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探究

来源 :人生与伴侣·极品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g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的十九大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等内容写入党章,把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入党章,更加凸显了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是高校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党中央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期,如何严肃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是高校党委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重点研究、改进的课题和重要抓手。
  一、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组织不力,软弱涣散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不重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支部在落实治党管党责任方面,时刻自省、自查的危机意识不强,思想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紧迫性不够高,对党员进行约束和监督缺少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有的支部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内政治生活流于形式、走过场,政治理论学习不深入,习惯于上级安排部署、被动开展学习,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学习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浅尝即止,没有真正通过学习达到武装党员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的效果。支部开会、组织生活不经常、不主动,支部工作手册内容寥寥,记录内容不规范。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够,正常、健康的组织生活没有成为常态化。党员个人甚至已经习惯于“宽、松、软”的状态,向心力、战斗力有所下降。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缺乏吸引力,党员参与积极性低
  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政治生活仅限于理论学习等,且沿袭集中学习文件的传统做法,往往采用读读报纸、传达文件等固有模式,缺乏创新和时代感,停留在仅仅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僵化模式上,较少与师生党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没有触动人心的思想碰撞、灵魂提升和人文关怀,对党员没有感召力、吸引力,组织生活自拉自唱,效果不明显,党员主体意识缺失,参与态度敷衍。
  (三)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
  部分党员缺乏正确的组织生活观念,对党内政治生活不积极不认真,认为参加组织生活耽误时间、没有实质意义,有的党员时常缺席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对缴纳、补缴党费很不情愿,有的将参加组织生活等同于见面会、聊天会,很多党员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轻描淡写、回避问题和矛盾,对待党内政治生活习惯性的随意化、轻视化,使部分党内政治生活流于表面化、形式化,甚至带有一定娱乐化、庸俗化。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部分高校从严治党不力,失之于宽、松、软
  一段时间以来的积弊,部分高校重业务轻党务,党政没有形成一体而是有所脱节,如有的学院二级党委长期没有严格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院事务一般由行政主导;有的党组织书记忙于科研、行政工作,对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等无所作为;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监督不严、约束力不够,监督检查不到位,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党建、党员教育管理较为松懈,组织纪律执行不严,导致党组织内思想教育不到位,“三会一课”等既有制度执行不力,政治生活不规范,有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淡薄,党员个人主义滋长。
  (二)部分高校专职党务工作人员缺乏、基层组织设置不合理,基层组织生活有心无力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有很多都是学生工作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兼职,兼职人员本身业务工作繁重,难以分身对党务工作投入精力,有的兼职人员更换频繁,导致党务工作人员对业务不熟悉,严重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同时有些支部设置不合理,有的支部人数过多、所属部门分散,集中组织困难,导致有的支部开会、活动、记录少且不规范,处于勉强完成党员发展工作、其他支部活动很少开展的状态,组织生活有名无实、简单潦草。随着基层党建工作的日益发展和要求提升,这个问题日益凸显。
  (三)缺乏有力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基层党组织压力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基层党组织的考核及群众满意度测评等,一般停留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没有真正严格对照制度、定性定量考核指标给予评价,年底干部考核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少有就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评议,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少有额外工作量、津贴等,对基层党组织没有形成压力和动力机制,造成实际上重业务轻党务现象的发生。
  三、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的对策思考
  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提高思想觉悟的主要平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净化基层党内政治生态,健全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一)从严治党,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关键,要从思想上、制度上加强组织建设,细化制度落实。强化党内思想教育,加强对党员的党章学习教育,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澄清部分党员干部的模糊、片面认识,使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
  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要加强监管,加大纪检监督检查力度,执行问责机制,落实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十九大修订的《党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要牢固樹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面强化党支部建设,促进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发挥好政治功能,以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为依托,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助推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严格按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使“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成为支部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的严肃性、政治性、战斗性。   建立高校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考核奖励机制,对支部进行量化考评,切实督促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将党内政治生活抓落实情况纳入考评指标体系,对从严治党不力的支部书记及责任人进行问责,做好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党委修订了分党委(党总支)、教职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工作规范,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日制度、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经常性提醒和批评制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垂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党员亦越来越意识到参加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同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大大提高了参加组织生活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
  (二)加强基层组织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组织工作的支持和保障
