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域人到区域人假设的提出

来源 :旅游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hou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尝试从地方感研究中梳理出隐含的“地域人”假设,并在旅游移动视角下重新思考提出“区域人”的假设。通过文献梳理,从地方感与“家”的概念、地方依恋与空间邻近以及地方认同与社会建构3个方面梳理了地方感研究中隐含的“地域人”假设;在旅游移动范式的视角下重新思考移动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探讨旅游移动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差异”,从而提出“区域人”的假设。进而从去地域化(现代性下的时空压缩)和再地域化(空间结构不断重构)两个方面讨论从地域人到区域人假设的变化,以期为更好地解释现代社会大众旅游时代中大规模旅游移动社会现象和规律、个体旅游移动时空策略和行为模式差异等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地方感;移动性;地域人;区域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19)06-0028-09
  Doi: 10.19765/j.cnkl.1002-5006.2019.06.008
  引 言
  流动性是现代性的标志,火车作为19世纪新型机械化移动工具,使流动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火车意象贯穿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美国小说,这一时期的美国小说全面考察了火车流动性的多个维度,展现了现代性的多重影响,刘英系统分析了美国小说中的火车与时空重构。文化历史学家Schivelbusch的《铁路旅行:19世纪时间和空间的工业化》指出“19世纪最富戏剧性的现代性标志非铁路莫属”。Gordon的《通往联邦:火车如何改变了美国生活》,论述了铁路建设对美国三大地理运动的贡献:西进运动、国家统一和城市化。Giddens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曾论述道:“尽管在前现代时期,迁移、游牧和长距离奔波已经是平常的事情,但同现代交通工具所提供的密集的流动性比较起来,前现代的绝大多数人口则处在相对凝固和隔绝的状态”。文化地理学家Urry在其著作《流动性》(Mobilities)中明确指出“火车使大批量人口依靠机械化工具高速移动,是一种巨大创新,火车因此成为现代性的标志”。
  全球流动在近一个世纪大大增强,成为贯穿当代社会现实的新的时代精神。资本、物体、人和信息与日俱增的移动特性正在将一个“社会性的社会”建构成“流动性的社会”。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流动转向”反思以往恒定性的研究范式,不再将世界看作由粘滞的空间中所固化的物品组织而成,而认为社会由流动所构成,将流动看作世界运转的方式;社会学从关注人口流动和纵向社会流动到讨论社会流动与地理流动的关系;人类学从特定社会范畴中的文化变迁与认同到研究群体流动中和流动后的主客互动等,不同学科都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对流动现象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丰富的解释性结论,其中对地理流动的关注是各学科视角的汇聚点。地理学从关注空间的横向扩展和动态演
  化,到从时空间结构改变的视角探讨空间流动及其对个体或者社会产生的意义,始终探讨“人”与“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以流动性为特征的现代性背景之下,在流动性语境之下,许多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应当被重新思考。受到流动性的深刻影响,“地方”不再是内生的、僵化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关系化的;流动深刻影响着社会角色的分配和身份认同的展演,流动作为资源和权利使得流动实践成为身份的一种表征,界定了主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流动性使社群与个体的身份认同更加多样化、更具弹性。本文秉承人本主义关注流动性大背景下的个体的人,尝试从地方感理论人手,从“人”与“地方”的关系的角度探讨流动中的抽象“人”的理论假设,尝试提出“地域人”和“区域人”的概念模型,为更好地解释现代社会大众旅游时代大规模旅游移动社会现象和规律、个体旅游移动时空策略和行为模式差异等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1 地方感研究中隐含的“地域人”假設
  1.1 地方感与“家”的概念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人文地理学在反思计量主义研究倾向的基础上,对于“地方”概念的认识不断得以深化。在现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尤其是后现代空间理论的语境下,断裂与差异成为建构世界的基本方式。地方被定义为自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个人与社会群体的文化身份建构是基于地方的一般实践与意义之上的;对于文化身份的想象,即是对地方的想象。海德格尔认为,地方是自我存在的隐喻,而自我的建构则是建立在一种“无距离”(distanceless)状态上的。自我存在的形成,依赖于内生的、剥离了流动性与距离体验的地方,其中自我的地方体验是文化身份与认同形成的关键环节。
