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里的异乡人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永远的试金石
  “我们判断某个国家是否真是个自由的国家,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检验一下少数派享有安全的程度。”阿克顿勋爵如是说。“自由的挚友向来寥寥无几,胜利全都归功于少数人。他们依靠与从旁协助的人结成联盟而获胜,而这些人常常抱有和他们不同的目的。”人们太习惯将阿克顿视为英格兰自由精神的化身,常常忘记他自己就是一位天主教徒。立宪君主制的伟大传统建立在(针对天主教徒的)《排斥法案》和《王位继承法》基础上。每一位英国天主教徒都是从每年十一月五日焚烧盖伊·福克斯模拟像的儿童游戏中学到第一堂政治课的。地道的英国人总是认为:各种自由(libenies)是各种特权(pnVileges)的最贴切的近义词。地道的少数派却会认为:只有一种自由,就是各种特权的夹缝。
  根据这种定义,英国天主教徒远远称不上自由最好的试金石。几乎没有几个人类团体能跟犹太人竞争自由试金石的危险荣誉。历史证明这块试金石相当可靠。英国犹太人的解放在克伦威尔时代实现,法国犹太人的解放在拿破仑时代实现。俄罗斯帝国的犹太区变成了十九世纪欧洲自由派心目中的反面图腾,几乎不下于沙皇本身。
  一九0五年二月二日,安·兰德(阿丽萨·济诺维耶芙娜·罗森鲍姆)在圣彼得堡出生。她在俄罗斯犹太社区度过了童年和青年。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在成年以后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认同模式。安·兰德未能免俗,但历史给她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将她和她的事业带到了美国。兰德的大部分著作在美国发表,以美式个人主义为标榜。她本人又有极为强烈的政治欲望,酷爱党同伐异。即使在美国,政治活动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安·兰德的形象也经常遮蔽了思想家安·兰德的意见。大多数中国批评家、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将她纳入美国政治思想史的光谱,放在罗斯巴德的自由意志主义和戈德沃特的保守主义之间,用英美传统解释她的生平和学说。这种做法颇有郢书燕说的味道。其实,兰德早已在一九三六年的自传草稿中暴露了自己思想的“非美”性质:“地球上有那么多的国家,我却出生在最不适合一个狂热自由主义者生存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俄罗斯。”你能想象一个真正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会自称“狂热自由主义者”吗?狂热的清教徒、狂热的天主教徒、狂热的民主派、狂热的激进派、狂热的共和主义者、狂热的社会主义者、狂热的种族主义者……都有可能。然而,狂热的自由主义者?有没有搞错?
  确实有一种狂热的自由主义者,甚至还有一种激进的……立宪派!当然,他们不在英语世界。他们在……神圣的俄罗斯,十二月党人的俄罗斯,一九0五年革命的俄罗斯,二月革命的俄罗斯,柏林、巴黎和美洲的“白俄”侨民社区。他们的自由不像英国人那样,充满了封建和特权的气息;不像美国人那样,充满了殖民拓荒者的新教和虔诚气息。他们的感情认同和政治修辞带有浓厚的革命乌托邦色彩。索尔仁尼琴在《红轮》中这样描绘他们:这些杰出的律师和演说家更在意听众的欢呼,而不是纲领的实现。斯托雷平政府徒劳地请求这些社会贤达接受大臣的职位,但他们对实际责任避之唯恐不及。最后,他们面对驱散苏维埃和议会的布尔什维克水兵……慷慨激昂、义正词严地表示……退出会议,以示抗议!(他们原先也是这么对付沙皇的。效果令人满意,自然会习惯成自然)纳博科夫(临时政府国务秘书的儿子)在《说吧,记忆》中提到,俄国流亡者永恒的话题是:俄国知识分子经过了一百多年争取自由的英勇斗争,正要大功告成的时候,竟然落到如此下场。他们看到:自由主义者的理想国家一美国居然充满了巴比特式市侩精神,年轻人认为读书仅仅是谋取更高薪水的手段,不禁痛心疾首。(赫尔岑早就预见到这种情况)
