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创造性区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与“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前者是天才、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一类特殊人物显现的创造性;后者是谁都具有的,未必得到社会高度评价的,然而对于他本人来说则是创造了新的价值的创造性。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特殊才能的创造性”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学生“自我实现的创造性”的诱导、形成和培植。语文教学在其所属的范畴和各项能力,即听、说、读、写、改等能力均应最终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心理品质、创造性能力为归宿,要发展的不仅仅是智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日后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下面从教学过程的主体和课题的角度来谈一谈怎样运用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注重开发学生的心理能源,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原动力
  
  在人的心理素质中,能够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原动力的,主要有动机、兴趣、情感等,这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交互作用形成发展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开发学生心理能源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教师的兴趣,带动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性兴趣。教师首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教学的兴趣中心。这样才能从挖掘教材的内容上,从组织教学的形式上,從选择教学的方法上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
  2.教师运用教材,以“质疑”和“设疑”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使得学生的认识兴趣更加浓厚。传统教学方法的实质和根本目的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即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因而它的教学以无问题而结束,而创造性教育的教学目的则不同。在它看来,问题的发现和发展,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既是终点,又是起点。
  3.通过异步教育方法有效地触发学生的需要与动机。按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有效地教育,使每个学生均从独立思考中产生和发展他们各自的需要,比如语文作业布置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设计和布置,使水平高的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拾级而上,品尝到发现的快乐。
  4.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来触发学生的情感。著名的情感派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中就注重动之以情,传之以情,启之以情,从而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另外,处于心理结构最高层次的理想、信心一旦树立,就能形成学生长远的动机和需要。我们在谈到创造性的原动力时,不能不提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著名论断:“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有需要引起的,在人的动力系统中,需要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动力源泉,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在教学中迸发出的知识需求、成长需求、自我价值再现的需要,正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原动力,因此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不能忽视这种原动力。
  
  二、鼓励学生产生诸多的意象,使创造性思维成为可能
  
  在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能源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学生追求主意的数量。因为主意的数量越多,其间出现创造性的可能就越大。
  1.运用多种方法,刺激手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并且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不拘泥于狭隘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多方思考。
  2.恰当运用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充分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古人绘画时,尚讲究留有空白,演奏乐曲也自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趣。那么,教师在执教中,在精彩的启迪之后,不妨也留点“空白”给学生,给学生留一点思维、感觉的自由。
  3.给学生以心理安全。要让学生敢说敢做,老师不仅要创造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情境,而且要创设从容、宽容、安全的氛围。无论学习怎么差的学生,都让他感到他是班级不可缺少的独立的一员。他上课的任何发言都是允许的,应该值得赞扬的。
  
  三、塑造个性,为创造性思维提供条件
  
  在现代,从创造的个人层次看,独特性受到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是控制能源、意象、素材的制高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亦离不开思维个性的塑造。
  1.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应体现现代教学的民主思想,给学生以心理自由。让学生在一种宽容、民主的教学氛围中真正成为创造性教学的主体。要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见,而不人云亦云,鼓励个性化发展。没有心理自由,也就没有了个性。
  2.在对学生的正确评估中体现教学民主,用以解除他们的“心智枷锁”。过去的客观题死板地把学生的思维纳入出题者的思路,大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评估方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对思维类问题一定要积极慎用,避免消极的、谴责式的评价,赋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因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它可以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铺设通道。语文教师可以直接开设“学生方法指导课”、“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帮助他们知道如何学习;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问题学习,创设问题的情境,有的放矢。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垆坶曾指出:“教育者的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在语文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更有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可持续发展因素的意识。我们应以教学重点为扩散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提供民主、和谐的氛围。开拓知识领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求异,充实课外活动,开发各种潜能,训练多种能力,使学生突破传统观念,对生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从而具有“超前性”。只要我们重视、钻研、探索,素质教育赋予语文教学的任务,一定会收获丰硕成果。
其他文献
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讲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令人尴尬的场面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老师埋怨学生太不自觉,学生们叫苦不迭:“语文课太没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最主要的恐怕就是教学中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个人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造
一、【案例】  “你班上有个学生在操场上吸烟!”  “他叫什么名字?”  “叫W。”  没错,真是我班的!一通电话把我整个人打懵了:我的班级怎么可能会有人吸烟?!可却是千真万确的,W吸烟了,W是我班里的学生!  事情被发现以后,该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只是苦苦哀求校方不要将此事告诉他的父母。从这里一方面可以看出该生的幼稚无知,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该生在乎父母,有积极悔改的一面。结合该生在校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真知、开阔视野、开发智慧、发展思维。何谓美育?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
要让语文课教学氛围真正地活跃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情激情    语文教学不同于数理化课程的教学,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学习时需“披文以入情”。教学中,教师则随教学内容的推进,运用灵活多变地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感情不断地激发出来,使他们能始终感情饱满、有滋有味地进行学习,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始终充盈于课堂。如果教师面无表情,毫无激情,整个教学进程平平淡淡,就会导致
先分男女生组来朗读全诗。结合平时所教的朗读方法: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2.韵脚读出延长音;3.以手指轻击课桌示配合节奏;4.边读边想像画面。  男生齐读课文。女生点评。  女生齐读课文。男生点评。  师:刚才大家通过朗读,对其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了。下面请思考几个问题:本诗所写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生:秋天。四川成都。在杜甫住的草堂里。忧国
【摘 要】 插图教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教学艺术,充分地利用课程资源——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像的良好习惯。从教学插图入手,把思维的想像空间还给学生,让插图焕发光彩。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材 插图 教学优化    新人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精心设计的插图色彩鲜艳、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在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插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凭借直观的感受去体会、感知和领悟各种道德现象,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去体验人、事、物中所包含的“知、情、意”等因素,通过情感的润滑和催化,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思想品德课只有让学生产生了相应的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造性人才,即是具有较好的创造力的人才。因此,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要使学生“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作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也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任务。  创新思维最典型的特点是:不受思维定式的束缚,敢于打破传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指导学生欣赏诗歌等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等等。众所周知,我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指导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很有帮助。现仅就诗歌教学中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现代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实现着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伟大使命。作为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改中,成为课程改革的弄潮儿。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应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新课程中呢?    一、历史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者、思想者    历史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己的技能。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