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例室间隔膜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201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真性、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对真性或假性室间隔膜部瘤450例行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并对424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超声心动图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术中所见最后确定真性或假性膜部瘤,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450例患者手术治疗无死亡,无合并症。术后对424例膜部瘤患者随访4月-7年(平均4.3年),近期、远期疗效均满意。结论 对于真假性膜部瘤患者均应行手术治疗,手术中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手术方式,其疗效是满意的。
  【关键词】 室间隔膜部瘤;假性室间隔膜部瘤;室间隔缺损;诊断;外科治疗
  室间隔膜部瘤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室间隔膜部瘤有真性和假性两类[1]。二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二者的病因、病理和手术治疗各有特点。现将我院对450例膜部瘤的诊治方法及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658例,其中室间隔膜部瘤450例(占68.4%)。真性组38例,男6例,女3例;年龄1.2-9岁。假性组412例,男226例,女186例;年龄0.5-38岁。4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单纯室间隔缺损相似,其中部分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并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受限。查体见:均无紫绀及杵状指,均于胸骨左缘2-4肋间可闻及II-IV/6级收缩期杂音,131例伴震颤。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略增多,肺动脉段平直或轻度凸起。心电图:78例呈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66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均显示膜部室间隔连续中断(2-14mm),均有膜部瘤表现,彩色多普勒均可见左向右分流信号;其中53例合并卵圆孔未闭,3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19例有中度三尖瓣反流,6例合并二尖瓣中度反流。均未行右心导管检查及左心造影。
  1.2 手术方法 全组病例均在全麻、浅中低温体外循环行心内直视修补术。体外循环时间38-90min,平均4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6-47min,平均21min。38例真性膜部瘤的形态学表现为:室间隔膜部组织薄弱、延长,形成囊袋样,呈瘤状物突向右室腔,长约6-8mm,基底部直径10-14mm,囊袋顶部有2-6mm的分流口,囊袋与三尖瓣无粘连,室缺周边由膜部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而412例假性膜部瘤表现为:室缺周边由部分隔瓣和/或部分腱索构成,室缺分流口处与部分隔瓣组织粘连,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向右心腔膨出,无真正向右心腔突出的囊袋壁。基底部为真正的室缺,直径8-14mm,顶端可见2-5mm的分流口。术中根据瘤体大小、厚薄和基底宽度以不同的修补方法:真性组中10例瘤壁较厚,瘤囊较浅者,以带垫片双头针涤纶线褥式缝合1-3针,且进针略深,缝至隔瓣根部,将内口关闭。其余28例瘤壁较薄,瘤囊较大者均先自破口向基底纵形剪开,暴露出室缺底部,切除部分瘤体,再以相应大小涤沦片或心包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假性膜部瘤中的62例沿分流口垂直或平行于三尖瓣环切开部分隔瓣,暴露室缺基底部,再以相应大小涤沦片或心包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并缝合被切开的隔瓣;其余350例均用2-4针带垫片双头针涤纶线将基底部室缺边缘与三尖瓣隔瓣根部直接缝合。合并卵圆孔未闭者给予直接缝合修补术,合并二、三尖瓣反流者行瓣膜成形术。
  1.3 结果 全组病例术中、术后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均痊愈出院。424例得到随访(占94.2%),26例失访(占5.8%),随访时间4月-7年,平均4年3个月。均心功能I级,无不适症状,无残余分流性杂音,超声心动图复查376例,提示修补部位心内膜增厚、垫片处反光增强,未见残余分流。
