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导演与院线大佬们在一起往往互相指责,但今天,他们却变成了知无不谈的好朋友。”中国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无不惊讶地说,这种现象让她“太意外”。这样的情形在出现4月9日在京举办的“创作与市场”论坛上。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和《综艺报》共同主办,为第四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2年度表彰大会的年度论坛之一。李少红、高群书和程耳三位导演,与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导演赵军、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总经理刘健以及万达电影院线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歌进行对话,参与对话的还有我国台湾资深电影监制焦雄屏。活动由《综艺报》电影版主编朱玉卿主持。
谈及发起本次活动的初衷时,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李少红指出,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大家看到了电影创作与电影市场的高度互动,这种互动反映在电影创作对市场,以及观众观影心理的洞悉与掌握,并由此引发争相观影的盛况。本次电影导演与电影院线代表的直接对话,更突显了这种互动的积极意义。
本次论坛活动主要围绕电影创作与市场展开——作为创作者的导演如何理解观众,作为终端市场代表的院线公司代表如何理解电影创作,二者如何实现更好的互动从而助力国内电影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创作还是市场,最终的指向均是观众。四位电影创作者代表和三位院线代表也与大家分享了对当前中国电影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看法,以及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电影内容和更好观影体验的建议。
李少红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不仅是电影创作者们的家园,更是电影业上下游沟通交流的平台,本次活动不仅顺应了当前电影业的发展趋势,更体现出电影业各环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正能量”。
导演观点
李少红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
代表影片:《血色清晨》《门》等
导演与市场的沟通不可回避
按道理说,导演不需要直接面对市场,但是导演完成的影片最后均要进入市场。以往,导演与市场的沟通比较少,但对现在的中国电影导演来讲,与市场的沟通不可回避。
去年宁浩、管虎等几位青年导演执导的五部电影在五月份上映,在影院排映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贾樟柯曾找到我,希望导演协会出面与院线方有一个对话,尤其在国产电影面临好莱坞大片挤压下,可以在市场上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结果双方在交流现场发生激烈争执——院线和影院代表们坚持说,市场的平等就在于影片是否卖座,电影院只看影片是否上座,市场面前没有任何特殊可言;导演们要求院线排片方面要平等。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其实,创作和市场双方需要更多沟通和交流。从我的切身体会来说,市场终端的从业人员是电影导演的战友,他们为电影做了很大的贡献。我希望电影创作者可以提高电影质量,与院线和影院携手打天下。
高群书 电影导演
代表影片:《东京审判》《风声》《西风烈》《神探亨特张》等
找对观众群
创作与市场才能达成共识
创作与市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应该是对立的。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可以有自己的观众,现在的市场已经具备细分的可能。很多偏艺术范儿的电影没能卖座,是因为市场营销不到位。今年以来,好几部电影在市场营销方面都非常成功,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观影群体,创作和市场达成了共识。还有《西游:降魔篇》,是一部靠制作水平和鲜明的受众诉求取胜的典范,是真正的商业大片。
我特别理解市场一线的同仁,当年我的《东京审判》和后来的《西风烈》《神探亨特张》等上映时,都得到很多院线的大力支持。大家之间应该经常像今天这样互相沟通,共同努力。今天听了三位院线代表们的发言,我发现万达院线的刘歌很懂电影规律,奥斯卡院线的刘健懂基层观众,南方新干线院线的赵军懂人民,三个人基本代表了中国观众,收获很大。
程耳 电影导演
代表影片:《边境风云》
票房不好要反思自身原因
