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生命的纹路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年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通过展览,了解到马克·奎恩是一位生命直觉型艺术家。通过观察他的雕塑——面包系列、大理石系列和“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了解了马克·奎恩对于命运的可变性以及对于古典主义的追溯,体现了他对于生命现象的思考、体悟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敬畏之心。
  关键词:马克·奎恩   面包手   雕塑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171-03
   20世纪90年代因为艺术界先锋、超常和激烈的风格,致使英国艺术给全球艺术带来震惊与影响。马克·奎恩在1991年凭借一座由他自己的十品脱冰血液制成的艺术家头像雕塑《自我》而出名。这是一件由艺术家本人的十品脱血,经过数个月的抽取和保存,之后再集中一次性地翻模,塑造出自己头颅形象的雕塑作品。这件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是艺术家将物质性材料和科技的结合,表达了生命密码和意义的宗教性以及对于生命的体悟和生命价值的敬畏。他曾说过:“对我来说,我的雕塑语言是对捉摸不定的宝贵生命的深沉隐喻。”
   根据参观2019年3月8日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马克·奎恩:皮相之下”展览,从而探讨他的雕塑——面包系列、大理石系列和“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以此来展现奎恩对于人体、情感、艺术与科学以及对美的认知的不同见解。
   一、命运的可变性
   马克·奎恩从小就对材料特别感兴趣,所以他创作的雕塑是利用大理石、玻璃、血液、冰、金属及化学合成物。[1]在进行艺术实践的三十多年里,马克·奎恩运用艺术史的眼光去探索生命、社会、情感、人体和美。
   (一)面包雕塑
   1988年马克·奎恩为了制作《饥饿等候》,他丈量了贾科梅蒂的名作《坐着的女人》(1949),将其等比例放大到数倍。他提到当时让他感兴趣的是如何将自我的意义投射到一个表层上。于是,在1989年《饥饿等候》创作出来,马克·奎恩对大家介绍作品的理念时着重说出以下这段话语:“这里有一个潜藏的概念:我们拥有一个物体,它正在吞噬着自己;同时酵母降解了物质。在我看来,这都跟饥饿有关(雕塑是管状的、如肠子一般),因为这个过程中面包发酵如同身体的膨胀,消耗的是食物和它自身。”面包作为一种食物,但当它被赋予另外一层涵义的时候,创造了另外一种高度写意的美感。
   1989年马克·奎恩创作了《路易十六》(Louis XVI)和《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面包雕塑。作品中描写的这对法国国王和王后曾因说出“人民无面包,何不食蛋糕”而留在历史上,所以马克奎恩用面包来表现他们的身份在制作过程中被异化(面包受热膨胀升起再缩小至最后定型的有机状态),反映了生命的无常,面包的膨胀象征着统治者的欲望,而面包又是人民食物的基本来源。就像是他们用“面包”饿死了自己的国民一样,最后“面包”又反噬他们。因此马克·奎恩说过:“正因制作这些作品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让人觉得它们如一面镜子反射出很多我们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观念。他们有着巴洛克式的华丽外表,但制作过程却再简易不过。”
  (二)面包手系列
   《面包手》(Bread Hands)是马克·奎恩1991年起创作的一个系列。当时的作品中每个面包手之间形态的差异是细小的。在这次展览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由马克·奎恩和央美的学生共同完成的在墙面上整齐排列的912只面包手,这个作品重现了艺术家早年的艺术作品《歧路之园》。《歧路之园》的灵感来自于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一个看似荒谬的故事说明人们在混乱的世界里努力建立秩序,而秩序的背后仍是虛无,表达了一种理性脆弱和世界不可知的态度。
   对于面包手的创作,马克奎恩曾在一次采访中解释:因为喜欢尝试任何材料,所以用面粉、酵母和水混合起来,做成面团之后就会膨胀。然后用它来做雕塑,把面团放进烤炉里,经过烘焙,它的形态就完全变了。他明确表示喜欢这种无法控制的变化。他用面团塑造出自己的手型,把掌纹刻上去,再把它放进烤箱。传统上我们认为自己的掌纹说明了自己的命运。对于他而言,根本没有既定命运这回事,它总是在变化。马克·奎恩表示我们做的每个决定都会改变我们的命运,这是随意的。
