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在泥塑活动中的表现及问题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u89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泥塑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色彩丰富的油泥吸引着幼儿自主动手操作,这对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本文就大班幼儿在泥塑活动中的表现,分析了大班泥塑活动中存在问题,并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班幼儿;泥塑活动;幼儿表现;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251-02
  对幼儿园大班幼儿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事物的理解与探索能力在不断提升,其在泥塑中的表现、泥塑造型的技能也在逐步发展。同时,教师应充分引导幼儿探索自然界及生活中的事物,让幼儿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发现、创造与感受生活中的美。幼儿园应分析大班幼儿的兴趣及爱好,以有效组织泥塑活动。
  一、大班幼儿在泥塑活动中的表现
  与中小班的幼儿相比,大班幼儿在泥塑活动中的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1)更强的自主性。大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独立意识,与小班和中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更愿意独立制作泥塑,自主选择材料,在活动中有自己的想法。
  (2)更好的表达能力。进入大班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在泥塑活动中,大班幼儿乐于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也能更加清楚、连贯地表达。
  (3)更强的专注力。在活动中,幼儿能与教师、同伴共同学习,即使在难度较大的泥塑活动中也能坚持到底,专注力与以往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4)更强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手部肌肉更加灵敏,动手能力直线上升。同时,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想象力也随之提高,这有利于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泥塑活动。
  (5)对泥塑工具更加浓厚的探索兴趣。在小班阶段时,幼儿对油泥本身比较感兴趣,随意地捏、团、搓就能让他们体会到泥塑活动的乐趣。大班幼儿的兴趣点已从油泥本身拓展到相关工具的使用,他们已不满足只用手进行创作。大班幼儿更关注不同的工具有何用处、如何使用、有何使用技巧,对工具的探索欲望更加浓厚[1]。
  二、大班泥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泥塑活动流程单一,难以调动幼儿积极性
  大班泥塑活动的流程一般为导入—观察—模仿—展示。活动中,幼儿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主导着泥塑活动,容易造成“高控”局面,活动不能完全调动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往往是在重复教师的示范,缺少自主的创造。这就导致展示时存在相同的作品,作品没有太大价值,反而束缚了幼儿的想象,不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2]。
  (二)幼儿对泥塑工具不熟悉
  在泥塑活动中,幼儿已掌握了捏、团、压、搓等技巧。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大班幼儿应能利用多种工具开展活动。但在泥塑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局面:
  (1)部分幼儿很少用甚至不用工具,单纯用手捏揉,最终的成果较为粗糙,不精致,从而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和动手制作的积极性。
  (2)部分幼儿积极使用工具,但无法正确使用,造成幼儿重复返工,最终失去兴趣。
  (3)部分幼儿从泥塑活动开始到结束只用同一种工具。其原因一方面是平时的泥塑活动太少,幼儿接触工具的机会也较少;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泥塑活动研究不深,没有引导幼儿对工具进行探索。
  (三)幼儿在分泥环节存在困难
  大班幼儿在泥塑活动中,应根据作品的需要自主从整块泥中分出若干泥块。但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泥塑活动中,虽然教师已提供了足够的泥块,很多幼儿还是不够用。这是因为幼儿前期没有做好分配,对泥块的使用缺乏规划,从而导致在分泥时容易出现某种油泥不够用或剩很多的情况。
  (四)教师现场示范讲解费时,占用幼儿操作时间
  大班幼儿一节活动课的时长一般在25—30分钟,部分教师没有合理安排示范时间,导致占用太多活动时间,导致留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时间较少。幼儿活动没有尽兴,从而影响幼儿参与泥塑活动的积极性。
  三、问题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开设泥塑区角,将泥塑作为班级美术特色活动
  在班级的美术区里,笔者特意增设了泥塑区角,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彩泥、工具等。为了激发幼儿探索工具的欲望,并帮助幼儿了解泥塑工具的用法,笔者将泥塑工具的不同用法拍摄出来并制作成图片放在区角,引导幼儿自主感受、发现工具的不同用法,并判断所用工具属于哪一种类,最后再进行分类摆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使用工具、收放工具也成为了一种特别的小游戏。
  (二)创设丰富的泥塑环境
  首先,利用图片、泥塑实物等材料装饰教室,加深幼儿对泥塑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进行泥塑活动。
  其次,设置班级泥塑展览台,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不同的泥塑作品,制作完成后,將作品放在泥塑展览台上,方便其他幼儿参观、欣赏。这样有利于激励幼儿动手创作泥塑作品,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三)利用表格和调查表帮助幼儿合理分泥
  在幼儿进行泥塑活动前,笔者将分泥作为活动难点,利用表格和调查表,与幼儿共同商讨各部分泥块的大小,以绘画、记录的方式提醒幼儿做前期规划,再将泥块合理地分为需要的若干块。
  (四)通过微视频讲解
  为使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多操作时间,教师可将示范讲解的内容提前制作成微视频,在开展泥塑活动时播放。这样一是可以节约时间,二是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三是便于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知识接受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活动重难点及幼儿的实际情况再进行重点讲解[3]。
  四、对泥塑活动的思考
  笔者认为,在泥塑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作品,更要关注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因此,教师应按照“观察感受—探索创造—交流表达—欣赏体验”这一流程来开展泥塑活动。目前教师在泥塑活动中需要提高大班幼儿以下三种能力:
  (一)创设环境,培养创造能力
  幼儿的奇思妙想是创造的关键,是创新的来源。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幼儿开阔眼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良好的环境。这要求教师要成为“创造型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注重教学评价,对幼儿的作品,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激励幼儿继续创造[4]。
  (二)提高实践平台,培养动手能力
  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首先应调动幼儿动手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在泥塑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泥塑材料,针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强弱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从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手工泥塑中体会到乐趣。此外,教师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要努力为幼儿提供动手实践的平台,为幼儿提供动手的素材。
