时成立了“钱学”,专门研究钱钟书的作品以及其文学艺术特点。
  《围城》之所以可以形成如此巨大的影响,除了其深刻的主题和思想以及成功的人物塑造和冲突设置外,还因为该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就是幽默讽刺艺术。小说的语言幽默诙谐,讽刺深刻犀利,似乎任何事物在钱钟书笔下都能成为可笑之事,让读者捧腹大笑的同时又引起读者更深刻的深思。本文就通过《围城》来研究钱钟书的幽默讽刺艺术。
  一、对人物描写的讽刺作用
  (一)描述人物背景针砭时弊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方鸿渐的留学背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国文是国货土产,需要外国招牌才能维持其地位”,“就连方鸿渐这个学国文的人竟然也去国外留学”。然后对他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也做了叙述:“在国外呆了四年,换了三所大学”,“随便地听几门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结果在临近毕业时无法向家里交差,就“在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学期,从一个爱尔兰的骗子手中买一张假的博士文凭回国”。然后作者又别出心裁地安排了另一个情节,方鸿渐的丈人得知其将要回国,在《沪报》上刊登大幅广告,其中极尽吹捧之能事。报社的两位记者还特地来迎接这位著名归国学者并且拍了照,县中的校长又邀请方鸿渐为学生做演讲。方鸿渐在回国后遇到的各种礼遇和他在国外游手好闲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出国留学热以及留学生在国外不学无术的生活进行了无情地嘲讽。就像作者在书中描述的:“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国留学和前清科举功名一样”,当时中国各个阶层都热衷出国留学,但是完全不顾留学的成效和收获,展示了当时知识分子虚伪和崇洋媚外的一面。
  (二)描绘人物外貌展示人物性格
  作者在小说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时,抓住人物主要外貌特征,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的运用,诙谐幽默地暗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小说中很多人物的形象都带有特殊的作用。比如作者在描写陆子潇时写道:“头发又油又光,深恐为帽子埋没”,“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来笔直向下的趋势,被人迎面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只能向两旁横溢。”这几句简单的描写,抓住了陆子潇头发和鼻子的特点,并且用比喻和联想的手法加以夸张,把原来静止的五官表现得生动而立体,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立场鲜明地讽刺了陆子潇这个外貌和心灵都很丑陋的文人。
  又比如作者对汪处厚形象的描写,“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胡子都生的不像样,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能飘然而袅”,“于是剃去两缕,只剩下中间一搓”。作者用惟妙惟肖的描述,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滑稽迂腐的人物形象,这样戏谑的描写主要讽刺了汪处厚的狡诈与虚伪,同时写出他利欲熏心的特点。
  二、语言表达的讽刺效果
  (一)混用语言感情色彩明褒实贬
  在《围城》中,作者多次打破语言的一般作用和感情色彩,形成用词和语境之间的矛盾感,以此来表达作者对事物嘲讽的态度。比如小说中写一群中国留学生在船上打牌:“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流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而且可以适应世界潮流”。打麻将本来是一种休闲消遣的游戏,但是作者卻用“国技”来描述,并且用“流行”“世界潮流”这样的褒义词来修饰,看似褒义,实是贬义。立场鲜明地讽刺了当时中国留学生口头上爱国,声称去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实际上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生活作风。作者就是用这种看似不协调的语言修辞,轻松诙谐的行文,把辛辣的讽刺暗含在幽默的叙述中。
  (二)使用谐音达到讽刺效果


  作者在人物名字的选择上,多次使用谐音的手法,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比如李梅婷教授向来自命不凡,将其名片上的名字翻译成professor May Din Lea,名字的三个单词的意思实际上是五月、吵闹、草地。另外,作者还借用赵辛楣的思想,“赵辛楣狠命用牙齿咬着嘴唇,因为她想着mating和梅婷也是同音,因而更有作用”,把梅婷联想为英文单词mating,该单词实际是交配的意思,暗示了李梅婷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让读者会心一笑,起到了特别的讽刺效果。
  (三)极具幽默感的反讽语言
  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反讽语言,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讽刺风格。比如在描述鲍小姐在船上卖弄风骚时写道:“那些男学生背着鲍小姐管她叫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铺才会把许多颜色的肉公开来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真理是赤裸裸的”,而鲍小姐又不是真的赤裸裸了,所以又改为“局部真理”。这些都是经典的《围城》式的反讽,其中包含着尖锐的讽刺意味。真理本是严肃认真的,而在这里作者却用来和风骚的女性联系在一起,产生了特有的喜剧效果,也能让读者领会到作者对该现象的讽刺和戏谑。
  三、比喻手法的讽刺特点
  (一)新颖离奇让人眼前一亮
  钱钟书先生善用比喻,在《围城》中大量使用了各种新颖离奇的比喻,经常把两种差别很大,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看了不禁让人拍案叫绝。比如在描写方鸿渐临近毕业时,受到家庭的压力让他意识到毕业文凭的重要性,“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这里作者把文凭比作是夏娃亚当下身的树叶,讽刺了方鸿渐不学无术、一事无成的留学经历,同时也对当时社会只看重文凭不看重真才实学的风气进行了深刻地批判。