  2 讨 论
  室间隔膜部瘤多发生于膜部或膜周部室缺的病人,室间隔膜部瘤分真性室间隔膜部瘤和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由于诊断技术水平及对室间隔膜部瘤的认识不同,室间隔膜部瘤术前易漏诊。近年,随着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室间隔膜部瘤的术前诊断率明显提高,超声心动图可直观显示室间隔膜部向右心室瘤状膨出,瘤体顶端可见缺损口,彩色多普勒可见通过顶端缺损口的左向右分流信号。同时外科医师对室间隔膜部瘤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导致不同作者报道室缺合并膜部瘤的发病率差别很大。国外有报道称膜部小室缺77%可伴假性膜部瘤形成[3],张玉顺等报告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形成者高达86%[4]。宋治远等在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介入治疗研究中,发现有48.75%的患者合并有膜部瘤[5]。由此可见,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膜部瘤上在临床非常常见。
  2.1 发病机理 文献报道认为,室间隔膜部瘤与膜周部室缺的自然闭合有密切关系。有报道认为,室间隔膜部瘤多发生于2岁以后,可以减少左向右分流量,使肺/体循环血流比下降,是2岁以后室缺缩小、关闭的重要机制[3]。文献报道认为,室间隔真性膜部瘤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2]:①由于胚胎发育异常、间隔转移不够和主动脉旋转不足,导致主动脉轻度右旋,膜部间隔斜行或水平移位,无支持的膜部间隔遭受左室高压影响而产生瘤样突出;②膜部室间隔在自然闭合过程中,由于室间隔仍在发育,加之左室高压而致囊袋状变形。而假性膜部瘤是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一个过程,是因室缺高压血流的冲击,导致室缺周边的心内膜纤维增生伴隔瓣、隔前瓣交界处及部分腱索不规则纤维增生并粘连融合而成,收缩期轻度凸向右室,形成囊袋状。
  2.2 诊断 术前明确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左室造影。超声心动图可见:真性膜部瘤在心尖四腔和五腔图中可见近隔瓣处沿膜部室缺边缘于收缩期呈囊袋状向右室腔突起,于舒张期消失,囊袋呈类球形或锥形,直径一般<2.5cm,长约1-2cm,囊壁薄而光滑,有或无分流口;假性膜部瘤则表现为在室间隔膜周部的半圆形不规则膨出,壁较厚,活动受限,粘连的隔瓣于收缩期轻度凸向右室腔。由于超声心动图的无创性,可反复检查,一般都能确诊,应列为首选诊断方法,仅特殊情况下需行左室造影检查。   2.3 手术治疗 不论真性与假性膜部瘤,都有破裂、梗阻、血栓、心内膜炎和压迫周围重要组织的可能,并对心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主张尽可能早期手术治疗。
  2.3.1 适应证 ①瘤体较小的室间隔膜部瘤,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如瘤体增大者可考虑及时手术治疗;②对于较大的膜部瘤,瘤壁极薄而欲破裂者,宜及时手术;③膜部瘤的分流口小于5mm者,5岁以前有自行闭合可能,5岁以后仍不能自行闭合时可行外科手术或介入封堵术;④合并右室流出道梗阻、主动脉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其他心内畸形或并发症者,应手术治疗。对于假性膜部瘤的病例,如瘤体或分流口较小(小于5mm)、无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可随访观察,大部分可自行闭合而免于手术。
  2.3.2 手术方法 总的原则是在直视下切除瘤体,修补室间隔缺损及矫治相关畸形,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对于真性膜部瘤,应剪开瘤囊,由内面确认室缺的真正边缘大小,进行缝合修补,这样可使修补牢固、准确:确认瘤囊和基底室缺边缘,据其大小决定补片修补或直接缝合。基底较大者,切除瘤体后以相应大小补片修补;较小者则将瘤体折叠连续缝合,然后基底部垫片加固缝合。由于室间隔膜部较薄弱,不宜单做裂孔修补,否则膜部瘤有继续发展或再穿孔的可能。假性膜部瘤,要用神经勾仔细探查分流口,而不是将腱索间粘连的裂孔或粘连团块之间的间隙误认为分流口进行缝合,从而遗漏真正的分流孔。大部分假性膜部瘤的瘤壁由部分增厚的三尖瓣结构共同组成,如不造成右室内梗阻则不必过多操作,仅需将基底部室缺边缘缝闭至三尖瓣隔瓣根部,阻断左向右分流即可。由于室缺周边均有增生的纤维组织,只要进针勿过深,一般不会伤及传导束。但是,在假性膜部瘤基部的三尖瓣或纤维组织比较薄弱时,直接缝合不够牢固,易撕裂,提倡沿三尖瓣环平行或纵行切开隔瓣,暴露室缺底部,找到真正室缺边缘,应用补片修补室缺,并随时注意保护传导束。缝至上缘时,注意不要进针太深,以免损伤主动脉瓣。修补室缺完毕,缝合切开的隔瓣,注意不要造成三尖瓣变形、三尖瓣关闭不全。复跳后常规探查三尖瓣,如有三尖瓣反流,行三尖瓣成形术。
  参考文献
  [1] Vidne BA,Chiariello L,Wagner H,et al.Aneurysm of the membranous venticular septum.J Thorac Cardiovasc Surg[J].1976,71(3):402.