  (三)引导幼儿自我规划,培养规划能力
  规划能力对幼儿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幼儿若具有一定的规划能力,便能在泥塑活动中能更顺利地创作。教师可引导幼儿将规划分泥块延伸至规划自己的时间以及规划自己的房间等,培养幼儿的规划能力,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在泥塑活动中,幼儿能亲手创造丰富多样的作品,获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宣泄和创作的乐趣,以及与同龄人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泥塑活动的创新和研究方面,教师应不断思考探索,使泥塑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宋春燕.大班泥塑活动中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观察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9.
  [2]郭锦娜.幼儿园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6(21).
  [3]杨嫣.开展泥塑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教育观察,2019(34).
  [4]董淑梅.学前教育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8(31).
  【作者简介】
  蔡莉(1992~),女,汉族,江苏南京人,二级幼儿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生活经验不足,领悟能力、感知能力等还有待提升,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不高。为真正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应革新教学内容和形式。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外阅读的实施,通过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分析、领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
期刊
【摘 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途径。笔者将“小组互助式管理”运用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通过创建互助小组、明确小组目标、开展小组比赛以及多元小组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保持。  【关键词】小组互助;班级管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216
期刊
【摘 要】仪式是有意义的形式,是在一定场合举行,具有特定程序、规范的活动。仪式是情感和信仰的载体,是学校课堂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课堂中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仪式来强化、渲染和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中注重仪式和仪式感的建构,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仪式感;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想象很模糊,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而且学生在想象过后,对文学作品的深入阅读也没有起实际作用。因此,笔者尝试借助文学作品中的“镜头”语言,参考拍摄镜头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层次阅读。  【关键词】“镜头”语言;想象;阅读;《绝句》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将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结合起来,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善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将语文阅读和习作整合,能对学生读写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教师要在整合中明确方向目标,采用有效策略积极优化教学过程。本文主要从理论层面,就小学高段阅读和习作整合的作用以及要求进行阐述,然后探究阅读和习作整合的措施,希望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思路。  【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尤其在现代社会,学生只有具备丰富的英语知识和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才能够满足各项工作的需要,更好地进行创新与创造。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首先需要积累大量的单词,其次需要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还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收获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因此,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加强英语学习的全面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继承和发展广东粤剧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并认可广东粤剧。本文在阐述粤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园大班戏剧综合活动,以期激发学龄前儿童学习粤剧的兴趣,为广东粤剧的推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戏剧综合活动;广东粤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235-02  幼儿园大班戏剧综
期刊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通过多维度、多形式,全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要分步骤、按梯度,逐步推进和完成设计的教学任务;要定主题、做整合,按主线科学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要抓内化、重运用,突出读写能力紧密有效的结合,实现高效阅读。  【关键词】学生;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
期刊
【摘 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今后的生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幼儿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绘本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师可运用绘本阅读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主要探析绘本阅读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绘本阅读;行为习惯;幼儿行为;行为养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243-02  幼儿时期是儿童对世
期刊
【摘 要】幼儿教师在组织户外游戏时应给幼儿自由,在自由的空间里幼儿的许多优秀品质才能被挖掘出来。他们在自由探索中寻方法、长智慧、找乐趣、强体质,有问题共解决,有智慧共分享。但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用自己的双眼关注幼儿的世界,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班;户外游戏;体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245-02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