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说情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机械呆板,千篇一律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小说不少,有讲述身处困境中的人们相濡以沫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有遭遇战争痛苦的《一个人的遭遇》;有人物形象鲜明、文学地位非凡的《林黛玉进贾府》……然而,尽管文章涉及的主题不同、写作技巧不同,但老师处理小说的方法却出奇的一致:首先概括情节,其次分析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最后把握主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真正想要了解与感知的重点。在情节的处理时,老师永远都是让学生一步步地整理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导致在学生看来,小说就与理科解题一般,机械呆板,千篇一律。
2.注重答案的统一性,忽略自我解读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于教师之外的鲜活个体,教师不可以对学生随意支配,甚至任意捏塑,不可以随意强加给学生一些外在的知识,因为这样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对文本的自我解读。例如《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教师在处理文本时,一味地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教参中的介绍,将重点情节“熙凤出场”“宝黛初会”等重点情节源源不断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将文章分裂成一个个细节,取代了学生的阅读体悟。
二、解决小说情节教学问题的策略
1.变换视角,认识“小说”
“小说”在英文词典的解释是(1)虚构,讲故事;(2)想象的,虚构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构”。我国传统文论认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2.变换视角,理解“情节”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1)情节动人的生命在于“矛盾冲突”——心理距离的差异乃至扩大。
矛盾:对同一事物,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冲突:对对方的看法持反对意见,从而引发斗争。
区别:矛盾是只客观存在的一种状态,而冲突是因矛盾引发的,注重于斗争。
①人物关系亲疏与心理距离大小
举例:《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幻化成美丽村姑出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之间本来已经平衡的心理关系就失去平衡,他们对同一对象的感知、思维就要发生分化。
孙悟空:是一个邪恶的妖精;举棒就打;吃师傅;被赶走。
唐僧:是一个善良的姑娘;拦;施舍食物;唐僧开除孙悟空。
猪八戒:是一个颇具魅力的女性;护;对女性的爱好;挑拨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
沙僧:没有什么自己的感觉;
结论:潜在的心理错位并逐渐强化,矛盾演化为冲突,猪八戒、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才有了深度,他们的个性才有足够的反差。沙僧,由于没有任何心理距离,也就没有任何艺术生命。《西游记》中有那么多妖魔鬼怪,艺术生命力普遍不强,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有共同的动机:或千方百计吃唐僧肉,以求得长生不老;或企图与唐僧成其好事,只图鸳鸯不图妖,没有任何在感知上、情感上的距离。
②人物的禀赋和命运形成反差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是这样介绍老画家贝尔曼:“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迪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他老是说要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禀赋:天生的艺术气息。
命运:老是……老是……此外……却认为……
“老是”——强调了老画家贝尔曼与其“天生艺术气息”的禀赋上的相同;“始终没有动手”强化了“命运与禀赋”之间的反差;包含了作家甚至读者对其创作一幅杰作的期望,期望他能够画出一幅杰作……然而,这样一个有着天生艺术气息的老画家,这样一个暴躁的小老头,最后为了保护楼上的两个年轻人奉献出了人生最后的杰作,却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其禀赋与命运的巨大反差,令人慨叹,从而引领读者思索生命的意义。
(2)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矛盾冲突的结与解的过程,是情感失衡再到回复平衡的过程。在矛盾的产生,冲突的形成、升级、突转、消解和情感的失衡、延宕、回复中,刻画人物、揭示主题。
举例:《林黛玉进贾府》: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矛盾——对同一事物,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读书之于林黛玉——是用来证明自己的学识的。
读书之于贾母——认为读书不过是为了认得两个字。
矛盾冲突的本质——价值观的冲突。
矛盾之解——恢复平衡。
举例:宝玉便走进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是上了一年學,些须认得几个字。”
冲突消解——“些须认得几个字”。
矛盾冲突、情感错位的背后则是价值观的激烈碰撞。识文断字在林黛玉看来应是自身才华的体现,而在贾母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初初进入贾府的黛玉在与贾母的谈话中感受到了二者观点的矛盾冲突,便在之后与宝玉的交流时,以“些须认得几个字”带过,也体现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在高中语文小说情节的教学中,如果能摒弃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关注情节发展过程中的“错”——矛盾与冲突:发现人物关系亲疏与心理距离大小及人物的禀赋和命运形成反差,进而剖析矛盾的本质,冲突的动因,那么学生自然能较全面地理解环境的作用,由表及里地分析人物形象,深刻领会作品蕴含的深刻的主题。