  20世纪70年代,以段义孚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地理学者重新将“地方”引入人文地理学研究,此后地方感(sense of place)始终是人文地理学地方研究的中心话题之一。按照段义孚的定义,地方感是一种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普遍的情感联系。从产生的过程看,地方感是人与地方不断互动的产物,是人以地方为媒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经由这种体验,地方成为了自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不能脱离人而存在。段义孚将广义的地方感分为根植性(rootedness)与地方感(sense ofplace)两个维度,其中根植性体现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情感依附与满足;而地方感表现的则是社会层面上身份建构与认同的形成。地方感是人在特殊自然环境中的经历,当人进入某个环境后,会对环境产生感知和行为反应,这种反应既包括有意识反应,也包括无意识反应。Soini等指出,地方感与地方体验紧密相关,通过对一个地方的关注和情感投入而获得,有一个从过去(记忆)到未来(梦想、希望、忧虑)的历时跨度。独立于人类感知的物质环境、离家距离、居住时间长短、个人性别、相关活动和生命历程被认为会产生地方感。
  对于能够使人产生强烈的感情体验的地方,人们往往有强烈的依恋感,而这种情感上的依恋又逐渐成为了“家”这一概念形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元素。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地方暗示的是一种“家”的存在,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与重大的成就积累与沉淀,且能够给予人稳定的安全感与归属感。Brown等在家和社区,邻里两个层面所做的研究发现,居民对家的依恋程度要大于对社区或邻居的依恋。Hidalgo等在家、邻里和城市3个尺度上对地方依恋和物理社交维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人对于居所周围环境的依恋程度最强,对于居住的城市次之,而对于社区或邻里的依恋则相对较弱。   地方感概念中隐含的“家”的概念是“地域人”假设的起点和空间归属。概括地说,“地域人”对世界的认知是“我有家/家乡”。
  1.2 地方依恋与空间邻近
  地方依恋最初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描述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连结的一个概念。在形成“地方”和“家”等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地方依恋”明确表达了人对地方的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行为偏好。地方依恋,指人与特定地方之间建立起的情感联系,以表达人们倾向于留在这个地方,并感到舒适和安全的心理状态。
  地方依恋的特征基本包括个人对于其居住的环境或其他地方的一种认知或感情上的联系,或是一种在情感上融入地方的感觉;而在空间上,则希望与情感依恋的地方保持邻近的距离。通常说来,人最容易与自身居住的环境,如居所或社区产生依恋的情感,但对于特殊的地方,例如旅游景点、游憩的目的地、宗教的神圣空间等,也会产生依恋。地方依恋的概念中隐含了“地域人”假设的“空间”行为策略,即倾向于邻近建立了情感联系或者
  产生了依恋/依赖的“地方”。概括地说,“地域人”的空间行为策略是“我爱我的家/家乡,并且我愿意待在我的家/家乡”。
  1.3 地方认同与社会建构
  1983年,Proshansky等将认同概念引入环境心理学,认为与社会认同的概念相对,地方认同可延伸至客体和事物与空间和地方,它所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与地方互动从而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个社会化过程包含了情感、感知与认知等多方面的复杂过程;个人与群体通过这个社会化过程将自身定义为某个特定地方的一份子,通过“地方”来构建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与角色。在这个社会化过程中,“地方”不再仅仅是人类活动发生的物理背景,而成为了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地方认同的概念将空间行为层面的情感依恋延伸至社会层面的角色建构,隐含了“地域人”假设中基于“地方”的身份认同。概括地说,“地域人”通常用“地名+人”来做自我介绍,将“地方”作为自己最重要最鲜明的标签,就是“我是料人”。在建构起基于“地方”认同的自我身份认同之后,进而会形成基于“地方”认同的社会建构,比如“老乡”社会网络、地域标签和地域歧视等。
  1.4 隐含的“地域人”假设
  不论是否有清晰的认识,秉承“地域人”假设的相关研究在运用地方感概念和理论时,通常会以“惯常居住环境”来将“家”与其他地方分开,或者会将研究对象中的人以“本地人”与“外地人”来分开。比如,Hernandez等以出生地和居住时间来区分本地人与外地人,经比较研究发现,本地人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上没有差异,而外地人则是先有地方依恋,再进一步发展为地方认同。在旅游情境中,关于旅游的基本定义均采用以“家/家乡”为起止点的环形移动轨迹来描述。比如,MacCannell明确指出“旅游是一个环形运动,终点与起点相同,都是‘家”;比如,Urry更加强调“短暂停留后明确的回家意向”,仍然将旅游定义为“惯常居住环境之外的短暂停留”;再如,Cohen关于旅游者的定义也包含了对运动轨迹的标准,认为旅游是“暂时性的、主动的、环形的活动”。世界旅游组织以及各国关于旅游的技术性定义也延续了“家一离开”的思路,并且清晰地定义了离家的“距离”和停留在外的“时间”,世界旅游组织在官方文件中曾明确将“惯常居住环境”的概念作为旅游系统构建毋庸置疑的重要基础。
  综上,从理解“人”的角度出发,通过重新梳理地方感的相关核心概念以及相关旅游研究,隐含的“地域人”假设逐渐清晰起来。具体来说:
  地域人(Local Man,LM)有“家/家乡”的概念;
  地域人空间行为策略倾向于临近情感依恋的地方,比如“家/家乡”;
  地域人身份认同建立在地方认同基础上,是“地名+”形式的“**人”。
