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幼儿期是人们创造性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因此,更应该从幼儿抓起,从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抓起。本文论述了在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做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意义。
【关键词】幼儿;美术;区域活动;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能力是由人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个性品质综合而成的一种能力。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研究表现:孩子的创造力发展的高峰期是4至9岁,创造力是幼儿的天赋,在幼儿身上,这种潜能具有更大的开发空间。因此,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中,我们特别强调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价值,因此,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更多地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关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而不是对社会的价值。美术区域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途径,幼儿可以通过许多方面去感受和体验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并逐渐学会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新颖、独特地表达自己情感,使他们在心智上获得更大的满足并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对幼儿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蒙特梭利教育则是完全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幼儿在已经预备好的活动区中选择适合的内容,使他们在自选的活动中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外,更在无形的环境中培养了责任感、意志力、专注力和创新能力。
多年以来,为了培养幼儿具有创新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把蒙氏教学法融合到幼儿的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取得以下的成绩。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就要为幼儿预备适宜的环境,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蒙特梭利所倡导的适宜环境,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材料和器具,还要为幼儿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就如同母亲的子宫,可以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和发展。在区域活动里,所有的材料都是放在幼儿随手可取的地方,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经验和认知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活动内容。美术活动方面的材料有:蜡笔、水彩笔、白纸、彩色纸、各种颜料、剪刀、胶水、绳、线等以及蔬菜、水果和牙刷等一些替代品。幼儿对美术形式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往往不需成人的指点,他们凭着直觉就能感受出不同的色彩、线条等。例如,中班的一位小男孩儿一进到美术区域中,就非常专注不停地剪了十几张窗花,而且每一张窗花的图案都不同,这时才看到他把所有的用具放回原处,又去选别的工具了。又比如,每当节日来临之时,班上的幼儿都会找来各种材料,通过画、剪、贴制作别具想象力的图片,非常有创意的彩链、头饰、挂饰等,把教室装扮得充满节日的气氛,同时还会想象出一些神奇的传说。幼儿在自己动手,剪剪、拼拼、贴贴等过程中,开阔并活跃了思维,增强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例如,大班孩子的《未来交通工具设计展》,教师收集许多交通工具模型放在美术区,让幼儿观察了解它们不同的功能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了各式各样未来交通工具的多种功能。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设计了新型火车、飞船、军舰等多种功能、太阳能环保车、太空游乐车、全能消防车、无敌新型汽车等,乐此不疲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延伸活动,只有当每个孩子在亲身体验之后才能主动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教师对幼儿的新奇念头,也应及时地给予支持和鼓励。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创造性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了幼儿的想象,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幼儿的自由选择。在日常观察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不论幼儿刚才在进行什么样的活动,当他们一进入美术区域里,已不再用教师特意去交待做什么和怎样做,孩子们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去操作,幼儿的兴趣点、专注力和独立性很快就会呈现出来,整个活动室里也就变得平静而有序了。例如:“美丽的五星红旗”这一活动的来源是孩子们在周一进行升旗活动后生成出来的。当升旗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来到自由自在的美术区域环境里,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大量、丰富的活动材料,通过剪贴、拓印等多种方式,主动积极地想象创作自己的作品“我心中的五星红旗”,并能说出祝福祖国的话。教师还把活动内容向家庭延伸,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收看中央台的升旗仪式,在延伸活动中,又让每个幼儿都介绍自己在哪里见到过五星红旗,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制作五星红旗,通过学习讨论,孩子们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我们都应尊敬国旗、爱护国旗,从认识上深化幼儿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其次,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无论是操作的材料,还是活动的时间、空间,教师都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的表现和自发的创造的条件。比如,幼儿创作表现的主题、内容及所用的材料均不作統一的规定,每幅作品完成的时间也可长可短,幼儿还可以要求教师按照他们的决定来选择色彩、工具等进行活动。在美术活动中,有的小班和中班的幼儿经常会用长条纸粘贴成皇冠戴在头上,并用各种色彩、图形等来装饰和自由地表现;大班的孩子对世界各国的地理知识特别感兴趣,他们不仅能说出各国国旗的颜色、图案,还能用画笔和色彩画出各国的国旗等,还有的孩子甚至能用胶泥亲手制作地球内部结构,表现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等。在每一次的美术活动中总会有一些新作品产生,他们自己在操作中思考、摆弄中尝试、探索中创造,逐渐形成一种创新状态,同时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不同需要,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不仅各年龄班的幼儿间存在着差异,即使在同一年龄班里,每一位孩子对美术的表现和感悟也都会不一样,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程度的感受和体验。