  从精神气质上讲,俄罗斯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都是十二月党人的孩子,无法摆脱追求绝对境界的道德激情。从人员背景上讲,这两个群体都充满了犹太人、格鲁吉亚人和俄罗斯帝国歧视的各少数民族。犹太人格外的多,占据了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位置”。在这个大多数人口由文盲和农民组成的国度,犹太人是城市化水平最高、教育水平最高的族群(尽管俄罗斯帝国法律尽量限制他们受教育;正如明清帝国尽量限制苏州考生,以免他们在公平竞争中将北方考生完全赶出士大夫行列)。于是,反对俄罗斯专制制度的斗争变得非常像少数民族大联盟反对大俄罗斯民族的斗争。俄罗斯民族主义把反自由主义、反社会主义和反犹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俄罗斯人民联盟是他们的政治组织。西方世界心目中的反犹暴行其实是这场斗争的余波。罗森鲍姆一家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如果我们忽视安·兰德和托洛茨基、曼德尔施塔姆(他们也是犹太人)产生于同一个思想苗圃,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就很难理解她对理想国的热爱、(埃德蒙·柏克会怎么说呢?)对绝对理性的追求、(休谟能相信吗?)对传统和宗教的不屑一顾。(爱德华·科克会忍无可忍的)当然,这不是说兰德是伪自由主义者。恰好相反:一个人只有面对自己老家没有的东西,才会表现出这样彻底而决绝的热爱。
  安·兰德后来描绘自己的早年生活,酷似纳博科夫在《塞巴斯蒂安-奈特传》中嘲笑的那位传记作家。他们都一味夸张俄罗斯帝国的封闭、专制、压抑,迎合西方普通民众对俄罗斯的妖魔化想象。她留在苏联的妹妹诺拉对此极为反感,尖刻地指责阿丽萨醉心于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厚颜无耻地篡改历史。兰德甚至说:她厌恶俄罗斯的一切。如前所述,这当然并非事实。她从来没有完全摆脱俄罗斯的精神气质,正如她从来没有丧失对俄国古典音乐的热爱。她少年时的俄罗斯帝国当然不是她笔下的模样。那里没有英美那种正规、合法的政治自由,却有(或者不如说,刺激了)奇特、非法的思想自由。思想激荡的程度无疑远远超过波澜不惊的英美主流社会。正因为法律是专制的,所以社会对违法者格外宽容、甚至同情,意识不到反政府与反社会的差异。正因为思想不可能付诸实施,不可能通过现实后果判断其优劣,所以公众只能根据思想的彻底性、抽象性和逻辑自洽性下结论,政治哲学一再沦为审美偏好的附庸。
  这种思想氛围对兰德的认知结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即使在移民美国以后,她都很难改变俄国知识分子的习惯:著书立说,强调理论的彻底和逻辑的正确,攻击其他不够彻底和正确的理论,却不大考虑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最大投入   效用比,后者是美国政治经纪人最关心的问题。用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术语说,她缺乏有机性。跟她思想接近的美国人肯定会积极参加社区和教会的活动,自然而然会被推举为地方领袖,最后多半会在政治史上留名,却很可能除了“健全常识”以外,创造不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著作或理论。相应地,美国公众对知识分子及其理论也没有多少尊重。这两者受到英雄或先知式的崇拜,总是发生在缺乏政治自由的地方。可以说,这是自由社会和非自由社会的标志性差异。以下的评价对兰德大概不算不公平:她是热爱自由的思想家,却是民主社会的局外人。她的生活始于俄国准知识分子的小圈子,终于美国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的小圈子,很少接触圈外人。两国的主流政治社会对她都仅仅是背景。无论在哪个国家,她都是异乡异客。
  阿丽萨(兰德)自幼梦想成为文人,十岁就开始写作,毕生不渝,明显怀有超乎功利的寄托。这种理想在俄罗斯非常典型,因为专制国家的国民更重视崇高的观念、更鄙视市侩的算计。她从来不能设想一个没有读者的世界。兰德和纳博科夫从小都在斯托由宁私立学校上学,教员包括文学家吉皮乌斯和哲学家罗斯基。二者都是“白银时代”的名士。学校创始人斯托由宁夫妇是大文豪费奥多·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朋友,也是俄罗斯自由派的中流砥柱。他的学校水平高,收费贵,思想自由,男女合校,不执行限制犹太人的官方政策,当然也不执行思想审查的官方政策。阿丽萨来到这所学校,就是犹太家庭重视教育的证明。当时的大多数俄罗斯东正教家庭肯定会认为:女孩子让本村神甫教一点读写算就蛮不错了。京城精英学校的学费足够让他们在老家造房、买地、买马,像老爷一样过好日子。
