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宽松氛围等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关键词】个性阅读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阅读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伴随着一个人的终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内只是引导学生,阅读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可自由选择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教师对此要鼓励学生从感兴趣课文的内容读起,读后还要谈谈感受。例如,讲授《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由阅读。这篇课文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上课伊始,我利用课件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或画,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有孩子的读描写草原静态景色的段落,有的读写草原动态活动的段落,个个都读得起劲,读书声响彻教室。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阅读的原動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应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转换文本形式,或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阅读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柳树醒了》一课,我在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给柳树洗洗澡,孩子们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小柳枝哟,软了。”轻柔、舒缓的语调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还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
  教师可以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兴趣。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因而,朗读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对学生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予以赞美,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通过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善于读书,从而读好书,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灵性和创造才能,经常地读、大量地读、生动活泼地读,让学生觉得朗读很快乐,学生才会在读中有所发现,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学会思考,在读中学会创造,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三、营造宽松氛围,彰显阅读的自主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言论自由氛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在阅读中充分飞扬。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课文中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从中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由于课文较长,内容容易理解,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查阅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有的说“分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互谈体会”……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
  阅读是一扇窗,透过它就能看见整个世界;阅读是一盏灯,点亮它就能照亮心灵;阅读还是一根接力棒,它让人类香火绵延,永世传承。只要感悟到阅读其实是心灵的体验,那么阅读教学就会开辟出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孙景华.彰显本体打实基础—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3]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变化,以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观念不断深入,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以及实践综合能力,将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点。对此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如何正确有效地选择地理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地理教学情境、优化地理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导性,实现高中地理教学向地理素质教育转变,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关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
期刊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以及教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体系。日常的教育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以及能力的培养的目标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达到的。因而,教师应当充分地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除此以外,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当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采取全面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他的成绩。语文学习锻炼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而语文的拼音学习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语文的拼音也是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不是死记硬背就能解决的,学生要抓住语文拼音的普遍规律和特殊之处,灵活地掌握和运用语文的拼音。教师也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及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会计专业不同学生错题集利用情况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对错题管理价值的认可度高,但对错题管理的实施不够积极,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实践研究表明,建立和使用“错题集”,让学生在错题集中淘“金”,可以使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学习的态度、方法与能力。  【关键词】错题集 建立 有效使用  一个睿智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跟头。中职生因受年龄特征、学习基础、生活习惯等
期刊
小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充满好奇,兴趣浓厚。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难度的增加使部分学生渐渐失去了刚开始的那股新鲜劲和热情,学习兴趣逐渐开始淡薄。特别是在四、五年级出现了大量需要记忆的单词之后,一些学生们更是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反反复复如此,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育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能力。可見,倾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的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向导。  【关键词】习惯 倾听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联系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因此,培养小
期刊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
期刊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引导我们积极向上,涵养我们的精神。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把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当作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加强读的训练进而培养其阅读能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是一个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成为更好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索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因此,“问题解决”必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联系实际 鼓励创新 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