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的诗意表现和文化沉思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ho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将艺术视点、美学视角和文化视界相融合,对水体进行了丰富的诗意表现、睿智的美学观悟和深切的文化沉思,并且注重追求水与人、水境与心境的和谐圆融的自由境界。强调由心河的溯源进向到心灵家园的寻找,由心灵家园的寻找提升到文化母体的归依,因而有着深邃而隽永的哲理思致。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水意象;以水致思;追寻心源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110-04
  
  林清玄是当今台湾极负盛名的作家,其散文创作在海峡两岸有着广泛的影响。林清玄是天生乐水而又善于写水的,其散文创作将艺术视点、美学视角和文化视界相融合,对承体进行了丰富的诗意表现、睿智的美学观悟和深切的文化沉思,别有会心而别具特色。
  
  一、水之意象——对水的多彩的诗意表现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离开的重要物质。地球表面有70%是由水构成的,世界生物各组织元素中水也是占最高比例,甚至连人自身肉体也含有65%的水分。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和气候渐趋变暖,水污染和水资源缺乏(特别是城市缺水)将成为一个严重问题。自古以来,水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和认识对象,人们对水的本性、特质和功能有着深入的观照认识,对水性、水态-水势、水能、水色、水质、水脉、水趣有着多样化的审美体悟。中西方关于水的神话、传说、典故、故事极为丰富,还产生了深远的水神崇拜;自古及今各种体式的文学作品。不断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水意象承话语,如大浪淘沙、风生水起、似水流年、落花流水、水月镜花、巫山云雨、月迷津渡、扁舟不系、易水送别、银河双星、春江花月夜、独钓寒江雪,等等。这样,就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水文化传统。林清玄正是在浸润于这种水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水加以独特的诗意表现的。在林清玄的笔下,涉及到池水,溪水,湖水、河水、海水,春水和秋水、静水和滔水,缓流和急流;描写了水的清与浊、寒与暖、分与合、有声与无声;状写了水涌潮涨、惊涛激浪、冲波回澜、飞瀑鸣泉等,以及水的异体奇变(如云、雾、,雨、冰、雪等)生动展现了水的千姿百态和生机活力。这种诗意化表现并将写景与抒情、观照与观悟相融合。作家对溪水情有独钟,多次赞美其清明澄澈、潺湲无尽、动曲有声、韵致无限,具有人格化的象征。林清玄笔下那些纷繁水意象的审美创造是建立于对水的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在《如水》中,他引述了日本国大将军黑田孝高所写的“水五则”。肯定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以求皮物调适,水避障而冲激力量倍增以示能量巨大,水以清涤浊、化浊扬清以示尚清能容,水之液化、气化(蒸发为云、雾)、固化(冷凝成冰、雪)三态通变而唯变所适。林清玄实际上是以此进一步深入思考。赞许水为智慧、力量和品格的象征。
  林清玄非常注重水与人、水性与人性、水韵与女韵的关系。水与女人密切相关,水成为女性盼鲜活的象征。《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名言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天然“清爽”而清纯。汉语成语有“柔情似水”(或“似水柔情”)、“秋波暗转”、“双瞳剪水”、“娇花照水”等,都是水与女性互喻,都具有阴柔美和清灵美。元杂剧《西厢记》中佛殿相遇时莺莺之“临去秋波那一转”,使得张生神魂颠倒和刻骨铭心。水韵与女韵一体化,少女的水灵清纯、妩媚动人,宥如水之清灵秀美的殊胜气韵。水成为情爱的喻体和乐章,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代元稹《离思》),则是以水为喻歌颂坚贞不渝的圣洁爱情。在水神崇拜中,中国的洛水女神(宓妃)、汉水女神(“玉女”)、湘水女神(湘君)等,西方古希腊神话中的“水泽神女”(Naiades)和“海中神女”(Nereides),作为性感和美感女神,更是使有产生梦幻式的无限遐思。在文学创作传统中,“女人如水”、“如水女人”成为一种潜隐的“集体元意识”,而水中女神则成为一种创作“原型”和情爱审美符号。在书林清玄的散文中,有对青年女性的描写。重在突出其内在品格美和原乡文化特色美。他笔下的美女大都是没有受封现代文明熏染的原乡农家少女。他在《金色印象·乡音》中说:“我经常去一家小咖啡馆听一位山地少女弹琴唱歌,她有着黑而亮的眼睛,棕色健康的皮肤,长发像披在山上的阳光。我爱听她的歌,因为不论她唱什么,总有着浓重的山地乡音,给人大地澎湃的感觉。”这位山地少女的歌唱和健美,鲜明地表现出生命的本真之态和形象的本色之美,具有泥土芬芳气息和大地沉厚力量。林清玄在《粱妹》中,对这位来自马来西亚的乡下姑娘肖像着墨极少,着重写其会做别具风味的家乡特色菜,据有来自原乡的快乐和鲜明个性。这两位少女的气韵像水的那样,显示出生命的本真之美,其美感风神充盈着丰厚朴实的原乡况味,正契合作家潜隐的乡土文化情结和对生命本真的追求。