  如果把这些情况翻译成中国人理解的语言,那就会是下面这样:安·兰德从小在蔡元培举办的中(小)学读书,朱自清和俞平伯给她上课,白先勇是她的同学。他们的学校实行男女合校比牛津和哈佛早六十年,英国国教会绝不会允许的各种异端思想都可以畅通无阻。革命后,流亡者兰德向美国听众严厉谴责旧中国的愚昧、野蛮、落后、压抑、背离国际主流文明。她的听众大部分是中西部农民子弟。他们的中小学教师就是本州神学院培养出来的牧师。州立大学以本州自豪的农学和工学为主,人文学科几乎是空白。他们的家人和朋友都是正直诚实、读书不多的基督徒,不大能区别达尔文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信奉无神论的古罗马皇帝,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这些人都不讲道德。他们听完兰德的讲座,深深感到生活在自由文明的美国是多么幸运的事情。老同学白先勇闻讯,笑得满地打滚。
  阿丽萨的文学生涯从十岁就开始了。像所有的文学新手一样,她这些小说都有几分自恋的色彩。然而,有一点值得注意:小说的主人公是英国人,故事充满了针对英国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伍德豪斯、吉普林和萨基那种近乎玫瑰色的“英格兰品质”崇拜弥漫全书,没有露出丝毫破绽,能让读者想到作者可能是外国人。这些作品如果放在《海角一乐园》作者的名下,大概不会引起任何怀疑,没有什么能让人联想起俄罗斯或犹太人那种挥之不去的阴郁、深邃的背影。即使在日后更加成熟的作品中,兰德这个特点也始终不渝。这是一个异乡人的作品,她的家园永远不在她生活的地方。她的认同指向她最缺乏经验认识的地方,因此总有一种强烈的平面感、油墨未干感。她的理想国始终是一个没有阴影、没有纵深的地方,观念的投影多、经验的血肉少。
  并不令人意外,童年时代的阿丽萨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思辨型”或“僧侣型”学生。他们成绩畸高、鹤立鸡群,不善交际、形单影只。他们越是在具体的生活中笨手笨脚,就越是喜爱抽象思维的世界。在那里,他们所向无敌,以酣畅淋漓的快感遮蔽了现实的挫败感。他们不爱野草丛生的达尔文世界,只爱条理分明的柏拉图世界。他们总想用理想矫正经验,而不是用经验修正理想。典型的青少年激进派就是这种性格类型,而不是任何一种社会或经济地位。萨文科夫就是从这样的苗圃中产生的,他的英雄人物总是横刀跃马、斩断一切社会羁绊。兰德的个人主义英雄在理论上是萨文科夫的死对头,在气质上却是亲兄弟;他们都非常鄙视社会习俗和感情纽带,坚持用逻辑正确的利剑清除不合理的经验现象。唯一的差别在于:兰德斩断的不合理现象是集体主义和庸人对天才的嫉妒。
  阿丽萨从小非常喜欢辛克莱-刘易斯的《阿罗史密斯》,似乎以某种方式预见到了自己的命运。中国读者不太熟悉本书,因此不妨略加介绍。此书是功利主义者、进步主义者、专家治国论者小册子的文学投影,集中嘲笑三种事物:小布尔乔亚社会的虚伪性、盎格鲁传统的虚伪性、基督教新教传统的虚伪性。主人公自然是一位新兴的医学科研人员,在科学精神和进步信仰的支持下,快乐地享受特立独行的优越感。毫无疑问,这种文学类型就是五四领袖人物的真正偶像。他们的理想一旦实现,就会是费边社的某种修订版:一个家长式管理的吏治国家,只不过统治者由善良的科学家取代。在真实发生的历史中,刘易斯、门肯一流人物只是英美社会的边缘人。这个社会的支柱仍然是他们的三大嘲弄对象。只有在这种社会中,进步主义者的德赛两先生和兰德的理性个人主义才能作为点缀而存在。
  理性个人主义约翰·高尔特(《阿特拉斯耸耸肩》)和霍华德·洛克(《源泉》)是骄傲的反叛者,不信宗教、鄙视传统、嘲笑庸众,仅仅忠于真理。也就是说,他们绝对信任自己的推理能力。如果他们的推理结果跟社会演化(请注意是英美近代社会、并非美丽新世界)相悖(大多数情况都是这样);他们不屑于虚伪的妥协,不惮于危险的对抗,热衷于集结志同道合的优秀人物、建立自己的理想社区。对五四以后的中国读者而言,这样的形象实在谈不上陌生。如果他们没有从理论上激进地反对激进派,自己就会成为最合格的激进派。
  当然,在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每个文学青年和大学生的自我形象都是这样的。这个自我形象是他们真正的信仰,没有任何挫败能动摇他们的优越感。正因为如此,他们很难融入任何社会,甚至根本不想融入任何社会。年轻的阿丽萨在斯托由宁学校是这样,年老的兰德在美国也是这样。“究其本质,我的哲学是作为一种勇敢存在的人的观念。这个人自己的幸福是他生活的道德目的,丰富的成就是他最高贵的工作,理性是他唯一的神。”上帝的光指引朴茨茅斯的清教徒,自我的光指引新个体主义的信徒。不为宗师,便为虚无。   二、学究政治及其见习生
  一九一五年,阿丽萨接触到毕生第一位真正重要的朋友。奥尔加·纳博科夫这个名字就能引起无限的联想。没错,就是那个纳博科夫家族……《洛丽塔》的家族,俄罗斯“英国贵族自由主义”的道成肉身……在克里米亚战败后的改革岁月,奥尔加的祖父是改革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司法大臣。他在这个号称最为专制的帝国引进了陪审制……而且确实站住了脚跟。恐怖分子刺杀沙皇,引起亚历山大三世及其保守派大臣的反动。后者参考休谟和托克维尔都提到过的历史借鉴,运用逆向思维得出结论:亨利八世和路易十四坚持专制绝不动摇,反而获得万民崇拜;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实施不彻底的改革,反而身首异处。由此可见,防范革命的秘诀不是改革,而是拒绝改革的坚定性。于是,纳博科夫家族实现俄罗斯版“格莱斯顿内阁”的机会就化为乌有了。