★作者通联:江苏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1.机械呆板,千篇一律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小说不少,有讲述身处困境中的人们相濡以沫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有遭遇战争痛苦的《一个人的遭遇》;有人物形象鲜明、文学地位非凡的《林黛玉进贾府》……然而,尽管文章涉及的主题不同、写作技巧不同,但老师处理小说的方法却出奇的一致:首先概括情节,其次分析情节,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最后把握主题。教师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真正想要了解与感知的重点。在情节的处理时,老师永远都是让学生一步步地整理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导致在学生看来,小说就与理科解题一般,机械呆板,千篇一律。
2.注重答案的统一性,忽略自我解读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于教师之外的鲜活个体,教师不可以对学生随意支配,甚至任意捏塑,不可以随意强加给学生一些外在的知识,因为这样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对文本的自我解读。例如《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教师在处理文本时,一味地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教参中的介绍,将重点情节“熙凤出场”“宝黛初会”等重点情节源源不断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将文章分裂成一个个细节,取代了学生的阅读体悟。
二、解决小说情节教学问题的策略
1.变换视角,认识“小说”
“小说”在英文词典的解释是(1)虚构,讲故事;(2)想象的,虚构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构”。我国传统文论认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2.变换视角,理解“情节”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1)情节动人的生命在于“矛盾冲突”——心理距离的差异乃至扩大。
矛盾:对同一事物,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冲突:对对方的看法持反对意见,从而引发斗争。
区别:矛盾是只客观存在的一种状态,而冲突是因矛盾引发的,注重于斗争。
①人物关系亲疏与心理距离大小
举例:《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幻化成美丽村姑出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之间本来已经平衡的心理关系就失去平衡,他们对同一对象的感知、思维就要发生分化。
孙悟空:是一个邪恶的妖精;举棒就打;吃师傅;被赶走。
唐僧:是一个善良的姑娘;拦;施舍食物;唐僧开除孙悟空。
猪八戒:是一个颇具魅力的女性;护;对女性的爱好;挑拨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
沙僧:没有什么自己的感觉;
结论:潜在的心理错位并逐渐强化,矛盾演化为冲突,猪八戒、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才有了深度,他们的个性才有足够的反差。沙僧,由于没有任何心理距离,也就没有任何艺术生命。《西游记》中有那么多妖魔鬼怪,艺术生命力普遍不强,原因就在于他们只有共同的动机:或千方百计吃唐僧肉,以求得长生不老;或企图与唐僧成其好事,只图鸳鸯不图妖,没有任何在感知上、情感上的距离。
②人物的禀赋和命运形成反差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是这样介绍老画家贝尔曼:“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迪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他老是说要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禀赋:天生的艺术气息。
命运:老是……老是……此外……却认为……
“老是”——强调了老画家贝尔曼与其“天生艺术气息”的禀赋上的相同;“始终没有动手”强化了“命运与禀赋”之间的反差;包含了作家甚至读者对其创作一幅杰作的期望,期望他能够画出一幅杰作……然而,这样一个有着天生艺术气息的老画家,这样一个暴躁的小老头,最后为了保护楼上的两个年轻人奉献出了人生最后的杰作,却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其禀赋与命运的巨大反差,令人慨叹,从而引领读者思索生命的意义。
(2)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矛盾冲突的结与解的过程,是情感失衡再到回复平衡的过程。在矛盾的产生,冲突的形成、升级、突转、消解和情感的失衡、延宕、回复中,刻画人物、揭示主题。
举例:《林黛玉进贾府》: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矛盾——对同一事物,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读书之于林黛玉——是用来证明自己的学识的。
读书之于贾母——认为读书不过是为了认得两个字。
矛盾冲突的本质——价值观的冲突。
矛盾之解——恢复平衡。
举例:宝玉便走进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是上了一年學,些须认得几个字。”
冲突消解——“些须认得几个字”。
矛盾冲突、情感错位的背后则是价值观的激烈碰撞。识文断字在林黛玉看来应是自身才华的体现,而在贾母看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初初进入贾府的黛玉在与贾母的谈话中感受到了二者观点的矛盾冲突,便在之后与宝玉的交流时,以“些须认得几个字”带过,也体现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在高中语文小说情节的教学中,如果能摒弃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关注情节发展过程中的“错”——矛盾与冲突:发现人物关系亲疏与心理距离大小及人物的禀赋和命运形成反差,进而剖析矛盾的本质,冲突的动因,那么学生自然能较全面地理解环境的作用,由表及里地分析人物形象,深刻领会作品蕴含的深刻的主题。
★作者通联:江苏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