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资助育人功能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7年国家开始实施新资助政策体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结合资助工作实践,从运行机制构建、打造立体资助体系等方面,对当前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介绍了资助工作成效,对深化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4-0062-03
  收稿日期:2012-09-01
  作者简介:
  叶醒狮(1956-),男,江苏盱眙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 而且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关系着我国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确保学有所教、体现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2]。
  一、资助政策宣传到位,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局面
  多年来,学校以多渠道宣传为基础,积极主动向广大学生和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使他们能充分理解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3]。
  宣传形式多样化,通过校报、网站、宣传海报、公告、班会(年级会)等多种渠道向广大在校学生进行资助政策宣传,并将学校落实资助政策的具体措施、评审程序等告知学生。每年都随新生录取通知书寄送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具体资助措施的宣传材料,并在迎新现场设立资助政策咨询台,认真解答学生家长和大学生的问题,让广大学生家长能充分了解资助新体系的内容。建立假期到贫困学生家庭走访和调查研究制度,实地查看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向当地乡(镇)、村(居委会)基层宣传高校学生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内容和实施情况,对特困生家庭进行慰问,为进一步做好学校资助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领导高度重视,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高效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为有效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学校在学生工作部成立了专门的资助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开展资助工作。制订、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学费住宿费减免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助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形成了较为科学和完备的助学制度体系。贫困生认定结果、国家奖助学金评审材料和学年总评结果等学生资助工作重大事项都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并将院系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全校年度学生工作考核,规范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学生资助工作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轨道。
  各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实施细则作为对学校各项资助制度的补充,保证将学校资助政策落实到每一个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成立了学院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分党委书记(副书记)、学生辅导员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本院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教育和管理工作等。各学生班级也成立了由班级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贫困家庭学生评议小组,负责全面了解本班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进行评议,提出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对本班级学生申请各种资助进行初审。每年集中开展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普查,准确摸清经济困难学生底数,建立科学合理的困难生认定机制。
  三、积极筹措各类资金,全方位开展“经济资助”
  学校构建了“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社会资助、学杂费减免”六位一体的资助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近年来,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 016万余元,生源地贷款1 643万余元;颁发国家奖学金102万余元,国家励志奖学金1 066万余元,国家助学金3 016万余元,校内奖学金1 610万余元,开辟了3 000余个固定勤工助学岗位和近万个临时岗位,发放勤工助学工资300余万元;募集社会资助200余万元;为家庭经济极端困难学生减免学费61万元,共有近千名经济困难新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四、上下齐心,严谨务实,选对发准每一分钱
  作为2008年安徽省首批28项民生工程中唯一一项涉及高等教育的项目,现已被打造成安徽理工大学师生的齐心工程、奉献工程,规范贫困生认定并建立完善的贫困生档案,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凡涉及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审都必须自下而上通过个人申请、班级(专业)初审、院(部)党政联席会复审并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经学校奖贷评审委员会审查,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报经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在发放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厅要求,通过财务-银行系统直接发放到学生的银行卡上。
  仅去年一年,就完成了全校5 4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在线填报、5 100多名学生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审、2 700名学生生源地贷款的申请办理等;9 400多人次国家奖助学金、4 200多人次安徽省政府伙食补贴、3 400多人次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8 900多人次校内奖学金、7 500多人次的校内勤工助学酬金以及200多人次各类社会资助金等累计4 000多万元资金的核批和发放,台帐清晰,对资金评审发放实行全过程监控,实现了“零投诉、零误差”工作目标。
  五、打造育人新平台,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五结合”
  坚持学生资助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引导学生确立“努力学习,提升素质才能获得奖励资助”的观念,让国家奖助学金、各类社会资助和校内生活补助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提升能力素质的保障。   资助工作与诚信教育相结合。通过随新生录取通知书寄送有关资助政策宣传材料,让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和领会政府的惠民政策和学校的具体资助措施;通过诚信教育会议、发放宣传材料、学生党员带头,积极倡导“诚信申请、诚信参评”和签订科学使用资助金承诺书等引导学生真诚为人、诚信做事。
  资助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多渠道、多层面,主动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送去心理健康疏导,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确保他们能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资助工作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构建了完善的勤工助学岗位体系,积极推进学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使学生的勤工助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既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又促进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
  资助工作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相结合。及时发掘和凝聚受助学生中先进典型,并在全校学生中积极倡导和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推动作用,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他们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意识,涌现了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时代榜样。