  “美女出浴”是水与女性同美的经典话语。唐代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了杨贵妃天生丽质而被赐浴华清池,大肆渲染“贵妃出浴”的美感范式和无穷魅力。贵妃出浴千娇百媚风情万种,成为女性美观照的一个标本。林清玄在《法圆师妹》中,写了从惊艳美女出浴到爱而不得所爱的遗憾。故事讲炮兵班长问即将退伍士兵在部队里最感愉快之事是什么时,回答是偷看尼姑洗澡,即欣赏美人出浴的性感和美感,若从诗性文化角度来看,则是芙蓉出水的清灵和清美。这个问题引起一连串的心灵震撼。而炮兵班长原暗恋尼姑庵的法圆师妹,但因军队纪律约束而只好把深深情爱埋在心底。多年后他在一家咖啡馆偶遇法圆师妹,原来法圆师妹采取极端手段反抗佛门“戒律”,怀孕弃婴而沦落风尘。故事展示了从人性压抑到情爱遗恨、从情爱遗恨到心灵抚慰的转换过程。涉及到人性自然欲望与社会道德律令的悖反关系,即文化视域中情感与理性的矛盾性关系。林清玄在《温一壶月光下酒·逃情》中说:“情不可逃,也不可求”。抽刀断水水更流,逃情之后更挚情;情爱可遇不可求,强求则适得其反。这句话启示说,人的情爱要注意克服逃情与强求两种偏向,尊重情爱本体也就是尊重情爱主体,对情爱与理性的关系要适度把握。林清玄的散文中多次在类似纯意象描摹中去追索一种女性美的情愫。在很多情形下,作家都以“你”作为倾诉对象,这个“你”显然包含有温柔多情的女性,从而使个体情感跨越了情爱的范围,成为一种月迷津渡式原乡怀恩之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文化与乡土文化是融合一体的。林清玄对水的深情体认,还表现于乡关之思和乡土文化之恋。他的散文创作若按类型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乡土散文、唯美散文和禅思散文。其乡土散文创作充溢着深厚的乡愁、乡心和乡关之思,这种特殊的思绪又是由水之关联物为中介引发出来。林清玄出身于乡下贫苦家庭,童年时代就体会到农村的贫困和农民生活的艰辛,其忧患意识与对农家生活的感悟融为一体,其悲悯情怀又与乡土文化意念融为一体,并成为其乡土散文的创作基调和精神特色。林清玄的根深蒂固的愿乡情结和乡土 文化意识,以及其乡土散文(如《飞人芒花》、《箩筐》、《红心番薯》、《西瓜偎大边》等)的生活气息和原乡况味,大多通过水的关联物和“水意识”折射出来的。他把握了两个介体和折射点,一是人如童稚嬉瘩、母亲之爱、农女之美,一是物如农产品(象红心番薯、绿色西瓜等),通过乡间的人与物的描写而折射出来,并寄托了无限的水乡家园之思虑和大地深厚的情怀。
  
  二、以水致思——对水的深刻的理性观悟
  
  水不仅是人们的审美表现对象,也是人们的理性认知对象。先贤大哲对于永体、水性、水能、水态有着深人而丰富的认识。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第八章》)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篇》)孟子说:“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孟子·寓娄下》)孙子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水因地而制流”。(《孙子兵法·虚实篇》)苏轼说:“随物赋形,尽水之变。”(《书蒲永升画后》)这些都富于智慧之思。
  中国水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篇》),并且说水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志、善化等品性(见《荀子·宥坐》)。苏轼说:“如水镜以一含万”(《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宋代郭熙说:“水,活物也”(《林泉高致·山水训》)。另有许多隽语、成语、俗谚,如君子如水。鉴于止水,以水济水,真水无香,水到渠成,左右逢源,万水朝东,河清海晏;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盂方水方,盂圆水圆;林无静树,川无停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钱难买西流水,“门前流水尚能西”,等等。这些都富于哲理之悟。若从水性来看,“水性故自清”(苏轼《廉泉》),本性为澄清,清净明澈,清微深奥。从水态来看,水因地而制流,因物而赋形,盈科而后进,随深浅而有值。遇方圆而就形。水作为动态活体,无常形常势。有无穷变态。周流而不滞,冲激而不争,迕物而无伤。自在而无碍。水流通而灵动,流变而生慧,流涌而生趣,以自全其能。
