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推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探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j2002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互相交流的活动,是实现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促进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让深度学习在区域中发生,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拥有理解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迁移与运用能力……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了为推进深度学习,塘幼人在环境创设、材料提供、幼儿引导、教师提升方面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区域活动;环境;幼儿;教师
   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主动地、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建立多学科知识、多渠道信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真实的情境中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学习。”《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幼儿的深度学习强调“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这些特有的学习方式,所以,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摆弄操作的区域活动作为深度学习的主阵地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由于教师专业能力、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常常处于“浅层”学习状态,缺乏深层次的思考、缺乏主动深入的探究行为。依据《指南》精神,对照《江苏省幼儿园教育装备配备指南》,我园在完善区域活動配置的基础上,多渠道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努力实现区域活动质量的跃升,推进幼儿深度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手册为标、材料为石,唤醒幼儿深度学习的主动性
   深度学习是一种由内部动机激发的学习行为,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接收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对新的学习材料进行探索与操作,从而习得新的知识的一个过程。因此,材料是唤醒幼儿深度学习的基石。为保障幼儿深度学习的成功开展,本园借助《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手册》,围绕“安全卫生、温馨舒适、归属感”,分为行政解读学习、联盟研讨评估、全园教师研讨学习、各班区域环境改造这四个阶段对班级的区域环境进行了改造活动。各班对照《手册》和实际推荐班观摩、沙龙研讨习得的经验对自己班级的区域环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改,在“各个区投放材料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落实:
   (一)规划适合本班的区域空间
   因各班的物理条件的限制,每个班级的区域布置都应是不同的。在借鉴其他班级优秀经验的同时,教师要充分考虑班级间的差异性,注重本班区域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有需要时甚至可以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实现从人与材料的互动到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升级。
   (二)优化区域材料的投放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层次性的材料(包括高结构材料、低结构材料、自然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尽可能给幼儿动手操作、反复尝试的机会,并强调幼儿“表征”的重要性。例如在进行“藕然遇见你”的班本微课程活动,班级的老师根据当前的主题和幼儿的兴趣在数学区投放了“莲藕排序”,“数藕孔”等材料,在科学区投放了“莲藕称重”、“藕孔是相通的吗”、“莲藕测量”、“莲藕沉浮”等小实验,在美工区提供了超级粘土供幼儿制作“藕片”,提供了记号笔、粉笔、颜料等供幼儿进行写生绘画,提供了切开的莲藕作为拓印材料让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在生活区提供了包饺子工具、塑料菜刀、砧板等供幼儿制作“藕馅饺子”“藕夹”等美食……几乎每个区域的材料投放教师都设计了记录单供幼儿表征记录自己的活动过程、探索发现及困惑。由于教师的精心思考与巧妙规划布置,她们班级的孩子,在区域游戏过程中,始终以热情饱满的精神面貌与材料互动,遇到困难时也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以幼儿为中心,明晰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
   (一)多形式的区域计划制定
   内在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幼儿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幼儿如果对自己所参与的活动兴趣不足,则会在活动过程中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影响深度学习的发生。为了解决内在动机不足这一因素,我园采取幼儿自主选择“插排”进区这一模式,替代了教师的全权安排。为了让幼儿的区域活动更具目的性,幼儿在选择了今天游戏的区域之后,还需要完成一张“区域计划表”,可以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同伴合作制定计划,包括今天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想合作的同伴等,每个区域不尽相同。旨在在区域活动开始前就将幼儿的思维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幼儿对今日参加的活动充满期待,让内在动机的激励作用推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二)问题引发的经验推进
   让幼儿学会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的,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知识应围绕着问题进行组织。教师应将幼儿发现的问题作为主线贯穿于区域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把问题转化成区域活动的活动内容,幼儿在完成教师设置任务的同时习得经验,完成知识的建构。如开展的微课程“百果园的树”中,幼儿提出了想测量树有多高这个问题,那需要什么材料呢?孩子们纷纷调动已有经验,想到了尺子、梯子等进行测量,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后,孩子们想到了使用体育节开幕式中用过的氢气球飞到与树相同的高度,再通过测量氢气球下面的绳子的长度来丈量树高。这个复杂的、真实的、有趣的问题是孩子们提出的,又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孩子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的。因此,只要教师能够敏锐的捕捉到有价值的问题,结合活动的开展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就能诱导深度学习的发生。
   (三)良性的同伴互动
   幼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而且能促进幼儿的知识建构,对深度学习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商量活动的步骤,学习同伴的有效经验,合作解决活动中碰到的问题等都可视作良性的同伴互动,它们对深度学习的发生都是有好处的。例如,在《家乡的桥》这个主题的建构区游戏中,睿睿小朋友就一直在观察同伴茜茜的建构技巧,茜茜的架空、转接等技能发散了睿睿的思维,通过模仿学习与积极操作,他第一次搭出了一座两层的高架桥。由此可见,良性的同伴互动可丰富幼儿的知识、激发幼儿的探索,有益于幼儿深度学习的形成。    (四)足够的探索时间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是紧密紧凑的,但过于呆板的区域活动时间设置有时会影响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思维的完整性、操作的完整性、作品的完整性都会因时间的限制而被戛然打断。我园为教师设置了弹性的作息时间,即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作息。深度学习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建构性,当教师看到幼儿仍在积极的与材料进行互动,仍在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就应适当的延长本次区域活动的时间,保证深度学习发展的进程。
   三、以教师为支撑,提升幼儿深度学习的素养
   (一)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活动
   具有较高自主性的区域活动不可避免的会让部分幼儿产生不专注、效率差等负面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全部技巧在于了解儿童,观察是了解儿童的重要工具。当幼儿对操作材料没有兴趣表现的无所事事时,当幼儿因遇到困难而焦灼不安时,当幼儿与同伴发生争执冲突时,教师都应该以适宜的方式介入幼儿的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园部为教师准备了《聚焦式观察》《观察儿童》《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这样做》等书籍,让教师掌握幼儿的发展程度并为幼儿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二)引导并支持幼儿经验构建