   马克·奎恩的“皮相之下”展览,观者还可以参与制作面包手。马克奎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感兴趣的是人们如何用他们自己的身体去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让人们来参与创作作品的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记录他们存在的一个过程,这也是这次展览一个最重要的中心。”在展览里看到很多不同的手掌面包,从远处看每个看起来都一样,但当你仔细观察时,每个都是独特的,就像人群一样,这就是其中有趣的地方。其中在展厅中还有许多烤制的面包脚印,贯穿于展厅中间的“面包路”,就像是人类文明的足迹。除此之外,展厅内还有一个高约三米的巨大青铜面包手雕塑《图腾》,也是其早年的“面包手”的3D放大版。《图腾》的象征意义是原始的,同时因制作技术而显得无比现代。手是经典的碎片,像是古典雕塑的残片。
   二、古典主义的追溯
   (一)“完整的大理石”系列
   在这次“皮相之下”的展览中,引人注目的除了面包系列,另外就是一个“完整的大理石”系列里的雕塑《另一个吻》。马克·奎恩开始关注残缺身体,是因为他在大英博物馆里观察到观众们总是带着仰慕之情欣赏那些残缺的大理石雕像,这令他突然想到,如果那时展厅出现了残障人士,那些观众则往往流露出与欣赏作品时截然相反的反应。他真正关注的是“一些艺术中可被接受的、却在生活中受到排斥的人事物”[2]。    《另一个吻》是2006年创作的“完整的大理石”系列中的一件作品,表现的是艾莉森·莱普和彼得·霍尔亲吻的场景。奎恩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这个作品呈现出新古典主义的意味。他采用的是平日用于为英雄人物塑像的大理石石材,同时这幅作品致敬的是残奥会金牌得主彼得·霍尔和著名艺术家艾莉森·莱普。
   “完整的大理石”系列是奎恩在追溯古典主义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古典与当代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应该对现实生活中那些有残缺的人事物抱有偏见,正如马克·奎恩所说:“人在博物馆里看着“米洛的维纳斯”或“埃尔金大理石,他们会说这是有史以来最美丽的人类雕塑之一……但当你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真人,人们的反应可能会非常不同,他们会产生怪异和不适感。”[3]马克·奎恩运用身体残缺的理念创作出来的艺术品,以此号召人们对生活中一些截然不同的现实提出诘问。而这些作品就探讨了身体的残缺美、内在与外在的区别,以及人类精神的强大活力。
  (二)“关于爱的一切”系列
   马克·奎恩对古典的推崇不仅来源于对“写实主义”的回溯,还有对雕塑底座的回归。“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作品借用了古希腊雕塑的形式来颠覆我们以往对于古典雕塑的看法,底座无不承载着其重要部分。
   “关于爱的一切”系列作品创作于2016年-2017年,其主要探讨了爱对于生命的定义。每座雕塑都是通过现场浇铸一对爱侣用不同姿势拥抱着彼此的场景。在这个浇铸的进程中,马克·奎恩与女性合作者的身体互相交织在一起。奎恩如此说道:“这些雕塑都是关于某个瞬间或者某段记忆的残片。它们就像是一缕空气,消逝于一呼一吸间,一瞬即永恒。”他还说过:“我翻阅了很多书籍,经常能从这一系列的雕塑中看到的是某种不经意的古典主义。”奎恩用装雕塑的木质箱子作为底座,箱子表面还印有运输时提醒易碎轻放的标识,这不免给人一种“短暂性”,另外他还想传达的是艺术的一种脆弱性,与雕塑的主题所使用的轻薄的树脂材料相呼应。这个系列有三个雕塑,分别是“生命”“呼吸”和“天堂”。从生命、呼吸到天堂,无不向我们展示一种当代的、不加矫饰的语言来谈论爱情。爱是古典主义永恒的话题。由玻璃纤维制成的作品看起来如蛋壳般精致而纤细,暗喻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也说明了爱虽脆弱但却永恒。
   艺术是不局限于任何领域的,这正是艺术所体现的本质,是由无数个艺术家在当代艺术实践中证明了的。马克·奎恩的创作正是古典艺术与当代艺术结合,他的艺术之路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创造的不二法门是用心的感悟生活和自由地思考世界。每个人都不应该认为已经了解艺术作品的所有,因为任何一件藝术作品对当代艺术产生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它本身。
  参考文献:
  [1]朱鸽翔.铸造生命的流痕——马克·奎恩的雕塑[N].美术报,2016-05-14.