  如果说亚历山大二世没有能力实施彻底的改革,那么亚历山大三世同样没有能力实施彻底的反动。据说,老纳博科夫在新朝的举措相当于:“一个水手遭遇风暴,为了保全贵重的货物,把不那么有价值的货物扔进水里。”显然,以二十世纪的标准看,他保留的货物确实非常贵重,其中包括著名的陪审制。在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的所谓反动专制统治下,俄罗斯帝国陪审团的博爱精神不下于帝国法典编撰者(老纳博科夫的同僚)。他们极少判杀人犯死刑,不断将证据确凿的恐怖分子无罪释放,对侵犯财产的惩罚比边沁派法学家更开明。无罪释放的美女刺客凯旋而归,围观群众抛出的鲜花为她铺成一条地毯。俄罗斯公众憧憬这样的场面,渴望把自己代入明星主角的位置;其炽烈程度远远超过了美国青少年对电影明星及其粉丝团的羡慕嫉妒恨。正如曼德尔施塔姆所说:“社会革命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是时代的弄潮儿。”
  老自由主义者是否为激进派(当时还不一定是布尔什维克)驱除,挖好了自己的坟墓?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两朝的保守分子已经有这种看法了。然后,俄罗斯保守派流亡者又向俄罗斯自由派流亡者抛出了同一命题的无数修订版。在这场争论的高潮,忿怒的保皇党人向米留科夫(立宪民主党领袖、临时政府外交大臣)开枪。奥尔加的父亲挺身而出,为朋友和党魁挡住子弹。今天,索尔仁尼琴和他的同道仍然在争论这个问题。或许,这样的毒舌并不过分刻薄:苏联史学想证明“都是我的功劳”;保守派史学想证明“都是你的错”;自由派史学想证明“是好是坏都别赖我”。
  无论如何,奥尔加的父亲拒绝承认这个命题。他参加了立宪民主党的创立大典,当选为国家杜马议员。尼古拉二世发动十月政变,解散了杜马。他加入“拒绝解散派”议员的行列,逃往自治的芬兰大公国,在那里发表了革命性的《维堡宣言》。然而,历史的剧本似乎出了一点点小问题:看来俄罗斯国民不准备像伦敦市民保护长期国会一样保护他们。当然,这并不影响未来的临时政府国务秘书返回京师、继续出任议员和其他要职。在这个万恶的警察国家,警察能够惩罚名流反对派的时代早已结束了。
  作为帝国的局外人,犹太人罗森鲍姆家族从外省迁往京师,为的是更大的安全、更少的歧视和更多的资本主义发展机会。他们在这三方面都如愿以偿。一九0四年,药剂师泽尔曼·沃尔夫·扎哈洛维奇·罗森鲍姆(吉诺菲)和牙医卡娜·博尔克夫娜·卡普兰(安娜)结婚。他们就是阿丽萨(安·兰德)的父母。在斯托雷平的威权主义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罗森鲍姆夫妇的药店生意相当兴旺发达。不过,俄罗斯犹太人处理财富的方式不像西欧新教徒。他们一般不考虑扩大投资,建立超越家族可控范围的商业帝国;或是兴办公益事业,争取邻里爱戴,当选国会议员。(当然,神圣俄罗斯的法律也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虽然纳博科夫家族和立宪民主党正在竭力为犹太人争取同等国民待遇)他们的做法体现了十足的东方式智慧。首先,投资培养血缘家族网络;其次,收藏财不露白、轻便易携的贵金属首饰;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投资儿女的教育。东方人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们:物质财富是世界上最没有保障的东西,很容易同时遭到上层和下层的掠夺;迅速将有形资本变现为不可能掠夺的教育资本,才是真正精明的策略。
  不用说,阿丽萨(以及她妹妹娜塔莎和诺拉)就是这种会走路、会写文章的活动投资对象。中国社会对待这种科举英雄或优等生的态度跟犹太社区极其相似,因此用不着多加解释。毕竟,这两种社会都是降虏文明的成功典范,习惯于把被人征服(被本国冒险家或冒险家集团征服并不会造成重大区别)视为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样的文明把保身避祸视为世俗智慧的最高境界,融化在血液里,构成无须论证的前理解;把“当家作主”视为类似“好人上天堂”的彼岸世界特征,跟世俗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优等生投资品享有特立独行的自由,尤其擅长破坏性理论分析;但社会协调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绝不是他们的强项。甚至可以说,他们非但不是英美社区领袖的等价物,反而是其对立面。后者的特长不是智力和书面知识,而是庸人的道德素质:正直、虔诚、诚实、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在兰德的思想体系中,敌视庸人占据了突出的地位。她设计的精英创造者如此好战、如此自信,令人怀疑他们怎么可能长期厮守而不相互厮杀。在阿丽萨·兰德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斗争确实司空见惯。
