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斯坦布尔》到伊斯坦布尔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我是被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这本书给下了蛊了。
  我第一次看《伊斯坦布尔》时,是2007年的晚夏,我在当时的读书笔记里这样写道:“乌云沉沉,疾风阵阵,远处有雷声。暴风雨前的风有一种寒气,透过脚尖往上走。空气里一种腥甜的味道。天的另一边,最后几朵亮云与乌云遥遥相对。一只黑色的鸟低飞过去,掠过白色月季的枝头,飞走了。一时间,鸟叫声四起,其声颇为自得。我收回眼光继续读书。帕慕克描述他黑白的伊斯坦布尔,那些在冬天的傍晚时分裹着黑色大衣、穿过年久失修斑驳暗淡的街道回家的人们,那些在寒风中颤抖的枯枝,那些凝固在伊斯坦布尔上空挥之不去的排山倒海的忧伤……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容易被稀释的怀旧,而是一种宿命般的生存现实和内心现实。帕慕克不动的、反复的、持续的凝视,底片似的影像储存,呈现出来一个极富魅力的旧日帝国斜阳映照下的古城,其要素就是黑白两色,里面蕴含着‘呼愁’(土耳其特有的说法,意谓集体忧伤)、雪、一个被称为废墟之城的城市那完美的天际线。”
  这本书我通读过两遍,后来又断断续续地翻过好些片段。翻到后面,我感觉我就要去伊斯坦布尔了。
  然后,我就去了。伊斯坦布尔!
  行前数年,只要提到伊斯坦布尔,就有一番幻想,虽然那时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去;行前数月,确定了即将去往伊斯坦布尔,只要有空,我就会做一点关于这个城市的功课,伴随着一点激动;行前数天,只要想到过几天就会踏上伊斯坦布尔的街道,幻想和激动突然都没有了,有一种迷幻的沉醉。
  这种沉醉,我认为是现实与想象之间那个夹缝特有的,狭窄、黏稠,同时又短暂、稀薄。这种沉醉,首先是由几个词汇组成的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共和国……漫长的历史和所有在时间中沉积发酵的故事,最终都因为词汇的确定而加以凝固,但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沉醉来源还是《伊斯坦布尔》这本书。我是文字崇拜者,很多的情感和情结都由文字而生发、延展进而固定。
  博斯普鲁斯在土耳其语中,是“咽喉”的意思。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海峡的东段,位于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与黑海、马尔马拉海、地中海相连通,把土耳其分隔成亚洲和欧洲两部分。
  我们从金角湾码头登上游轮,在六月的艳阳下开始海峡观光之旅。帕慕克说,“在伊斯坦布尔这样一个伟大、历史悠久、孤独凄凉的城市中游走,却又能感受大海的自由,这是博斯普鲁斯海岸之行令人兴奋之处。”
  我不是伊斯坦布尔居民,我就是众多游客中的一员,按惯例坐上了海峡游轮,走马观岸,在强劲的海风中一路眺望海峡两岸一栋接一栋的石头大宅,尽量仔细地观察那些高而窄的凸窗、宽大的屋檐和细长的烟囱,这些是我在《伊斯坦布尔》里读到的,并通过那些黑白配图看到过的。那些阅读记忆跟眼前真实存在的景象有着十分相似但又完全不同的味道,一方面是因为年代变化所导致的两岸景观有所变化,另一方面,书中所配的黑白照片,与眼前鲜亮的色彩——靛蓝的天和深蓝的海水、两岸翠绿的植被、现代建筑的灰红砖墙以及鲜红的土耳其国旗,形成了一种反差,一时间,我觉得眼前的一切不真实,仿佛幻觉一般。幸好不断地有一栋又一栋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夏宫(奥斯曼帝国时期皇族或帕夏的夏季行宫)和雅骊别墅(18至19世纪奥斯曼大家族建造的海边豪宅)这些古老的石头建筑涌现在眼前,作为阅读记忆和现实观感的连接点。
