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参与度它是判断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落实和学生主体作用是否发挥的主要指标。教师要彻底掘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就给我们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研究和形成服务于实践教学目的需要的教学模式。国外有的学者认为,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将教学模式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社会交往模式、个性模式、行为模式、信息加工模式。基于以上任何一种模式,它们均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积极参与。因此,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动机是学生进行内部活动的动力,学生的创造力在动机之下才易于引起。实践证明,动机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巧设问题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参与意识。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上课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一起动手拍一拍。要求,你拍手的次数是老师的一半。”学生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兴趣盎然地跟着做。第一次,我拍了4下,学生跟着拍了2下。第二次我拍了2下,学生又跟着拍了1下。第三次,我拍了一下,有的学生就傻眼了。问题的出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二、引导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参与激情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能从多渠道促进知识内化,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V=sh,圆锥体的体积怎样求呢?教师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把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找出来。怎样实验呢?学生遇到了难题。这时,教师不声不响地拿出一个空心的圆锥体和一个空心的圆柱体,说明它们等底等高,另外又端出一盆水。教师的暗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想到拿空心圆锥装满水,倒入空心圆柱,看看倒几次能将空心圆柱装满。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倒了3次才能装满空心圆柱,试了几次都是这样。学生突然发现圆柱体体积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大声嚷道:“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的3倍,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的1/3”。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用动画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就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为孩子们内心的需要。
四、实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参与广度
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但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对全班学生采取分层练习的方法。对于学习优等的学生,让他们多做一些思维难度大的题目,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由于他们基本掌握所学知识,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对他们重点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对于后进学生要对他们进行重点练习指导,采取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批改的方法。此外,我在班中还开展了“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让学习好的学生在课余辅导学习中下等的学生,并经常检查他们的辅导效果。这样一来,不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而且又培养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全体参与的意识也逐渐形成。
作者简介:周俊,(1979.9--),女,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四大支柱,这就给我们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研究和形成服务于实践教学目的需要的教学模式。国外有的学者认为,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将教学模式归纳为4种基本类型:社会交往模式、个性模式、行为模式、信息加工模式。基于以上任何一种模式,它们均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积极参与。因此,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动机是学生进行内部活动的动力,学生的创造力在动机之下才易于引起。实践证明,动机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巧设问题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参与意识。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上课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一起动手拍一拍。要求,你拍手的次数是老师的一半。”学生们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兴趣盎然地跟着做。第一次,我拍了4下,学生跟着拍了2下。第二次我拍了2下,学生又跟着拍了1下。第三次,我拍了一下,有的学生就傻眼了。问题的出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
二、引导动手操作,促进学生参与激情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学生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能从多渠道促进知识内化,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是V=sh,圆锥体的体积怎样求呢?教师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把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找出来。怎样实验呢?学生遇到了难题。这时,教师不声不响地拿出一个空心的圆锥体和一个空心的圆柱体,说明它们等底等高,另外又端出一盆水。教师的暗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想到拿空心圆锥装满水,倒入空心圆柱,看看倒几次能将空心圆柱装满。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倒了3次才能装满空心圆柱,试了几次都是这样。学生突然发现圆柱体体积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大声嚷道:“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的3倍,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的1/3”。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用动画导入:绿草如荫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数比赛。狮子伯伯当裁判,小猴、公鸡、小狗、小兔依次围在狮子身边。裁判首先宣布比赛规则:“从小猴开始数起,小猴、公鸡、小狗、小兔分别数1、2、3、4,再回过头来继续从小猴数起,数5、6、7、8,这样可以连续不断地数下去,每一个数字都会对应到一只小动物身上。比赛时,我报出一个数,这个数该数到谁,谁就必须马上回答‘是我’。”接着,比赛开始,只听到裁判刚报出“19”,小狗马上接口:“是我”。“25”,小猴又及时地接上“是我”。“34”,则是公鸡在喊“是我”。每一次回答都是那么干脆,都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肯定。小动物们反应如此之快简直令小朋友们惊呆了:“它们可真聪明啊!”“它们是怎样很快做出判断的呢?”孩子们迫切想知道答案,这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本领后,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不到2分钟的动画,就将孩子们的求知欲完全调动起来,新知的学习成为孩子们内心的需要。
四、实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参与广度
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但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对全班学生采取分层练习的方法。对于学习优等的学生,让他们多做一些思维难度大的题目,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由于他们基本掌握所学知识,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对他们重点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对于后进学生要对他们进行重点练习指导,采取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批改的方法。此外,我在班中还开展了“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让学习好的学生在课余辅导学习中下等的学生,并经常检查他们的辅导效果。这样一来,不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而且又培养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全体参与的意识也逐渐形成。
作者简介:周俊,(1979.9--),女,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