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细腻之处,品味精妙的言语表达,挖掘字里行间蕴含的意思,仔细体味作者分享的人生经验。识微见几,从一个字、一个词,品言语之精妙;独具慧眼,从看似矛盾处、特别之处,品语句之精到;潜心会文,从语言风格、布局谋篇处,品行文之独特。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散文教学;言语表达;体认情感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许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耐人寻味的散文。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自身品悟语言的能力与水平有限,阅读时往往读不出文章里浓浓的“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指的是文本所传递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那么,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品尝这种“美味”呢?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明确指出:“散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往散文的细腻处走,抓住文章用词的精妙,体会精准的言语表达,读出作者独有的情思,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散文味”。
一、散文“聚”教,品词之精妙
许多散文的用词精妙,是因为它们贴切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经验,一个字一個词都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散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词语,而学生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抓住这样的词语细细品味,发现作者用词的精妙,读出这个词传递出的独有的情思。
(一)读词展画面
优秀的作家能够用语言精准地捕捉精微的感觉和知觉。有些初看似乎很普通的词,往往隐含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的第3自然段,这段话中“眼睛”一词往往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但它却是作者表达得最为精妙的地方。为什么找书不用手,而用“眼睛”?停下来细想,就会发现这个词在表达上很特别。该如何教学呢?可这样引导: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平时,你会怎么找书?(勾起学生找书的生活经验)3.引发矛盾冲突:为什么作者不用手找,而是用“眼睛”?4.能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吗?所谓“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这样的教学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小女孩挤在书架的最前面,一群大人挨挨挤挤给她“作掩护”,可她还是不敢动弹,双眼专注地扫过一排排书架,眉头紧锁,嘴唇也抿得紧紧的……难怪作者写“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这是对作者窃读时的复杂情感的高度体认。
(二)读词悟情感
散文中往往还会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的用词,这样的地方也是学生最需要品悟的关键点。《窃读记》中的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单从字面上看,学生开始理解这句话的时候认为“快乐”是因为“我”可以读书,“惧怕”是因为怕被老板发现。“快乐”“惧怕”两种情感能这样清晰地割裂开吗?显然不能。这样的感受是浅层的、不完整的。在这里作者偏偏用了一个“也”字强调这两种情感的共存,这是学生体悟作者情感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引导学生读懂这个“也”字。
(三)读词品意味
有时候,散文中的用词会利用词语的某些特点,临时改变它原来的用法和词性。这些词在表面上看似乎用错了地方,却恰恰能够清晰地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与体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第1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这句话中的“泛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1.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2.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而此处的“绿色”既和江河湖泊没有关系,也与坏的事物搭不上边,作者却偏偏用上了“泛滥”一词。这是用错了吗?联系后文,原来是没有见到花儿的缘故,再联系本文的出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作者此次再访维也纳是决心要在四月寻找强烈动人的春天的杰作。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就能够认同并体会作者的情感了:当他看到满眼只有绿色的维也纳时,心中的乏味、失望之感剧增,难怪会以“泛滥”来形容这片绿色的草地,足见作者此刻心中的失落。同样看似用错了地方却别有意味的词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好几处,领会了作者用词的意义,才发现作者用词是那么准确。
二、散文“美”教,品句之精到
语言表达的精妙不只停留在词语这样的细微之处,要真正走近作者,真正体味作者的情思,还必须抓住一些有特点的语句细腻地品读,体味这些语句所传达的丰富情感。
(一)读富有节奏的短句
短句,因其多为口语化,节奏简单,句意明晰,简洁明快,就像是家常话一样,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最能够表达作者欣喜、愉悦、惊奇等情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趵突泉》一文出现了多处短句:“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样富有节奏的短句,就如同一首欢快跳跃的乐曲,一个字一个节拍,一个词一种律动,作者看泉的欣喜、对泉的热爱与赞美,便随着对语言的品味涌上了学生的心头。
(二)读不断强调的反复句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一篇美文里看出其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独特之处,光停留于文本的表面,缺少细读的功夫,抓不住言语表达的关键处,就无法走近作者,更无法以己之心,体会作者之心。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文为例,对于文中独有的语言形式“愿意……就……”“祖父……我也……”特级教师蒋军晶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自己读课文,拿起笔,你们觉不觉得有一些话很啰唆,特别是排比句,请你画出来。(学生画句子,教师巡回查看)
2. 这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了它的特点,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学生读背)
3.特别的写法肯定蕴含着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地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对里面的倭瓜、黄瓜、玉米有什么感觉?