  采用时间地理学生命路径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可以将“地域人”的生命路径用图1来抽象地表达。即,纵轴为以生命历程为起止的时间维度,横轴为空间维度;典型“地域人”的一生通常以出生地为惯常居住环境,生命中大部分时间的活动发生在“家/家乡”的空间范围内,偶尔有离开“家/家乡”的活动,活动完成后随即返回,并在“家/家乡”终老此生。
  2 旅游移动视角下的“区域人”假设
  2.1 旅游移动范式的出现
  代表美国地理学最高研究水平的旗舰期刊《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会刊》(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ofAmerican Geographers,AAG)2016年的开年特辑就是以mobility为主题的专刊,刊登了从2013年AAG大会征集的230篇论文摘要中挑选的28篇论文,覆盖了有关移动性的理论、方法论和经验研究。这些都表明了移动性已经和空间、地点、网络、尺度等一起,归入核心地理概念之中。据2018年9月9日首届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会议上,世界旅游联盟携手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旅游促进减贫:全球进程与时代诉求》全球旅游减贫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游客总数达到12
  亿,比上年增长7%;国际旅游收入1.3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连续8年实现正增长;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约119亿,全球旅游总收入超过5万亿美元,相比2016年分别增长6.8%和4.3%。對于群体的人类来讲,旅游移动涉及的人群规模巨大而且在逐年增长。旅游移动性研究肇始于Urry,他在《社会之上的社会学》第三章中以“旅行”(travellings)为名,从身体移动(旅游者借助步行、汽车、火车和飞机等旅行方式的实体移动)、物品移动(旅行中的商品等移动)、想象性旅行(借助电视机和收音机节目的假想旅行)和虚拟旅行(在数字化信息和电子技术模拟出的虚拟空间、给予多感官以仿真效果的旅行)4个方面,阐述了移动的社会空间实践,指出旅行的移动性是社会不平等的空间化反映,体现了权力/知识的新配置格局。与流动性相关的研究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因为旅游研究通常被视为社会学领域的边缘学科,而“移动范式”使得我们可以将旅游置于流动的现代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核心位置上。来自旅游社会实践的支持和来自学术界主动的推动,“旅游移动范式”被提出并开始得到广泛认可。   当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从边缘回归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核心之时,传统的旅游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却开始受到挑战和质疑,面对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史诗般的旅游移动现象解释力不足。比如,越来越多旅游者的移动轨迹上拥有多个“家”,面对多个“家”的旅游者如何定义他的“惯常居住环境”?人们的地理流动,就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流出地和流人地的收入水平的差价,而且同时是一种以地方为中介的社会流动。正如社会学大师韦伯所说的,较高的阶层相比较低的阶层,具有更多的生活机遇(life chances);处于地方分层体系中较高层次的地方,相比处于较低层次的地方,具有更多的生活机遇。因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差异,从某个角度看,乃是机会概率(生活机遇)的差异,而机会概率的差异,源于资源聚集度的差异;人们从一个较低层次的地方来到较高层次的地方,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活机遇。生活方式型旅游者和生活方式型旅游业主已经成为旅游学者关注的研究对象。
  2.2 旅游移动带来的差异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Bauman在论述“流动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时有一段经典论述,他指出“现代生活和现代背景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这一突出特点也许是——差异产生差异( differencemakes difference);也许是它们的所有其他的特性都源于它的关键特性,这一关键特性就是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变动关系;当时间和空间从生活实践中分离出来,当它们彼此分离,并且易于从理论上来解释为个别的、相互独立的行为类型和策略类型时,现代性就出现了。而更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是以上“差异”只是起点,“差异产生差异”会使得“流动性与现代性”之间互为因果形成循环往复的持续影响,理解这个过程和规律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旅游移动”带给个体人和人类社会的意义。