  帕慕克说他是以黑白影像来理解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灵魂的。他说,“观看黑白影像的城市,即透过晦暗的历史观看它:古色古香的外貌,对全世界来说不再重要。即使最伟大的奥斯曼建筑也带有某种简单的朴素,表明帝国终结时的忧伤,痛苦地面对欧洲逐渐消失的目光,面对不治之症般必须忍受的老式贫困。认命的态度滋养了伊斯坦布尔的内在灵魂。”对于一个帝国遗民来说,个人的忧伤和集体的“呼愁”,使得他们带着一种暗淡又柔情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城市,滤去了色彩,增添了深邃。但伊斯坦布尔在一个来自中国这个更古老的国家的游客来说,它们还是蛮鲜艳的。
  土耳其的疆域因为早先强悍扩张的奥斯曼帝国之故,总是和希腊有着交错缠绕的关系。我在《伊斯坦布尔》里读到,就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的某一处闹市,现在叫作海滨大道的地方,以前曾经是希腊的一个小村庄,一百多年前,它是儿时的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居住地。在博斯普鲁斯强烈的海风和炫目的阳光中,我随着被吹得越来越凉的身体,想起了卡瓦菲斯的《城市》,这首我最爱的诗歌之一:“……你不会找到一个新的国家,不会找到另一片海岸。/这个城市会永远跟踪你。/你会走向同样的街道,衰老/在同样的住宅区,白发苍苍在这些同样的屋子里。……”
  当我面对一个陌生美丽的地方,总是会在第一时间涌现出隐居的念头。从外在形式上讲,隐居是一种在远方的生活,帝国斜阳满城“呼愁”的伊斯坦布尔,俨然是隐居的想象目的地之一。这种念头,一旦生发,紧随其后的,我那坚韧的现实神经立马分泌出一种审视进而阻断这种念头的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从未离开我生长的城市,哪怕在我最富青春激情的岁月里,这种物质也十分强劲地在我体内发挥作用,在最后关头扑哧一口吹滅了我内心的幻想小油灯。
  我不知道其他的游人面对异国他乡的美景会不会有短暂的融入感?我是没有的,在我,我的城市永远跟踪着我,让我不会找到一个新的国家,也不会找到另一片海岸。但是,我可以在纸上、在书里、在文字中找到很多的故乡,比如通过《伊斯坦布尔》,找到伊斯坦布尔。


  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里说,“若是冬天,走在加拉塔桥上的每个人都穿同样黯淡的茶色衣服。我那时代的伊斯坦布尔人已避免穿他们荣耀的祖先们穿的艳红、翠绿和鲜橘色。”
  我是夏天走在加拉塔桥上的。桥上的人们穿着鲜艳,配合着艳阳蓝天,要是仔细一点去寻找,艳红、翠绿和鲜橘色,都是有的。
  如果有人要说,你说的是夏天,帕慕克说的是冬天,两者不能搁在一起说。那么我要说,千万不要太相信一个作家看出去的风景,那一定是主观的,他事先带有一个自己的滤镜,比如帕慕克所携带的黑白或茶色滤镜,于是,所有的景和人就都成了他要的颜色。   加拉塔大桥是伊斯坦布尔金角湾上的一座跨海大桥。这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桥上站满了钓鱼的人。这些钓鱼的人一般都是男人,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他们那长长的鱼竿从桥栏杆处伸展出去,长长的钓线没入深蓝的海水中。因为人多,成规模,许多的钓线在夕阳的余晖里熠熠闪光,颇为壮观。他们的脸也浸在晚霞中,有一种金属般的质感。
  我和同行的朋友在加拉塔大桥上来回了好几次,恰好都在黄昏时分,除了看伊斯坦布尔著名的落日之外,眼睛就一直停在这些钓鱼的人身上。我们给他们拍照,他们如果意识到背后有镜头,就转过脸来给一个微笑。我回国后整理照片,发现拍了好些这样的笑脸。
  在跨海大桥上钓鱼的男人,有的是独自一个人,有的是父亲带着儿子,有的是一家人,还有的是情侣或小夫妻。我看到一对或许是夫妻或许是情侣的年轻人,男孩入神地盯着海面,女孩背靠着男孩在小马扎上坐着,嘟着嘴,一脸不悦。估计是女孩催男孩走啦看电影啦逛商场啦什么的,男孩不理会。