  [2] 薛淦兴,郭加强,周其文.心脏膜部间隔瘤.中华心血管病杂志[J].1986,14(2):83.
  [3] Ramaciotti C,Keren A,Silverman NH.Importance of ventricular septal aneurysm in the natual history of isolated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Am J Cardiol[J].1986,57(2):268.
  [4] 张玉顺,李寰,代政学,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价.中国循环杂志[J].2005,20(1):14-16.
  [5] 宋治远,何国祥,舒茂琴,等.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重庆医学[J].2006,35(3):194-195.
其他文献
【关键词】鼻中隔成形术;切口;划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32-01  鼻中隔偏曲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即鼻中隔偏离中线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局部突起,凡偏曲妨碍生理功能,具有临床症状、体征者,即有手术指征[1]。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耳鼻咽喉科得到推广和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已成为鼻中隔偏曲治疗的主要术式。三线减张法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已广泛应
期刊
【关键词】一个半综合征;脑梗死;桥脑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34-01  1 临床资料:  患者,李某,男性,55岁,因“突发头昏、视物模糊3小时”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80/120mmHg,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外展内收不能,左眼内收不能,但能外展,外展时有水平眼震,双眼垂直运动正常,辐辏反射存在,右周围性面瘫,左侧面部及躯干部感
期刊
【关键词】麻黄;刘爱民;皮肤病经验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70-01  麻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归肺、膀胱经;其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温经通腠[1]。在临床实践中,麻黄的应用广泛,刘爱民教授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麻黄的运用有独特见解,临床证突破不少禁条,广泛用以治疗多种皮肤科疑难杂病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资阳市部分食品中食源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按照《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及有关国家标准,于2013年2月-12月在全市4个县(市、区)范围内,对市售部分食品进行食源微生物监测。结果:监测样品覆盖11大类160件食品,其中完全合格3类,不合格8类42件,不合格样品占26.2%。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阪崎杆菌1株
期刊
【摘 要】目的:构建含有不同长度人FBXO3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找到转录活性最强的启动子区域。方法:通过UCSC在线软件分析FBXO31基因启动子序列。从正常人血液基因组DNA中扩增不同长度FBXO31基因启动子片段,将这些启动子片段插入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pGL3-FBXO31-I,pGL3-FBXO31-Ⅱ,pGL3-FBXO3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在胸外科手术后肺不张患者采用支气管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其治疗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支气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根据临床疗效。结果:实验中,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实验组在支气管镜下治疗一个月后,有15例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治疗后基本痊愈;23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广州市幼儿园饮食结构的情况,并从中医养生角度对饮食结构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而为幼儿园的饮食结构提供科学又合理的建议。方法:从广州市天河区、海珠区、越秀区、白云区、荔湾区共5个区中随机调查110间幼儿园,并获得一段时期的食谱。分别从食物的寒热性、蔬果的应反季等方面分析该幼儿园饮食结构的合理性。从整体上了解广州市幼儿园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结果:总体上来说,各大幼儿园的饮食比较均衡。从食
期刊
【摘 要】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接受能力的情况,以便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影响因素,从而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保健工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与面谈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而且对于应该注意的饮食、运动、服药等方面也不是很清楚。护士的健康教育、患者的自控能力都是影响他们接受或遵循正确健康教育指导的重要因素。自我保健意识、家人的督促
期刊
【摘要】 目的 讨论影响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别100例糖尿病足患者和10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在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并使用逻辑斯蒂多因素回归分析讨论影响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糖尿病常见的几种并发症中,2组患者在IHD、DR、高血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DPN、ASO、DN、脑血管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
期刊
【摘要】 众所周知,在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中,肾脏通常是结石形成的部位,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肾结石在多发于夏季,但却在冬季有明显症状,因此肾结石常为“夏季形成冬季发病”,据临床数据统计,近年来,肾结石是发病率逐渐升高的疾病之一,也即是说,肾结石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有时候可能加重堵塞尿路阻碍尿液的排出,造成疼痛肾积水,严重的可能造成尿毒症甚至肿瘤,危害不容忽视,应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