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心理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cpt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我们过的不是年,是情绪和情结。
  俗话说:年关难过年年过。小我8岁的表弟听到这话脱口而出:有什么难的?而在一旁的老人笑而不语,盘算着过年要准备的吃食,而对于90后的表弟来说,炸藕盒、麻花、饽饽这些东西他早就不稀罕了。过年时节,给予了人与人团圆、聚合的机会,也让两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年”观在这里碰撞和交锋。但无论世事怎么改变,中国年的根深深扎在传统观念和中国人的心里。
  中国年,不过不行。
  
  过年过的是一种安全感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我无意中看到家在外地的同事小安的手机里存着一批神秘的电话号码,它们只在一年的某个时段才会被拨打,它们的名字也是“异曲同工”:票、车票、火车票、买车票、票子、票票、票票票……作为一年一度全国人民大搬家的一员,小安每年最兴奋也最发愁的就是过年回家。
  在中国,无论老人还是小孩,距离多远,人有多忙,条件有多不便,过年回家几乎就是一个铁的纪律,回不了家的人几乎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有人说,每年最冷的那短短几天,一个国家有几亿人的人口流动,这简直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吉尼斯纪录。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一家人能过个团圆年。
  团圆是中国人的某种情感需要,从中国的文学和电影艺术作品中就能看出来,大团圆结局占据了多数,西方式的悲剧往往都无法引起共鸣,就连《唐山大地震》这种灾难题材,人们也需要一个母女团聚的阳光结尾来温暖人心。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过个团圆年,在年根儿上,往常兴旺的店铺也都会早早关门,外地的人们无论这一年过得穷还是富、如意还是失败,都会一门心思往家赶,连债主在这个时候也不会上门催债,因为这个团圆时刻会让人们释放最大的善意和宽容,孩子会回到母亲身边,所有的饥饿困苦都会得到温饱的满足,这就像是西方的平安夜,是一个用团聚来祈福人性和平安的日子。
  有人问著名作家冯骥才,过年过的到底是什么?他用四个字概括:驱邪降福。
  几千年的文明积淀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决定了这个民族面对自然、权威和未知之物都有着足够的敬畏之心。所以我们讲究中庸之道,讲究以和为贵,讲究平安是福,特别是古时候昼短夜长的冬季,人们最难以抵抗灾难和寒冷的侵袭,他们需要的是安全感,是积极的自我暗示,用对来年的祈祷和期盼来帮助自己度过漫长的寒冷季节。因此我们看到的放爆竹、请神供神、打鬼请福等过年习俗,都是人们对温暖和安全的无限向往。
  
  敬神VS祭祖:海边内陆大不同
  
  海边和内陆人们的生存方式不同,一个靠海靠天,一个靠山靠地,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
  海边人们的谋生方式主要依靠出海打渔,天气、气候、甚至海洋的潮汐变换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生存质量,因此,海边地区人们过年一般不挂族谱,而多是祭拜天地自然,祈求老天爷来年多多保佑他们出海平安,发财进宝。比如,山东海阳的渔民每年休渔或者开捕时候,都要有隆重的祭海仪式,渔船出海捕鱼,必先祭祀海神,渔家先敲锣打鼓,放鞭炮,将所供奉的龙王爷从庙宇中抬至沙滩上,设祭坛、烧香点烛,场面十分隆重壮观,过年除了正月祭海,一般在农历六月,即为春夏结束之后,再次举行祭海活动,表达对平安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祈愿。
  而内陆的人们多是祖祖辈辈靠着种田吃饭,并且凭借着勤劳的双手繁衍生息,因此他们很看重祖先和父辈对家族的贡献和传承,过年都会将祭祖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表达对祖先的感激和敬意。除夕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以表达饮水思源的敬畏之心。
  
  过年之累:甜蜜的负担
  
  去年年前,网上出现了一个《租借女友协议书》的帖子,内容详细如合同文本:“如须敬酒,啤酒一杯10元,红酒一杯30元,白酒30度以下50元一杯……”随着80后的独生子女渐渐到了适婚适嫁的年龄,过年对于那些不想早结婚又迫于家庭压力的年轻人来说已成了负担,甚至还出现了“恐年”“恐归”一族。
  过年的确是一种期盼,对新年、新生、新气象的期盼,但当这种期盼变成了压力、甚至阻碍了人们回家的脚步,那么喜庆团圆恐怕就失去了原来的味道。2010年2月,一则“过年回家,拥抱爸妈”的倡议书在网络上非常红火,“过年回家,拥抱爸妈”也由此被许多网民列为2010年的流行语广为转发,并被誉为“史上最柔流行语”。这个面对80后的倡议书中这样写道:“春节是我们回归父母的最好时节,但除了拎着大包小包,我们似乎找不出更好的感恩方式。其实,他们不需要酬劳,收获不是他们的动机,而是人性光辉的闪耀。尽孝不等于就是让父母衣食无忧,有三病四痛时能提供得起医疗费。许多人总想等把钱挣得再多一点,房子再大一点,职位再高一点,会有更好的条件孝敬父母。可是,等条件好些时,却常常晚了,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使父母们很快衰老。”
  这个让人动容的倡议书其实也说出了现代人过年最宝贵的价值,那就是不必在乎形式,甚至不必在乎内容,只要是发自内心地在一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好好爱身边的人,那来年就会是幸福的。
  