4.除了这段话,还有一段话,也有一些反复的味道,不过不太明显,仔细找,画出来。(学生默读、反馈) 5.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蒋军晶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反复读,反复读就是在反复地感受语言。学生不一定能够体会到教师说的蕴含着的特别的情感,但是在反复读中肯定能够明白“愿意……就……”“祖父……我也……”这种特别的句子所传递出来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其实这就是作者萧红表达的高明之处,她想表达的情绪和所运用的语言形式是高度统一的。
(三)读标点矛盾的关键句
标点在语句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散文中的一些标点往往会出现特殊的用法,这样的细枝末节不易被发现,却恰恰能为作者表达情思推波助澜。这样的语句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情感,是学生最需要品悟的关键句。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第2自然段为例,这段文字的教学,教师关注到的多是“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个矛盾点和一个“探”字,这显然是没有问题的。但请注意第一个句子,按常理把几种花连在一起写,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应当使用的标点是顿号,也就是“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而此处作者却用了逗号来表达,这是什么原因?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语句,标点的秘妙便浮出水面。一个小小的标点,其实也是耐人寻味的。学生品读着标点,品读着语句,不经意间走近了作者,看到了作者看到的画面,感受到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那份喜爱之情,同时也培养了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高了审美的情趣。
三、散文“散”教,品文之独特
散文以“我手抒我心”,它是高度个人化的作品。每一篇散文中叙写的人、事、景、物,都隐含了作者通过自己的心、眼发现的意蕴。因此,不同的作者写散文,有不同的味道;相同的作者写的散文也各不相同。每一篇散文不论是在语言风格上,还是在布局谋篇上,都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因此,散文的教学要有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不同作品在行文上的独特之处。
(一)关注独特的语言风格
每个作家都具有独特的性格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每个作家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这促使其形成了个性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样的语言风格往往会在其作品里有所體现。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第1自然段为例:“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教师提问:“读这句话你们认为哪种感觉比较好?(有快有慢)为什么?读一读,有什么不同?”以平和的心态、平实的语言、平缓的节奏来叙述就是文本的语言风格,作者通过回忆童年学咀嚼、议驼铃、剪驼毛、问驼踪这几件趣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非常美好的画面,既有童年的温暖,又有一层淡淡的忧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教学中教师通过出示作者林海音的照片与生平揭开了谜底:台湾没有冬阳,冬阳是作者最温暖的记忆,而骆驼队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她身上那种平和的心态、顽强的毅力大概是来源于骆驼队的。
(二)关注场景的穿插
有的散文叙述的是某一时期的经历或情感,在行文中作者会有意穿插一些与之相关的场景。场景的穿插不仅能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使文章结构如大海的波浪,起伏有致,同时也能强调或者突出作者想要抒发的独有的情感。
归根结底,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学科,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都是学习语文的目标。一段话也好,一句话也罢,甚至是一个词、一个标点,都值得教师引领学生走近它,感受它。紧紧扣住语言文字,细细地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细细地体味作者分享的独有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读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王丽华.教师的儿童研究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一小学 322100)
【关键词】散文教学;言语表达;体认情感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许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耐人寻味的散文。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自身品悟语言的能力与水平有限,阅读时往往读不出文章里浓浓的“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指的是文本所传递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那么,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品尝这种“美味”呢?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明确指出:“散文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学生品味语言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往散文的细腻处走,抓住文章用词的精妙,体会精准的言语表达,读出作者独有的情思,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散文味”。
一、散文“聚”教,品词之精妙
许多散文的用词精妙,是因为它们贴切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经验,一个字一個词都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散文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词语,而学生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抓住这样的词语细细品味,发现作者用词的精妙,读出这个词传递出的独有的情思。
(一)读词展画面
优秀的作家能够用语言精准地捕捉精微的感觉和知觉。有些初看似乎很普通的词,往往隐含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窃读记》的第3自然段,这段话中“眼睛”一词往往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但它却是作者表达得最为精妙的地方。为什么找书不用手,而用“眼睛”?停下来细想,就会发现这个词在表达上很特别。该如何教学呢?可这样引导:1.仔细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吗?2.平时,你会怎么找书?(勾起学生找书的生活经验)3.引发矛盾冲突:为什么作者不用手找,而是用“眼睛”?4.能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吗?所谓“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面”,这样的教学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小女孩挤在书架的最前面,一群大人挨挨挤挤给她“作掩护”,可她还是不敢动弹,双眼专注地扫过一排排书架,眉头紧锁,嘴唇也抿得紧紧的……难怪作者写“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这是对作者窃读时的复杂情感的高度体认。
(二)读词悟情感
散文中往往还会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的用词,这样的地方也是学生最需要品悟的关键点。《窃读记》中的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单从字面上看,学生开始理解这句话的时候认为“快乐”是因为“我”可以读书,“惧怕”是因为怕被老板发现。“快乐”“惧怕”两种情感能这样清晰地割裂开吗?显然不能。这样的感受是浅层的、不完整的。在这里作者偏偏用了一个“也”字强调这两种情感的共存,这是学生体悟作者情感的重点,也是难点,必须引导学生读懂这个“也”字。