  比如,改编自英国作家Alex Garland小说的电影《海滩》(The Beach)讲述了一群来自欧美的白人旅行者在一个隐蔽的泰国海滩建立起一个远离现代化的、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对地方性的想象和践行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白人旅行者的话语里,处于第三世界、经济欠发达的泰国是逃离压抑的现代化与城市文明的最佳选择——泰国的海滩,不仅远离西方文明所代表的腐化与堕落,同时也承载了非标准化、非程式化的生活轨迹,以及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旅行者社区,生活的目的并非现代性语境下的财富积累与社会进步,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更加的坦诚与纯真。再如,不论拉萨的“藏漂”群体在现代性语境下如何实现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建构,这个过程必然始于一次赴西藏拉萨的旅游。对于旅游者个体而言,“旅游移动”体验带来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方面的变化和差异,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而在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方面产生的差异,为“区域人”假设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
  2.3 “区域人”假设的提出
  Giddens以表征现代主体脱离空间束缚获得流动自由的术语——脱域性( disembelling)作为现代性的标志。综上,从旅游移动的视角重新理解“人”,前文通过重新梳理地方感的相关核心概念提出的“地域人”假设受到了挑战,相对应地本文同时提出“区域人”的假设。具体来说:
  地域人有“家/家乡”的概念,而区域人( Regional
  Man,RM)有多个住所,淡化甚至完全失去“家/家乡”的概念;
  地域人空间行为策略倾向于临近情感依恋的地方(比如“家/家乡”),而区域人由于情感依恋的地方数量增多从而降低了对某个地方的情感依恋程度,在空间行为策略上倾向于无差别对待不同的地方;
  地域人身份认同建立在地方认同基础上(成为“地名+”形式的“**人”),而区域人的身份认同建立在对多个地方认同的基础上,最终可以脱离地方认同而独立存在。
  采用时间地理学生命路径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可以将“过渡型地域人”和“区域人”的生命路径分别用图2和图3来抽象地表达。如图2所示,“过渡型地域人”拥有了“家/家乡”以外的“第二住所”,生命中大多数时间的活动发生在“家/家乡”和“第二住所”的空间范围内,存在多次离开“家/家乡”和“第二住所”的活动,活动完成后随即返回“家/家乡”和“第二住所”,并在“家/家乡”终老此生。图3表达了典型的“区域人”的生命路径,区域人在出生地之外有多个占用生命时间较多的“地方”,很难识别出哪里是“家/家乡”,“区域人”的生命时间在“移动”中分配在多个“地方”和“路上”。
  3 讨论:从LM到RM地方感的重构
  当再次回到旅游情境中时,从地域人假设转换到区域人假设时,旅游活动主体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时空策略和行为规律均发生了质的变化,旅游系统的变化是必然的也是可解释的。本文尝试在提出两个抽象人假设的基础上,对旅游系统的变化从“家”这个惯常环境的空间尺度变化开始探索,进而延伸至日常生活的边界以及“推拉”理论中主客体两端的变化。
  3.1 去地域化:现代性下的时空压缩
  2000年,同為当代英国社会学扛鼎之人的Bauman和Urry分别出版了《流动的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和《社会之上的社会学:21世纪的移动性》(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 Mobilities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在Bauman把“流动的现代性”作为当今西方发达社会本质特征的一个诊断性结论时,他也分析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时空压缩。前现代是空间的历史,这一时期的权威通过人为地制造空间距离来实现,对他者的征服和控制是通过对空间的征服和控制达成的。而在流动性的状况下,时间和空间不再合二为一,而是时空分离,空间被时间所控制,权力以电子信号的速度进行运动,以致于空间被挤压得可以忽略不计。这一观点与大卫·哈维提出的“以时间消灭空间”殊途同归。   “家/家乡”作为惯常环境,是“地域人”假设下旅游活动的起点,其空间尺度虽然因个体差异存在争论,但是基本在家、社区、生活圈的空间范围内。然而,随着以现代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等)和交通网络的构建以及人类整体流动性的提升,个体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呈现“去地域化”的倾向,表现为转而认同“区域人”假设,随着“家/家乡”以及“惯常居住”空间边界的模糊甚至最终消解,惯常环境的概念不仅会出现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空间数量上的变化,甚至会出现“有或无”的变化。在旅游移动视角下的现代生活,单次旅游出行的起点和终点是可以识别的,但是随着多住所的出现和时空选择和分配策略的变化,传统意义上“家”的实体空间将越来越难以识别和界定乃至消失。“地方感”从“地域
  人”到“区域人”转化的过程发生在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之下,而现代性的特点就是以时间(液体)去溶解空间(固形物)。正如Marshall Berman的著作《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All That is Solid Meltsinto Air)的标题句所说,现代性中一切传统、宗教、终极价值等坚固的东西都将不复存在。
  3.2 再地域化:空间结构不断重构