  林清玄着眼于对水的理性观照的深层开掘,重视水性与人性、水境与心境的同构对应关系。并从常见的君子以水比德、美人以水增美引人到孩童以水添乐、人与水和谐相融的境界。在他的散文中,水性与童性、水心与童心、水趣与童趣的和谐关系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林清玄童年对水有着天然的挚爱和依恋,在与水的亲和、乐和中成长的。在《英雄系马,壮士磨剑》中,林清玄说:自己童年时期对水有特别的依恋。“夏天,天总是喜欢下雨,而我总是不爱撑伞,任身子淋得湿淋淋,也不喜欢擦拭,也许我独爱那种凉凉的体贴;也许,我是让它淋着心里的枯涩吧!”林清玄生于水乡,艰辛困苦的童年和忧患的心理,使他对于水有一种亲切感和亲和感,乐水、弄水而“玩成一朵朵水花”,水荡起深藏的童趣与顽劣,童稚戏水其乐融融,童趣与水趣融为一体,童心(赤子之心)与水心(自由心性)同构对应。水淡化了少年的忧愁,滋润着童心的“枯涩”,激起了对自然的热爱。并能从水中汲取无限的力量,在水的徜徉中快乐成长,在水的亲和中拥抱世界。林清玄曾说过,潺潺的溪流,“沉默的细雨”,能引发其“飘然的诗思”,激发起他的李白式的豪情壮志。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风华正茂志向高远,,中流击水而心潮逐浪,有着“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英雄豪气。
  林清玄还把水性与母性联系起来,由水的宽厚容物、滋润万物丽寓示母爱的伟大。他深情地追忆:“妈妈是最怕下雨了,她爱叮咛我撑伞,我瞒着她将伞置在家里,跑到溪畔去玩水,看一条水涨成一片水,我们舞成许多水花。回家又喜欢撒谎,说是忘了带,说是出来时刚好没有下雨,甚至抱怨那把纸伞已经那么破旧了,因此屁股上常是一片红云。每下雨被淋到,就想到那把破旧的油纸伞,在没有人通着撑伞时,才深切觉得妈妈的爱。”(《英雄系马,壮士磨剑》)
  稚子移情于水冒雨戏水而陶然自乐,而母亲则反复叮咛撑伞避雨,高天厚地的母爱和怜子的拳拳之心,经过作家的细心点染,湿漉漉的爱心亲情跃然纸上。水与母亲都是生命的母体,母爱像水泽惠人类一样,深沉绵远而无涯际。林清富还在《浴着光辉的母亲》、《飞入芒花》、《台北闹饥荒》等文中,赞颂了这种伟大而深沉的母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对水有一种天然之爱,他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说:自己童年亲水泡水而与辰河无从分开,沉迷于那横海扬帆的远梦。自己的成长和文学创作得力于河水之助,水成就了自己的童年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创作。而林清玄对水与童心、水与母爱的深切描写,把童年那种与生俱来的对水的亲和感、乐和感表现出来,把母亲慈爱如大海浩瀚展示出来,从深层次上说,则揭示了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和谐融合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又包含有对人性本真和生命母体的充分肯定。
  林清玄对水的动曲、清灵、智慧别有会心的体认。他在《飞越沙漠的河》中讲述道:“河流流入沙漠即将干涸,但一朵云飘过,告诉河流。你可以升华为水气,飞越沙漠。沙漠中的河腾空而起,飞越千山万水,最后又变成雨滴融人大河,汇进大海。”这里寓示了水的智慧和超越品格。从水性、水能来看,水善变而为三态。即液态、气态和固态。水通过气化而超越时空,其灵动生慧变而升腾,这种寓言贴切传神而不无理据,使人的心智得到提升。林清玄通晓中国水文化传统,对其中有关的水意象承意识信手拈来而别有新解。他在《生平一瓣香》中,熟练引用宋代陈与义的名作《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之“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美好意境,并感慨说:“这时节,我们要把握的便不再是花与月,而是水与镜。只要保持清澄明净的水镜之心,我们还会再有新开的花和初升的月亮。”陈与义的这首词分为上下片《林清玄未全引》,其以疏宕的笔致和以乐景衬悲思手法,淋漓致尽地表达了沉重的沧桑之感,而林清玄尉将“花与月”之境转换为“水与镜”之境,也就是从清丽水境转换到清明的心境。突出强调“保持清澄明净的水镜之心”,这就把握了水文化的精髓所在。“水镜之心”涉及水心与人心、水境与心境的关系,强调以水鉴照、清水鉴人。水之本性澄清纤尘不染,一任其心而横鉴自如。而人心应鉴于清水,经过水的洗礼,洗涤心灵污垢,摆脱世间尘累,保持清净澄明的心境,一尘不染,一无牵挂,胸无所滞,自适自得,最终升华为自由自得、自在无碍、无往不适的精神人格境界;丽水境与心境相融合的境界又是人水为一、清灵空明、恬淡闲适的美学境界。
  
