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化理论的第一学段儿童美术课堂行为管理策略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强化理论;课堂行为;强化;消退
  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处在课堂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在第一学段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1]。倘若在此时段不对儿童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就会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多负面影响。第一学段的小学美术课堂多以绘画和手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由于课堂活动的开放性和自由程度较强,且学生绘画工具种类繁多,学生容易产生更多复杂的课堂行为,为课堂管理带来不便。针对此种情况,可以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进行调控。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通过增加和减少刺激物,来提高和降低某种行为的出现概率,正适用于小学第一学段儿童课堂习惯的培养[2]。因此,探索运用强化理论培养儿童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儿童往后的生活和学习大有裨益。
  一、第一学段美术学科儿童课堂行为调查与分析
  (一)儿童课堂行为调查结果
  研究人员针对芜湖市某小学第一学段二年级某班儿童展开为期一学年的美术课堂跟踪调查,并对该班儿童所有出现的美术课堂行为进行记录。全班学生出现频率较高的行为:双手交叉并摆放桌面;双手背在身后,坐姿端正;一只手拿笔,另一只手扶下巴;举手;站起来,蹦着举双手;放声大笑;和同桌或前后桌讨论;认真作画;窃窃私语;和同桌或前后桌一起做手工;相互借学具;等等。该班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会出现且频率不高的行为:侧身倾听;做捂嘴状,表示惊奇;突然在座位上走动;低头抠手或学具;向他人扔纸团或橡皮等东西;撕毁图书或纸张;写其他科目作业;在纸本上涂鸦;用剪刀或铅笔等工具相互戳捣;将颜料抹在自己或他人衣服上;等等。该班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出现频率较低或仅为个例的行为:在课堂上乱喊乱叫;擅自离开座位,随意在班里走动;辱骂同学;用锋利的用具割伤他人等。
  (二)儿童课堂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上述这些课堂行为是如何产生的?研究人员对上述行为进行归纳,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是结合课堂背景对行为成因进行分析,可将上述行为分成非课堂行为和课堂行为。非课堂行为是指被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带进课堂中的课下或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如在课堂上乱喊乱叫;擅自离开座位,随意在班里走动;辱骂同学;相互打闹;扔东西;写其他科目作业;等等。非课堂行为本不该出现在课堂上,其成因有二:其一是学生忘记课上和课下的界限,其二是学生因情绪激动而主动打破课上和课下的界限[3]。无论是哪一条成因,非课堂行为出现在课堂中皆是不合时宜且不可取的。
  正常的课堂行为依据行为心理学可以再次被细分成积极性课堂行为和消极性课堂行为[4]。該班级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行为:双手交叉摆放桌面;双手背在身后,坐姿端正;一只手拿笔,另一只手扶下巴;举手;站起来,蹦着举双手;在讨论时间和同桌或前后桌议论;认真作画;和同桌或前后桌一起做手工;相互共用学具;侧身倾听;做捂嘴状,表示惊奇;等等。积极性课堂行为产生成因有三:其一是老师设定了某些班级口令,其二是认真配合课堂教学环节,其三是明确课堂界限。这类行为通常是由课堂环境所衍生[5]。消极性课堂行为:突然在座位上走动;低头抠手或学具;向他人扔纸团或橡皮等东西;撕毁图书或纸张;写其他科目作业;在纸本上涂鸦;用剪刀或铅笔等工具相互戳捣;将颜料抹在自己或他人衣服上;在讨论以外环节和同桌或前后桌窃窃私语;等等。这类行为虽然也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但会对课堂管理产生不利影响。消极性课堂行为的产生多是因为儿童天性不受约束,厌坐好动。
  二、强化理论对儿童美术课堂习惯的培养策略