例如,许多孩子都喜欢用几何图形来拼画,有的孩子会在圆形上添画,变出一个人、小胖猪、七色花、太阳、气球;有的是用多种图形组合,还有的是涂上颜色去展现不同和变化;有的是变成了大树、楼房、太阳、星星、城堡,也有的是变成了小动物、怪兽、交通工具等,每个人的作品无论是构图、造型,还是效果都是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又如,大班孩子画的《春天来了》,教师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带领幼儿去寻找春天,观看春天的自然风景,欣赏有关春天的歌曲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幼儿了解了春季的特征:春风吹来了,小河水里的冰溶化了;鲜花开放了、草地变绿了,柳树发芽了,蜜蜂、蝴蝶飞来了;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了,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去春游了……。同一幅画有的孩子认为很美,有的孩子却觉得怪怪的,不好看,但当其他人在很投入绘画的时候,她却只是寥寥数笔,色彩也很单调,表现出没有多大的兴趣。这些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还应该能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重视幼儿独立、好奇、创新等心理品质。所以说,教师的仁爱、包容之心可以在孩子心中埋下慈爱和智慧的种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感悟、理解美术作品,拓展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积极、主动投入到富有创新的美术活动中。
在美術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美术欣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为幼儿选择美术欣赏的作品时,应注重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可欣赏的美术作品,教会幼儿欣赏的方法,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来参与,体验美术活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大班《树叶贴画》活动中,先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美,去捡树叶,收集落叶,观察各种落叶的特征,了解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对树叶有了初步的感知,而在画树叶的外部轮廓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拓印、印画、添画、自由创作等,让孩子在循序渐进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则要求幼儿能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或是编成故事讲述出来等,使他们既有创新想象,也有创新表现。孩子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他们通过观察认知、了解和欣赏56个民族中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装、头饰、装饰品、艺术品等,大班的孩子们通过与家长共同创作、制作各种服饰来做为自己“六一”节目表演的道具与装扮,这更是幼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表现。在美术区域环境中,教师定期提供和更换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供孩子们自由欣赏,优秀的作品不需要教师解释与说明,只是让孩子们直接看到和自己去欣赏,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应用等相关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丰富着孩子的美术感觉,提高着他们的审美能力。面对着优秀的作品,孩子们用直接的、单纯的、不受世俗概念的限制的心态感受作品时,孩子们奇特的想法、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的能力源源不断。
总之,创新能力潜藏在每个孩子身上。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要好好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多给他们一些自由,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标新立异。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充分挖掘教育内容的创新因素,注重让幼儿积极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幼儿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以自由选择的活动形式发展幼儿的美术体验。这样,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翁亦诗.幼儿创造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幼儿;美术;区域活动;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能力是由人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个性品质综合而成的一种能力。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研究表现:孩子的创造力发展的高峰期是4至9岁,创造力是幼儿的天赋,在幼儿身上,这种潜能具有更大的开发空间。因此,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中,我们特别强调对幼儿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价值,因此,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更多地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关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而不是对社会的价值。美术区域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途径,幼儿可以通过许多方面去感受和体验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并逐渐学会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新颖、独特地表达自己情感,使他们在心智上获得更大的满足并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对幼儿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蒙特梭利教育则是完全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幼儿在已经预备好的活动区中选择适合的内容,使他们在自选的活动中不仅学习到知识和技能外,更在无形的环境中培养了责任感、意志力、专注力和创新能力。
多年以来,为了培养幼儿具有创新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把蒙氏教学法融合到幼儿的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取得以下的成绩。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就要为幼儿预备适宜的环境,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蒙特梭利所倡导的适宜环境,不仅要有丰富的物质材料和器具,还要为幼儿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就如同母亲的子宫,可以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和发展。在区域活动里,所有的材料都是放在幼儿随手可取的地方,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兴趣、经验和认知的发展水平来选择活动内容。美术活动方面的材料有:蜡笔、水彩笔、白纸、彩色纸、各种颜料、剪刀、胶水、绳、线等以及蔬菜、水果和牙刷等一些替代品。幼儿对美术形式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往往不需成人的指点,他们凭着直觉就能感受出不同的色彩、线条等。例如,中班的一位小男孩儿一进到美术区域中,就非常专注不停地剪了十几张窗花,而且每一张窗花的图案都不同,这时才看到他把所有的用具放回原处,又去选别的工具了。又比如,每当节日来临之时,班上的幼儿都会找来各种材料,通过画、剪、贴制作别具想象力的图片,非常有创意的彩链、头饰、挂饰等,把教室装扮得充满节日的气氛,同时还会想象出一些神奇的传说。幼儿在自己动手,剪剪、拼拼、贴贴等过程中,开阔并活跃了思维,增强了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例如,大班孩子的《未来交通工具设计展》,教师收集许多交通工具模型放在美术区,让幼儿观察了解它们不同的功能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了各式各样未来交通工具的多种功能。