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热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都沸腾起来了,人流、车流、意识流,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潮流;歌声、笑声、欢呼声,凝聚为中华振兴的惊雷声。盛世华诞,既隆重热烈,又生动实际,使全体国人受到一次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
   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这在我国尚属首次,感动了每一位中国人。勋章奖章获得者大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的贡献年代可能已属过去,但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是中国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体现,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威武雄壮的阅兵式及群众游行活动彰显了祖国的强大,至今让我们怦然心动。诸多新式武器装备的首次亮相,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重点展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表明了伟大的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变化。看到这些,无不激动不已,泪流满面。
   各地纷纷开展歌唱祖国快闪、国旗下宣誓等活动,抒发每一个中国人对伟大祖国的无限深情,每一次都在心灵中播下爱国的种子。著名的文化学者、科学家站出来了,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出来了,身着艳丽服装的青年男女站出来了,稚声幼气的儿童站出来了,他们汇聚在一起,共同唱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尽管有的唱音不十分准确,但都是那样的深情,那样的真摯,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无穷的力量、爱国的大潮。
   经过这一切,我们共同的感受是:历经苍桑,中国强大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这是一次热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它使人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认知。新中国的70年,国家经历了太大的巨变,军队经历了太大的巨变,我们的党经历了太大的巨变,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大的巨变。不忆不知道,不比不知道,经过集中的回忆和对比,才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主义中国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国人民伟大!
   这是一次热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它使人们的感性认知进一步升华为理论上的清醒。人们在感受祖国伟大的同时,又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世纪之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这是一次热烈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因为它使人们把爱国升华为新时代的奋斗精神。爱国既是政治信仰和精神情怀,也是责任担当和行为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爱国奉献的鲜明主题。对我们每一个国人来讲,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强国之志,都要体现在干事业、作贡献上。伟大出于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畔东南角的绿荫道上,一座高低错落、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或隐或现地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稍稍走进,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题写的“亚明艺术馆”几个大字,在白墙上显得特别抢眼。远远看去,艺术馆仿佛镶嵌在大美的江南水榭之中,又仿佛一块璧玉挂在包河岸边的绿色项链上。   艺术馆占地3.5亩,共设五个展厅。馆藏有亚明捐赠的绘画精品110幅,其中10余张大幅长卷堪称其代表作,此外还有亚明后人捐赠
期刊
1920年的春天,20岁的许包野告别父母妻儿,与一群勤工俭学的青年踏上了一艘停泊在香港码头的邮船。他们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前往法国,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教育。   汽笛一声长鸣,邮船启航了。许包野凝望着渐行渐远的故乡,心中默念着:再见,祖国!再见,父母兄弟妻儿。待我学成归来,定当报效祖国。   邮船从香港出发,经西贡、新加坡后,穿越马六甲海峡,横渡印度洋,又经非洲入红海,再经苏伊士运河、塞得港,进
期刊
编者按:为隆重纪念建党100周年,我们撰文陆续介绍新中国诞生前的几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缅怀他们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忘我战斗的精神。   时光远去,精神不灭。革命先烈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激励着我们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利益。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我省“三个地”的历史担
期刊
2021年7月1日,一个神圣庄严的日子,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在这一天,我们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百年历经血雨腥风,百年践行初心使命,百年行稳致远领航,百年创造辉煌开辟未来。   回望百年历程,新四军番号仅有10年,但这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人民武装,因党而生,向党而强,为党而战,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胜利还是挫折,他们始终如一,听党指挥,用鲜血和生命在人民军队历史上锻
期刊
踏莎行·腾冲叠水河瀑布   叠水河盈,奔流崖断,悬空绝壁垂长练。飞龙谷底弄雷声,万年堰塞成奇幻。   石拱凝云,角亭穿燕,天成太極阴阳半。嵌墙诗赋笔峰高,滇中一脉通银汉。   注:叠水河瀑布为“滇中第一瀑”。因1.2万年前火山爆发訇然断岩,大盈江水跌落而成。瀑布上方横架太极桥,桥下曾挖出阴阳太极石。桥中筑方形角亭,对面建有观瀑楼台,院内侧壁嵌名人诗赋刻石多方。附近山名有凤岭、笔峰等。  踏莎
期刊
“外婆范惠琴的照片陈列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里,照片说明称她是阿庆嫂原型人物之一。”   说到外婆范惠琴,金耀良满含深情:“外婆是土生土长的沙家浜人, 那时候叫横泾,外婆家是大户人家,房子有三进多。或许正是因为家里有地方,才吸引了不少革命干部到家里来。”   1930年,年方18岁的范惠琴与上海交大毕业的高材生蒋志华结婚。婚后不久在南京、上海、青岛等地生活。抗战爆发,其夫奉命前去抢修铁路,范惠
期刊
王小鹰的长篇小说《纪念碑》在2021年《收获》夏卷发表,这是她创作的第十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在改革开放初期,女主人公史引霄高票当选上海某区区长,积极工作为线索,展开了改革故事与革命往事的相互交叠,两代人的命运相互交织的丰富情节,描绘出一批新四军战士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的壮阔画卷。   给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战士们写长篇   王雪瑛:《纪念碑》是一部内蕴丰厚深邃,情节纷繁复杂
期刊
1920年9月,戎克勤生于常州武进县戎家村。      18岁参加新四军,抗战7年,戎克勤历经大浦干战斗、陈巷桥伏击战、黄桥战役、天目山反顽战役等锤炼。战争年代3次负伤。新中国成立初期,戎克勤从营职岗位转业地方。离休前,时任江南光学仪器厂党委副书记。        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产党,戎克勤党龄整整82年。
期刊
一、参加革命   芮胜(1923-2005):男,汉族,原名芮学贤,祖籍繁昌县永丰乡,1939 年 8 月参加铜陵青抗会和游击队。1941年3月入伍,任七师曾希圣政委警卫员、小队长,皖南地委税务所长,铜青南地区游击队书记;皖浙独立大队长、中共淳西工委书记兼淳安县委书记,徽州军分区副政委;宣城军分区顾问。   芮胜,先祖芮世通,据《大清一统志 卷八十四人物》记载:“芮世通,芜湖人,十世共居朝廷旌
期刊
本刊讯 “新四军铁军精神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理论研讨会,10月12日在江苏盐城市举行,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代会长朱文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盐城市委书记戴源、市长曹路宝等出席。   这次研讨会由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江苏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盐城市委、盐城市人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