  依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以提出针对上述部分行为的强化或消退建议。对于学生忘记课堂界限这一类非课堂行为,有以下两种应对方法:一是适当通过互动中的个别提醒,或通过一个小小的活动环节来引起学生注意以激发学生情绪,降低这一类行为的出现频率;二是运用替代强化的方法,通过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引起有该类行为学生的注意,使其自主进行消退[6]。对于学生破坏课上和课下界限的非课堂行为,有以下三种应对方法:一是通过口头提醒或批评的方法使学生主动消退这类行为,并在学生表现良好后提出表扬,提高其良好行为发生频率;二是通过拿走学生的学具和书本等学生喜欢或重视的物品,使其主动消退这类行为,然后在其主动配合情况下归还学具、书本等,提高其配合行为发生频次;三是对于屡教不改且变本加厉的学生,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撤销一切刺激,使其主动消退某行为发生频次[6]。
  当学生出现课堂不配合行为时,有以下三种应对办法:一是运用部分强化的方法,通过表扬该学生出现的课堂配合行为来降低课堂不配合行为产生频次;二是通过表扬某类学生,来降低部分学生课堂不配合行为产生频次;三是通过互动中个别提醒或讲授中口头提示的方式来降低该类非配合行为的产生频次,并在其改进行为后做出表扬,提高课堂配合行为产生频次[7]。
  当学生表现出与老师设定的某些班级口令相一致的特定课堂配合行为时,老师需要对此类行为提出表扬或奖励,用以提高该类行为出现频次。在学生出现积极性课堂行为时,老师也需要对此提出表扬和奖励,用以提高该类行为出现频次。当学生出现消极性课堂行为时,老师可通过班级口令提升其配合度,或通过表扬和奖励配合程度较高的同学,来提升其配合度。
  三、针对有复杂因素影响的儿童美术课堂不良行为的消退建议
  在上述行为中,由于美术学科的特质,有一些成因复杂的不良行为较容易出现在美术课堂中,如有的学生未经允许拿别人的美术用品、辱骂和弄伤他人、擅自离位走动等。这些行为成因复杂,受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及网络环境影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消退,仅仅通过课堂上的努力是不够的,但不能放任不管,要引起足够重视。因此,老师需要联合班主任和家长,通过三方协同配合的方式,运用强化理论对该类行为进行消退。
  (一)辱骂他人
  这类不良行为或许受家庭环境或网络环境影响。针对辱骂他人这一不良行为,美术老师需要联合班主任和家长,共同进行强化和消退。如通过禁止观看网络糟粕信息,多通过网络观看正能量视频来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频次;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使其注意在家里的言语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消退孩子这一不良行为;班主任通过口头批评和撤销惩罚等方式,全面降低这一不良行为发生的频次。
  (二)用工具弄伤他人
  此类行为结果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该行为的意图必然是存在很强的侵略性和故意伤害性的,应引起家长和老师重视。该类行为出现可能与学生观看有打斗场景的成年人电视剧,或玩不合年龄的游戏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应限制孩子观看有暴力情节的影视作品,限制孩子玩网络游戏。在学校,老师应加强安全教育,强调打闹的严重性,对于学生课上或课下的打闹行为,均要充分与学生沟通,并运用惩罚或撤销惩罚的方式,让学生消退这一不良行为[7]。
  (三)未经允许拿别人用品
  此类行为产生原因是礼貌教育不够,导致学生没有对礼貌的概念。在这一点上,老师需要联系班主任和家长,并且充分沟通,统一教育方法,使学生在校和在家均能受到礼貌的影响,积极强化学生对礼貌的认识,从而最终消退这一行为。
  四、总结
  在习惯的养成上,强化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本次研究将强化理论和第一学段儿童的课堂习惯培养结合,并从其理论中找出诸多应对策略,使理论指导实践,更高效地解决儿童习惯的培养和不良行为的矫正问题。
其他文献
经过七八年时间的调整、充实与打磨,我的书学论集增订本,终于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我的书学论集共五卷,分别为《书法美学概论》《书法美的现代阐释》《20世纪书法史绎》《当代书坛批判》《兰亭学探要》。其中,第一卷和第三卷为论著,第二、四、五卷为论文集,初版于2011年(安徽教育出版社版)。由于编选仓促,上次出版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些遗憾。比如有几篇学术性不强的文章入了集,各卷校对质量还有待提高,末
期刊
当代青年书法创作者文化底蕴的普遍不足,一直是书法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书法自从脱离了实用性以来,形式逐渐脱离内容,受展厅机制下的创作影响,以及快餐式的突击培训,揠苗助长,重形式、轻内容、重技轻道的普遍现象也就在所难免。近40年来的书法艺术,无论是创作、理论研究还是学科建设、教育培训等,均硕果累累,成就非凡;但其中的问题也日趋显现,反思、厘清一些问题,更有助于书法艺术的良性发展。  通过中国书法家协