  比如在方鸿渐回到家乡以后,县中学的校长邀请他给学生做演讲,在演讲中大谈中国社会中的鸦片和梅毒,使得做记录的女生只能“涨红着脸停笔不写”,仿佛“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了贞操”,这里作者把听到污秽的言语比作失了贞操,将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联系到了一起,产生强烈的反差,增强了讽刺的意味。正如钱钟书自己所说“比喻包含两个相反相成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之间不同之处越多,则相同之处就越有烘托,分的越开则合的越出意外,比喻就越新奇,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摘要】舞蹈,作为艺术之一,它是以人的身体为载体,通过动作、姿态、连接、流动起来的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舞蹈,是属于物质的运动。舞蹈艺术最主要的特征是它的直观动态性,舞蹈的美是肢体艺术的美,舞蹈形象的存在方式和展示方式由此就决定着它的欣赏方式——视知觉鉴赏。编导通过掌握视知觉在舞蹈艺术中的一些原理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舞蹈作品的质量,更能提高舞蹈的表现力,使审美主體的审美体验发挥到极致!  【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服装服饰是生活的重要物质资料,由于它不可缺少的实用价值和日益增长的欣赏价值,使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人们一般都把风格不同的民族服饰看做是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发现各个地区民族服饰就是迈出了保护传承发展它们的第一步  【关键词】探访;侗戏之乡;艺术原生  茅贡乡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西部41公里,西连九潮、榕江县裁麻乡,南接口江乡,北接榕江县寨蒿乡,地处珠江水系的亚热带。面积达172平
期刊
【摘要】石材的魅力,是个历史久远的话题,不妨说人类从诞生之始至今从未离开它的魅惑。不过这里并不论及那些惹人痴迷、美化环境的怪异之石,也不论及那些诱人钟爱玩赏、佩饰的珍奇之石,而是要谈论那些一直引起雕刻家敏感、敬畏、景仰、崇拜的具有超自然威力的岩石(花岗石、玄武石、大理石及石灰石)。看看这些石材曾在雕刻艺术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雕刻家在完成自身审美理想的追求中,如何使这些石材焕发出艺术的光彩.  【
期刊
【摘要】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成功借鉴和巧妙运用动静结合传统艺术表现策略,对电影镜头精心剪辑,或以动衬静,或以静寓动,使得画面动静结合,对比鲜明,二者交相辉映,和谐统一。而编导在电影的情节结构上也是匠心独运,或急或徐,或卷或舒,开合自如,张弛有度。电影艺术工作者以锐意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既使动静结合的传统艺术表现策略通过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得到传承和弘扬,也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策略,深化了电影的思想内涵,
期刊
【摘要】《野草》的主体写作内容是鲁迅自1924年到1926年间在《语丝》杂志上发表23篇散文诗所结成的集子。《野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极高的。鲁迅不仅通过《呐喊》《彷徨》宣告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通过《野草》宣告现代散文诗的诞生。这本散文集不仅仅是开山这作,更拓宽了中国散文写作的新土壤。鲁迅研究的权威学者孙玉石曾这样评价道:“《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园地中一丛凄艳的奇葩!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瑰丽多姿
期刊
【摘要】在长期的教育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一个群体——单亲家庭子女,他们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往往心灵受到了创伤。因此,如何通过教育调适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就成为了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重要理由。笔者经过认真调查,深入分析,着重就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艺术与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单亲家庭;存在理由;教育艺术;教育策略  由于部分家庭教育不当,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单亲家庭子女现象
期刊
【摘要】古希腊悲剧题材大多一悲到底,悲的彻底,很少有喜剧因素植入其中;中国古典早期悲剧大多以大团圆方式结局,悲的不彻底,除结尾外故事中也鲜见喜剧因素。莎士比亚大胆将喜剧因素植入悲剧题材,创造出令人称快的悲剧艺术;中国从封建末期的讽刺小说开始,也随处可见悲中带喜、悲喜交融的悲剧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以喜剧方式处理悲剧题材是符合艺术辩证法的,这可以从作品本身、作家层面、读者角度和审美世界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其
期刊
【摘要】微电影将广告理念自然、流畅地深入电影每一情节,通过电影情节与广告理念的相互融会贯通,深入电影主题,其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广告,而是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出现,在观众接受文化消费的同时,更能主动接受广告信息,这正是微电影广告的艺术所在。  【关键词】微电影;艺术性;广告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常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信息,于是,在等人、等车、
期刊
【摘要】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集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相互支持和内在统一的学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艺术谈了自己的感悟。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 艺术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艺术表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而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长沙窑是唐、五代时期的釉下彩窑,也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它主要生产壶、碗、罐、瓶、灯与烛台、玩具等生活陶瓷器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唐代长沙窑最大的艺术成就是陶瓷装饰,文章立足于陶瓷装饰艺,对长沙窑在陶瓷装饰上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上进行了论述,突显了长沙窑陶瓷装饰艺术的特色。  【关键词】长沙窑;陶瓷;装饰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它是唐、五代时期的釉下彩窑,也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主要生产壶、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