  在“地域人”假设下“日常生活”与“旅游生活”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隔离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生活。“日常生活”发生在惯常环境的空间中,“旅游生活”发生在旅游空间中;“日常生活”发生在几乎“每天”的时间中,“旅游生活”间歇性地偶尔发生在“每天”的缝隙中;“日常生活”的活动是例行的(包括吃饭、睡觉、工作、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以及休闲活动等),“旅游生活”是神圣的仪式或者至少是不平凡且有特殊意义的。总之,“日常生活”与“旅游生活”的边界是清晰的。而在“区域人”假设下,吃饭、睡觉、工作、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以及休闲活动等这些人生例行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在“旅游移动”的目的地,都可能成为“旅游生活”的主要内容。由此,“日常生活”与“旅游生活”的时间、空间和活动类型边界都将模糊化乃至消失。随着“生活方式型”旅游者的比例越来越高,旅游移动将成为“区域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人的空间流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传统的相对固定的人对地方的认同、建构、依恋关系也在不断被创造、调整和转型,这种动态变化使得扩张的流动性成为可能,因此,流动性和现代性导致了两种辩证关系,即现代性下的时空压缩趋势(去地域化)和固定的空间结构不断被创造与调整的趋势(再地域化)。
  本地社会通过对于原有地方意义的再生产,力图在一个“时空压缩”的“超空间”时代,保存其自身基于地方意义的文化身份与社会意义。与大卫·哈维的观点一致,“再地域化”的“区域人”更加符合列斐伏尔的批判性社会理论,从广泛的社会关系建构的角度来理解地方感的重新建构。地方差异的产生是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不均衡发展”(unevendevelopment)产生的;在资本流动与运作的过程中,不同的地方对于资本力量的响应不同,因而不断地催生出新的空间秩序与社会关系。“再地域化”的“区域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对于跨越空间与地方边界的资本过程的理解之上。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Massey提出了一种对地方的新的认知方式“全球的地方感”,为认识和理解“再地域化”的过程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视角。Massey的全球地方感将地方视作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以及具有丰富内部差异与社会关系的实体。“地方”在空间上有着多样化的尺度,某个房间、家、社区、城市,乃至区域与国家都可以成为地方感所依附的空间单元。具体来说,“藏漂”群体所代表的并非是对现代性的抛弃,“藏漂”迁居拉萨这个事实本身便体现了现代化与技术发展带来的经济自由、个性自由与流动性。换言之,在现代性的背景之下,随着流动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区域人”实质上是将“地方认同”转化为了空间范围更大的“区域认同”。
  4 结论与展望
  4.1 理论贡献
  “经济人”假设反映了人利己理性的一面,是对现实人的高度抽象简化。这种抽象简化使它不断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激烈反对或批评;可是“经济人”假设仍成为当今经济学家最广泛接受的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现代经济分析从根本上讲是最优化分析,最优化分析的合理性依据正是“经济人”,因此若没有“经济人”假设,就没有现代经济理论。由于经济资源稀缺,利己性是决定人的经济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经济人”假设反映了这一事实,所以能对经济现象做出较好的解释,而“所有其他替代物都比它差”。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经济人”假设,才使得经济学家有限的理性在面对层出不穷、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时能保持较敏锐的洞察力,抓住现象的本质要素,使得经济学能有较统一稳定的分析方法与框架,从而超越了以往只能是对转瞬即逝的经济现象做历史描述和就事论事地发表经验性观点与意见的发展状态,能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具有超越时空的理论效力和工具性价值的学科。
  那么旅游地理学以旅游情境下“人一地”关系为核心命题的研究,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学科关于“人”的研究理解和抽象假设呢?事实上,旅游地理学虽然尚未明确提出本学科关于人的假设,但是在该领域不断积累的关于旅游者的研究成果中隐含的“抽象人”越来越清晰。本文尝试从地方感研究经典文献中梳理了隐含的“地域人”假设,并在旅游移动视角下重新思考个体的人对于“地方”的认知、情感和空间策略,从而提出了“区域人”的假设。“地域人”和“区域人”这一对抽象的旅游地理人的假设
  的提出,为旅游移动研究范式提供了移动主体“旅游者”的基础概念模型和基本假设,丰富了地方感理論在流动性和现代性语境下的个体视角。
  个案研究、实证研究等能够精确地描述旅游移动现象,但是对于解释和预测旅游需求和旅游行为偏好等问题的解决就显得较为乏力。具体来说,现实中的“旅游者”是混杂了符合“地域人”和“区域人”不同假设的人群,在对“地方”的认识、情感联系和空间行为策略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而随着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地域人”还存在向“区域人”转化的可能性。不加区分地将“旅游者”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其行为规律,分析其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其研究结论对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和对未来的预测能力都缺乏可信度。本文提出的“地域人”和“区域人”这对抽象人的假设,虽然仍有不断完善和修正的空间,但却能够为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更好地解释现代社会大众旅游时代中大规模旅游移动社会现象和规律、个体旅游移动时空策略和行为模式差异等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4.2 研究展望
