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由于物理知识具有实验性和直观性,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中专物理教学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专物理 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025-01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最强音。21世纪是经济、技术竞争的世纪,而经济、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这些创新人才靠什么来培养,只有靠教育来培养。因此,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摆在当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由于物理这门学科知识丰富、探究性强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就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阐述一些自己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1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们所认识了解的创新意识含义所指的是,通过社会生活和个体生活的需求,能够将事物或者观念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所要表达的愿望和设想。这也是在人类意识当中极为积极的表现形式之一,更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主要出发点。在实施创新教育时,在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激发他们创新的渴望。因此,我们在中专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中专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和实际内容,制造一些悬疑的问题情境,通过新颖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的言语阐述出学生答不上来,但又迫切想知道答案的一些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悬念,同时,也充分的激发了他们想要学习的求知欲。教师的教师的教育手法是灵活多变的,作为物理老师的我们不仅要通过悬疑的问题创设方法,还可以通过创设出探究式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逐渐深入的问题,想办法解决,使学生自己培养出怎样发现问题,不但将其解决,而且还可以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物理老师所希望看到的。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始终以物理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萌生出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都应突出设问情境的创设。问题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并扮演了探究者的角色,让学生真正以获取知识,锻炼思维为真正目的。
  2 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尽管中专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和发现与科学家的创新和发现其内容和结果是不同的:学生学习内容和结果对于教师和成人来说往往是一个不言而喻的现成结论但对学生个人来说却是新问题;而科学家学习研究内容对于人类是第一次,是突破,是前沿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法呢?所谓创造性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创造性学习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而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潜移默化地增长创造的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我們尽可能的创设出研究问题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上述过程使学生实地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是对中专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下面五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提出课题→引导猜想、做出假设→实验探索、寻求规律→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尝试应用、体验成功等。具体地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如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进行猜想,做出假设;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通过对物理实验结果的归纳、概括,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指导学生应用结论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深化认识,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式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研究能力的发展,长期努力会使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突破性的进展。
  3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设性的设想和意见。它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其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
  在中专物理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
  3.1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首先,我们提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设想可能多方法来解决问题;其次,我们也可以从一个问题出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而提高与这个问题相似的问题有关问题如我们在解决一个力学问题,可以这样提示学生:动力学的方法;动量的观点;功能的观点等。
  3.2 迁移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所谓思维的迁移性是指名词教学中、定理教学中和在实际问题当中的迁移。对大量的同类物理现象概括、抽象出共同属性或本质属性可以获得新名词。然而也可从相似概念中通过水平迁移获得。如电磁振荡的特性和规律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但把学生熟悉的简谐运动的知识迁移到电磁振荡来类比是突破难点的有效途径。
  3.3 逆向性思维的训练
  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逆向性思维习惯,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科学发现以及历史背景,例如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通过这个现象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析,并用反证法等环节来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更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创新的气息,以致于用创新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总之,对中专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格式,关键要靠自己在平时教学中去总结。让我们尽最大去营造出属于学生自己创新环境,并在创新环境中感受这样的气氛,这样学生才可以用创新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邓明亮.初中物理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
  [2] 顾连忠.物理隐性知识之功能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
  [3] 李传亭.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点尝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4).
其他文献
【正】 王英琦作为散文作家知名于文坛,已是十余年前的事。《失去的维纳斯》、《有一个小镇》、《重返外婆的家园》、《魂归何里》、《永远的女游子》、《远郊无童话》等等,
炎炎8月,从广西区域传来喜讯,麦克维尔成功获得西南地区己建成项目中第一高楼,“西金融广场空调设备项目青睐。项目位于广西南宁市东盟商务区,总建筑面积约21万m^2,主楼高325.5m,共6
文章从社区图书馆办馆模式、馆藏建设、服务内容、发展趋向等几个方面对社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进行了论述,并就如何进行社区图书馆建设提出构想。
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化的世界中 肯定自己。 ──马克思
偶然看到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主讲人在讲述着一个很奇怪的名词“职业枯竭”。它吸引我放下手中的工作。一直听了下去。不单纯是主讲人的语言吸引我。她讲述的问题似乎
期刊
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与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著录书目相比,《四库全书总目》有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者七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
种鸡应急综合症是指种鸡在受到外界应激因子强烈刺激时机体作出一系列反应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应激因子种类很多,噪声是一种在生产中不易引起注意的应激因子,有时会给种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隐蔽性高、自主性强等优点,但随着导航时间的增加,系统会出现累积误差,从而严重影响水下航行器的导航定位精度。由于海水的良好导电性,使得
从2005年起.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实行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和新闻传播学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的“2+2”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全院现有在校本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BG代表人物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