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电路基础课程是物理学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对电工学、自动控制学、遥感遥测学、电视学等理工科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怎样切实有效的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丰富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成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电路基础》课程优化和老师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对培养高级人才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各个高等院校都在对学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着重培养学生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电路基础是物理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包含了大量前沿性的课题和与之相关的学科,在电路基础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加之内容繁多,老师教学和学生接受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由此对于电路基础课程的优化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学生思想的特点和教育的观念转变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属于90后,这些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都提供了丰富而大量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知识面很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反应比较敏捷。但是对于书本知识,表现的却很缺乏。加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没有采取一种有效的方式,只是强调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学生表现的则会不耐烦,也根本听不要进去知识,这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不会起到积极作用和效果。因为学生缺乏对知识作用的充分认识,对课程很难产生足够大的兴趣,这样就很难拿出充沛的精力来进行学习和钻进电路基础这门功课。根据90后学生这些特点,老师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观念,打破常规和俗套,用现代化的观点重新看待原来的授课的内容和教学体系。用顺应发展为背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线,对现有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做优化改革和特色实践,让优化后的课程内容和体系更加的符合社会的需求,更加适宜培育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于书本知识重要和作用的认识,凸显这门课程作为重要基础课的地位和对于后续学习课程的重要作用。其次,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为经济的发展建设服务。老师应该在课程的建设上充分展现电路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理论联系到实际,去巧妙的设置知识结构和体系,合理安排授课的内容,让趣味和知识融合一体,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展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
二、电路基础课程优化和特色建设实践
2.1教学内容上的优化和特色建设实践
电路基础理论本身的知识架构和体系具有十分强的完整性。理论概括成一条主线、两个公理、两个假设、三个实验基础、以及电磁的相互作用这四个基本性的方程。在知识结构上又划为“静态”与“动态”的内容,“静态”的知识结构反映出一定历史的阶段性理论知识成果,“动态”知识结构则展示了理论知识成果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两者之间的结合则构成一个整体的理论系统。注重理论的体系完整的基础上,还要着重从以下几个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建设。
2.1.1电子教案的优化设计。采用多媒体进行课件的绘制,使得图形展示的更加立体、动态、具有色彩。授课讲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电子教案的适时修改。
2.1.2教学工具的明确。电路基础在大学一年级就会开设,而学生对矢量代数都不太熟悉和熟练,老师需要对矢量场和标量场进行着重的运算讲解,微分与积分在课程上的应用。
2.1.3注重发掘新型的教学内容,演示实验时要和理论相互配合进行教学。电路基础是立足于实验上的一门学科,电路基础的演示实验在理论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强化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熟练掌握对电路基础规律进行归纳的方法,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调动学生对电路基础的兴趣,从而能更好的学习。老师可以讲便于携带和装置简单的仪器带入课堂,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对于不方便演示,花费时间比较长的实验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或者将电路基础演示的实验拍成短片,在讲课的时候配合使用,也会收到意外的作用和结果。
2.1.4教学和科技成果的结合。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着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现代社会科技成果,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电路基础的内容在现代生活和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把社会发展的新制式和新的变革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讲解电磁感应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存在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涡流效应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
2.2考评体系的优化和建设实践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进行优化,对学生的考评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和建设实践。传统评价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结果的测试都是通过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成绩决定,而考试成绩通常是期末闭卷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平时成绩由平时上课的考勤和作业组成,学生只要不缺课和作业能够完成,平时成绩都不会太少。这种考评体系存在不合理和不太准确的特点,非常有必要进行优化改革。
对考试模式优化改革,把考试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闭卷考试实行考试和教学分离,考试的试题由教务处从试题库进行抽取,避免老师无意间透露给学生,保障考试公平。试题库安排放在网络课堂中,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多做练习,通过练习巩固了知识。开卷考试可以让学生撰写论文,撰写论文是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和技能。在学期刚开始就让学生选好老师出的论文题目,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但是论文题目必须属于电路基础的领域,学生在最后的日期之前提交论文即可,论文按照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进行。最后由老师对论文进行评价并给与相应的成绩。这样在培养了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可以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电路基础的原理和在科技上的应用。这样的考评体系能够比较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对于电路基础的学习情况,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发高,这就要求对基础教学进行优化和与时俱进,教师也要跟着优化改革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用现代化的观点对课程体系与授课内容进行优化实践。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不断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颜琳,王小云.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2009,8(33):66-68.