  本文是在流動性实践与研究的背景下的理论思考,且尚处于理论探索的起步阶段。未来研究,从理论研究层面来说,有待于通过更加系统的文献梳理,丰富“地域人”和“区域人”假设的维度,构建更加完整的理论模型;从实证研究层面来说,有待于通过量表设计实现对具体人符合何种假设的判别,并通过实证定量分析揭示“地域人”与“区域人”时空行为策略的差异。
  Hypothesis from Local Man to Regional Man
  ——Rethinking about the Sense of Pl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Mobility
  HUANG Xiaoting, ZHANG Linlin, MAN Maolan
  (School of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implicit hypothesis of Local Man from the study of thesense of place, and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of Regional Man by rethinking about the concept ofsense of pl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mobility . The implicit hypothesis of Local Man is sortout from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ense of place and the concept of Home, place attachment and spatialapproaching, place identity and social constru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mobility,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mobility and modernity is reconsidered, the difference of tourism mobility and thedifference from the difference of tourism mobility is discussed, and then the hypothesis of RegionalMan is put forward. In a word, firstly, Local Man has the concept of "home/home" while Regional Manhas multiple residences, which dilutes or even completely loses the concept of "home/home". Second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behavior strategy Local Man tends to be close to the place of emotionalattachment (such as "home/home"), while Regional Man tends to treat different places indiscriminately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laces of emotional attachment, which reduces the degree ofemotional attachment to one special place.Thirdly, Local Man' s identity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localidentity, while Regional Man's identity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multi-local identity, and can eventuallyexist independently of local identity. Changes on spatial scale of habitual residence environment,boundary of daily life, weakening of the push power of tourism motivation, and weakening of the pullpower of destination system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hypothesis of Regional Man. This paper putforward hypothesis of Local Man and Regional Man to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o get betterunderstanding of mass tourism in modern society, social phenomenon and pattems of mass tourismmobility, individual spatial- temporal strategy of tourism movement and difference of individualbehaviour patterns.