  安娜经常担心:女儿虽然聪明,却实在缺乏社交礼仪。但她似乎不明白:这正是她自己培养或投资方式的必然结果。优雅、谦逊的举止是品质和经验的产物,只能在如鱼得水的社区生活中才能发育。书斋理论家的社交行为若非笨拙,必然傲慢,或者兼而有之。即使修道士强调谦卑克己,他们的谦卑也会变成一种炫耀谦卑圣洁的另类傲慢。安娜指望阿丽萨多跟奥尔加交流,为的是改善举止风度;但阿丽萨和奥尔加的友谊简直就是两位见习政治理论家的武林切磋。一九一七年学究政治流行以前,两个女孩的关系不过泛泛而已。这种辩论能磨砺批判性智力和虚荣心,却会削弱情景理解力和同情心。任何进化生物学家都会告诉你:智力的进化优势在于情景理解力,批判性智力至多不过是文明产生后的副产品。任何心理学家都会告诉你:擅长同情和理解是良好社交的正面资源,擅长炫耀智力则是负面资源。训练一个成功的理论家,无异于谋杀他身上潜在的社区领袖。知识分子是社会的好仆人,却是坏主人。他们身处帮闲不帮忙的位置,往往显得才华横溢;令人惋惜斯人不出如苍生何。然而爱虚荣的聪明人一旦当权问政,就会使人怀念有责任感的庸人。   用知识分子的标准衡量,新教社区领袖无疑全是土鳖。“里根经济学”这个名词一开始就是知识分子发挥嘲讽天才的产物,历史却让嘲讽反过来落在他们自己头上。如果历史学家没有挖苦这位总统对杰斐逊主义的解释,那也是因为他们更在意社交礼仪,而非智力上的诚实。美国社会有一大特点:左派缺乏群众,右派缺乏知识分子。公认的右派知识分子大体包括三种人。第一种是外国人,他们对自己缺乏的东西怀有某种郢书燕说的爱情;第二种是外国人的本国学生,他们肯定不属于最聪明或最有野心的一族(虽然他们的外国老师多半属于这一族)。他们安于既不特别有利也不特别受人尊重的地位。公众善待他们,犹如善待出售冷门货物的售货员,不是因为看好这些货物,而是因为好人理应行为正当,不该歧视那些仅仅由于运气而非错误才赚不到钱的人;第三种是受不了其他左派的前左派知识分子,一九七。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者(他们的反战派前朋友往往称他们为新保守主义者,造成了严重的标签混乱)充满了这一类人。他们的显著特征是:特别熟悉自己曾经信奉的左派理论及其弱点,在批判时表现出最高的才智(这恰好是西方左派的特征)。他们很少谈论自己积极拥护的东西,即使谈论也缺乏特出的识见。的确,地道的盎格鲁、新教保守主义是一种纯粹经验性的东西,在转变为文字的过程中几乎损失殆尽。如果有人非要总结不可,其产物就会是某种酷似基督教青年会劝善手册的东西。但如果有人轻视这种简陋的习惯,就会犯下人类在一七八九年以后所能犯下的最大错误。兰德日后能在美国扬名立万,跟美国社会和知识界的生态配置关系极大。她占据了客卿的位置,像罗马的蛮族将领一样保卫罗马。但你无法不发现:她在反对敌人时最强,支持朋友时最弱。兰德版本的美国个人主义总是多了某些相当于调味品的东西,少了某些相当于面包的东西。她的门徒大多是好奇求新的激进知识分子,而非成熟持重的有机知识分子。
  投资品对投资者负有成功和回馈的道德义务。他们为了在知识界取得成就,经常宣扬逻辑上合理但自己并不身体力行的理论。在威廉·詹姆斯这样地道的新教理论家看来,这种桑塔亚纳式的投机取巧就是智力上的不诚实。兰德在理论上是美国个人主义者,行为上却经常是侨民知识分子和东方人,有时还是苏联大清洗的下意识模仿者。在冷战最紧张的时代,她和俄美两国的罗森鲍姆家族成员都没有相互忘记。她一有机会,就给各房亲属送礼。如果分配不均;就会引起怨恨、而非感激,仿佛这些都是她的债务、而非礼物。这不是新教徒个人主义者的行为模式,而是中国和越南海外侨胞对老家亲戚的行为模式。在她主导的团体中,苏联风格的思想灌输、个人崇拜、宫廷纠纷、分裂叛变络绎不绝。在中国社会的特殊语境下,兰德作品的读者大体是家族集体主义传统和苏联政治经济模式的厌恶者。他们对作品背后的作者不会感到称心如意,但他们早晚必须接受一个事实:如果他们坚持只吃母鸡下的蛋,很可能落到只有鸡毛掸子可吃的下场。美国主流社会视为道德底线的一些正直和诚实的老生常谈,在世界许多地方纯属奢侈品;美国的物质成就反倒不是。这一点在兰德的作品中表现不出来,在兰德的生平中却可以看出来。