  三、追寻心源——对水的深邃的文化沉思
  
  禅宗文化与水文化密切相关,禅学中以水喻禅、以水道禅而形成禅学水观。在林清玄的禅思散文中。主要涉及禅学水观中的“水清”论、“水月”论和“心水”论。他将现代人生存状态中的无常感、挫折感和空漠感化为水一样的或散或聚的样式,他呼吁现代人的自然人性的回归,强调心灵的自在性、自由性和自适性。他在 《在云上·贼光消失的时候》中写道:“水有许许多多的源头,水的本质只有一种。千江有水都映着月亮。天上的月亮只有一轮”。这里既讲水自性清净澄明本质不变,又讲水镜以一含万而万缘归一。林清玄很欣赏《华严经》中的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其喻指菩萨之心象清凉之月常游于无边无际空中。他还引用道元禅师的开悟偈“空阏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似鱼”,体认到自心如鸟、鱼一样自由和自在。林清玄在其《吾心似秋月》中说;佛教的经典和禅师构体悟。常把心的状态称为“心水”(或“明镜”),其微妙之意在于能包容生活,“包含的心不是柔软如心水,从容的生活不是溥明如镜吗?”“水可以用任何状态存在于世界。不管它装在任何容器,都会与容器处于和谐统一。”这里强调指出。水随物赋形随圆就方,盈科充溢而无争。动曲变化而无滞,成蓄通流而无缚,一任通达而无碍,不择容境不滞于物,水性不二包容一切。而人心应如水心那样,保持自性清净澄明,能随缘应物而又纤尘不染无牵无挂,无缚无滞无系无碍,以达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和乐融合的境界。在林清玄看来,吾心似秋月,皎洁而澄明;吾心如静水,清灵而空明,能包容涵摄一切。人心与水心相同一,心境与水境相融合,爱为自由境界。亦为人生理想境界和精神人格象征,此为其深意所在。
  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脐带,是人类文明的河源,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头。在中国水文化传统中,对水的认识有三个支点,即源流论、清浊论、水镜论。其中源流论强调水之本原意识。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篇》)西方古希腊时期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Th8le8)提出哲学命题“水是万物的本源”。这两位先哲都视水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这种朴素的水本原观显示了人类理性的光辉。中国水文化传统中已有“源远流长”、“追根溯源”、“饮水思源”、“开源节流”等经典话语。宋代朱熹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二首之一),其诗意哲理相融合而为人所乐道。水之源源不绝、滔滔不尽体现源之有本。水是生命的源头也寓示为文化的母体。林清玄的散文创作以水论道致以心观,突出地表现出追根溯源的文化母体的回归意识。
  古人讲观水有术,即观其源、观其流、观其澜。林清玄认为,对水之观悟,要从目观进向心观,由心观追寻心源。他在《真正的爱》中说:“只要心中有山有水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在心中,而不是在眼里。”因而强调水观就须心观,并进而追寻“心河”之源。他注重于从文化视界观源溯源,努力寻找精神生活源头和文化母体的归依。他在言及自己文学创作过程时曾说要“向内探索,向外追寻”。这就昭示了外向诗意化表现和内向哲理化沉思相统一的创作取向,而其向内探索就包含着向心灵世界探寻,也就是他反复致意的要通过“生活的体验”寻找“心灵的故乡”、探索“精神的家园”。他具体而微地描述说:“近来读书,经常十分敏感。竟会不自觉就呆着,过后一想,当时眼里一定是迷茫一片,看不清自己的河源,也不知道自己的前路,那份感觉一直走入内里走人中间,等我回顾它立刻就泛滥了,就是不回顾,也知道它细细地流过我的内里我的中间,洗涤得一片清澈。”(《英雄系马,壮士磨剑》)“我应该感谢的,却在说不出感谢的当时,一条河静静流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的生命我的历史我的不朽信仰。歌在河里诗在河里希望也在河里。”(《暖暖的歌》)
  在这里,林清玄讲了心源开悟的体会。他在读书中思绪万千而陷入迷茫,看不清自己心的河源。而一经恍然开悟则蓦然心河“泛滥”,身心尽洗而清澈空明。这个心河流淌于心田血液,与自我生命同体,成为生命之源和“希望”之光;这个心河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促使他用诗情画意描绘“灿烂”的美好薪天。这样,心河成为精神生活源泉,有了心源则精神境界有天壤之别。获得了生命的滋润和心灵的慰藉。心河之源的滋润好像清悠的晨钟将“真我”从忧郁中唤醒,也好像灿烂的阳光将自己照耀发光。这种生命的涅槃、心灵的升华是带有林清玄式的个人独特色彩。
