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点亮人生,习惯放飞梦想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q78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提倡的是“快节奏”,对于上班一族,快餐成为了他们进餐的“习惯”,而“快餐阅读”又成为了人们大众阅读的“习惯”。我以为,这样的阅读习惯是很不健康的,也严重影响了下一代孩子。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好,阅读氛围糟糕,导致阅读教育面临重重困境。因此,寻找有效的阅读教学实践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重在介绍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独特之处,研究其在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的策略,为小学语文高年段眼前的阅读教学困境寻找生路。
  【关键词】阅读习惯;小学语文;高年段;教学;策略研究
  多年从事一线教学,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中发现,常规的文本阅读教学,主要面临两大窘境:其一是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基础差,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明确的阅读方向,导致阅读习惯不好或者良好的阅读氛围缺失,无法跟上现代阅读的节奏;其二是学生课前无准备、无资料、无阅读的指向,导致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保证阅读教学的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5~6年级)的阅读要求,要速度、要数量和质量,更要懂得组合材料和运用材料。如此重的任务,仅靠传统单一的阅读模式,仅靠研习语文课本是很难完成任务的。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模式,单一无趣,导致家长累,老师累,学生更累,关键是无法达到应有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阅读教学改革亟待完成。下面是我以小学语文高年段的阅读教学来进行研究,提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三点策略。
  一、单篇出发,统一阅读方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做好阅读教学,得做好每篇单篇阅读教学,这是基础,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借助文本让学生学会单篇阅读的基本方法,由此及彼。我们从单篇课文出发,好好学习各个知识点,逐个攻破目标,让学生对文本阅读有了初步的感知,了解语文阅读的首要技巧是朗读。比如学习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在学习第一首《示儿》时,我们要读懂诗题、读懂诗人、读懂写作背景、读懂诗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通过不断的朗读指导,达到“读中悟”的境界。这些课前和课后都有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统一了目标和方向,阅读教学的指向就明确了。这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第一步,以此类推,再引申到下两篇《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的学习。学完本课,用同样的阅读方法,统一以“爱国”为主题,对《春望》《夏日绝句》《过零丁洋》进行拓展阅读。
  明确了阅读方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家长寻找同一类的书籍进行细读、研读、共读。学校也可以定准一个小方向,让师生和家长“趣读”。例如可以安排阅读任务让亲子共读,师生同读一类书,借助微信发朋友圈进行宣传和点赞,最后以多类书籍进行奖励,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后再研读其他类型的作品。抑或多召开专题阅读讲座,让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引导共读的氛围。例如,增江街中心小学在上一年十一月份就开展了《阅读点亮人生,习惯放飞梦想》的专题阅读讲座,薛宏为教授给我们师生和家长展示了许多先进的阅读教学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策略指导。为我们进行专题共读、师生同读一类书、亲子共读同类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引领。
  二、单元统整,统一策划阅读
  为了跟上现代先进的阅读形态,顺应中国现代教育的潮流,让我们的阅读教育有后发优势,我们明确了阅读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小学高年段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上面交代了我们小学语文高年段的阅读教学可以以单篇带多篇进行阅读,一个单元统整以后再进行统一策划阅读,以后再进行全级专题阅读、家庭亲子共读等形式。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为了扩大阅读量,更期待的是阅读教学有“质的飞跃”。它注重文本的质量以及多文本阅读为学生带来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变化。例如今年的小学高年段改用统编版的教材,不少单元增设了“读书吧”。这个增设,让我们明确了阅读的指向,使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以六年级上册教材来看,第四单元的“快乐读书吧”的主题是《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它明确通过“快乐读书吧”的提示,知道阅读小说的一些方法,并且按照兴趣以某本小说的阅读组成小组开展课外阅读,做好个人的阅读记录,进行主题交流、阅读分享等活动,让小学语文六年级的阅读教学“活起来”。再以此来引导学生爱上读书,进而读好一本书,延伸到读好同一类书,这是阅读教学中单元统整,统一策划阅读的成果所在。
  三、拓展延伸,组合群文材料
  前面提及阅读的习惯慢慢培养,慢慢延伸,由单篇阅读到多篇阅读,由单元阅读到同类阅读,再由同类到多类阅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相关的阅读技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和拓展延伸的技巧,学会知识的总结、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例如,掌握了A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后,再学习B篇或者C篇的文章时,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去总结这些的阅读方法,并尝试比较、统整,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阅读的效率,真正提高阅读的品质。
  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多读,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得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只有通过“悦”读到“猛”读,才能实现培養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需要我们老师自身素养深厚,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能够举一反三,能够旁征博引,能够拓展延伸,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阅读的品质。不拘泥于教材阅读,而应用教材而“胜”于教材,有效地渗透整合同类信息的阅读策略,通过比较、统整的方法,适当延伸出去,从而巩固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的品质。
  培养小学高年段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条道路漫长而有意义,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和完善,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进行专业的指导,将会看到不一样的“阅读春天”,不一样的阅读习惯。
  [本文系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中心小学校本课题“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XJKT1902)]
  参考文献:
  [1]胡芳.试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03):23.