  钓上来的鱼都不大,银白色,瘦长条,半尺左右。我不知道那是什么鱼。依稀记得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里提到。回国后重新翻书,的确如此,他在那本厚厚的小说里写过,在加拉塔大桥上钓鱼的人们,把钓上来的竹荚鱼拿回家去烤了吃。
  哦,那是竹荚鱼。
  也许就是要跟帕慕克的黑白基调开个玩笑,伊斯坦布尔给了我一个鲜艳到炫目的场景:香料市场。
  金角湾码头边上,就是著名的香料市场。现在这个市场还被当地人叫作“埃及市场”,它建于1664年,位于金角湾加拉塔大桥起点處,紧邻新清真寺。之所以现在还冠以“埃及”之名,是因为香料的鼻祖是埃及人,这个市场是埃及人创立的,后来温和的埃及人被强悍的奥斯曼人给打跑了。而也就是香料这个东西,则让人一下子可以联想到那些古老的年代里十字军东征等多次大规模的征伐行动,焦点就在于争夺香料上。在古代,香料比黄金还贵。很多个世纪以来,在这个市场里,阿拉伯的香料和中国的瓷器、印度的象牙、欧洲的玻璃制品等形成了一个以物易物的流通世界,吸引了全世界的冒险家和商人前来交易和发财。
  差不多是2003年,有一部希腊出品的电影叫作《香料共和国》,美食电影。影片主人公是一位从小生活在伊斯坦布尔的希腊人,小时候就跟着好吃会吃的爷爷尝遍了当地美食,并与一位土耳其小姑娘青梅竹马情感甚笃。之后,土耳其政局发生变化,主人公和家人一并被驱逐回了希腊,中年以后,这位希腊——土耳其人受不了味蕾的乡愁之苦,毅然返回土耳其,在重新品尝儿时记忆里的美食中去回忆童年往事,回忆早已无影无踪的爱情。
  我对这部很早以前看过的电影,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里面有各种香料。这部片子里还有一句很有名的台词:“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看地图的人和看镜子的人,看地图的人将要远行,而看镜子的人准备回家。”
  香料市场进去时,首先的感官刺激是气味。那是一种浓黏到几乎凝固的气味,已经不是简单的香了,就只是无法分辨的浓郁。那些香料一般都碾压成粉,加上标签上的字一个不认识,所以完全蒙查查,不知究竟。回国后查了一下资料,说是土耳其香料一般有肉桂、茴香、豆蔻、胡椒、牛至、生姜、芡蒿、薄荷、麝香什么的,好像还有九层塔、欧芹、百里香、迷迭香、月桂叶、墨角兰等典型的地中海香料。其实,就是这些香料当时写上中文,我也同样蒙查查的。除了生姜、胡椒、茴香这些之外,中国人的餐饮中好像很少用其他的香料。
  其次是色彩。所有的色彩堆砌在一起。各种香料、土耳其糖果、手绘彩釉餐具、灯罩、桌布、围巾……世界上所有的色彩都汇集在一起了,之鲜艳之饱满之缤纷,无法言说。我在土耳其购物很少,只是买了很简单的几件东西——除了一套锡制小茶具、几个小碗之外,就是一堆送女友们的钥匙链、小镯子什么的,那些之前在做功课时看到的碗、盘、围巾、桌布什么的,虽然它们在我行前的想象中已然沸腾,但到了土耳其,我发现在斑斓之中我却相当淡漠。我在香料市场时没有下手买东西,在伊斯坦布尔最后一天,即将回国时去了著名的大巴扎,只是寥寥几件东西就结束了购物。太鲜艳了,太浓烈了,我觉得被刺激得已然麻木,失去了选择的能力。


  去土耳其之前,有一个念想,那就是想看看托钵僧的旋转舞。
  以前看过一些文章和图片,还看过视频,被这种仪式感很强的舞蹈所吸引。但资料告诉我,这个念想很可能就只是念想而已,因为这种叫作Sema的舞蹈,不是那么轻易可以看到的。说是得去土耳其中部的孔亚(Konya)才可一观。
  孔亚是土耳其著名的宗教圣地,是伊斯兰教神秘教派苏菲派的发源地。苏菲派的创始人名为Mevlana,是十五世纪的一位诗人和哲学家。这个教派对伊斯兰教义赋予神秘主义的阐释,奉行苦行禁欲、虔诚礼拜,并主张与外界隔绝,追求心灵洁静行为纯正。Sema是苏菲派的祭祀形式,一般情况下外人不能在场,但近些年来,游客也能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观看到旋转舞的表演了。据说伊斯坦布尔某博物馆也可观看Sema,但一年只表演几次,得时间凑巧了才行。
  苏菲教派认为万物都是旋转的,人从出生至去世,都是一个循环,都是一种旋转,于是,他们通过旋转这种舞蹈形式与宇宙和神达成沟通和接触。这是所谓旋转舞的含义。