  在一九一七年的俄罗斯,学究政治突然像流感一样蔓延开来。任何酒馆里的贩夫走卒都暂时忘记了赌博和女人,为宪法和权利的概念争得你死我活。学堂平时就是争论的焦点,现在当然更不会例外。霍布斯鲍姆把这种现象称为“一八四八年(以及一九八九年)综合征”:一时间,“公共空间”的理论虚拟仿佛就要成为现实了。不过,这只是社会剧变的暂时现象。一旦新的游戏规则(即使是民主的规则)稳定下来,贩夫走卒又会变成只关心电影明星和赛马赌注的俗人。俄罗斯流亡者日后来到美国,对苏联的专制并没有感到多大的惊讶,却为美国民众的冷漠伤透了心。他们只有不断争论“谁的错误使我们丢掉了俄罗斯”,才能召回风云时代的若干存在感。
  犹太人总是造就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好材料,因为他们具备二者最重要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他们不是“天然统治者”,而是“天然局外人”;因此除个人奋斗以外,没有别的“上进”渠道。他们没有明确的阶级地位,因此“上进”欲望没有具体的所指。在大多数时间的大多数社会中,大多数阶级的“上进”欲望都有具体的范围,总会有某个位置能让他们感到,自己已经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犹太人和现代资产阶级却从来不知道“多少算够”、“什么是应得”,他们的奋斗是永无止境的。他们即使有力量,也不能亲自实施统治;因此他们的政治欲望具有明确的防范性和消极性,只要求公平竞争的规则(他们经常不得不在不公平的情况下竞争):不能允许权力胡作非为,但并不指望权力做什么好事。我们离这样的社会太近,太容易习以为常,所以不大能理解这种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有多么特殊和罕见。在东欧的社会环境中,犹太人和资本主义几乎是同义词。只有立宪民主党的主张符合他们的诉求,而这种支持并不能增加民众对该党的好感。这一点充分证明了该党在政治上的原则性。
  从纳博科夫家族的角度看,斯托由宁学校就是英国绅士“大旅行”的替代品。经验重于书本,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接触穿过俄罗斯帝国的八面来风,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教育。可敬的纳博科夫议员和奥尔加小姐乐于向阿丽萨论证君主立宪制的优越性,这对他们只是热身活动。立宪民主党的圈子一向不高兴听别人说英国人的坏话;为英国人的政治制度辩护,能给他们造成一种愉快的幻觉。奥尔加后来说:阿丽萨的辩论风格是激烈的,有点挑衅的味道;但她并不介意,因为充满激情的论证能给双方带来乐趣。显然,从纳博科夫式经验教育的角度看,正确不正确只是非常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收获在于学会怎样理解不同观点。不过,小理论家阿丽萨的想法大概不是这样。论证充满激情,本身就说明发言人把自己的正确性看得极重。奥尔加的哥哥弗拉基米尔也说:在他的家庭教师当中,平民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论点最热情、最执著,对观念播种抱有最大的期望。原因不难理解:知识和观念就是游士唯一的资本。只有在这个竞技场上,他们才有可能征服现实世界的占有者。
  从阿丽萨(不是罗森鲍姆家族,他们主要在乎成功,不太在乎依靠哪一种门派成功)的角度看,理论知识是高人一等的知识。掌握理论知识,意味着超越非政治的局外人阶级、跻身于统治者的神秘殿堂。纳博科夫父女喜欢顺手拿出身边的政府文件,支持自己的论点。这种做法已经造成了强烈的阶级暗示,虽然他们不一定能意识到,因为他们启用了对手没有也不可能有的武器,迫使她加强练习自己能够掌握的唯一武器。“上进型”平民知识分子必定爱理论胜过爱经验,因为经验意味着他们应该停留在本阶级的习惯范围内。他们在更高的阶级圈子内没有任何经验,只有理论知识的优势才能抗衡“天然统治者”丰富的默示经验。不言而喻,阿丽萨拥护共和制。这种制度在理论上更为自洽,更为一贯。君主立宪制能适应和预防人类感情和认知的弱点;但这一点无法通过理论证明,只能凭借经验体会。   只有两种知识能教人理解:最重要的知识不可能有逻辑证明,感情和习惯保存了生物演化和社会演化筛选产生的最可能成功路线。其一是实际政治和社会活动的经验,其二是历史先例。不幸,当时的阿丽萨和后来的兰德从未具备这两者。她虽然来到犹太人的天堂——美国,却始终漂浮在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的泡沫世界中,没有接触真正主流的美国社会;她热情追求的知识包罗万象,唯独不在意她大学时代的专业——历史;她的作品总有缺乏纵深的感觉,因为她似乎真的相信:只要在辩论中胜利,就能真正胜利。如果某种制度成功,主要应该归功于当时的人民相信其基本原理的优越性。她万难接受:人类之所以是哺乳动物,并不是因为他们发现了哺乳类的优越性,而是因为历史路径已经使他们不再有选择不做哺乳类的自由。
