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善用比较法学习初中历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_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比较法是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方法。在历史学习中善用比较法,通过对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事件、现象及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提高学生历史成绩的目的。
  一、 教会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善用比较法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重视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养成自己动脑、探索的好习惯,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一环。要达到历史预习的目的,就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预习方法,在预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如果善用比较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在预习历史课本的时候,一般是花2到3分钟,极其简单地看一遍教材,找出教材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只看教材的表象,这样的预习对接下来教师的讲课没有多大意义。但如果学生善用比较法,其效果将大不一样,即把预习过程中看到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与前面所学的历史人物、事件、时间等进行比较。
  二、 教会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善用比较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学生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质量,而听课质量,又取决于学生会不会听课。
  1.对历史时间比较:
  任何一个特定的事件都有一个特定的时间,在中学历史的学习中,需要记住的时间相当多,如果学生善用对比记忆,则可减少记忆难度,即在听课的过程中只要听到某一个历史时间或历史时期,马上想到与之相对应的时间或时期,久而久之,形成定式,变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听课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在同一个年代,中外历史上可能发生过多件大事,可对比记忆,如1689年,中国历史上,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世界历史上俄国在1689年进行了沙皇彼得一世的改革,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也可以将公元前后相同数字的年代发生的大事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记忆。如公元前73年,罗马共和国爆发斯巴达克起义,而公元73年,中国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东汉政府对西域的经营管理。在对比的过程中历史时间这一条线也就清楚明朗了。
  2.对历史朝代的比较:
  中国历史从夏朝到清朝,可比的很多,特别是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隋朝与秦朝、西汉与东汉、西晋与东晋、北宋与南宋、明与清、元与清等朝代与朝代的对比,拿隋朝与秦朝来说:秦朝在公元前207年被灭,隋朝在公元581年建立,两个朝代相距788年的时间,但比较的结果,却惊人相似!其一,两个朝代都建立在长期的分裂之后;其二,两个朝代创立的一些重要制度和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三,秦朝和隋朝后中国都出现了强盛的封建王朝;其四,这两朝皆为“短命”王朝。比较后,学生即可得出结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既要有好的政策,又要施行“仁政” 。 通过这样的比较,既深刻融入学生记忆,又达到方便掌握的效果。
  3.战争的比较: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战争对于逻辑思维还不是很强的初中生来说,往往是比较难理解的 ,但如果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善用比较法,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如: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会学生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情况加以比较,从战争发生的时间、背景、战争爆发的原因到战争的性质、后果。学习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是如此。经过比较,其共性和不同点就会一目了然。
  4.中外历史的比较: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可对中外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如把19世纪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把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与唐帝国进行比较,把中国的洋务运动与西方的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进行比较;把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对比,从航行的目的、时间、次数、规模来进行比较,在此项比较中,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 教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善用比较法:
  从古到今,从中到外,历史上出现过的人物、事件、现象等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如何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逐步建立起脉络分明、融会贯通的历史知识网络,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最为头疼的问题。若教会学生在历史复习过程中善用比较法,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历史复习过程中,常用如下几种比较:
  1.纵向比较: 即把不同时期的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比较。如中国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但是两次战争发生的时间不同,发动战争的国家不同,给当时的中国带来的破坏和影响也不同。还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欧美的三次科技革命等,都可进行如此比较。
  2.横向比较:即把同一时期在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比较,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如都发生在19世界60年代的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的比较等。
  3.专题比较:就是对一个单元、几个地区或几个国家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某些历史知识形成完整的概念,便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之间相互关系,并且能够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这是在复习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准确和牢固。
  4.综合比较。如对人类迄今为止所进行的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时间、背景、影响等进行比较;对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比较;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比较等。综合比较是历史复习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期末复习或中考复习中,常用综合比较,同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通过比较,区分了历史知识之间的同和异,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各个历史事件、人物等的特点,防止相似的历史知识间的互相混淆、张冠李戴,较好地掌握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概念,把握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构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更为系统地掌握历史。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工作是很重要的。为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管理,把学生培养成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有必要对班主任工作加以探讨。  我们知道班主任工作是全面、细致的。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它是体现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艺术。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也是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各种矛盾的过程。班主任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正确对待学生,科学地让每位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使其
期刊
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多年,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怎样体现落实仍是个难题,素质教育三原则“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最难解决的也是如何才能真正使学生主动发展这个难点。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不少语文教学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必须打开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的课堂教学之门,还给学生一方主动发展的天地。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拥有一方主动发展的天地呢?有许多同行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期刊
目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因特网时代。这场旷古未有的信息技术革命,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它赋予人以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从空间与实践上改变了传统的人际沟通的方式。“电子社区”的诞生,使得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能够“欢聚一堂”。  然而,近年以来,“电子社区”的概念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使得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虚拟化,交互式学习变为现实,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者基于自然
期刊
纵观近些年来的高考化学试卷,无论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下的省市卷,一个明显的特征都强调能力测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选拔出基础知识扎实、能力强、素质好和有创新意识的考生。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合理灵活运用“变式”,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巧设“变式”,引发思维的碰撞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思维的研究成果也表明
期刊
语文是一门綜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
期刊
我校高效课堂改革实践与探索历经一年,时间虽短,但已使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初尝了这一改革带来的喜悦,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引起了我们的思索。下面结合我们理化生教研组活动中各位教师的实践与思考,探讨一下理化生课堂改革中教学模式问题。  高效课堂,我们认为就是在课堂中追求高的效率,即就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每一时都有所思考,有所作为。所以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当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当推“创新教育”。  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切实地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下面,谈谈在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点思考与方法。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发展迅速,但是生物课改的推进离不开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怎样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个摆在每一位生物教师面前的十分实际的问题。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中生物必修1、2、3(人教版)中有许多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挖掘并利用好这些内容,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乐趣,学会相应的方法,使他们牢固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真正提高
期刊
现行思想品德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教育性和实践性,它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懂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一般常识,更重要的是自觉地按照上述规范来实施自己的行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较好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就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相统一
期刊
曹洪彪老师开创的新新概念快速作文是以人的精神熏陶、思维培育和技能培养为一体,创设一系列情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培育对学生写作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教师如果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积极的去培育学生的思维,就能激活学生沉睡的大脑,激发写作的灵感,进而开启学生的写作思路,因而它是新概念快速作文体系的重要部分,也成为新概念快速作文双课时八环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可是日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