  Keywords: sense of place; mobility; Local Man; Regional Man
其他文献
[摘 要]自Airbnb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它已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分享经济的标杆,并且以Airbnb模式为先导的在线民宿短租市场也显著地影响着民众的旅行及住宿方式。文章利用爬虫技术从Airbnb App上获得中国36个城市的51874个房源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9类共27个细分变量对房源价格的影响,来确定影响Airbnb房源价格的关键因素。OLS和分位数回归所得的结果表
期刊
[摘 要]农村地区土地流转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究竟是如何进行决策行为的研究尚未获得重视。通过对中山市新伦村的田野考察,发现村民在景区土地续约中的决策行为经历了识别问题、确定目标、信息获取、方案设计到方案选择的过程,但受到外部政策和制度、微观环境中的社会关系、集体行为方式以及个体认知能力的约束,在信息收集中表现出可得性偏向下的认知偏差,在方案设计中依赖启发式推理下的直觉判断,在方
期刊
[摘 要]基于效果阶层模型,构建了包括自我参照价值、群体参照价值、休闲参照价值、社区归属感、居民满意度和居民参与意愿6个概念的理论模型,以浙江莫干山镇为研究场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影响居民参与旅游风情小镇建设意愿的因素和路径。研究发现:(1)居民参与旅游风情小镇建设意愿受居民满意度的显著正向影响,而满意度受社区归属感的显著正向影响。自我参照价值和群体参照价值都对居民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有显著正向
期刊
主持人:宋子千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冬奥会既是一项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一项对旅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大型节事活动。在本届冬奥会申办之初,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后来又多次强调,要通过北京冬奥会把我国冬季冰雪运动发展起来。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
期刊
[摘 要]作为土地增值收益再分配过程的土地收储,不断导致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识别居民对土地收储意愿态度特征及其作用机制,不但有助于乡村旅游开发土地收储的顺利进行,更对维持乡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河北W村为例,采用扎根理论对非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的536条数据资料进行层级编码分析,探析乡村旅游开发土地收储阶段居民征地意愿及其特征。研究发现,居民在土地收储阶段的意愿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从身体角度切入旅游体验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旅游体验过程中旅游者的身体作用受到更多的关注。旅游体验作为身心一体的在场化存在,身体和情感的交互过程对于理解旅游体验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整理旅游学科身体、情感研究成果和基础学科身心关系的基础上,从旅游者身心交互的视角分析旅游体验过程。选择身体反应与情感体验都非常强烈的西藏大北线旅游者的游记,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编码分析,发
期刊
[摘 要]旅游小企业接班机制研究关键在于识别影响子女接班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明晰各因素间的内部运行机理。文章以宏村24家已完成或正经历代际传承的旅游小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原始资料,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子女接班行为的重要因素,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旅游小企业子女接班行为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旅游小企业接班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接班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维度。接班态度、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空间作为研究切口和分析范式,通过对博客文本的质性分析,揭示中国大陆民宿空间的地方表征与建构规律,并尝试对这一当代社会空间文化进行了反思与批判。研究显示,民宿空间的地方是一种多维结构性和社会建构性的人地关系,功能-景观-文化的蒙太奇的物质空间、主人生产与客人生活的空间日常、符号叙事与家的图景的空间知识、情感部落与网络嵌入的主体关系以及亲历性与异托邦的主体空间,凸显现代性功用主义与后
期刊
[摘 要]主流经济学的消费理论认为收入决定消费,因此收入是影响旅游消费决策的重要研究变量,但先行研究一直存在广泛争论,且较少进行跨期研究,特别是预期收入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更为稀少。文章主要目的是研究预期收入对个体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作用机制,引入行为经济学的体验效用理论,构建旅游者跨期效用函数模型,检验和比较分析了当期收入和预期收入对个体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力度。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当期收入对
期刊
[摘 要]分析节假日旅游流的时空分异特征有助于获取节假日旅游流的空间行为模式,并为节假日旅游路线组织、旅游应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以云南省为案例,选择昆明一大理一丽江一香格里拉、昆明一西双版纳、昆明一石林一弥勒一泸西、昆明一建水一元阳4条旅游运输通道,从时空二元视角获取云南省自驾车和团队旅游流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1)在7个节假日,昆明一大理一丽江一香格里拉、昆明一西双版纳两条长线运输通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