(三)读词品意味
有时候,散文中的用词会利用词语的某些特点,临时改变它原来的用法和词性。这些词在表面上看似乎用错了地方,却恰恰能够清晰地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与体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第1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这句话中的“泛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1.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2.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而此处的“绿色”既和江河湖泊没有关系,也与坏的事物搭不上边,作者却偏偏用上了“泛滥”一词。这是用错了吗?联系后文,原来是没有见到花儿的缘故,再联系本文的出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作者此次再访维也纳是决心要在四月寻找强烈动人的春天的杰作。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就能够认同并体会作者的情感了:当他看到满眼只有绿色的维也纳时,心中的乏味、失望之感剧增,难怪会以“泛滥”来形容这片绿色的草地,足见作者此刻心中的失落。同样看似用错了地方却别有意味的词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好几处,领会了作者用词的意义,才发现作者用词是那么准确。
二、散文“美”教,品句之精到
语言表达的精妙不只停留在词语这样的细微之处,要真正走近作者,真正体味作者的情思,还必须抓住一些有特点的语句细腻地品读,体味这些语句所传达的丰富情感。
(一)读富有节奏的短句
短句,因其多为口语化,节奏简单,句意明晰,简洁明快,就像是家常话一样,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最能够表达作者欣喜、愉悦、惊奇等情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趵突泉》一文出现了多处短句:“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样富有节奏的短句,就如同一首欢快跳跃的乐曲,一个字一个节拍,一个词一种律动,作者看泉的欣喜、对泉的热爱与赞美,便随着对语言的品味涌上了学生的心头。
(二)读不断强调的反复句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一篇美文里看出其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独特之处,光停留于文本的表面,缺少细读的功夫,抓不住言语表达的关键处,就无法走近作者,更无法以己之心,体会作者之心。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文为例,对于文中独有的语言形式“愿意……就……”“祖父……我也……”特级教师蒋军晶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自己读课文,拿起笔,你们觉不觉得有一些话很啰唆,特别是排比句,请你画出来。(学生画句子,教师巡回查看)
2. 这段话很特别,如果你掌握了它的特点,读几遍,就可以把它背下来。(学生读背)
3.特别的写法肯定蕴含着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地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对里面的倭瓜、黄瓜、玉米有什么感觉?
4.除了这段话,还有一段话,也有一些反复的味道,不过不太明显,仔细找,画出来。(学生默读、反馈) 5.特别的写法往往是因为有特别的心情。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蒋军晶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反复读,反复读就是在反复地感受语言。学生不一定能够体会到教师说的蕴含着的特别的情感,但是在反复读中肯定能够明白“愿意……就……”“祖父……我也……”这种特别的句子所传递出来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其实这就是作者萧红表达的高明之处,她想表达的情绪和所运用的语言形式是高度统一的。
(三)读标点矛盾的关键句
标点在语句表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散文中的一些标点往往会出现特殊的用法,这样的细枝末节不易被发现,却恰恰能为作者表达情思推波助澜。这样的语句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情感,是学生最需要品悟的关键句。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第2自然段为例,这段文字的教学,教师关注到的多是“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个矛盾点和一个“探”字,这显然是没有问题的。但请注意第一个句子,按常理把几种花连在一起写,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应当使用的标点是顿号,也就是“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而此处作者却用了逗号来表达,这是什么原因?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语句,标点的秘妙便浮出水面。一个小小的标点,其实也是耐人寻味的。学生品读着标点,品读着语句,不经意间走近了作者,看到了作者看到的画面,感受到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那份喜爱之情,同时也培养了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提高了审美的情趣。
三、散文“散”教,品文之独特
散文以“我手抒我心”,它是高度个人化的作品。每一篇散文中叙写的人、事、景、物,都隐含了作者通过自己的心、眼发现的意蕴。因此,不同的作者写散文,有不同的味道;相同的作者写的散文也各不相同。每一篇散文不论是在语言风格上,还是在布局谋篇上,都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因此,散文的教学要有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不同作品在行文上的独特之处。
(一)关注独特的语言风格
每个作家都具有独特的性格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每个作家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这促使其形成了个性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样的语言风格往往会在其作品里有所體现。以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第1自然段为例:“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教师提问:“读这句话你们认为哪种感觉比较好?(有快有慢)为什么?读一读,有什么不同?”以平和的心态、平实的语言、平缓的节奏来叙述就是文本的语言风格,作者通过回忆童年学咀嚼、议驼铃、剪驼毛、问驼踪这几件趣事,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非常美好的画面,既有童年的温暖,又有一层淡淡的忧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教学中教师通过出示作者林海音的照片与生平揭开了谜底:台湾没有冬阳,冬阳是作者最温暖的记忆,而骆驼队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她身上那种平和的心态、顽强的毅力大概是来源于骆驼队的。
(二)关注场景的穿插
有的散文叙述的是某一时期的经历或情感,在行文中作者会有意穿插一些与之相关的场景。场景的穿插不仅能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使文章结构如大海的波浪,起伏有致,同时也能强调或者突出作者想要抒发的独有的情感。
归根结底,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学科,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都是学习语文的目标。一段话也好,一句话也罢,甚至是一个词、一个标点,都值得教师引领学生走近它,感受它。紧紧扣住语言文字,细细地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细细地体味作者分享的独有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读出浓浓的语文味来。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王丽华.教师的儿童研究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一小学 3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