  在中国水文化流脉中,水之源头意识非常深厚悠长。惟有源头活水江河才不会停流干涸,惟因有本有源文化才会有强韧的生命力;并且,水与归家关系意识也深厚悠长。人在旅途犹如浮萍飘水,无根无柢的飘泊,孤独无依的流浪,使人倦游而归心似箭,回归家园的渴望成为总在追求的梦幻。而且心灵飘泊尤甚于身体飘零。疲惫的心灵需要活水来抚慰,迷惘的心灵需要清水来洗涤。万水朝宗指向东方流向永恒,寻找心灵的家园也是坚毅执著追求不止。这种心河溯源意识,是从生命母体的回归进一步提升到文化母体的归依,即寻找从人的心灵源泉到那深沉的文化本源。林清玄在《生命的龙卷风》中说:“唯一使心灵清明的方法,是不断回归自己心灵的上游,寻找心河的发源,才能够免除流言的污秽与干扰。走到一个充满能量的生命的上游。”这个心灵源泉也即是文化本源。他还在《黄昏菩提》中强调说:“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冷漠、混乱、肮脏,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源”。这种文化母体的回归意识,使林清玄注重揄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神韵,并力求以它来矫正现代文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疗救现代人的被物化和异化之弊。
  在林清玄散文创作中,不仅以承论道,而且因水造艺,其水心、水境与文心、艺境相交融。中国传统水文化意识不仅灌注于其主体的精神气质,而且灌注于其个体的艺术生命。林清玄认为,应自然为文而不刻意经营,“只是让心里的感动如泉水般喷涌出来”(《清凉菩提自序》)。在其散文中,描写景物细腻传神,抒发情感深挚绵长,阐发哲理则意味隽永,三者交融而温静澄明。其语言清丽闲雅,笔致自然流畅,善于运用联想、象征、直觉等手法。于细微之处有所感悟和发现,表现出一种清悠淡泊的审美心胸和宁静清明的艺术境界。如他对月亮的描写就别具眼光别有韵致。其《月到天心》说,乡下的月光,不像太阳的投影那样是从外面进来,而宛如从草树花丛之内微微渗出;如夜深有雾、清气弥漫,群飞的萤火虫仿佛是月光掉落的精灵。这种描写新颖别致而富于启示意义。白天太阳光比较明亮强烈,草树花丛皆有投影,明暗相对分明,而乡下月夜中,夜色笼罩月光如泻,阴阴草树花丛与溶溶月光共同构成朦胧夜景,在此氤氲氛周中,自然好像月光在草树花丛中由内向外,微微渗出。而在蔼蔼夜雾中,萤火虫飞动的光点突现暗中之亮和静中之动,好像是月华精灵的显现,浸透着一股清气和灵气。总之,其关于中国水文化的致思影响到他的精神人格和美学取向,影响到他的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色,即是清高清雅的精神人格、清妙清美的美学取向、清灵冲淡的艺术风格和清隽清淳的创作特色,轻拂着东方文化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 刘保昌)
其他文献
一、研究的必要性    《法华经》是约公元前二世纪至前一世纪,初期大乘佛教经典著述高峰时期出现的佛典,它所宣扬的一佛乘思想,对于确立新的佛陀观和自行化他的菩萨乘信仰,为众生指明成佛的道路,使大乘佛教最终发展成熟和完善,成为联合小乘及各个教派的统一的宗教起到重大作用。天台宗的智顗称之为“经王”,欧阳竟无之《藏要》第一辑中指出:“《法华》则众经之揭橥者也。”《法华经》崇高的地位,正是来自它所弘扬的一佛
期刊
摘要:文化诗学作为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和流派,已然成为当今西方批评界的显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作为正宗的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模式,文化诗学以其新历史主义的学术旨趣,以其对“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的双向阐释,实现了对形式主义批评和旧历史主义批评的双重超越,表现出一定的学术原创性。自上世纪末被引入中国以来,也越来越受到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
期刊
摘要:生产关系结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实践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在目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尤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在回顾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关于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理论争鸣、指出该问题研究的局限性及其后果的基础上,阐明自己对生产关系结构问题的基本观点。  关键词:生产关系结构;理论争鸣;理论思考  中