  旋转舞是这样的:神秘、悠寂的音乐声中,旋转舞者头戴咖啡色高帽、披着及地的褐色披风,双手交抱至双肩,低头缓缓走入表演场地,然后褪去披风,露出里面的白色长袖短褂和白色及地长裙。然后,舞者慢慢抬起头,将头向右转成四十五度的角度,双臂往上抬起,高过肩胛处;右手手掌朝上,表示接受神的赐福及接收来自神的能量;左手自然垂下,手掌向下,表示将神所赐的能量传给大地和人民。随着舞者的旋转,白色的裙子飘飞起来,成为一个圆盘……
  关于舞蹈时将头向右转成四十五度的角度,宗教的说法是放弃自我,完全接受神的安排;但科学的说法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连续旋转,不至于晕厥在地。但一般人就是同样将头转成四十五度,旋转上几圈就可能匍匐在地了。旋转舞者都是经过长期训练而成的。
  以上是我去土耳其之前做的功课。我以为就只是功课而已。
  我是2012年6月上旬去的土耳其,凑的是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的热闹,总共看了三场音乐会,一场是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与柏林室内乐团的合作演出,一场是李云迪的钢琴专场,还有一场是在托普卡帕宫(老皇宫)内拜占庭时期建造的教堂里演出的古乐队和地中海沿岸舞蹈以及印度舞蹈。这支叫作“L’ARPEGGIATA”的古乐队很有名,他们弹奏着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古老乐器,与吟唱和舞蹈融合在一起,所以这场演出叫作“DANCES OF THE WORLD”。
  最后这一场,一坐下就感觉极为奢侈,想想这个场景:老皇宫、老教堂、拜占庭时期……这些元素让人激动不已,是任何豪华现代的音乐厅都不能比的。除了这一奢侈场景,音乐美妙,歌声动听,开场不久我已经非常满足。
  想不到……
  在几支舞蹈和吟唱之后,台边的古老拱门边静静地走出一高个男子,他披风及地,高帽耸立,微微地低着头,双手交抱在肩上,静穆地缓慢地走到了舞台中央……我的呼吸一下子急促起来……旋转舞?不会吧?!
  追光打上了,音乐响起了,一喑哑的男声开始唱起悲伤的慢歌,男子松开披风,鲜红的短褂和及地长裙露出来,他虚了眼睛,将头向右转四十五度,手臂抬起,一掌朝上,一掌垂下,开始旋转起来,直至舞裙成为一个红色的盘子……艳丽虚空的疾风回荡在斑驳古旧的老教堂里,带领着所有的灵魂往拜占庭时期的穹顶飞升上去,冲破穹顶,抵达满天的群星……
  我只能说被定住了。所有的人都被定住了。太悲,太美。大悲,大美。同行的朋友、诗人王寅事后评价说,“轻柔、神秘、热烈、忘我。”是的,忘我。舞者忘我,观者忘我,我能回想起来就是观看时脑子里空寂无物的感觉,只有美妙无比的泪意。我从来没有看过如此震撼的舞蹈,这么单调,又那么复杂难言。
  因为是舞蹈表演,舞者穿上的是特殊的红衣,不同于Sema传统的白衣。在演出最后的谢幕中,舞者换上了白衣,在全场的掌声中再次旋转起来。这一次,他谦卑地回到了人间。我想起有行家告诉我说,Sema的最高境界是一群白衣舞者在月光下旋转着……
  我能想象。我不能想象。
其他文献
一、外公不愿下山  外公不愿意下山到市里面和舅舅一家住。他说村里还有人找他聊聊天,还有那片在老屋子边上的菜地。菜地上爬满藤架的黄瓜藤现在应该卷着泛有金属光泽的新枝条,摇摇曳曳像外公一样拧脾气抱住山里的风不放,抓紧老屋坑坑洼洼黏土墙的干燥。  因为外公的倔,舅舅只得每星期花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跑到山上看望他,顺便帮他浇浇水除除草。舅舅悄悄跟舅母讲,一定要想办法让外公下来,这样兜兜转转总不是个事。外公耸耸
期刊
一  汪曾祺对惯常意义上所谓宏大、辉煌、壮丽的东西好像不太感兴趣。面对已经成为“定论”的,或者说“经典”的东西他也不感冒,有些犯怵,无从下手。  1987年到芝加哥,看了西尔斯塔,当时的世界最高建筑103层。在次高建筑“96层”喝了一杯威士忌。他在给夫人的家信中说:“芝加哥在下面,灯火辉煌。看了半天,还是——灯火辉煌。”无话可说了。  到纽约,看自由女神,只是远远地看了看。如果要就近看,得坐船,来
期刊