  [2]奕品.域外名家,被接受与被排斥的——马克·奎恩揭开“皮相之下”[N].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2019-03-19.
  [3]黄山.超越皮相——马克·奎恩的创作实践[J].雕塑,2019,(02):10-15.
其他文献
摘要:2002年上映的《英雄》,不仅是张艺谋导演的转折,也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影片中透露出的人物性格各突出,成为了心理学界一大经典影片,本文将从《英雄》的故事情节出发,结合电影本体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从影片到观众再到影片的顺序对影片进行分析。首先分析故事中的色彩象征意义;其次分析影片传递给观众的感受;最后又回到故事本身,探讨导演其深意。  关键词:《英雄》 本体心理学 色彩 集体无意识  中图分
期刊
摘要:传承中华传统戏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在教育部“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导下,“戏曲进校园”这一活动在梧州职业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开展起来。本文以梧州职业学院粤剧进校园为例,着重阐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角度去审视粤剧的传承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促进戏曲传承发展。  关键词:“戏曲进校园” 传承
期刊
摘要: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建设历经60余年,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优秀民族舞蹈家,但是当下社会对于舞蹈人才的需求又向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改编教材,适应社会对舞蹈人才的多方面需求,成为本阶段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的重点。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内蒙古艺术学院蒙族舞蹈教材的改革方法,建设属于民族民间舞蹈自己的基本功训练教材。笔者在本文中以傣族民间舞蹈教学
期刊
摘要:保罗·塞尚是后印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由他开始,人们转变了印象派时期描摹自然的方式,转变为按照画家的思想和精神,重新认识眼前的一切。塞尚是传统艺术向当代艺术转变的承前启后者,一些人们把艺术史拆分为“塞尚以前”和“塞尚以后”。在今天的社会很多人依然喜欢谈论毕加索、梵高而忽略塞尚,但是作为现代主义之父,塞尚对于现代艺术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文章从塞尚个人性格出发,对于代表系列作品圣维克托山和画室
期刊
摘要:改编之所以值得研究,不仅仅是因为其数量巨大,也因为其质量过硬。不管是电视还是电影,那些口碑票房双赢的影视剧通通来自改编。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座城,改编剧本是否需要忠实原著,这一直是个争议。在本文中,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个人见解:当需要我们去评判改编是否成功地再现了叙事元素的本质特征和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并以此来判断一部电影的优劣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文学作品表达的核心意义是否和当
期刊
摘要:“动画”既是一门技能,也是赋予生命的艺术。那么,介于动画综合的艺术特性及独特的应用特点,在地方高校的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中,如何把握技能与艺术之间的权重,又如何做好资源优化又与时俱进呢?文章结合天津外国语大学动画专业试行的“外语+专业”特色融于动画课堂,探索适用于地方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关键词:“动画” 创新 外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旋律、乐音之美是人的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心灵高尚和精神纯洁的源泉。”这说明音乐在德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初中音乐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立足音乐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创设德育教育情境,营造氛围感染学生,深化德育内涵;开拓有效途径,以课外活动为抓手,加强德育力度。  关键词:以乐育人 以美育德 德育渗透 立足教材 创设情境 开拓途径  中图分类号:J60
期刊
摘要:本文以革命历史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对象,对其进行深度剖析,该舞剧以真实事迹为蓝本进行创作,用舞蹈的独特艺术手段,对革命者的忘我战斗精神和崇高的革命理想深情讴歌,同时对这段红色经典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本文从题材立意、个性化探索、意象表达三个方面探讨该剧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该剧反响强烈,奖杯与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是对当下红色革命题材舞剧创作的良好借鉴。  关键词:革命题材舞剧 《永不消逝
期刊
摘要:电影《银河补习班》从多维度反映出了不同层面的社会现象,其教育视角是以博喻学校为代表,深刻揭示了传统教育观念与学生个性自由发展之间的冲突,与应试教育展开了激烈的碰撞。影片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批判了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引发的唯分数论、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生歧视、军事化管理等问题。  关键词:应试教育 《银河补习班》 问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
期刊
摘要:随着美术新课程教学的持续深入推进,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新课程下,初中美术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创新引领艺术之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发挥美术的美育教育功能。本文分析了新课程下初中美术开展教学创新的意义,并以此为参照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新思路,以期为初中美术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 新课程 教学思路 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