[2]杨凡.《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2011,30(5):133-136.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
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对培养高级人才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各个高等院校都在对学生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着重培养学生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电路基础是物理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包含了大量前沿性的课题和与之相关的学科,在电路基础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加之内容繁多,老师教学和学生接受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由此对于电路基础课程的优化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学生思想的特点和教育的观念转变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属于90后,这些学生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都提供了丰富而大量的教育资源,学生的知识面很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反应比较敏捷。但是对于书本知识,表现的却很缺乏。加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没有采取一种有效的方式,只是强调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学生表现的则会不耐烦,也根本听不要进去知识,这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不会起到积极作用和效果。因为学生缺乏对知识作用的充分认识,对课程很难产生足够大的兴趣,这样就很难拿出充沛的精力来进行学习和钻进电路基础这门功课。根据90后学生这些特点,老师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观念,打破常规和俗套,用现代化的观点重新看待原来的授课的内容和教学体系。用顺应发展为背景,以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线,对现有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做优化改革和特色实践,让优化后的课程内容和体系更加的符合社会的需求,更加适宜培育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于书本知识重要和作用的认识,凸显这门课程作为重要基础课的地位和对于后续学习课程的重要作用。其次,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为经济的发展建设服务。老师应该在课程的建设上充分展现电路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理论联系到实际,去巧妙的设置知识结构和体系,合理安排授课的内容,让趣味和知识融合一体,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展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
二、电路基础课程优化和特色建设实践
2.1教学内容上的优化和特色建设实践
电路基础理论本身的知识架构和体系具有十分强的完整性。理论概括成一条主线、两个公理、两个假设、三个实验基础、以及电磁的相互作用这四个基本性的方程。在知识结构上又划为“静态”与“动态”的内容,“静态”的知识结构反映出一定历史的阶段性理论知识成果,“动态”知识结构则展示了理论知识成果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两者之间的结合则构成一个整体的理论系统。注重理论的体系完整的基础上,还要着重从以下几个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建设。
2.1.1电子教案的优化设计。采用多媒体进行课件的绘制,使得图形展示的更加立体、动态、具有色彩。授课讲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电子教案的适时修改。
2.1.2教学工具的明确。电路基础在大学一年级就会开设,而学生对矢量代数都不太熟悉和熟练,老师需要对矢量场和标量场进行着重的运算讲解,微分与积分在课程上的应用。
2.1.3注重发掘新型的教学内容,演示实验时要和理论相互配合进行教学。电路基础是立足于实验上的一门学科,电路基础的演示实验在理论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强化学生对电路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熟练掌握对电路基础规律进行归纳的方法,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调动学生对电路基础的兴趣,从而能更好的学习。老师可以讲便于携带和装置简单的仪器带入课堂,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对于不方便演示,花费时间比较长的实验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或者将电路基础演示的实验拍成短片,在讲课的时候配合使用,也会收到意外的作用和结果。
2.1.4教学和科技成果的结合。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着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现代社会科技成果,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电路基础的内容在现代生活和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把社会发展的新制式和新的变革贯穿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讲解电磁感应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存在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涡流效应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应用。
2.2考评体系的优化和建设实践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对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进行优化,对学生的考评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和建设实践。传统评价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结果的测试都是通过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成绩决定,而考试成绩通常是期末闭卷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平时成绩由平时上课的考勤和作业组成,学生只要不缺课和作业能够完成,平时成绩都不会太少。这种考评体系存在不合理和不太准确的特点,非常有必要进行优化改革。
对考试模式优化改革,把考试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闭卷考试实行考试和教学分离,考试的试题由教务处从试题库进行抽取,避免老师无意间透露给学生,保障考试公平。试题库安排放在网络课堂中,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多做练习,通过练习巩固了知识。开卷考试可以让学生撰写论文,撰写论文是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和技能。在学期刚开始就让学生选好老师出的论文题目,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但是论文题目必须属于电路基础的领域,学生在最后的日期之前提交论文即可,论文按照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进行。最后由老师对论文进行评价并给与相应的成绩。这样在培养了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可以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电路基础的原理和在科技上的应用。这样的考评体系能够比较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对于电路基础的学习情况,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发高,这就要求对基础教学进行优化和与时俱进,教师也要跟着优化改革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用现代化的观点对课程体系与授课内容进行优化实践。只有如此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不断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颜琳,王小云.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2009,8(33):66-68.
[2]杨凡.《电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2011,30(5):133-136.
(作者单位:大兴安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