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侵权责任主体问题研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chengsh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改革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但是,人工智能在改善大众生活质量的同时,亦造成了安全上的隐患,甚至侵犯人的权利.本论文首先阐发人工智能侵权的概念,阐述人工智能侵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地从法理逻辑分析人工智能发生侵权的责任界定中人工智能的非主体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工業4.0时代,技术进步对推动经济发展愈发重要,同时也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构建一个要素市场与劳动收入关系的数量模型发现,如果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则在要素变化率为正的情况下,垄断利润率对劳动收入份额起负向作用,而工资谈判能力起正向作用;如果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人均资本变化率、劳动边际产出的劳动弹性与技术进步共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对1995年至2016年间中国
伴随数字化转型时代的来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城市社会治理充分赋能:充分利用数据溯源,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发挥数字资源效能,满足差异化服务需求;提供数字化支撑,优化社会
贪污案件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问题,直接涉及罪与非罪,在该罪构成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因立法的不尽完善和司法人员认识上的不统一,导致了司法实践的同案不同判现象,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精准推送等功能的实现,个人信息具有了经济价值,有人说正是因为个人信息的流动,才使互联网活了起来.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如何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尚处在高
彭宇案已经过去15年,但从各种平台显示的数据来看,民众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回答结果仍然不容乐观.为匡扶社会风气,《民法总则》在编撰过程中新增了第184条关于自愿救助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69条将公益诉讼制度引入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兼具人格权益与财产权益,在外延上包括了身份信息与行为信息,并试图
2020年11月21日,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证据科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人民法院
期刊
我国意定监护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2017年《民法总则》之中,现行《民法典》则在总则编继续沿用了该规定.意定监护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不仅填补了我国在成年监护方面的空缺,完善了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加速,对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如果被认定为无效合同,会直接损害合同双方的利益,也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质
广受瞩目的“顾雏军案”再次涉及刑诉法中有专门知识的人之意见是否属于证据的问题,而学界、实务界对此一向存有争议.大量裁判文书案例显示,刑事司法实务中已不乏法院将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