  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如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2名专职组织员,改变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力量不足的现状。努力打造专业化的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加强党务知识学习和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配齐配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在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编制、岗位、职级、待遇等方面给予应有的政策,重视党务工作队伍的成长激励,激发党务工作者队伍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结合现有院系设置、师生队伍情况,合理设置党支部,如教师按照教研室、研究所,职工按照部门,学生按照班级或专业设置支部,使支部人数合理、便于集中和管理,保证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开展。扩大党内民主,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保证党员知情权、监督权、选举权等,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加大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支持力度,引导党支部合理有效利用经费开展活动,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内生活、党日主题活动等。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党委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调整了基层组织设置,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提升基层组织工作队伍素质,提高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的能力,基层党组织焕发新的活力,主题党日、支部立项、特色支部创建等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三)创新政治生活形式,增强政治生活吸引力和鲜活生命力
  推进党内文化建设,建立多样化的的党性教育基地,建立党员活动室等场所、配备一定设施,通过悬挂党旗等增强政治生活仪式感,让广大党员有活动场所,能够获得正向信息传播、互动交流,并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找到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精心培育校园里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阵地,引导校园主流文化建设,将发展对象培训、预备党员培训等做成精品,通过课题研究、支部立项、案例征集等途径,吸引师生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激发党内政治生活的新活力。
  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新媒体、采取新技术新手段,打造“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创新学习形式,搭建微信、QQ等各类学习平台,及时更新资讯,改善网页、微信推送等的内容,采用接“地气”的适合师生口味的宣讲方式,增强互动性、主动性、时效性。开展网络操作全员培训,促进基层党建信息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发送。
  綜上,高校党委应以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开展好党内政治生活,抓好基层党建,为全面从严治党做好基础工作,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朝气蓬勃的学生。新课标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不乏身影。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探究  怎样优化合作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呢?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互补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呢?  一、组建成员,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和文學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丰富的情感性是其一个显著的特征。情境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模式,以启发引导为主,教师把学生引入一个个设计好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其想象,启发其思维,丰富其情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大大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实施情境教学,将这种高效、积极、科学的教学模式带入语文课堂呢?笔者将结合自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起点,在初中阶段学好物理能够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打好基础。如何让学生高效地在有限的物理课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以及新课改的相关政策谈谈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培养  高效课堂是一种对理想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何为高效课堂?有的专家认
期刊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学科,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与质量将直接影响与决定学生高中及未来生物学习的基础。本文以情景教学为切入点,对其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阐述与分析,并就其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情景教学;探索;兴趣;策略  因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相对抽象,所以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全面实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位置加以转换,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在保证学生主体位置的同时打造出高效课堂是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脚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本文首先论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
期刊
摘 要: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习好书本上的知识,适当地增加课外阅读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只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拓展阅读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世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兴趣。由此可见,扩展阅读可谓多利而无一弊。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学语文拓展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  书籍作为历代文人知识的结晶流传下来,是我们的精神食量。因此,阅读书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业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作业的设计与引导,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起到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作用。新课改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做好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对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值得在小学教育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生活化;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作为老师巩固课堂知识的有效手段,对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
期刊
5E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BSCS(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研究开发的,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它包括:导入(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步骤。我国已有学者对该模式进行了研究2,但是具体对每一个
期刊
摘 要:小组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现在的运用并不是十分成熟,所以容易出现学习低效的现象,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所以有的学生会利用老师让小组进行交流时老唠嗑,这样就会让小组讨论变得没有意义,老师在让小组进行交流时,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对各个小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介入,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期间,数学教育属于一种启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是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真谛能力的一门学科。在当今的教育环境的背景下,培养科学家已不是科学教育的目的,而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小学综合能力培养成为促进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我国高度重视对小学科学的教育工作,各级组织已经充分感受到科学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富强具有重要意义。  关
期刊