期刊
岁次辛丑,月属季夏。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举国同庆!  今春,合肥市文联组织书画家赴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原址采风,以“第一支部的故事”为主题,以三幅主题长卷为轴展开合肥北乡的历史与现代的画卷。三幅长卷作品(每件作品长7.1米,高1米)分为人物卷、山水卷和书法卷。  人物卷以合肥北乡第一党支部的建立为主题,以崔筱斋指挥发动的双河集农民武装暴动为故事主线,以回忆历史和艺术再
期刊
关键词:富春山居图;千古传奇;笔墨变化;精神家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把仁者、智者与山水相连,看重的自是山水自然属性中蕴含的厚重与灵动,形象生动而又深刻。但老夫子未可料知的是,在其身后,仁者、智者们寄情山水,把山水画发展成中国传统艺术最闪亮的瑰宝,山水的生命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融入国粹的灵魂而升华。回溯中国山水画史,无数熠熠生辉的精品力
期刊
石鲁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家,更是古都长安孕育出来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英雄。他所生活和创作的时代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三四十年为主,这个时期的美术创作以政治主题为特色。在20世纪的这一百年里,主题性艺术创作模式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比重,石鲁先生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经典,从1959年的《转战陕北》到1964年的《东渡》,横空出世,石破天惊,这也是“长安画派”开宗立派那五年的奠基之作。尽管石鲁艺术创作
期刊
贾爱英,毕业于工笔画研究院首届工笔人物创作研修班、“当代新工笔创作人才绘学计划”研修班。现为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副秘书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永乐宫壁画研究顾问,保定市女画家协会理事。  栏目主持人陈林推介词  在创作过程中,换一种方式经营画面,往往会获得不一样的视觉呈现效果。贾爱英对此应该有比较深的体会,她的《红楼》系列,选取的是传统中国画中常见的仕女、床榻、太湖石
期刊
在作品中,我将对客观世界的洞察渗透其中。自然万物,草木枯荣,何以积极向上?唯有不断生长。人皆爱繁华,画中繁密的表象之下到底隐藏着何种情思?黑色的布幔落下,舞台照亮,意识蔓延。在观者的神思中,对艺术之美的感受自由生发,引得观者流连忘返,并乐在其中。我在画面中努力探寻一个小我,以期彰显出一番大境。绘画为小技,技近乎道,道法自然,自然之广阔,大至群山,小至微草,皆生机勃勃。我于细微处用心地观察,每每惊叹
期刊
关键词:历史述评;诗文;性格情感;艺术风格  邓石如,幼承家学,早年以采樵、贩饼饵为生。他曾在家乡开设书馆,并去过寿州(今安徽寿县)教蒙馆。此后,他游历大山名川,到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开始他的漂泊一生。邓石如十分勤奋,每日临帖不辍,多次登临泰山、峄山、岱山,面对石刻无不心摹手追。他广交朋友,如在安徽寿县结交了以工李邕书法名重一时的梁,又因梁的引荐,与梅镠三兄弟结下不解之
期刊
明清以来,文人篆刻流派纷呈,在陶淬秦汉的艺术追求中,篆刻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当代的篆刻创作,追摹古风与强化展厅效应相互助益,涌现出一大批青年篆刻家,唐茂轩便是新一代印人中的佼佼者。茂轩作为95后,已醉心篆刻近十年。他的创作,形式语言取法先秦古玺,分朱布白用心经营,结字用篆,取意高古,使印面的构成和视觉效果呈现出亦古亦新的韵致。他在边款上用心颇多,亦能得以刀代笔之妙。近年,他在深究印艺的同时,开
期刊
关键词:邓石如;篆书;失意;创新  怀宁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活动在清代乾嘉两朝,他是中国书法史后期最具革新意义的书家之一。他用自己丰富的实践而非理论成就推动了书史的发展。他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小篆和分隶二体上。在当时帖学当道、馆阁体盛行、世人摹写皆趋柔媚甜俗的衰靡风气下,邓石如独辟蹊径,直追上古,以秦汉碑刻和“二李”为宗,又熔铸多家之长,开创性地做到了篆从隶入、隶从篆出。他推动了篆隶的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