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课眼”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课眼”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中,逐渐成为学者和教师关注的热点。学者们普遍认为,“课眼”是一节课的精要所在,既是教学活动的“生长点”,也是破题开讲的“切入点”,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课眼”的作用就是通过历史课堂设计中最优化的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能力。
  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艺术构思,应该有这样一个点,所有光会集中到这一点上,或从这一点放射出去。“课眼”,就是这样的点,通过“课眼”,触摸历史的脉络,从而收到“一字穷理,定全课之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之经络”的艺术效果,真正打造精彩、高效的精品课堂。
  如在讲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时,我把教材内容设计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想入非非痴少年;第二部分,邀游学海剑出鞘;第三部分,心系和平传四海;第四部分,人去神留泽世界。这四部分是按照爱因斯坦一生的活动:少年时代、成就、维护和平、对人类的影响的时间顺序来排列,并分别用了一句话进行了总结,组成了一首诗。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出后,学生基本能从宏观上对这一课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从课堂结构的构建上而言,这首诗就是一个“课眼”。
  在第一部分爱因斯坦生平的介绍中,我罗列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些故事,并展示了他当时的老师对他的一些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如果你是爱因斯坦的老师,你会给他写出怎样的评语?”教室里很热闹,学生们各抒己见,尝试着从教师的角度给出评价。通过讨论,学生们发现爱因斯坦从小就具备了善于思考、勤学好问、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这些为他以后从事科学理论研究打下了基础。从理解爱因斯坦能取得重大成就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而言,这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优秀品质的方法就是一个“课眼”。
  在第二部分爱因斯坦成就的介绍中,我展示了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证书等有代表性的图片,提出:“假设你是纪念馆的一名导游,你如何就展示物品向游客介绍?”学生们经过分组讨论,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有的学生把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并补充了物理学科的一些知识,赢得了一阵阵掌声。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爱因斯坦的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历史的现实感,对爱因斯坦这一历史人物也就理解得更立体、更丰满。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这场讨论就是一个“课眼”。(第三部分略)
  在第四部分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爱因斯坦去世后的一组图片,包括爱因斯坦的遗嘱、人们自发组织追悼会的场景等,同时还播放葬礼上朗诵的歌德纪念席勒的那首诗:“我们全都获益匪浅,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广大人群,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旱,光华四射,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结合。”学生们受到很大感染。课堂出现了又一个高潮。在这基础上,经过学生回答和教师总结,概括出了对爱因斯坦一生的评价。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这首诗就是一个“课眼”。
  从这一课来看,“课眼”不论是一个巧妙的开头,还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不论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环节,还是课文的精彩片段;不论是掀起高潮的兴奋点,还是教材的重难点,都是教师对教材理解、认识的升华,是教师教学实践的艺术体现。“眼亮”方能“心明”,找准“课眼”,抓住“课眼”,才能使教师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审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案,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有效地组织历史课堂教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他们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理念中提出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目的。坚持主体性原则,即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与意识,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因此要把学生放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其去感悟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学生都具有相对独立选择的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人格,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知识。
  总之,教材不同,各课内容也迥异,但只要我们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牢记学生是一切教学的落脚点,真正做到“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潜心学习、多方观摩、努力实践,就一定能通过巧设“课眼”、去粗取精、化繁为简,打造出以少胜多、以巧取胜、事半功倍的精品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转向培育智慧的教育,而学校教育是以课堂为主要阵地的,因此构建智慧型课堂就成了智慧教育的必然选择。教师应该智慧地应用信息化手段,如微课、白板、翻转课堂等学习空间技术引导学生智慧地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带动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的探究和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以下我将就智慧课堂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发展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有些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教学手段落后,仍然用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打天下”。这种“满堂灌”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感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应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乐说善说,让课堂生机盎然,以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 词汇学习策略作为外语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掌握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词汇学习;建议  【作者简介】邱欢,如皋泗阳北京路实验学校。  词汇技能是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基础。词汇学习一直是英语学习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部分。学生们尽力去背诵英语单词,却往往进入一种奇怪的现象,即背诵—记忆—
【摘要】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将大学英语教师作为一个生态因子,结合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环境现状,提出构建最适合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发展的和谐的生态环境,以寻求个体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生态学;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 赵伟(1965-),女,辽宁鞍山人, 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和应用语言学。  
【摘要】为促使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适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化发展的能力,高中英语教学不能仅关注对学习者词汇、语法等语言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多元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下促进学生多元读写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多元读写能力;高中英语教学;多模态  【作者简介】沈灿,四川师范大学。  一、介绍  传统意义上的高中英语教学有诸多缺陷,例如:过度重视语法
Although Chinese culture is a complete unity, it shows great diversity in regional culture including languages because of its large population and numerous nationalities. In recent years, dialects, as
【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于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力军”是教师队伍,“主战场”是课程建设,“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本文探究了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语言文化类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让教师发挥“主力军”作用,既能让学生学习到西方文化精髓,还可以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在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
一、地理教学方式改革  1.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需要着重抓好岗前师资的培训工作,为地理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打下较为坚实的师资基础。  (2)成立相应的改革指导小组,进行指导督促,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3)构建配套的规章制度。相关部门应该在对地理教学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与地理新课程实施相关的师资培训、教材使用、校本教研、评估督导等规章制度。  (
【摘要】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慕课教学模式的运用,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活动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本文以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对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希望可以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慕课;高职英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马玉东,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甘肃省职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运用层层递进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取得进步。在课堂上使用层层递进法,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层层递进法;课堂效率;学生差异  【作者简介】王军武,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小学。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我们常把学生划分为三个部分: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常常在一节英语课上完后,我会发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刚刚好”,学困生“没吃到”的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