我做电影,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在观众喜好和个人趣味之间尽量求得平衡。2000年前后,有两种电影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一个是完全个人化的影片,比如“第六代”导演们的影片;另一种是商业片,但现在回顾当时的商业片,觉得很幼稚,有些其实并不那么商业。
我在做《边境风云》之前考虑了很多。它并不是一部一目了然的商业片,虽然也有愉悦观众的地方,比如大明星、贩毒题材,最后因为种种原因,票房仅打平了制作成本。这让我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这个结果是怎么造成的?这并不是院线和影院的问题,而更多是输在前面的环节,比如影片在策划之初,以及影片创作自身。
当前的电影市场和和观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银幕数量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大家在信息面前越来越平等,观众见多识广,对电影的审美和判断超过以往。我们创作者可能有些低估观众的接受度。
焦雄屏 电影监制,著名电影评论人
市场需要多元化创作
现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从21世纪开始,短短十年间,中国大陆电影市场飞速地增长,直接跃居世界第二大市场,浓缩了美国电影一百年的经验,潜力深不见底。
这当中当然会有乱象,每个人都在摸索和学习。片方和院线各自都是这个产业链的一环,应该是一家人,要包容,相互尊重,这个产业才会成长。我见证过台湾地区电影界最恐怖的那段时期:院线和影院一方见到导演和片方就开骂,双方成了仇人,开会的时候还要有人站起来劝架。现在已经完全不同,像《海角七号》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影片,观众和市场的反响都出乎预料地好。
电影市场是多元化的。现在大陆市场迅速扩大,港台电影人纷纷涌进,变成只有一种电影——合拍大片,大家似乎一下子失了方向。这个局面目前正在被打破,电影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比如《人再途之泰》《万箭穿心》和《边境风云》这样完全不同风格的电影,可以在市场中共处,并找到各自的市场和观众。 院线观点
赵军 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珠江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不必强求导演处处考虑市场
中国前30年是经济复兴,现在开始的30年是文化复兴。互联网带来的社会根本变化,体现在电影院,我们卖出的不是电影票,而是观众的体验,电影导演不能“独乐乐”,而要“众乐乐”。很多影片是不应该进入院线的。但院线一方也不能很强势地要求导演的每部电影都把市场因素考虑周到,那就不是艺术创作了。电影具备艺术品的属性,我们要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如果影片自身品质上乘,院线作为电影与观众的桥梁,义不容辞地要帮这些影片找到自己的观众。
现在有两类电影需要大家探讨。一种是“新娱乐电影”,一种叫“价值观电影”,希望我们的电影创作可以融合这两种类型的影片。我相信,中国电影的下一个发展高峰,可以在这种融合中找到方向。
刘健 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总经理
类型片定位在准不在大
长期的市场一线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有三个共同特点:娱乐性强,有美感,有内涵。常有导演问我:为什么他的影片观众不待见?我会反问他:你的影片是拍给谁看的?那些创作过程中心里没有明确观众定位的影片,自然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
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类型片,而对类型片创作,导演一定要先明确:这样的影片不要渴求投资规模有多大,而是定位一定要准确。只要影片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潜在的观众,就能取得相应的市场回报。
出品方和导演对院线一方可能有误解,其实影片的排映和撤片都有原则。以奥斯卡院线为例,一个影院的年票房不同,厅数和座位数不同,撤片的标准不同。比如有些影院,一部影片的场均票房低于800元,就一定要撤片,不然影院就得亏本。大家各有各的难处,解决的办法就是像今天这样经常沟通,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如何让观众更喜欢电影。
刘歌 万达电影院线运营中心副总经理
市场说到底是观众说了算
电影创作有创作的规律,电影市场有市场的规律。有制片方提出,他们需要市场的公平——为什么他们的影片不能和进口大片有同样的场次?其实,场次和上座率有微妙的关系,如果影片的上座率高,自然会有相应的排映场次。说到底,市场不是院线和影院说了算,而是观众说了算。
我们院线一方对国产影片一直有偏爱,比如有些制作成本不大,也没有大明星撑场的影片,只要影片有观众,我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这些观众,比如把它放进小厅放映,并固定在每天的某个时间段有规律性地排映,便于让更多的观众知道这个信息,为其积累口碑。在有些国产片尚不具备和美国大片抗衡实力的时候,过度排映反而会带来伤害。