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设计了新型火车、飞船、军舰等多种功能、太阳能环保车、太空游乐车、全能消防车、无敌新型汽车等,乐此不疲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延伸活动,只有当每个孩子在亲身体验之后才能主动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教师对幼儿的新奇念头,也应及时地给予支持和鼓励。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创造性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了幼儿的想象,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幼儿的自由选择。在日常观察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不论幼儿刚才在进行什么样的活动,当他们一进入美术区域里,已不再用教师特意去交待做什么和怎样做,孩子们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去操作,幼儿的兴趣点、专注力和独立性很快就会呈现出来,整个活动室里也就变得平静而有序了。例如:“美丽的五星红旗”这一活动的来源是孩子们在周一进行升旗活动后生成出来的。当升旗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来到自由自在的美术区域环境里,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大量、丰富的活动材料,通过剪贴、拓印等多种方式,主动积极地想象创作自己的作品“我心中的五星红旗”,并能说出祝福祖国的话。教师还把活动内容向家庭延伸,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收看中央台的升旗仪式,在延伸活动中,又让每个幼儿都介绍自己在哪里见到过五星红旗,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制作五星红旗,通过学习讨论,孩子们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我们都应尊敬国旗、爱护国旗,从认识上深化幼儿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其次,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无论是操作的材料,还是活动的时间、空间,教师都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的表现和自发的创造的条件。比如,幼儿创作表现的主题、内容及所用的材料均不作統一的规定,每幅作品完成的时间也可长可短,幼儿还可以要求教师按照他们的决定来选择色彩、工具等进行活动。在美术活动中,有的小班和中班的幼儿经常会用长条纸粘贴成皇冠戴在头上,并用各种色彩、图形等来装饰和自由地表现;大班的孩子对世界各国的地理知识特别感兴趣,他们不仅能说出各国国旗的颜色、图案,还能用画笔和色彩画出各国的国旗等,还有的孩子甚至能用胶泥亲手制作地球内部结构,表现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等。在每一次的美术活动中总会有一些新作品产生,他们自己在操作中思考、摆弄中尝试、探索中创造,逐渐形成一种创新状态,同时也感受到创新的快乐。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不同需要,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不仅各年龄班的幼儿间存在着差异,即使在同一年龄班里,每一位孩子对美术的表现和感悟也都会不一样,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程度的感受和体验。例如,许多孩子都喜欢用几何图形来拼画,有的孩子会在圆形上添画,变出一个人、小胖猪、七色花、太阳、气球;有的是用多种图形组合,还有的是涂上颜色去展现不同和变化;有的是变成了大树、楼房、太阳、星星、城堡,也有的是变成了小动物、怪兽、交通工具等,每个人的作品无论是构图、造型,还是效果都是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又如,大班孩子画的《春天来了》,教师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自然界的变化,带领幼儿去寻找春天,观看春天的自然风景,欣赏有关春天的歌曲等,通过一系列活动,幼儿了解了春季的特征:春风吹来了,小河水里的冰溶化了;鲜花开放了、草地变绿了,柳树发芽了,蜜蜂、蝴蝶飞来了;农民伯伯正忙着播种了,小朋友们穿着漂亮的衣服去春游了……。同一幅画有的孩子认为很美,有的孩子却觉得怪怪的,不好看,但当其他人在很投入绘画的时候,她却只是寥寥数笔,色彩也很单调,表现出没有多大的兴趣。这些就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还应该能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重视幼儿独立、好奇、创新等心理品质。所以说,教师的仁爱、包容之心可以在孩子心中埋下慈爱和智慧的种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感悟、理解美术作品,拓展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积极、主动投入到富有创新的美术活动中。
在美術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美术欣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为幼儿选择美术欣赏的作品时,应注重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可欣赏的美术作品,教会幼儿欣赏的方法,让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来参与,体验美术活动,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大班《树叶贴画》活动中,先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美,去捡树叶,收集落叶,观察各种落叶的特征,了解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对树叶有了初步的感知,而在画树叶的外部轮廓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拓印、印画、添画、自由创作等,让孩子在循序渐进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则要求幼儿能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或是编成故事讲述出来等,使他们既有创新想象,也有创新表现。孩子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他们通过观察认知、了解和欣赏56个民族中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装、头饰、装饰品、艺术品等,大班的孩子们通过与家长共同创作、制作各种服饰来做为自己“六一”节目表演的道具与装扮,这更是幼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表现。在美术区域环境中,教师定期提供和更换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供孩子们自由欣赏,优秀的作品不需要教师解释与说明,只是让孩子们直接看到和自己去欣赏,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应用等相关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丰富着孩子的美术感觉,提高着他们的审美能力。面对着优秀的作品,孩子们用直接的、单纯的、不受世俗概念的限制的心态感受作品时,孩子们奇特的想法、丰富的想象力、创新的能力源源不断。
总之,创新能力潜藏在每个孩子身上。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要好好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多给他们一些自由,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标新立异。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充分挖掘教育内容的创新因素,注重让幼儿积极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幼儿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以自由选择的活动形式发展幼儿的美术体验。这样,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朱永新.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翁亦诗.幼儿创造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