  安·兰德的作品总是隐含着三个前提:优秀的制度是可以根据自身特征而证明的,外在环境可以忽略不计;优秀的制度有自我展示、最终胜利的内在趋势,如果不是必然性的话;优秀的制度可以通过斩断社会习俗、庸人愚昧、先在环境等手段,由少数天才付诸实施。这些前提浸透了一九一七年的精神(她在革命的第二年决心背教,以后一直是无神论者)。从这个角度讲,学究政治见习生阿丽萨一直活在安·兰德心中。革命天真时代的理想早已在拿破仑和富歇这些大革命的继承人心中熄灭,却仍然活在华兹华斯和骚塞这些革命反对者的思想下意识当中。安·兰德和所有自由意志派人士一样,对人类理性抱有绝对的信任,不能接受基于感情的认识论。然而,早年的感情体验仍然是她人格塑造的关键因素,在她以后的生活中不断露出马脚。谚语说:“抓破一个俄国人,露出一个鞑靼人。”我们也可以说,抓破哲学家安·兰德,就会露出好斗的苏联知识分子。抓破政治活动家安·兰德,就会露出隐秘的俄罗斯犹太人。
  跋:火与电
  任何人只要了解安·兰德的生平,都不能不感到:她天生就属于才智和意志高人一筹的极少数。无论在任何环境下,她都会轻易凌驾于周围凡人之上。所谓“锥处囊中,其末立现”,简直就是她的写照。任何人只要接近她,就很难抗拒她的魔力和压力。妨碍她比顺应她困难得多。仅仅依据著作评判她,大概会漏掉最重要的东西。思辨不是她的强项,文学水准也不是她的最强项。如果把她看作毕达哥拉斯和卡米尔-德穆兰的合体,庶几近之。许多人阅读她的作品,自以为可以驳倒她。一旦亲自跟她接触,立刻就屈服于火与电的力量,心悦诚服、五体投地。她留下的文字犹如毕达哥拉斯留下的定理,体现不了作者强大的祭司型人格力量。然而,这种灼热的力量无法传给门徒和读者。
  大多数哲学家的思想与生活反差甚大,兰德并不例外,但她更像伊壁鸠鲁,而非叔本华。伊壁鸠鲁鼓吹快乐主义,引来了长达两千年的诬蔑。然而考察这位哲人的生平,就会发现他所谓的“享乐”跟世俗所谓“行善”没有太大区别,他却宣称这就是最纯粹的快乐。相反,叔本华鼓吹悲观主义而躬行享乐主义。兰德鼓吹精英对公众并无义务的伦理,自己的行径却跟寻常政治家所谓的义工没有区别;她却断言这完全是一种价值观投资,跟利他主义毫无共同之处。只要不冒犯她的虚荣和自负,她就比大多数善男信女更慷慨仁慈。她的弱点是所有知识分子共有的,而她的优点仅仅属于她个人。
  兰德跟马克思一样相信,哲学的用途在于改变世界而非解释世界。她的哲学有强烈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她不是先构建本体论和认识论,然后解释此岸世界;而是先确定了支持和反对的现实事物,再回溯、寻找相应的哲学基础。因此,她晚年的论著非常像马克思的《资本论》二、三卷(草稿笔记),主要是为了给早期著作打补丁。她的小说则另当别论,因为作品的力量比作者的意图更强。兰德的本意是要让人物体现观念,为此不惜牺牲读者的愉悦;但她灵魂的火焰还是自然而然地流入人物心中。尤其是女性角色较少承担说教的使命,更多投射出作者本人的性格,反而比刻意塑造的男主角更有吸引力。在党争的喧嚣渐渐沉寂以后,这些人物仍然会在文学珍闻馆中占有一席之地。她们热情似火,熠熠生光。
其他文献
岁次辛丑,月属季夏。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国同庆!  今春,合肥市文联组织书画家赴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原址采风,以“第一支部的故事”为主题,以三幅主题长卷为轴展开合肥北乡的历史与现代的画卷。三幅长卷作品(每件作品长7.1米,高1米)分为人物卷、山水卷和书法卷。  人物卷以合肥北乡第一党支部的建立为主题,以崔筱斋指挥发动的双河集农民武装暴动为故事主线,以回忆历史和艺术再
期刊
关键词:富春山居图;千古传奇;笔墨变化;精神家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把仁者、智者与山水相连,看重的自是山水自然属性中蕴含的厚重与灵动,形象生动而又深刻。但老夫子未可料知的是,在其身后,仁者、智者们寄情山水,把山水画发展成中国传统艺术最闪亮的瑰宝,山水的生命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融入国粹的灵魂而升华。回溯中国山水画史,无数熠熠生辉的精品力
期刊
石鲁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家,更是古都长安孕育出来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英雄。他所生活和创作的时代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三四十年为主,这个时期的美术创作以政治主题为特色。在20世纪的这一百年里,主题性艺术创作模式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比重,石鲁先生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从1959年的《转战陕北》到1964年的《东渡》,横空出世,石破天惊,这也是“长安画派”开宗立派那五年的奠基之作。尽管石鲁艺术创作