期刊
正明兄,竟舍弃了我们而远去了。人总是要死的,早一天,晚一天,人人都会走上这条路的,本来没有什么可哀的,但是记忆这个东西很怪,它会一直缠住你,让你放不下,忘不了,睡不着,吃不好,难以忘却,因而总要把它记下来,做个纪念。  想起与正明兄相遇、相识、相交的日子,已是五十六年前的事了。五十六年供弹指,两鬓如雪忆当年。  1951年春,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祖国经过一百多年的苦难,终于有了一个新生的希望,千头
期刊
摘要:现有的“乡政村治”模式面临行政化、权力二元化、城市化等十大挑战。从“乡政村治”向“县政乡社”模式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乡镇直选、村庄合并、费税改革及乡镇机构改革等实践使“县政乡社”模式从构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关键词:农村治理;乡政村治;县政乡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082-0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期刊
摘要:由于明初统治者的重视,上至中央下及各级地方政府都对档案收贮、保管工作十分重视。明朝中央设立了多处功能不同的档案机构,同时地方各级档案机构也普遍设立,并有严密的防护措施。各级档案机构在各级衙署建制中的建筑位置十分重要。明代的档案管理工作采取分层进行、逐级负责制,各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具联系性,其隶属人员构成体系明晰。明代档案机构的设置与管理,说明明代的档案保管工作已普遍、系统地开展起来,并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社会分层、贫富分化。在原有身份制体系制度化记忆影响下,身份主导了转型中国社会分层和贫富分化,从而使我国社会分层、贫富分化呈现相对失衡性。这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平正义,危害社会安定。在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的情况下,要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整合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不同于衡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平等,也不同于市场条件下承认禀赋差异的机会公平,它是在市场竞争之上维护共同生活的更高的
期刊
摘要:本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应对由文化差异引发的沟通障碍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即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原则;加强员工跨文化培训;进行文化整合,创新企业文化。  关键词:国际商务沟通;文化差异;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11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务
期刊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教授所著《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以下简称《社会研究》)于2007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翔实的史料,较为完整地复原了湖北八年抗日战争这段沉重的历史,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询了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该著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湖北抗战史和湖北地方社会史研究的空白,而且对全国抗战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意
期刊
为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9月23—26日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日本、澳大利亚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就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