  国家奖学金、2010年全省大学生自立自强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英语08-4班的张峰柔,来自皖北农村,做过16份工作,从上大学至今没花过家里一分钱,学费也靠自己挣。被采访的记者称为“大学生打工妹”,成绩一直是专业第一名。“2010年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弹药06-5班何小丽,做过迎宾、摆过地摊;繁重的课余兼职和勤工助学活动并没影响她刻苦求知的脚步,成功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在国家教育类核心刊物《科学决策》上发表论文一篇;机设07级3班何涛,来自皖西大别山深处,坚持机器人研究,带领的团队,在美国加州大学举行的2010年第17届国际机器人灭火大赛中,夺得灭火项目冠军。国家助学金获得者采矿工程2009-4班贾瀚文获得了2011年第四届全省大学生自立自强演讲比赛第一名,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六、构建立体化学生资助体系,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把“助学,励志,成才”作为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关爱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关心学习困难学生送辅导,关怀心理困难学生送疏导,关爱行为困难学生送引导,关注就业困难学生送指导”的“五关服务”;着力构建围绕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对优秀大学生的助推系统,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系统,对沉迷网络学生的帮控系统,对学业有困难学生的帮扶系统和对出现疾病、心理问题学生的帮助系统”富有自身特色的学生成长成才“五大支持系统”,深化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将经济资助和学习辅导、心理疏导、行为引导、就业指导、成长成才相结合,构建了“经济资助、能力提升和人文关怀”三位一体的立体资助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学校资助工作受到安徽电视台、中青报、教育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师生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实际工作当中还有一些急待解决的矛盾和困惑。一是困难生的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了解,仅限于学生入学时携带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及生源地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困难证明,入学后也只是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常消费的观察。对于什么样的家庭经济情况可以定为困难,以及如何评定困难的等级,生源地和学校之间存在地区经济差异,由于缺乏可靠的、可核实的家庭收入指标和资产数据,对困难生的认定面临窘境,资助政策如何更准确地面向真正的困难生个体。二是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各类奖学金和补助形式多种多样,但缺乏整合,常常产生不公平的重叠或不应该的缺漏,有时出现一个困难生同时获得几项资助、而其他人却很少获得的情况。三是勤工助学岗位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要,校内助学岗位非常有限,很难满足困难生的需求,校外勤工助学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缺少相应的专门为学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学的机构。四是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尚不平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配备不多,而且在工作规划和工作重点上偏重日常事务操作,比如助学贷款申请与管理、困难生档案管理、助学岗位管理等工作当中,对如何解决困难生的精神贫困或心理问题关注较少等等。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4],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本抓管理,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基础,以学生全面成才为目标”的工作理念,充分认识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改进学生资助工作现存的问题和难题,合理配置和优化使用各种资助资源,努力构建更为科学、合理、规范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积极构筑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打造资助工作品牌,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甘剑峰.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杨周复.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原则与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50-51.
  [4]刘建荣,李方柏.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2):23-25.
  [责任编辑:范君李丽]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环境孕育的产物。影响十七世纪英格兰近代科学的文化环境是多方面的,其中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乃至清教主义的宗教观念都起着重要作用。探讨社会文化环境对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优化科学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英格兰;近代科学;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
期刊
摘要:仅仅将孔德的“社会静力学”思想作为实证性的经验科学来研究,必然造成“社会学何以可能”这一问题被遮蔽。文章从实证哲学角度出发,站在存在论立场上,通过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人性结构和社会性结构的探析,以探讨“社会学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以便更好的理解孔德建立在实证哲学上的社会静力学思想。  关键词:孔德;社会静力学;存在论;人性结构和社会性结构  中图分类号:B56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淮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绝代奇书”,其之所以“奇”,主要表现在作者生平、著述过程、思想内容和流传命运等四个方面。《淮南子》以其博采百家,兼综诸子的开阔气度,不仅历史总结战国以来的黄老道家思想,而且在引庄入黄的基础上,充分实现老、庄、黄的内在的思想沟通和融合,创造性地发展出“淮南黄老道家”的汉代“黄老”新形态。《淮南子》丰富多彩,深刻独到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不
期刊
摘要:西方哲学的人性解读经历了本质主义向非本质主义的转向,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在颠覆了本质主义人性论后,并没有把对人性的解读引向“现实的人”与人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理解为“现实的人”,把人性理解为在现实生活世界和现实生活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人性的表现是一个由潜在到显在的表现过程,作为表现过程中的具体人性需从人满足其需要的具体行为过程中加以具体地分析,即需要分析人性表现过程中的表现主体、表现源、
期刊
摘要:哲学化的哀悼反思哀悼活动,并在反思中深入哀悼对象的思想深处;哀悼文学以最直接的情感抒发把读者带入哀伤的境地,却以哀伤净化灵魂;喜剧化的人生告别会则以轻喜剧的方式冲淡哀伤,使哀悼者更轻松地走出哀伤。尽管哀悼方式各异,然而它们接续了死者活在人们心中的东西,让逝者永生,让生者有能力去哀悼死者,并由此变得坚强。  关键词:哀悼;哀悼哲学;哀悼文学;人生告别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军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开展国防生培养工作,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为我军进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安徽理工大学遵循高校育人规律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对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定位和培养模式进行了认真思考和
期刊
摘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型煤炭企业为了在市场环境下取得技术竞争优势,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用企业的文化力来驱动企业技术创新。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从企业精神、人本责任、制度激励和愿景规划等方面,对该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内动力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淮南矿业集团;技术创新;文化;动力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4010504 
期刊
摘要:商务英语函电的体裁取决于其特殊的交际功能。通过语料库对比方法,从词汇搭配角度调查商务语境中主题性多词单位在语篇信息组织和体裁分析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作为体裁分析的一种新的尝试,主题性多词单位分析能够揭示商务语篇中话步和策略的实现形式,同时解释语篇构建的心理认知因素和社会现实理据。其重要启示意义在于,基于主题性多词单位的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把语篇作为言语事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
期刊
摘要:王安潮在其中国民族风韵艺术歌曲的探索中,以古典音乐手法的合理运用、地域性音乐素材的有效融会、时代性音乐语汇及审美情趣的巧妙结合等个性手法,在共性的民族化音乐思潮洪流中,以其切身的感悟创作出大量旋律优美、结构精致、民族韵味浓郁的雅俗兼具的艺术歌曲。认为,他在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中或将留下其个性化身影。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艺术歌唱;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建设学习型政党,重在把握学习的规律和要求。学习型政党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这三者的统一中解决“向何处学”的问题。同时,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学习,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前人、他人的学习中开拓创新,以学习制度建设保证学习的持久性。遵循这些原则要求才能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此外,还要将学习成效转化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转化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