  
其他文献
吃能让人忘记一年的困顿。年前年后,那些吃货一摆上来,看着心里就很满足。    关于过年的记忆似乎是从吃开始的,大年的气息与味道紧紧相连。至今,别人倘若郑重其事地跟我谈起过年的文化,我就忍不住走神,因为感觉连“文化”这俩字,都是馋虫爬着弯弯曲曲写出来的。  记忆中,大概从过了小年开始,青岛冷冽空气中便渐渐开始弥漫起种种诱人的年气息。顶着穿堂的海风,走在大街小巷,踩着菠萝油子,人们永远都在猜是谁家在蒸
期刊
供菜冷冷地放在那儿,不带一点烟火气,旁边是大截烧残了的香灰,让人觉得似乎是一座搬到家里来的小小的坟。    去年春节回老家,8岁的儿子怯生生地问我:“爸爸,那俩纸牌牌是什么?”他指着八仙桌上的两个牌位,一脸好奇。母亲赶紧来打断,低声说:“嘘,大年下的,别乱说。”  那是三个白色的纸牌,中间一个写“先考(或先妣)XXX之神位”;左边一个写“本姻三代宗亲之神位”;右边一个写“外姻三代宗亲之神位”。中间
期刊
小春联有大意义,不但有雅意,还有生意    “有钱没钱,贴对子过年。”年前在火车站放眼望去,那些无论多远都在往家奔的归心似箭的人们,手里都攥着买的或者请人写的春联和福字,仿佛有了它,就能把吉祥和幸福带回家。春节,家家门上贴一副大红对联,“春风送福,喜气临门”、“春回大地、日暖人间”、“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千年迎新春,瑞雪兆丰年”,而这看似简单的小春联里,却藏着耐人寻味的文化年味。 
期刊
来山东,怎么玩?  看看贺年游七大类十五条精品线路精解读吧,看完你就门儿清了。    好客山东贺年游是整合乡村、民俗、鲁菜美食、滑雪、温泉、葡萄酒庄、修学、养心养生等资源,开发的适宜年节休闲放松的旅游产品。针对贺年会期间旅游市场的特点,山东省旅游局重点推出了“跨年迎新观日出之旅”、“鲁泉汤·滑雪之旅”、“到山东过大年特色游”、“齐鲁元宵欢乐游”、“新春祈福之旅”、“修学之旅”和“齐鲁美食之旅”七大
期刊
山东人回家过年的心情是最迫切的。  也许有人过年需要妈妈喊,  但山东人绝对不用。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山东人的恋家情结是天下第一的。家是山东人的信仰,哪个年要是回不了家,那肯定怎么过都不顺当。哪怕是三十儿赶回去呢,也得跟着爹娘一起把年夜饭吃了,把亲戚串了,这才觉得旧年过去了,新年开始了,辞旧迎新了。回家过年,对山东人来说,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使命,是一种发乎内心的仪式,是一次洗礼,一次充电。 
期刊
大约十几年前,山东台有个全国闻名的纪实类节目,名字叫做《天南地北山东人》,讲述的是遍布全国、名扬海外的优秀山东人的故事,当时我年纪还小,便想当然认为这个节目做不长,因为有名的就那几个,可谁知道这个节目一做就做了好几年,从诺贝尔获奖者到国学大师,从商界巨头到全国劳模,优秀的山东人血液里仿佛流淌着相同的基因,勤劳、智慧、朴实、热情,他们不仅是行业中的精英,国家的顶梁柱,更是山东人的骄傲。过年回家,回家
期刊
孔子一生讲“礼”,并提倡“礼尚往来”,而这些“礼”,在过年时表达得最隆重。孔子去世后,他的嫡派后裔衍圣公把过年归类为跨门槛、内宅请安、兰堂试讲、过年服饰、写春联、贴门神、剪纸窗花、挂天灯、放鞭炮、请祖、除夕家宴等26项,将孔府的春节仪式扩大到了极致。    过去,孔府享受公爵待遇,其传统礼教会在过年期间达到极致。  2008年,“末代衍圣公”孔德全的去世给世袭封号画上了句号,但先祖们的过年仪式却给
期刊
过年,过的就是个乐呵。7天假期不短,玩玩正好。  一大家子人,或者几个老牌友凑到一块,小桌一放,打打麻将玩玩牌,实在是人生难得之乐。  这是成年人最热衷的游戏,不论年龄身份,天后王菲爱,我们村的孤寡户杨奶奶也爱。不管是谁,都能在这样的游戏里获得同样的欢乐。  现在,网络上也有了一批铁杆玩家,他们身边没有朋友,要和网络那一边的陌生人组团小玩,不管是连连看还是斗地主,都能整上一个通宵——通宵就通宵,反
期刊
即使节目再烂,依然无数人看,看春晚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强迫症。    朱军那声亮丽的“观众朋友们,新年好!”已经近在耳畔,央视春晚大幕将开。春晚大概是被诟病得最多的央视节目,文化人骂,老百姓也骂,可是越骂,春晚的毛病还越多,并且逐年升级,花样百出。有时候你简直要怀疑这春晚是成心让咱找茬的。    春晚是一种年心理。即便节目再烂,也有无数人看    其实,春晚早在国人心中已成为一种年心理了。即便节目很
期刊
拜年是个典型的优质习俗。  它提供了一种人们在无损尊严的情况下,向他人示好的方式 。它以一种和乐的面貌,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  过去,它是家族长者树立威信和凝聚家族感情的好办法,后来,它让想维护关系的社会人有了表达心意的理由,现在,它给久未联络的朋友们提供了重新建立联络的机会。    从宋代开始,中国人拜年拜了一千多年,但是直到去年,在《锵锵三人行》的春节特辑上,窦文涛请两位香港著名的风水大师给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