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解释便血的?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12569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14
  便血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即患者大便中有血液存在。引起便血的原因较多,比如肠道息肉、内痔、缺血性肠病、大肠肿瘤或者消化道出血等,需要明确具体的病因,然后通过消除病因帮助患者改善便血问题。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发展,中医对便血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便血的?中医对便血如何治疗呢?又该如何预防呢?
  1 便血的中医病因有哪些?
  西医学中认为便血的原因较多,而中医学中认为便血属于“肠风”、“脏毒”、“结阴”等范畴。《金匮》中有“远血、近血之分”的记载。《景岳全书》指出“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上述 相关记载一定程度上阐述了便血的病因,可能是小肠病变、胃病、大肠病 变等引起的便血。生活习惯问题,如患者起居无时,或过度劳累,或醉饱 行房等,这些都可使得患者脾虚无法统血,引发营血失道,渗入大肠,进 而出现便血问题。
  2 中医如何治疗便血?
  中医对便血的治疗需要遵循辨证论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合理选择药物。包括以下几点:(1)胃中积热,此类需要采取清胃泻心,凉血止血方法,常用药方为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基本方包括大黄、黄芩、小蓟、地榆、黄连、大蓟、侧柏叶、牡丹皮、茜草根,全方可凉血止血,解毒祛瘀;(2)瘀血阻络,需要采取行气活血,化瘀止血的方法,常用失笑散加味,基本方为三七、花蕊石、赤芍、当归、五灵脂、制香附、茜草、延胡索、蒲黄等;(3)肝胃郁热,需要采用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方法,常用药如丹栀消炎散化裁,基本方包括牡丹皮、栀子、龙膽、当归、柴胡、生地黄、生白芍、大黄、花蕊石、茜草根、黄芩;(4)热毒内结,需要采取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法,约营煎加减,基本方为生地黄、黄连、黄芩、赤芍、牡丹皮、生甘草、炒荆芥、槐米、地榆等;(5)脾气虚弱,需要应用健脾益气,养血止血方法,常用归脾汤加减,基本方包括党参、生甘草、木香、茯神木、焦白术、炙黄芪、酸枣仁、龙眼肉等;(6)湿热瘀结,需要采用清热化湿,凉血止血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地榆散合槐花散加减,基本方包括槐花、黄连、地榆、侧柏叶、当归、茜草、枳壳、栀子;(7)脾胃虚寒,可采用温中健脾,养血止血治疗方法,常用黄土汤加减,基本方包括药用灶心黄土、干地黄、白术、制附子、黄芩、阿胶等;(8)气随血脱,需要应用益气固脱,回阳救逆的治疗方法,常用独参汤,包括熟附子、人参。上述治疗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证实。
  3 中医如何预防便血问题?
  便血的发生与肛肠疾病有着密切关系,从中医学角度分析,情绪变化会影响肛肠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例如,忧思过度可致脾胃损伤,长期生闷气可引起肝气郁结,脾胃损伤或者肝气郁结都可进一步引起气血壅滞,经络阻隔,引发肛肠疾病并表现出便血,对此需要保持良好的情绪, 保持愉悦的心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掌握情志自我调理方法。便血的发生还与饮食有关,如辣椒和芥末或者长时间大量饮酒等都会刺激肠胃,增加便血发生率。熏烤、盐腌、高脂肪、高糖食物等摄入过多也会增加便血风险,因而上述食物应控制摄入量,反之,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因为含有较多纤维,可更好地清理肠道垃圾,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要憋大便,有便意时需要及时上厕所,控制大便的时间,避免长时间蹲马桶等。增加各类体育活动可促进胃肠蠕动, 降低便秘等风险,通过对便秘等预防达到预防便血目的,如散步、做早操、跑步、打太极拳、打球等。针对长期久坐不动的工作人员,比如司机、白领等,其在生活中可通过提肛运动或者穴位按摩等预防肛肠疾病,进而预防便血问题。基础疾病的及时治疗,便血与痔疮、肛肠疾病有关,通过及时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可达到改善便血目的。
  4 中医治疗便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中医在便血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患者是因为气候变化和饮食结构变化等,出现暂时性上火或便秘等引起的便血,通过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调整,配合中医药方法可改善便血问题。对于某些疾病引起的便血量较小的情况,利用中医药有较好治疗效果;而对于便血量较大, 异常明显的情况,则需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结肠恶变等可能,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系统检查,便于对严重疾病的早期治疗。此外,对于中医药治疗后便血无改善或者改善不明显的情况也需要及时进行全面检查, 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中医对便血有独到的见解,其能够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帮助患者改善便血问题,但是考虑到便血原因较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治疗方法,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便血的早期预防。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04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急腹症,患者病情发作后会有剧烈且难忍的腹痛。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来治疗阑尾炎,因此阑尾炎手术也成为了外科手术常见的手术类型。急性阑尾炎可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生,所以无论是儿童、青年人、老年人等阶段都会发生急性阑尾炎,不受年龄的限制,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15  继发性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若正常人抵抗力受到影响,则患有该种疾病的概率将显著提升。患有该种疾病后,若患者未及时进行治疗,该种疾病极易引起肺癌等多种并发症,并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患有该种疾病后,患者必须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那么,在确诊后,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13  目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患者常常需要服用药物来缓解疼痛。但是对于多年类风湿的患者而言,服用药物只能是短时间能缓解疼痛,长期服药的话效果不明显,而且还会刺激到肠道。这类患者需要长期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特别是在发病的时候常常疼痛难忍。最关键的是,发病时间
期刊
【中圖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B【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08  现代化生活背景下,相信大家对于呼吸衰竭都有一定的了解。所谓的呼吸衰竭就是个体肺部的通气以及换气功能受到各种原因影响而导致的功能障碍,造成个体肺部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出现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现象,最后引发一系列临床综合症。例如,相关生理功能障碍以及体内代谢紊乱等。呼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12  怀孕可以说是每一个女人可能会经历的过程,它是一件非常幸福的大事,但是怀孕也会给孕妇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一些小麻烦。例如,孕妇在妊娠期不能穿高跟鞋,不能擦护肤品,还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为了保证妊娠期护理的有效性,要清楚妊娠期主要护理内容,应用科学的孕妇护理方式,预防相关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产褥期母婴并发症、生活质量、产妇护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共抽取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于2019年-2020年入院分娩,随机掷骰子分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延续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母婴并发症出现情况、生活质量以及产妇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出现母婴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以及产妇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11  女性在怀孕及生产的过程中是非常难熬的,而且伴随着雌激素的分泌以及胎儿在母体孕育过程的变化也会给孕产妇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甚至会让她们性情大变,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某某在怀孕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的原因。尤其是在即将分娩的时候,孕产妇会认为此阶段是最难熬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01【文献标识码】B【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18  经常有患者因为心累气紧、呼吸困难去医院就诊,拍胸片或者胸部CT提示“胸腔积液”。那么胸腔积液是一种什么病?应该如何治疗?本文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胸腔积液疾病的相关知识。  1什么是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俗称胸水,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一种以患者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07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一般包括针法与灸法,用于改善人体内的营卫气血,并具有温经通络的效果。针灸是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手段,主要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内病外治,以人体的经络和腧穴进行针刺、艾灸治疗,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全身多种疾病的疗效显著。针灸止痛是一种非常具有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010  根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相关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激增,对糖尿病及合并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受到了社会以及患者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向大家介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方式,希望可以加深大家对糖尿病的认识,帮助糖尿病患者拥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