导演在从事电影创作之初应该多和院线一方沟通。院线有很多市场数据和后台软件,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信息,供电影创作者参考。
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和《综艺报》共同主办,为第四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2年度表彰大会的年度论坛之一。李少红、高群书和程耳三位导演,与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导演赵军、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总经理刘健以及万达电影院线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歌进行对话,参与对话的还有我国台湾资深电影监制焦雄屏。活动由《综艺报》电影版主编朱玉卿主持。
谈及发起本次活动的初衷时,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李少红指出,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大家看到了电影创作与电影市场的高度互动,这种互动反映在电影创作对市场,以及观众观影心理的洞悉与掌握,并由此引发争相观影的盛况。本次电影导演与电影院线代表的直接对话,更突显了这种互动的积极意义。
本次论坛活动主要围绕电影创作与市场展开——作为创作者的导演如何理解观众,作为终端市场代表的院线公司代表如何理解电影创作,二者如何实现更好的互动从而助力国内电影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创作还是市场,最终的指向均是观众。四位电影创作者代表和三位院线代表也与大家分享了对当前中国电影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看法,以及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电影内容和更好观影体验的建议。
李少红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不仅是电影创作者们的家园,更是电影业上下游沟通交流的平台,本次活动不仅顺应了当前电影业的发展趋势,更体现出电影业各环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正能量”。
导演观点
李少红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
代表影片:《血色清晨》《门》等
导演与市场的沟通不可回避
按道理说,导演不需要直接面对市场,但是导演完成的影片最后均要进入市场。以往,导演与市场的沟通比较少,但对现在的中国电影导演来讲,与市场的沟通不可回避。
去年宁浩、管虎等几位青年导演执导的五部电影在五月份上映,在影院排映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贾樟柯曾找到我,希望导演协会出面与院线方有一个对话,尤其在国产电影面临好莱坞大片挤压下,可以在市场上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结果双方在交流现场发生激烈争执——院线和影院代表们坚持说,市场的平等就在于影片是否卖座,电影院只看影片是否上座,市场面前没有任何特殊可言;导演们要求院线排片方面要平等。最终谁也没有说服谁。
其实,创作和市场双方需要更多沟通和交流。从我的切身体会来说,市场终端的从业人员是电影导演的战友,他们为电影做了很大的贡献。我希望电影创作者可以提高电影质量,与院线和影院携手打天下。
高群书 电影导演
代表影片:《东京审判》《风声》《西风烈》《神探亨特张》等
找对观众群
创作与市场才能达成共识
创作与市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应该是对立的。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可以有自己的观众,现在的市场已经具备细分的可能。很多偏艺术范儿的电影没能卖座,是因为市场营销不到位。今年以来,好几部电影在市场营销方面都非常成功,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观影群体,创作和市场达成了共识。还有《西游:降魔篇》,是一部靠制作水平和鲜明的受众诉求取胜的典范,是真正的商业大片。
我特别理解市场一线的同仁,当年我的《东京审判》和后来的《西风烈》《神探亨特张》等上映时,都得到很多院线的大力支持。大家之间应该经常像今天这样互相沟通,共同努力。今天听了三位院线代表们的发言,我发现万达院线的刘歌很懂电影规律,奥斯卡院线的刘健懂基层观众,南方新干线院线的赵军懂人民,三个人基本代表了中国观众,收获很大。
程耳 电影导演
代表影片:《边境风云》
票房不好要反思自身原因
我做电影,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在观众喜好和个人趣味之间尽量求得平衡。2000年前后,有两种电影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一个是完全个人化的影片,比如“第六代”导演们的影片;另一种是商业片,但现在回顾当时的商业片,觉得很幼稚,有些其实并不那么商业。