  [2]陈茜.小学高年段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以重庆市A小学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郭育红.如何在小学语文中高段培养学生的群文阅读意识[J].新课程(上),2017(03).
  [4]赵静.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J].学周刊.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于佛山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测量的实际使用现状和效果反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当前在小学心理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心理测量的配备率和使用率低,重视程度不够和小学生自身特点导致的测量阻碍。根据以上问题,本文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及小学心理测量将来的使用设想。  【关键词】小学;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代教育不仅要关注
【摘要】小学书法课程本身具有弘扬优秀文化、激扬生命活力、促进品格养成和生成综合能力的育德功能,教师正确的个性化的理解是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健康成长的基础。教学实践中本着教书育人宗旨,为课堂注入生命能量,不仅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书写能力迅速提高,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也逐步养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书法;德育渗透;综合素养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提出,“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计算能力,是学生的一种数学能力,是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计算能力贯穿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孩子们的计算能力高低将直接反映了他们数学学习的能力与质量。其中,三、四年级这中年级的计算则是桥梁,对整个小学数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高年级的学习更是起到基础性作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夯实小学中年级数学计算能力就显得无比重要。本文就小学中年
【摘要】文化差異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霍夫斯坦特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五单元的话题是“教育交流”,学生在本单元了解国际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通过“以点带面,抛砖引玉”“交流分享,激发热情”“方法引路,提高实效”“内外结合,拓展延伸”“多元评价,强化跟踪”这“五步走”,点燃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欲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欲望;激发兴趣  在信息化的新时代,我们习惯了通过各种网络途径传递和获取各种资讯,碎片化知识越来越多。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只有在课堂
【摘要】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语文教学重在滋养学生的心灵。鉴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疫情下的复学,使得教师更应善于运用课程资源与生活资源,从语文的视角讲好抗“疫”故事,从战“疫”事迹中教好语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核心素养  5月11日,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复学的第一天。该上什么呢?笔者认为,虽然线上课堂讲过疫情,但是线下见面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创新,为深化教学改革并提升数学质量,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需要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之一,一改以往“灌输式教学”和“哺乳式教学”的模式,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掌握知识和技能,提升能力和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思路,本文从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实例着手,探究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原因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关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和各学科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关注信息化教学中出现的新名词“微课堂”。本文主要浅谈微课堂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通过分析实例,说明“微课堂”给学生、家长 、老师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微课堂;小学语文  “微课堂”的定义在不一样的教育视角下就有不一样的看法,本论文中提到的“微课堂”就是指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富有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创
【摘要】学生的学习是由内部学习动力和外部学习动力共同发生作用而促成的。一般来说,外部学习动力的作用较弱而短暂,内部学习动力能持久、强烈地推动学习。故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长期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触发点,是“学生学习动力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试图结合问卷分析数据,从理论基础和应对策略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习动力;学习兴趣;高效课堂;学情分析  我们初中历史科组把“学生学习动力研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人;要有良好人,必先有良好教育。”两寸粉笔影射人生价值,三尺讲台绽放生命之火。有人说,教师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也有人说教师是“灵魂的铸造师”,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在幼师这个工作岗位上走过了六年的光阴,我觉得教师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教师,不仅仅能引领孩子的方向,更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