期刊
贾爱英,毕业于工笔画研究院首届工笔人物创作研修班、“当代新工笔创作人才绘学计划”研修班。现为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副秘书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永乐宫壁画研究顾问,保定市女画家协会理事。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  在创作过程中,换一种方式经营画面,往往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呈现效果。贾爱英对此应该有比较深的体会,她的《红楼》系列,选取的是传统中国画中常见的仕女、床榻、太湖石
期刊
在作品中,我将对客观世界的洞察渗透其中。自然万物,草木枯荣,何以积极向上?唯有不断生长。人皆爱繁华,画中繁密的表象之下到底隐藏着何种情思?黑色的布幔落下,舞台照亮,意识蔓延。在观者的神思中,对艺术之美的感受自由生发,引得观者流连忘返,并乐在其中。我在画面中努力探寻一个小我,以期彰显出一番大境。绘画为小技,技近乎道,道法自然,自然之广阔,大至群山,小至微草,皆生机勃勃。我于细微处用心地观察,每每惊叹
期刊
关键词:历史述评;诗文;性格情感;艺术风格  邓石如,幼承家学,早年以采樵、贩饼饵为生。他曾在家乡开设书馆,并去过寿州(今安徽寿县)教蒙馆。此后,他游历大山名川,到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开始他的漂泊一生。邓石如十分勤奋,每日临帖不辍,多次登临泰山、峄山、岱山,面对石刻无不心摹手追。他广交朋友,如在安徽寿县结交了以工李邕书法名重一时的梁,又因梁的引荐,与梅镠三兄弟结下不解之
期刊
明清以来,文人篆刻流派纷呈,在陶淬秦汉的艺术追求中,篆刻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当代的篆刻创作,追摹古风与强化展厅效应相互助益,涌现出一大批青年篆刻家,唐茂轩便是新一代印人中的佼佼者。茂轩作为95后,已醉心篆刻近十年。他的创作,形式语言取法先秦古玺,分朱布白用心经营,结字用篆,取意高古,使印面的构成和视觉效果呈现出亦古亦新的韵致。他在边款上用心颇多,亦能得以刀代笔之妙。近年,他在深究印艺的同时,开
期刊
关键词:邓石如;篆书;失意;创新  怀宁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活动在清代乾嘉两朝,他是中国书法史后期最具革新意义的书家之一。他用自己丰富的实践而非理论成就推动了书史的发展。他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小篆和分隶二体上。在当时帖学当道、馆阁体盛行、世人摹写皆趋柔媚甜俗的衰靡风气下,邓石如独辟蹊径,直追上古,以秦汉碑刻和“二李”为宗,又熔铸多家之长,开创性地做到了篆从隶入、隶从篆出。他推动了篆隶的复
期刊
关键词:强化理论;课堂行为;强化;消退  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处在课堂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在第一学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1]。倘若在此时段不对儿童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就会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第一学段的小学美术课堂多以绘画和手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由于课堂活动的开放性和自由程度较强,且学生绘画工具种类繁多,学生容易产生更多复杂的课堂行为,为课堂管理带来不便。
期刊
关键词:隶书;方正;文徵明;吴门  明代是吴门书家队伍空前壮大并形成流派的时期。明初宋克被誉为吴门书派的始祖,然后又有徐有贞、沈周、李应祯、吴宽、王鏊等人,而真正将吴门书法推向高峰的是祝允明和文徵明,此后又有文徵明后人及其门人,由此形成了王世贞所谓“天下法书归吾吴”的局面。吴门书家大都修养全面,诗、书、画无所不能。在书法方面,他们也各体兼工。就隶书而言,他们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