我在做《边境风云》之前考虑了很多。它并不是一部一目了然的商业片,虽然也有愉悦观众的地方,比如大明星、贩毒题材,最后因为种种原因,票房仅打平了制作成本。这让我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这个结果是怎么造成的?这并不是院线和影院的问题,而更多是输在前面的环节,比如影片在策划之初,以及影片创作自身。
当前的电影市场和和观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银幕数量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大家在信息面前越来越平等,观众见多识广,对电影的审美和判断超过以往。我们创作者可能有些低估观众的接受度。
焦雄屏 电影监制,著名电影评论人
市场需要多元化创作
现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从21世纪开始,短短十年间,中国大陆电影市场飞速地增长,直接跃居世界第二大市场,浓缩了美国电影一百年的经验,潜力深不见底。
这当中当然会有乱象,每个人都在摸索和学习。片方和院线各自都是这个产业链的一环,应该是一家人,要包容,相互尊重,这个产业才会成长。我见证过台湾地区电影界最恐怖的那段时期:院线和影院一方见到导演和片方就开骂,双方成了仇人,开会的时候还要有人站起来劝架。现在已经完全不同,像《海角七号》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影片,观众和市场的反响都出乎预料地好。
电影市场是多元化的。现在大陆市场迅速扩大,港台电影人纷纷涌进,变成只有一种电影——合拍大片,大家似乎一下子失了方向。这个局面目前正在被打破,电影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比如《人再途之泰》《万箭穿心》和《边境风云》这样完全不同风格的电影,可以在市场中共处,并找到各自的市场和观众。 院线观点
赵军 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珠江影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不必强求导演处处考虑市场
中国前30年是经济复兴,现在开始的30年是文化复兴。互联网带来的社会根本变化,体现在电影院,我们卖出的不是电影票,而是观众的体验,电影导演不能“独乐乐”,而要“众乐乐”。很多影片是不应该进入院线的。但院线一方也不能很强势地要求导演的每部电影都把市场因素考虑周到,那就不是艺术创作了。电影具备艺术品的属性,我们要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如果影片自身品质上乘,院线作为电影与观众的桥梁,义不容辞地要帮这些影片找到自己的观众。
现在有两类电影需要大家探讨。一种是“新娱乐电影”,一种叫“价值观电影”,希望我们的电影创作可以融合这两种类型的影片。我相信,中国电影的下一个发展高峰,可以在这种融合中找到方向。
刘健 河南奥斯卡电影院线总经理
类型片定位在准不在大
长期的市场一线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受观众欢迎的影片有三个共同特点:娱乐性强,有美感,有内涵。常有导演问我:为什么他的影片观众不待见?我会反问他:你的影片是拍给谁看的?那些创作过程中心里没有明确观众定位的影片,自然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
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类型片,而对类型片创作,导演一定要先明确:这样的影片不要渴求投资规模有多大,而是定位一定要准确。只要影片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潜在的观众,就能取得相应的市场回报。
出品方和导演对院线一方可能有误解,其实影片的排映和撤片都有原则。以奥斯卡院线为例,一个影院的年票房不同,厅数和座位数不同,撤片的标准不同。比如有些影院,一部影片的场均票房低于800元,就一定要撤片,不然影院就得亏本。大家各有各的难处,解决的办法就是像今天这样经常沟通,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如何让观众更喜欢电影。
刘歌 万达电影院线运营中心副总经理
市场说到底是观众说了算
电影创作有创作的规律,电影市场有市场的规律。有制片方提出,他们需要市场的公平——为什么他们的影片不能和进口大片有同样的场次?其实,场次和上座率有微妙的关系,如果影片的上座率高,自然会有相应的排映场次。说到底,市场不是院线和影院说了算,而是观众说了算。
我们院线一方对国产影片一直有偏爱,比如有些制作成本不大,也没有大明星撑场的影片,只要影片有观众,我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这些观众,比如把它放进小厅放映,并固定在每天的某个时间段有规律性地排映,便于让更多的观众知道这个信息,为其积累口碑。在有些国产片尚不具备和美国大片抗衡实力的时候,过度排映反而会带来伤害。
导演在从事电影创作之初应该多和院线一方沟通。院线有很多市场数据和后台软件,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信息,供电影创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