   深度学习认为只有将知识进行分析、整合才有利于知识的构建和内化,对于幼儿而言,深度学习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强调问题的解决。在我园的微课程开展实施过程中,园部就提出了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微课程活动的理念,要求教师发现幼儿的有价值提问,并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幼儿思考和探究,层层深入构建班本微课程活动。由于幼儿原有的知识可能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及积极的引导,帮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新的知识,获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新经验。
   (三)评价并支撑幼儿多元发展
   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应该具有综合评价的能力,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就表现在幼儿能时刻注意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是否和自己的计划(预期)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进行及时的调整,在区域活动结束后则表现在教师和幼儿能否共同针对已发生的活动过程进行细致全面的反思及分享。园部要求教师在每天的区域活动中都有一个重点指导区域,即教师对在那个区域活动的幼儿的整个活动过程观察的更加细致及全面。这样,在区域活动的评价环节,教师会引导幼儿分析、概括自己的活动过程,通过自我表达或者倾听同伴,明晰自己新旧经验的迁移过程,在评价中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合作能力等,促进多元发展。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区域活动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了支持,实现深度学习也是区域活动的终极追求。但同时深度学习又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从环境提供,到材料支持,到幼儿本身,再到教师的支撑指导,都是在区域活动中让深度学习发生的重要条件。我园将继续致力于让深度学习在区域活动中发生的研究,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的拥有理解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迁移与运用能力等,让童年的早期学习对终身发展起到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
   [2]吴秀娟.基于反思的深度学习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张鹏,郭恩泽.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研究,2017(9)
   [4]赵艳.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引发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8(13)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语文”之路,是一条追寻民族文化的诗意之路,是基于儿童教育的生态之路,是回归母语文化的改革之路。我们的文化语文课堂以文化为中心,力求“五大带入”:艺术带入、生活带入、活动带入、情感带入、智慧带入。  【关键词】文化语文;艺术;生活;活动;情感;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106-01    这几年来,在祝禧校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体验,本文对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的意义、途径等进行阐述,力求对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健康发展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102-02    课程在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价值主要通
期刊
【摘 要】谜语,是启智的;儿歌,是娱乐的;集二者之能的字谜歌,是处身于沉闷的学习压力下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实践证明,将字谜歌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新颖活泼的教辅手段,既能开启学生心智,又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汉字,使原本单调乏味的生字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成效显著。本文执着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师范类专业的教学艺术研讨中,实施并总结了一种有特色的愉快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字谜歌;辅助教学;趣味化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普类节目借鉴西方故事化的制作手法,用故事承载百科知识,凭借电视固有的现场感和镜头感展现新颖别致的内容,同时伴随主持人风趣幽默的叙述风格,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公众科普知识。科普故事化不仅带给受众以精神熏陶,思想升华,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视听境界。  【关键词】科普类节目;故事化;意义;原则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学校教育模式最初源自于对苏联教学模式的模仿,对学科的区分最初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具体地了解每一个学科内部的知识。但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如今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面对当今的社会现实更需要的是综合性的教育,因此,在原有的分科制教育模式基础之上发展出了STEM的教学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融合在了一起。而如今,A-STEM这种文理综合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将我们的教学思路完善。相应地,我们
期刊
【摘要】《静静的顿河》中各具特色的妇女形象组成了一组有着鲜明特色的哥萨克妇女群像图,这些年轻美好的生命在整部作品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美学价值。本文围绕描述这群女性的独特个性这个主题回顾她们不朽的命运交响曲,挖掘她们生命的内在本质,理解她们独一无二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哥萨克的妇女;命运悲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4-
期刊
【摘要】本文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大获成功的艺术背景作了比较深入的阐发,认为全面的艺术特色把这部影片引向了成功之路,从小说原著到编剧、导演、剪接、电影主题歌曲、原创音乐、音效合成、摄影、演员等方面研究,这部作品并非完美,但确实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艺术创作上的全面开花,让观众在更大层面上接受了这部影片,使这部作品具有了很强的可视性。  【关键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艺术特色;全面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学生利用相关读物当中的图画来展开阅读是普遍的,当然,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选择“绘本”进行阅读是更加普遍的。绘本是文字和图画组成的一种表达形式,文字和图画是一种相依相偎的关系。低年级学生选择图文并茂的“绘本”作为阅读物,某种程度上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在低年级学生当中,在中高年级中,绘本依然占有重要位置。更好的掌握图文阅读,不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很有帮助,甚至对培养学生语
期刊
【摘 要】部编本教材采用了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增加了大量课外阅读要求,在习题设计、课文选取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学生的语文生活,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教育理念,以发展学生语用能力为教学目标,对部编本新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写特点进行了研读和探讨,并在整体把握部编本教材现代性、工具性、人文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围绕小学部编教材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语用能力的新思路,力求通过对新教
期刊
【摘 要】无论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都在全面强调教育与生活之间始终存在“相辅相成”的客观关系。理论与实践表明,对于学校教育及其学科活动而言,只有坚持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大背景下,自觉主动地接受生活元素的天然涵养和有效滋润,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切实开创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令人期待的“教学做合一”目标,进而把学生逐步引向核心素养观指向下的健康型发展之路。作为一门异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