张 晋 1962年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1991年移居澳大利亚悉尼,2002年在悉尼创办华夏文化学校,现任华夏文化学校校长、澳大利亚华夏文化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曾整理十多万字的海外中文教学经验、人文交流体会在海内外报刊发表。  多年前,曾听到一位留学英国的学者说:英国人有两大法宝,一是英语,一是英镑。没有了这两样东西,英国将不“英”了!我一直认为,这位学者的观察非常深刻,因为
期刊
蓝天下,明亮的阳光将松、槐、柳各种行道树的影子清晰地投影到地上,描绘出大致的轮廓。影子之间有挺拔有矮小,有雄伟有温柔,有繁盛有稀疏。阳光明媚,树影婆娑。行道树虽都明亮地站立着,闪烁着光芒,但总能看出,参差不齐,形态各异。  如果说人和树是一样的话,那么我永远不会忘记贵州山区的那些孩子们。眼眸明亮,身影跃动,皮肤黝黑,嘴边带笑。不去看贵州山村崎岖不平的山路,破旧塌败的红泥墙,老旧损坏的黑板,嘎吱嘎吱
期刊
人说,日有所思,才有夜里梦境中所见所闻。梦里一切只不过是入梦着朝思暮想之物化成的几缕轻烟缭绕,然而朦朦胧胧之中竟也开始分不清何处为真,只是小心翼翼地守着那些易碎琉璃蜷缩在梦中一隅。  梦是面笼罩着茫茫水雾的镜子,隐去了时间在人身上雕刻的痕迹,让人仿佛又回青葱童稚。周邦彦倚靠在船舷边上,望着“一一风荷举”的夏荷之景却被触动,怀想曾经在吴门嬉水的种种。当他合着几点儿黄鹂巧鸣睡去,梦里又见五月渔郎,他样
期刊
她捧着那泛黄的纸页,怔怔地盯着,竟说不出话来。她本以为自己在缩小与它的差距,事实上,她正在离它愈来愈远……  小莫从小编织着一个作家的梦想。她总是渴盼着有一天,冲着自己出版的书,露出甜甜的微笑。她是天生热爱写作的精灵。当一支笔,一个日记本摆在她跟前,她就能乐此不疲地耗上半天,在本子上留下甜甜的印记。写作,就像对一个最信任的人倾诉,当她痛痛快快地吐露心声时,其乐无穷。“沙沙沙”,笔尖在纸上舞动时,她
期刊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的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期刊
关于写作,我是着实喜欢文字作为我脑内思绪的载体,能够传达出藏在心底发酵已久的情感。毕竟作为一个不善言论的人,写作真的是一个集中宣泄的出口,况且,用反复斟酌的细致心态去研磨一件只属于自己的“工艺品”,是我生命的一点延续方式。你掌控着手下铅字万千,逐步将它们排列成独一无二的顺序,在赋予它们新生命之时,更是自我意识探入精神世界再生长的过程,偶尔绽露出几朵开在栅栏上的蔷薇,或是仰头看见另一个世界的月亮。你
期刊
那天是周日,我决定进城买书。  几天前,在德里大学英文系那间略显闷热的教室里,达斯教授手起指落,在“外国小说中的印度”长长的研讨名单中,为我划定了一位作家——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作为我本学期主题发言的对象。  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好绕口的名字!他是谁?打哪来的?都写了些啥?我一头雾水。  可是又能怎样?眼看着名单上一串串不认识的人名,我只能暗叹一
期刊
说起归有光,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项脊轩志》里那句“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樸实的话语,淡淡道出了对亡妻的思恋与怀念,不知有多少人读到此处潸然泪下。  明正德年间,归有光出生在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中。归有光自幼闻名乡里,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作洋洋千余言《乞醯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赴南京参加乡试。年轻气盛的归有光,“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且背负着大家族复兴的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